12.新种子应该播种在可以生长的土地上 如果想要制造新产品,在自由奔放的上司手下干是非常必要的。始终处于因害怕失败而提心吊胆没有自信的上司下面,新产品是不会发芽的。新产品要萌芽,绝对需要自由的、让你不断坚持到底的企业文化环境。如果有这样的园地,小芽一定会茁壮成长。虽然这样,小芽不会一直一帆风顺地迅速长大。发出的芽,需要小心而辛苦地呵护。
对我来说,一直干到现在,尽管有人说我运气好,但中途有好几次觉得“这个好险”。然而,真的处在那样的环境中,在那种时候,也就几天几夜不合眼地思考,想尽办法解决难题,使看上去即将枯萎的叶子又恢复了生机。在那个时候,更需要发挥出超常的能量,拼尽全力去解决问题。于是.路自然就开拓出来了。不可能所有的小芽都按计划成长,走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只能边前进边解决出现的问题。总之,要有掌握命运的能力。
13.在意别的公司的工作,是失败的开始
如果对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充满自信的话,就不会在乎别的公司在忙些什么。听到各种各样的消息,只会说“是吗?别人做出什么,不是好事吗?”制造产品的人都清楚,如果实力真正比别人强一截,就可以装糊涂,如果这时不能装糊涂,那就意味着本公司与别的公司在实力上没有什么差距。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要失败的征兆。我常常说:“不论干什么都要充满自信。如果没有自信,一开始就别干。”
14.困难中孕育着可能
世上的事物,只有可能与不可能两种情况。产品设计如此,制造如此,推销也如此,不论什么事情都是如此。但是在做得不成功的时候,人们似乎常常谈到“困难”因素,常说:“这个,非常困难。”然而,困难中存在着可能性。简单地说,只要不是属于“不可能”的事情,有困难也好,无论怎样,都有成功的可能。
15.无理不行,但还得提倡些无理。无理变通了,想法随之改变
虽然俗语说,如果无理也能行得通,有理就难行了。但是在我们现在的世界里,如果无理行得通,想法就会改变。
对于没有道理的难题,如果打算不管怎样也要想办法去解决的话,想法自然就会改变。想法这东西,如果不是逼上梁山,下定决心干,是不会简单地改变的。而且也不是想变就能变的。只是到后来才意识到:“那时候,进退维谷,想法就改变了,才解开了疙瘩。”
说到底,对部下说:“改变一下想法,改变想法很有必要。”这样的上司才是最难以改变想法的人。听到“改变一下想法,改变想法很有必要”以及类似的话,我认为那肯定是头脑最固执的人针对自己说的话。
16.每一项新技术都会被更新的技术取代,自己亲手去开发更新的产品,技术人员才会感到幸福和满足。自己不做的话,别的公司一定也会做。商品的成本也几乎完全一样索尼的随身听获得成功,我们随之研究出可能取代它的类似迷你唱片的产品,推向市场。我曾说:“随身听是我们对世界之春天的讴歌,它的生命力将会持续上百年。”“我们自己做成的产品,自己再做出更新更完善的来取代它。这正是技术人员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于是,迷你型唱片被生产出来。现在这个时代,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正因为有变化,才会产生机遇。
也就是说,在别人做之前,必须用自己的双手,突破现有的技术框框。成本一定可以下降,在别人降低成本之前,自己应该先设法降低它。
17.市场非调查对象,市场乃创造之产物。欲推出最新的产品,无法调查市场,即使调查了也无结果推出随身听时,公司也有不少反对意见。他们特意出钱请调查公司做市场调查,拿着调查结果来说:“从这个调查结果应该可以看出,新产品几乎不可能卖出去。”我说:“胡说八道!世界上没有的东西,你们是怎么调查的,都调查了些什么?”毕竟市场不是调查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比如随身听的成功,不是高度的市场调查的结果,而是经过了很多有用无用的尝试;随身听的成功,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结果。因此,我不相信市场调查之说。
18.如果不幸摊上一位缺乏自信的上司,暂且把新设想藏在心里,先做出模型再说
如果有了实物,所有的人都能看见。不仅是直接上司,各种各样的人都能看到。肯定有识货的人说:“这东西很有意思。”把设想的东西做出来并展示给人看是十分重要的。
这样来看,具有索尼特色的商品,从普通的感觉看,是超级难题的产物。这种超级难题的疙瘩如果解开了,就可以成为一项伟大的发明。索尼是这样的一家公司,不断地促使我们向超级难题挑战,从开始到创造出新发明,坚持干到最后。在索尼,我能说自己想说的话,干自己想干的事。我从心底里想,如果有来生,还要在索尼工作。
索尼法则之三
考查技术的本性
索尼公司常务副社长
森尾稔
1939年5月20日出生
森尾先生,木原学校的特优生。护照尺寸的8毫米摄像机之父。现在担任技术部门总负责人。
一向“数字·梦想·融合”的挑战
现在的市场,被称为信息技术市场。11r是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今后,它将发展得更加迅速。索尼提出“数字?梦想?融合”这一口号,想创造出AV和IT相融合的新的商业领域。在以数字技术作为所有产品的基础结构这一前题下,索尼又在进行新的挑战。
只要稍加考虑,可以发现是索尼公司在战后开创了AV(视听器材)市场,从磁带录音机、CD(镭射唱片)、晶体管收音机、家庭用摄像机等,主要的AV商品除了电视机外几乎都是索尼首先开发出来的,这样说没有言过其实吧。然而,现在发达国家的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AV市场趋于饱和。个人计算机消费取而代之登上头把交椅。市场上多数计算机厂家通过涉足个人计算机而进人大众消费工业,针对这种情况,索尼考虑以视听器材为开端,开发商业计算机的新领域,那就是“数字·梦想·融合”的新设想。
在信息产业与视听器材的融合上,有两种方法可以考虑。一种方法是以视听器材为基础,另一种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各自追求不同的途径。与走视听路线的消费对象是听音乐看电视的受众相对,走计算机路线的对象是自己敲键盘,追求什么就自己进行创造活动的人机对话类型的人。
基于信息产业与视听产业基础的不同,两者在商品化上也迥异。对以视听产业为基础的信息产业来说,面对数字录像多频道放送方式,电视也在不断变化。比如,可以考虑看新闻时也能看到与其有关的资料的电视。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视听产品有VAl0(录像音响一体化操作)。个人电脑性能一年比一年提高,如果有代替计算机接发普通电子邮件、看镭射唱片、看CD—ROM的机器,计算容量就不是那样重要了。试想计算机用在什么方面可以创造新商品?比如数字相机摄制的图像输入硬件中,可以编辑,创作出新的图像。
只有索尼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视听器材化策略,能创造这样全新的计算机世界。也就是说,索尼视听和信息产业融合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以视听为根本的信息化,一是从信息方面来看的视听化。
虽然这样,和视听器材相比,索尼在计算机领域比较薄弱,因此有必要考虑怎样结合才能创出索尼特色。而且,说到计算机,现在是初创阶段,索尼很难推出有特色的计算机。于是提出制造画像处理、画面操作(和人类的手一样动作,代替人类进行工作、作业的远距离操作装置)。建议制造满足用户的摄像计算机等,这是一种与目前为止的数字摄像机兼容的新商品。
索尼到现在为止,一直不断设想制造新产品,今后为了索尼的发展(存在),挑战精神仍然是绝对必要的。比如在显示器方面,开发出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技术。最近,更进一步实现了平面化,使它更便于欣赏,更具有索尼特色。今后,可以预计会制造出新的带有液晶画面和等离子显示器的产品。索尼的理想是不断创造与众不同的商品。1997年,在电子设备技术方面,在各公司PDP(等离子显示器控制板)展示中,索尼和夏普公司展示了使用不同技术而制造的显示器。
为什么强调索尼特色的商品呢?这恐怕是因为井深和盛田先生在索尼设立之初就确立的价值观现在还在延伸。即使错了,也不去模仿别人的产品,模仿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模仿别人,索尼就不称其为索尼了。可以说这是索尼的本质。
此外,索尼还具有毫不妥协、不断追求的意志。实际上,8毫米摄像机从开发到出售,花费了10年以上的时间。CD(镭射唱片)、MD(小型镭射唱片)也都是长年累月研究的结果。
自由的空气流动在索尼的每一个角落,以此见出索尼的胸怀宽广。而且,这种空气和过去一样没有改变。像我入社不久就能到井深先生处很放松地说话一样,现在的职员也经常直接给我打电话。现在,我有一件必须加紧办的事情,那就是向年轻一代传授井深先生和盛田先生的价值观。我们是与井深先生和盛田先生直接对话过来的最后一代人,只有我们才能把创业时的精神传授给下一代。
在开发现场井深先生经常这样说我和索尼的相遇,可以追溯到大学四年级夏天的工厂实习期间。那时,索尼用硅晶体管做个人用电视机,制作出从8英寸画面缩到5英寸大小、可携带用的“TV5—303”,它是世界上最小、最轻量级的电视机,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
当时,硅晶体管电视机非常贵,现在还记得在秋叶原见到其售价为三四万元。只要知道后来我第一次拿到的月工资才二万元,还买不起一台晶体管电视机,就可以想象它的贵重了。这样一种对学生来讲非常昂贵的晶体管,初去时索尼就让我随便使用,做自己喜欢的东西。竟然是这样自由有趣的公司!寻问有关技术问题,也只用这种语气回答你:“啊,那边有说明书,自己边读边用吧。”其中包含着放任自由主义和对个人独立性的尊重。
实习时见到当时任常务的岩间和夫,他对我说:“不到索尼来吗?”岩间是我的校友,东京大学理学部毕业。但那时我脑子里根本没有考虑就职的事,就含糊其辞地回答了。
当时也不知道后来会和他一起开发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那之后,负责人事的通口晃对我说:“你来一下。”“到山上的疗养所来。”我不知道有什么事,但因为是有地位的人的吩咐,没办法,就到山上去了。突然被拍了X光。后来知道那是就职体检。过了没多久,合格通知书送到了住所。
工场实习结束后,返回大学校园。好朋友之间,谈论着有关实习的感受。从到一流公司实习的人的言谈来看,似乎实习很没有意思。我讲到实习中这样那样的事,大家都很惊异。虽说这样,索尼当时是一个连大学老师都不知道的小公司。他们的表情似乎要说:“什么样的公司?”“哦,是做爱娃娃广告的公司呀。”终于到了要决定就职单位的时期,我对公司的规模、工资等都没有严格的要求,毫不犹豫地申请去索尼。大学老师甚至问我:“为什么要去那样的地方呢?”
1963年就职后,一开始被分配到半导体部。当时半导体业还没有现在这样繁荣。回到故乡鸟取时,我说:“到索尼半导体部工作了。”有人问:“半导体是什么?没听说过哇。”半导体部由与半导体有关的开发部门和彩色电视显像管开发部门两部分组成。当时,彩色摄像机基本上采用由RCA开发的遮蔽屏式显像管,它存在着色彩不鲜明,画像暗淡的问题。索尼关注高亮度的彩色显像管。我入社前就想参加开发彩色电视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但是彩色显像管在技术上存在很多问题。1964年开发陷入不得不中断的状况。
此时,研究彩色电视机的前辈几乎都转移到VTR的开发队伍中去了。我没有放弃彩色电视机的开发,仍然留在半导体部。一时间,觉得彩色电视机就这样完了,陷入了绝望之中。这时,出现了救世主,那就是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
因为前辈们几乎都转移到VTR部了,我被任命为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部的负责人。我到公司还不满四年,这是一次大提拔。
井深先生常常出现在我们工作的现场。井深先生说:“负责开发的人一直要干到批量生产阶段。”如果开发了新的技术,为了更便于批量生产,技术部常常要重新进行调整设计,这是一贯做法。但是井深先生不喜欢这样。技术部的调整还要花三四个月,做样品时还要花费财力。如果负责开发的人一直负责到批量生产阶段,在开发时他们就会考虑批量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比开发成功以后的工程都由别人干效果要好得多。井深先生一直对我们说:“做开发的人一直干到批量生产。”这种想法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融化在我心里。这以后从事8毫米摄像机的开发时,我作为“80工程”的成员,也参与从开发到批量生产的整个设计过程。
顺便说一下,最近,我发现了井深先生于1951年写的报告书,那上面写着类似这样的话:“我们的开发工作从接收到交活只相当于其他公司的一半时间,这是我们比别人强的地方。”我想,大概井深先生在公司成立之初就认定,技术开发后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尽快使之商品化。我在开发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时,井深先生的这些话说得我耳朵都要生茧了。因此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井深先生经常考虑如何缩短从开发到投产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