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13601400000004

第4章 不尚賢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此章安爐立鼎底說話。不尚賢。不禮有德之士。此是外說。內說。不親於外。而惟知有內。外若尚賢。而民就有爭競之端。內若尚賢。而心就生人我之念。內外不尚賢。民爭就息。我若不生者爭心無法可法。惟不尚治之。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難得之貨是稀奇之物。人見即生貪心。豈不懷盜心。此外講也。內講是目內觀。無著於物我之貪。心從何染物。故不為外欲。盜念就無物而生。世之財物。人人愛底。一見即欲。不見不欲。人之心就不亂了。我無見。我就無欲。使我內顧之心。無馳於外守惟精惟一。只知有道。而不知有欲。如此。是以聖人之治。苟能不爭不為盜。方能降伏其心。使猿馬不外馳。不生欲。若是纔得虛其心。能虛心。只知飽食煖衣。除此之外。不生一點雜念。實我之腹。弱我爭盜之志。強我體而守我鼎。養後天之藥。以補我先天之靈。常常使我無知無欲。存一念於靜中。故不敢為爭為盜。以亂我之心。以作無為之道。若有為民。就有爭。有盜。有亂之心。從此而生若以法度治他。在治之時。其爭盜亂之心不敢起。過治之時。依舊復萌。惟為無為。不但爭盜亂之心不起而且不萌。若如是。不但民可治。而大道亦可以成矣。惟無為則無不治。痛也夫。養心之要。煌煌於章句之中。胡不勉勉而叅求。外治民而內立鼎。以生堅固之心。遇火不避。遇水不回立焚立弱。就死而不生退。心如此方能造道。不辜負吾輩。講五千言之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