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研究
11453200000004

第4章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概论(3)

(六)金融业的市场竞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创新浪潮的推动下,许多国家先后放松了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的加强,直接金融的发展,削弱了银行原来的垄断地位和融资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银行传统媒介作用正在降低,传统业务市场份额正在缩小,盈利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银行采取业务经营多元化、服务全能化的经营方针,大力拓展证券、基金、保险、投资、信托、租赁、衍生工具等多种金融业务,以增加经营收入,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四节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发展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日益扩大,对金融业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金融竞争和盈利动机的驱动,加之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设备在银行业务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容、范围及功能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明确的业务分工被打破,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许多国家商业银行已由原来的业务单一性银行逐渐演变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的银行。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金融方面出现了不少新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使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一、商业银行资本越来越集中

随着产业资本的日趋集中,金融资本的集中趋势日益明显。产业资本集中形成规模庞大的企业,而这些大企业的信用需求只有大银行才能给予满足。同时,大企业的巨额存款一般存于大银行,这使银行资本集中具有了现实基础。国际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大银行吞并小银行和银行之间的合并,也促使银行资本急剧集中。如1995年日本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合并后的总资产达7200亿美元;1998年德国德意志银行宣布斥资101亿美元兼并美国第八大银行信孚银行,新的德意志银行资产总额达82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

二、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加快

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的银行广泛开展国际银行业务,在国外广泛建立分支行以及开放本国银行业务市场,这一进程日益加快。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各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放松,银行业务国际化进程已明显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究其原因,首先与世界经济贸易的增长、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和交通通讯急剧发展等因素相关。其次,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跨国公司在国外的急剧扩展,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以适应这一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最后,近20年来,不少国家对金融管制的放宽和欧洲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促进了银行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综合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银行业务已从专业化逐渐走向综合化和多元化。如美国的银行持股公司可以直接或间接从事一些非银行金融业务,其中包括信托、咨询、租赁、保险代理、投资或金融顾问、旅游服务和房地产买卖等,业务范围大大拓宽,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迅速发展。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工商企业业务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迫切要求银行能够为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各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使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商业银行具备了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技术条件。商业银行存款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活期存款比重下降,定期存款比重上升,为其开拓长期信贷和投资业务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使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由可能变为现实。西方各国先后通过立法形式放宽了对金融业的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为商业银行拓展业务提供了法律保障。

四、金融工具创新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广泛应用,使得金融机构有可能向客户提供各种质优价廉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为减少利率与汇率风险以达到保值或盈利的目的,积极推出一些新的金融工具。有的西方国家实行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金融机构为逃避金融管制,不断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之间为争夺市场,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从而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开发全新的金融工具,二是将传统的金融工具改造成新的衍生工具。金融工具的创新,一方面促进了金融业与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不断推动金融机构业务的进一步交叉和金融管制的进一步放宽,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也导致金融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业务的风险增大,增加了中央银行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的复杂性。

五、国际融资方式证券化

所谓国际融资方式证券化是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相当一部分传统银行贷款已被发行各种证券进行融资的方式所代替。同时,银行已成为国际债券的重要持有者与发行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融资的金额已超过银行信贷的金额。国际融资方式证券化的原因主要是以下3点:一是自从爆发国际债务危机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债券具有随时可以转让的优点,因此不少银行宁愿多投资于证券而不愿增加贷款;二是各国金融管制的放宽,促进了各种债券的发行,既有利于引进外资,也有利于本国资本的对外输出;三是国际债券多为一些主权国家政府和大企业发行,有较高的信誉,且国际债券市场手续简便,筹款方便,发行成本较低。

六、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银行业务特别是收付业务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如利用电脑进行联机作业,配置自动出纳机,使用电子转账,发展网络银行等,银行业务实现了自动化、电子化。国际银行业由以前的扩张分支机构向建立虚拟银行过渡,大量使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银行业务。拥有全球网络的银行现在只需通过互联网就能将其整个系统延伸到客户的办公室,使设立虚拟分行成为现实,客户足不出户就可在全球范围内支付和调拨资金,直接输入信用证开证申请以及买卖证券和外汇,还可接受银行提供的信息服务,收到即时数据,了解经济金融动态信息。先进的银行网络已实现全球联网,网络进入广大企业、家庭,ATM机遍及商业区和住宅区,所有这一切使得银行业务处理更加快捷、方便、高效。

第五节我国商业银行的建立、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商业银行曾对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商业银行不复存在,全国仅剩一家垄断所有业务、政企不分的国家银行(即原来的中国人民银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同时也迎来了我国商业银行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从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专业银行陆续恢复,至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我国形成了以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四大国有银行虽然还不是典型的商业银行,但其明确为非机关性的经济实体,通过逐步深化改革,四大国有银行积极向现代商业银行的方向转化。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中国交通银行的恢复为契机,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建立(如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等)。这些新建的商业银行,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的制约,在经营管理等方面与国际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作为我国银行业深化改革的产物,与国有银行相比仍然体现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离、管理科学的现代金融企业的特征与优势。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建立和运行,拉开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全面向商业银行转化的序幕。同时,又一批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商业银行陆续诞生(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不断涌现的以股份合作制为特征的城市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特别是我国入世以后,国际著名的跨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纷纷抢滩中国金融市场。目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银行体系已初步形成,我国的商业银行正以其崭新的现代金融企业形象走向世界金融舞台,参与国际金融竞争。

二、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几个问题

(一)改革国有银行产权制度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必须通过改革加以完善。众所周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实质上是产权主体单一抽象的国有产权形式,财产所有权的行使是通过政府来实现。虽然法律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性质,但实际上国有商业银行仍然被当做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手段行政化运用的问题很突出,使其难以真正做到自主经营,承担的社会职能过多,使其经营目标多元化,弱化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主体虚置,所有者不能有效行使和转让剩余索取权,经营者缺乏利益驱动机制,同时,所有者也不能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监督,难以避免道德风险的产生,导致经营效率低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主体单一,是以国家独资所有的单一产权结构,国家成为承担国有银行经营风险的唯一载体,政府充当了储蓄和投资的风险中介,这使负有资产经营责任的各级经营者和管理者无任何担保约束。

因此,必须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分离国家作为出资者的所有权和商业银行作为独立法人的财产经营权。以国资局或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机构代表国家作为出资者,代表国家行使出资者的重大决策权、财产监督权和收益权,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所有者缺位问题;落实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产权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有利于解决银行资本不足的问题,减轻了财政负担,缓解了政府压力。股票溢价部分可以用来冲销呆账,释放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信贷风险;可以通过配股扩容等途径,灵活调整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使相关指标始终保持合理水平。股份制的引用和股权的交易有利于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约束机制的形成。运营不良的商业银行将会在资本市场上被购买或兼并,金融企业约束机制的形成,有利于金融资产的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