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13601400000005

第5章 道沖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此乃見道之實。知其味。得其理。充塞乎天地。飽味乎己身。故沖滿於體。而用之不窮。已知有道。而不可滿。一滿。而其得妙有幾。不能已精而益求其精。已妙而益求其妙。守道不盈。則知淵源之妙。方明道之宗旨。而知萬物之本源。此大聖人方能。稍有盈則溢。或者有堅其志。不至於盈。而方能造到大聖人。知宗萬物者也。豈不淵乎。到此一步。不可效子路之勇。進得勇。而退心易生。勇進則用於心。使心勞而退念出。效顏子之默。不用於心而用於神。故銳鋒而自挫。不知有銳。亦不知挫銳之心。其外之紛不能入。外紛不入。不待解而紛自無。不外於默。一默。諸紛不能亂我之神。擾我之神。分我之心。散我之氣。耗我之精。不亂。不擾。不分。不散。不耗。如此性光方現。使我靜內生光。纔能知其妙。明其理。方得深入其奧。沖而用之。到沖底地步。纔呌作和。人煉形如地靜寂不動。纔呌作同其塵。塵。土也。地也。地屬坤。乃煉坤之質。從陰中求出點陽明之象。現而為光。光生則坤靜。坤靜則湛兮而成道。道非無。無而若存焉。嬰兒一現。我不知是誰之子。在杳冥之中。我不知有我。而安知辨別其子。帝。我也。要返於一來之際而復我本來面目歸於無始之先。合道以為我。合我以為道。纔呌作道沖而用之。嘻嗟夫。子等學道者。要飽味乎身心養浩然之氣。充塞乎天地。不盈乎志。不挫其銳。不解其紛。無鋒不挫。無紛可解。到其同塵之寂靜。而知性光之沖和道不知為道。子不知為子。那時節。子不欲會吾。吾欲會子耳。同其聲。同其應子是吾耶。吾是子耶。總不外道沖而用之。吾與子也者景象。知道之妙。明道之理。深入於道之奧。不但吾與子。而充塞乎天地之外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