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奇迹,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第三位,经济总量的扩张,特别一般工业品和农产品供给总量大幅度增长,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是大量事实表明,在一段时期中,我们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事实上走了一条“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之路,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加上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完善,相当部分居民没有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相适应的福利水平的提升,城乡二元化格局有加重的趋势。基于此,必须贯彻执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增长质量,让人民群众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得到应有的实惠,以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作为检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标准,以此为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创造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水平,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此提出了“三个转变”:一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立足实际,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调整。其中,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是提高城乡居民物质精神文化消费需要满足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进而是依托内需增长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此必须改变长期以投资增长为主,同时过度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笔者以为,确立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在社会经济的中枢地位,对于保障每个居民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必须彻底转变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依附地位。居民是现实社会的具体的个人,以人为本,就是以每个现实的个体人为本。全中国劳动者合力创造了社会全部物质和精神生活财富,保障每个人都要更像人一样的体面生活,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不断提升生活福利水平,实现每个人身心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全部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就是每个中国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生活的利益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为此尽力提升全体居民特别是经济社会地位处于较低状态群体的生活福利水平,是现阶段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心所在。
其次,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的终极导向者。作为需求导向的市场经济,从其长远发展看,其核心或重心不是投资需求导向,也不是出口需求导向,而是消费需求导向。消费需求导向经济增长,既是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源,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或本质属性。投资需求增长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和出口需求增长所提高的国际经济竞争能力,最终必须以提高本国居民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即民生福利的水平作为其最终检验。由此可以说,能否适应居民消费变迁与增长的基本规律,保障消费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这是确保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转换的基本标准。
再次,消费需求并非只是经济增加的手段。总结与反思近10年来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出发点,一个带普遍性的公式是:“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思维范式,消费增长似乎仅仅是经济增长的手段,经济增长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不得不承认,这种认识既直接影响了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与考核,又直接左右了宏观调控的思维逻辑。诚然,离开了生产持续增加,消费也失去了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因为生产为消费创造基础和前提,生产增长是消费存在与持续增长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是生产发展的结果,也是解决中国现实社会矛盾的重要前提。但与此同时,“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而且“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 马克思深刻地论证了生产与消费的直接同一性,以及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内生性变量的必然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又是经济增长的市场保障和动力源,从而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更重要的是,消费是“生产人”即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形式,从而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与归宿。由此可见,“第一要义是发展”,而这里的“发展”,不只是生产的发展,也是消费的发展。因此,仅仅将消费置于生产增长的手段的地位,势必将经济增长的目的与消费需要的满足隔离化、疏远化,导致消费运行与经济运行的异化。同时,按照这种思维,只有能够拉动而且是及时拉动GDP增长的消费增长才是有效的,这就势必导致当经济运行处于低潮期便寄厚望于扩大消费,而在经济运行高涨时便遗忘消费扩大。事实上,消费的持续增长恰恰是投资及经济增长高潮期的有力支撑。也不必说这种观点还忽视了消费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二者都存在的内涵是否合理、增幅是否恰当的问题。
总之,真正确立起以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方位的社会结构的转型与调整,这是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层次及其发展模式上确立不断增进民生福利的指导思想,才能够切实解决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与困惑。
第二,社会建设。从社会转型的意义上说,现代化是一个社会由同质性向异质性发展的历史变迁过程,是社会结构进行分化与整合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打破了昔日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的局面,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较多贡献的一部分人的收入大幅度提高;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东中西部地区拉开了发展差距;市场经济体制鼓励竞争,体现效率,带来了社会成员之间富裕程度的差距,这是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必然产物。中国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社会转型,因全球化和本土化契合而使社会公共权利分化;原有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出现分化、解构,其重构模式和形态呈现出多样性,这时,主要由经济利益悬殊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导致的社会阶层差异与对立情绪扩大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采取有效的社会整合手段,将社会分化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构建和谐社会,以保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整体目标。
首先要树立平等、效率、自由、竞争的观念,尽力创造让每个人充分发挥其才能和个性的平等条件和机会。既要彻底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对人们道德观、价值观的扭曲,改变官本位主义、平均主义、特权主义思想对社会生活的侵蚀,由身份社会走向实力社会,由依附社会走向自立社会,由静态社会走向流动社会,由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其次,针对当前社会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此,要尽快建立并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体系和最低生活水平保障体系,不断提升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居民的消费率。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再次,要注重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完善农村土地制度,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最后,就业乃民生之本,高度重视劳动者就业,是直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广开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素质,完善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就业的援助制度。
第三,政治建设。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切实落实人民享有的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社会政治条件。当前,中国面临着包括经济体制、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转变的压力和挑战,同时党和国家领导经济社会生活方式也需要进行调整和变革,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带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期望值大大提高,但与现实满足感之间又存在相当差距,思想政治领域中存在着系列矛盾;加之党和国家的干部队伍中少数腐败分子的恶劣行径直接损害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形象,引起广大群众的愤慨。因而,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保障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石。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将有助于社会成员对现存的政治体制形成良好的认同,从而形成稳定政局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其他各项民主制度,不断丰富民主的实现形式,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确保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还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不断铲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社会风气。
第四,文化建设。从人类社会的进化历史看,文化是进化的直接推动力。它影响到人类社会系统内部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部分,为社会系统内部成员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指导和行为规范的原则。从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历程看,西方文化中新教伦理思想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所需的经济动机之间有着选择性的亲和成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展提供了动力,并结合了社会结构中的基本要素(生产、技术、法律和管理等)为资本增殖的利益服务,从而促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如上所述,从古代传统小康思想到全面小康思想的发展,尽管有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但都表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直接为不同的社会发展分别提供其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原则。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伴随西方国家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由于过分推崇工具理性,强调个人主义观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导致了文化领域人文精神的失落,致使人的发展片面化、畸形化与异化。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亟待以此为戒,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命题,以人为本,建立广泛深厚的人文关怀;通过各种渠道,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人的健康素质,持续开展以发展文化事业和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基础性工程,实现精神文化生活的全面发展,提升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使广大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其他各种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努力构建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综上所述,用“小康”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目标及进一步全面建设发展的目标,符合中华民族心理及期盼民族复兴的愿望,具有特殊的感召力和动员力。这既是中华民族古老理想的延续与追求,又是新型社会志向的憧憬与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特别是我们摒弃了经济增长即等于发展的传统发展观,代之以经济社会持续协调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用以指导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是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