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媒体环境
21世纪初的中国电视走到了一个关键的临界点:中资传媒整合紧锣密鼓,外资传媒进军中国得陇望蜀,建章改制呼声与日俱增,新闻竞争浪潮风起云涌。中国传媒正在经历一场空前激烈的重组、兼并、改革,全方位进入争夺传媒市场的战国时代。无法逃避的新环境影响了整个电视传播体制的结构变化,现实中国电视体制出现前所未有的深入革新,它充分体现在频道结构的大调整上,而这种调整始于央视新闻频道的如期开播,紧接着央视1套、2套相继变脸,直接牵动了上海、北京、湖南等地方频道的大面积调整。自上而下的连锁反应,导致了全国性的频道专业化“改版风暴”。进入2004年,省级卫视谋求专业频道形象的步伐明显加快,业内人士称2004年是中国卫视的“改版年”、“洗牌年”。
在这轮改革中,不少省级卫视在个性化识别上走出了自己的成功道路,频道定位的视野拓宽到省际大区域经济圈,栏目的特色化、节目的精品化也据此更有针对性和差异性。云南卫视和广西卫视根据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也分别进行了频道的再定位。
2004年,云南卫视将定位从“立足云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调整为“立足全国、面向东盟、走向世界”,广西卫视则重新定位为“中国第一女性特色卫星频道”,用“女性特色”来联结美丽、民族、东盟这些特质。《看东盟》和《风起南方》即是两家电视台基于定位调整后推出的新栏目。云南卫视以《看东盟》来阐释其东盟立台的战略转向,广西卫视则以《风起南方》诠释女性特色所蕴涵的时尚、前卫、审美元素。
云南卫视致力于把《看东盟》打造成为国际、国内知名的先行示范栏目,体现其“立足全国、面向东盟、走向世界”的大区域频道定位,凸显云南和东盟间经济、文化交流双向推介的传播理念和服务理念,为有意向、致力于向东盟各国进行旅游观光、投资合作、文化交流的国内观众,也为以后的外宣工作搭建一个窗口和平台。《看东盟》栏目的推出,既是基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又一举打破了省级电视台过去仅局限于本土视野进行频道定位的老做法,从而参与到跨省、甚至跨国的频道和受众群竞争当中。这反映了云南卫视作为国内弱势的西部省级卫视频道之一,在激烈竞争面前,应时而动、寻求突围的觉醒和决心。然而改版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004年10月18日,云南卫视宣布再次进行改版,在频道定位上坚持专业化的思路不变,其中“立足全国、面向东盟、走向世界”的卫视频道,在定位的外延上进一步明确为:锁定全国,兼顾东盟;锁定中年,兼顾青年;锁定民族文化和旅游,兼顾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按理,改版后在栏目设置上更应向东盟类倾斜,然而,在这次改版中,刚刚开播几个月、步履蹒跚的《看东盟》却未向社会公众说明即遭到停播,这不能不说是云南卫视改版的遗憾。
广西卫视定位为女性特色之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收视率明显提升,2006年收视率快速跻身全国卫视第六,广告收入从2003年的1.8亿元跃升至2006年的4亿元。《连线东盟》栏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收视率也一直稳居广西电视台自办节目的前三位(栏目制片人谭振语)。2007年4月10日和4月13日,广西电视台媒体推介暨广告招商会分别在广州和北京隆重举办。广西电视台正式宣布战略重构,定位升级,意将深耕三大话语权:东盟话语权、时尚话语权、民族话语权。而东盟宣传话语权即广西台要成为国内了解东盟的窗口,形成类似福建台对台湾、广东台对港澳这样的地位,让国人一想到东盟就想到广西台。自此,广西电视台更加明确提出了东盟这一概念,《连线东盟》也成为广西电视台重点打造的一档品牌栏目。
3.栏目形态
《看东盟》栏目和《连线东盟》栏目虽然都是向中国观众介绍东盟国家风土人情、经济文化的电视栏目,但面对10个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各不相同的东盟国家,内容上如何切入,节目形态、风格上如何设计,就充分考验了两大电视台的运筹策划功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云南电视台和广西电视台都进行了各自的尝试。
《看东盟》节目以外景主持+短片+演播室主持的形式出现,内容侧重旅游。栏目开创性地起用7个外景主持人来做一个节目。在《看东盟》中,外景主持充当观众的耳目喉舌,去看、去听、去体验、去参与,通过现场走访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突出亲历性和参与感。比如:如何在异国自驾车旅游、徒步旅游、寻找特别酒店、感受城市小酒吧、跟当地人学习简单手艺、学习特殊礼仪、学习民族歌舞等等。此外,主持人还与当地人交谈,让当地人进入节目,比如请当地人当导游,请他们推荐他们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游乐项目、旅游纪念品、特色饮食等。演播室则以介绍和访谈为主要形式,内容除了与外景相关的主题信息外,还糅进一些相关的新闻信息,整个节目充满现实感和时代气息。演播室主持人还会利用各种小道具、图表、字幕等手段对所到国的基本情况做概述,然后结合外景报道的内容,做点题或是服务信息的具体补充。在一些节目中,栏目还邀请特殊的嘉宾进入演播室,对外景所涉内容及相关信息做侃谈式的介绍和评述。比如:让旅游服务部门的人员参与节目,从旅游服务的具体内容比较所到国与中国的不同,请文化学者比较分析所到国与中国民族习俗、文化保护方面的异同,甚至请亲历者讲述国外的旅行经验和交往技巧,或者讲述一些逸闻趣事。《看东盟》的远期目标是要深入到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次,用国人的眼光、平民的视角、立体地呈现给观众一个全新的东盟。可惜的是,设想还未实施,栏目即被停播。
广西电视台从《风起南方》到《连线东盟》内容上一以贯之,栏目总体围绕着东盟国家的文化、艺术、经济、民俗、旅游等方面做文章,不仅仅局限在旅游这一单一层面。譬如《连线东盟》2007年制作的经济类系列节目《东盟港口城市》,聚焦于东盟各国的港口,以港口触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脉络;而2009年推出的诸如《乌尔玛的故事》、《中国人民的好朋友阿卜杜拉·马吉》、《唐人街:杨国璋的悲喜人生》之类的节目则选取有代表性的鲜活人物来生动展现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及多姿多彩的东盟人民生活。风格定位上,早在《风起南方》开播之时,栏目的制片人兼编导就确立了栏目的风格类型:真实、简约。真实,即栏目的每个镜头,都是记者亲自到实地拍摄,所看所感,均为记者的切身体会。这得益于参与栏目制作的人员大多数是有纪录片创作经验的记者,他们不导演不摆拍,不会牵强附会粘贴或编导一些内容去讨好观众,而是用真实的力量去感染观众、感动观众。所谓简约,即栏目的包装尽可能不用特技,大多只进行单纯的画面切换,某些节目甚至连主持人都不用。这样,少了点喧闹,多了点安静,在短短的时间里,挤出尽量多的时间给观众更多的信息量。《连线东盟》虽然增加了节目的新闻性,加强了记者出镜,打出广西电视台的台标,但节目尽可能地减少记者的主观意识,以清新淡雅的风格来报道节目的宗旨依旧。这种纪实风格不但给人以返璞归真的感觉,而且在面对与我国以及各自政治文化存在差异的东盟国家做节目时更显游刃有余。
4.节目深度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大的课题,必将带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大交流、大融合。因此此类电视栏目应该在大视野下深入解析东盟10国方方面面的问题,关注中国和东盟在合作领域中的热点、难点,这样的节目才会更有力度和张力,体现出媒体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所承担的重任和角色:担当跨文化传播的使者,发挥沟通两国信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消除双方因差异而产生的对彼此的不解和误解乃至敌视,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收看。
《看东盟》作为一档在国外景地拍摄的旅游类栏目,采用7个外景主持人以增加节目的体验成分,但外景主持人不是专业导游,对当地环境也不可能非常熟悉。同时,在国外景地拍摄,编导记者本身对新鲜世界就充满了好奇,难免对于拍摄材料“拾到篮里都是菜”。这就造成了“看”到的东西杂而琐碎,没有经过认真考量和筛选,有时甚至会流于肤浅。比如在一期节目里,主持人小菜介绍泰银情结,只是泛泛地说工艺独特,但制作技术、特别之处没有介绍,节目刚刚提起观众兴趣,就没有了下文。再比如介绍宾馆的水哪些免费也无必要,这在许多国内星级饭店都如此。栏目只有15分钟,再加上演播室串场,外景信息如果过于单薄、肤浅、凑数,就不足以支撑起整个节目。
《连线东盟》栏目则注意到了这一点,由浅入深,步步为营。从《风起南方》到《连线东盟》,栏目组对东盟国家的情况由相识到相知。如果说一开始栏目还是带着一双惊奇的眼光打量东盟国家的异域风情、衣食住行的话,那么后来的节目则由面及点,层层深入,开始探索东盟国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经济脉搏。栏目开播第一年,内容主要是跟旅游线路走,栏目记者分别走完了东盟10个国家,对这些国家的情况做到了基本掌握,每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宗教信仰、风光风俗,甚至一些国家细小的生活细节都开始了然于心。这时的栏目就突破了旅游观光的层面,开始进入更加宽广的视域。从2005年起,节目开始进入主题活动的拍摄。如2005年第一季度,记者来到印度洋地震海啸受灾最严重的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制作了两期特别节目;第二季度,栏目记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行走在湄公河两岸的6个国家,制作了5集系列片《穿越湄公河》;第三季度,栏目记者冒险进入缅甸北部人烟稀少的野人山,沿着当年中国远征军走过的线路,制作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特别节目———6集系列片《铁血密支那》;最后以《郑和船队留下的故事》结束了2005年的拍摄任务。2006年又陆续推出《东盟婚俗大观》、《东南亚美食》、《东盟民居传奇》、《东盟国花故事》、《东盟野生动物》、《走访东盟名校》、《东盟神秘人家》、《东盟民间艺术》等系列节目。2007年以后则推出了《东盟记者看广西》、《东盟港口城市》、《乡村东盟》等系列节目。与前期的《风起南方》相比,《连线东盟》系列节目开始注意到节目的新闻性,由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带出东盟国家的经济文化状况。如2007年的印度尼西亚巴厘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连线东盟》就特意制作了两期节目《巴厘岛艺术节》上集和下集,呈现巴厘岛人各种精彩的艺术表演,以及艺术表现与宗教的关系。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期间,连续推出5集的《亲历中南半岛》,展现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所经过的6个国家及主要城市的风貌。
5.资源使用
两档栏目都在国外拍摄,每周定时播出,这样的节目形式决定了对采访报道以及片源储备,与在国内制作的栏目相比,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栏目组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包括活动资源、媒体资源、社会关系资源等,借力打力,实施拍摄计划和目的。
云南电视台《看东盟》栏目开办之初在国外的摄制进程异常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通过与这些国家的贸易部、文化部门、旅游部门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出国采访拍摄就顺利多了。但对于一档在国外采访拍摄的栏目来说,这显然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迈出了第一步,然而,接下来,云南电视台与东盟国家媒体以及其他媒体的合作事宜因种种原因一直未提上议事日程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其在拍摄过程中经常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广西电视台《连线东盟》则善于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各种方式与东盟国家建立联系。一是与东盟国家媒体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07年5月13日,广西电视台与印尼国家电视台就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和交流达成一致意见,草签了友好合作谅解备忘录。5月19日,与泰国国家电视台在曼谷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书,双方正式建立友好台关系。广西电视台与东盟国家电视机构友好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双方在各自的电视节目中,安排专门时段播出对方提供的电视节目,互派采编人员到对方进行采访,组织采编、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业务交流等。二是以举办电视节、电视周等活动为载体,扩大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2007年5月,广西电视台分别到越南胡志明市电视台、印尼国家电视台举办广西电视展播周活动。广西电视台和印尼国家电视台在巴厘岛联合举办了《山水之约,美在巴厘———寻找金花巴厘岛美丽聚会》大型文艺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