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研究
11453200000003

第3章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概论(2)

四、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原则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

在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中,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并非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事实上它们也不可能单独地发挥作用,尽管三者都有各自特殊的要求,但在具体实施中又往往会相互牵制、相互影响。它们之间既有要求相同的一面,又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一面。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核心便是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三者的有机结合。

第一,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关系。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既统一又对立。统一性表现为二者互为前提。商业银行要取得盈利并扩大盈利,首先必须安全经营,如果某银行经营不当,面临倒闭的风险,其盈利性则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利润的增加又为其安全经营创造了物质条件,因为利润中的一部分将转化为资本,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商业银行只有保持资产与负债的安全,才能不断增加盈利;只有不断扩大盈利,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盈利性与安全性的对立暗含了一个资产期限的问题,即期限愈短的资产,其安全性愈大,盈利水平愈小,期限长、盈利高的资产,其安全性愈小。例如,增加资本量和持有较多流动性资产是实现安全性目标的手段,但无论采用何种措施都要相应减少用于长期贷款和投资的资金,从而放弃一些获利的机会。这就是说,在一般意义上看,伴随着安全性的只能是低收益。从另一个角度讲,商业银行要扩大利润,只有在资金运用系数很高的情况下,即盈利性资产总额相当于资本净值许多倍的情况下才能做到。但是,期限长、收益高的资产潜在的风险很大。

第二,盈利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关系。从长期观察来看,盈利性能够促进流动性目标的实现,反映出二者之间某种正向联系。但就短期情况而言,盈利性往往会与流动性产生矛盾和冲突。假如商业银行要保持较高的流动性,就需要持有较大比重的现金资产以及相当规模的易于转换成现金的流动性资产,如短期证券、短期放款等。但这类资产比例过大、时间过长,必然造成资金闲置,收益降低,机会成本上升。如果商业银行要追求较大的盈利,就要考虑把资金投放在期限长、收益高的资产上,如投放在那些长期的证券以及不动产抵押放款上。对于这类资产来说,通常期限越长,其变现能力就越差。因此,从短期来看,商业银行仅考虑流动性,就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放弃盈利性,而过分追求盈利目标,又会面临难以兼顾流动性的问题。第三,流动性与安全性的关系。一般来说,流动性与安全性呈正向运动的趋势,流动性愈强的资产,其安全性愈大;反之,流动性差的资产,安全性愈小,如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最强,也是最安全的。短期证券、短期放款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都较高,长期证券和长期放款的流动性最差,风险也最大。第四,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原则之间关系的协调。由于商业银行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者各自有其特殊的要求,往往不可兼得。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方针就是对三者进行兼顾、均衡和协调。商业银行对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协调策略,就是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取得最大限度的盈利。流动性是实现安全性的必要手段,安全性是实现盈利性的基础,追求盈利性是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环境与条件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环境概述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实现的。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环境的分析是加强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基础性工作。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环境是指商业银行从事业务经营管理活动所依存的基本体系和总体背景。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业务种类、运行方式、作用强度和发展水平等都同经营环境相联系,并受经营环境的制约。商业银行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其中有些变化可以预料,有些变化难以预料,有的变化是局部性的、短期性的,有的变化则是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营管理者对环境变化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只有顺应环境的变化,合理调整自身的功能、结构和运行方式,才能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内部环境是指商业银行内部各机构的运转效率及彼此之间的协调程度、银行职员的业务素质与进取精神等制约商业银行经营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表现为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外部条件,如政治、经济、法制、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又有直接具体环境和间接环境之分。直接具体环境包括资金供求、利率制度、利率水平、客户需求、竞争态势、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及竞争实力、中央银行政策干预等环境条件,它影响商业银行中短期的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商业银行必须密切关注其发展变化,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间接环境包括经济技术条件、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法律制度、社会文化等环境条件,它影响商业银行中长期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必须持续地、深入地进行研究,根据其发展变化趋势和规律,积极稳妥地做出经营战略方针上的抉择和调整。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环境的分析

(一)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表现出来的。

政治制度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制度本身构成了该国商业银行从事业务经营活动的宏观背景,影响和制约着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二是政治稳定状况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的扩张、收缩、稳定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政局稳定,社会公众就会保持很强的储蓄倾向和投资倾向,商业银行也就能正常运营,各项业务可获得较快发展。

经济制度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制度本身对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构造、资本的结构、业务经营管理目标以及功能的发挥等诸多方面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二是经济体制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手段、措施等所带来的影响;三是经济运行方式对商业银行资金营运、业务拓展、贷款定价、成本管理等所带来的影响等。

(二)法律环境

世界各国基于其国家自身的金融管理目标,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约束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法律和法规,既是国家以法律手段对商业银行实施宏观管理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构成了商业银行运行所必要的法律环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为加强对金融业的集中控制与管理,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一时期金融活动的基点和核心是强化金融管制,抑制金融竞争,保护金融体系的安全,这些法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限制了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和业务规模的扩展。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国家金融立法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金融业的竞争,放松金融管制,推进金融自由化。这对商业银行扩张业务、增强发展活力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因此,法律环境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范围、内容、方式等有着更直接、更有效的影响和约束。

(三)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的基础条件,它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发展规模、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资金供给的规模和经济主体对货币资金需求的程度。生产力水平较高,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社会上闲置待用的货币资金较为充裕,这为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规模的扩大提供了较为有利的资金条件。同时,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对货币资金的需求也越大,这在客观上又促进了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扩大。

第二,经济周期变动也会影响社会货币资金供求状况,进而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在经济萧条或危机阶段,生产缩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商业银行负债规模下降,信用投放能力锐减,资产质量较低,盈利状况下降。而在经济复苏和高涨阶段,企业生产活动回升并迅速发展,对货币资金的需求显著扩大,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迅速扩大。

第三,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经营状况与商业银行业务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企业的闲置与待用资金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又会产生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这样企业资金的供给与需求规模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规模;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行为与经营状况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质量和收益也产生直接影响。企业的信用状况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返还的条件,而企业的利润又是商业银行利润的基础。

第四,市场的物价水平也会影响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物价水平的上升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规模,客户大量提存会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这使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困难。要保持负债的稳定,需要提高存款利率,而这又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成本。同时,物价水平的上升还会造成商业银行资产实际收益率下降。

(四)金融环境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的金融环境分为宏观金融环境和微观金融环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国民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高低和其功能的发挥程度。第二,货币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货币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决定着信用形式的种类、融资的手段与规模,金融组织机构的数量、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与政策等,这些又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经营管理质量等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依托和基础,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包括市场的层次与结构、融资规模、金融资产种类、运行机制与管理等因素,对该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四,同业竞争的状况。商业银行同业存款竞争必然增大筹资成本,而要保证稳定的利润,则要增加盈利资产的比重,这往往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金融业竞争的加剧会导致利率的频繁波动,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加大,其负债成本扩大,放款或投资收益减少,进而影响其经营利润。

第五,金融监管的状况。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竞争的扩大,会动摇商业银行在传统金融业务领域中的垄断地位,对其经营与发展构成较大威胁。金融业务的国际化发展,使商业银行不仅要应付国内金融机构竞争的挑战,而且还要承受国外金融机构竞争的压力。第六,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动。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的直接对象,中央银行任何货币政策手段或工具的变动,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升降、再贴现率的提高或降低、公开市场的操作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不同的经济金融体制下,不同的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变动的反映程度、敏感程度有所不同。

此外,影响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策略的环境因素还有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传统习俗等。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条件的分析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

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物质条件,因此,商业银行开展经营活动,首先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本金。如果没有一定的资本金,商业银行就无从申请、登记、注册、开业,就没有营业用房和相应的设施设备,也没有办法选聘金融人才,当然也就不可能从事任何经营管理活动。

(二)商业银行的人才

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管理和创新离不开出类拔萃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因为银行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只有通过银行员工才能具体展开,现代金融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较量。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大力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

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既是实现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实施银行决策的执行系统,它包括机构的种类和构成、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机构内部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形式等内容,是银行形态结构、权利关系和指挥方式三位一体的反映。

(四)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还需建立一套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又符合现代金融企业特征的内部管理制度,以协调与规范商业银行整体、银行各职能部门及内部各层员工在银行经营与管理活动中的关系与行为。

(五)政府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政府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监管的目标:一是贯彻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二是确保金融机构安全、稳健运行,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三是保护金融行为主体特别是投资者的利益;四是确保金融主体有序竞争和良好的金融秩序。中国银行监督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就是根据******的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监管内容主要包括银行市场准入标准、银行资本充足性、银行清偿能力、银行业务范围和银行贷款集中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