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当代社会经济的文化发展观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问题的普遍性、严重性,内在联系的紧密性,人们对传统现代化进程中片面的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逐步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并重视社会经济发展中,人类文化因素和文化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各种新的发展理论和新的发展哲学等著作中,把人的需求、人的价值、主体的意识、人的文化等摆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中。这些新的发展理论有一个共同特点,在发展问题研究上,将传统的经济中心型增长观转到自然——人——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关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共同性及文化模式多元化格局中,社会发展中“文化价值”的作用。有的学者称之为发展的文化观。法国著名的社会学派经济学家佩鲁(F. Perroux)就在其《新发展观》中指出,在“增长—发展—进步”三者关系中,“文化价值”起着关键作用。他在批判“增长即是发展”的传统理论时认为,“企图把共同的经济目标同他们的文化环境分开,最终会以失败告终” 。他认为研究发展问题,把某种发展模式说成世界唯一通用的模式,或者盲目照搬别国模式的作法是徒劳的,“如果脱离了它的文化基础,任何经济概念都不可能做到彻底的深入思考”。美国学者博尔丁(E. Boulding)阐述他的发展哲学思想,并批判经济增长中心论。他认为,发展的中心必须转移到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让我们摆脱科学技术简单化概念的困扰,摈弃在纯粹的经济关系中能导致丧失人性的那种发展,代之以思考我们自身。这将有利于一种以人和社会幸福为中心的新的综合发展”。在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上,罗马大学教授E·玛西妮认为,“以前的发展理论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却忽视了人类生活的最深层面,即文化层面,造成了发展问题的种种失误。”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要考虑人类文化的共性,又必须考虑各个国家文化的特征,真正的发展是符合人类文明主流,并和本国先进文化相适应的。在研究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模式和道路选择时,我们应认识到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从传统社会到现代化社会是一次伟大的变革,一方面需要重视人类文化的共性,吸收一切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又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发展若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片面的移植任何现代化模式和生活方式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5.当代新兴工业化发展观
全球化推动了人类新的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使新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变迁呈现出崭新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中,社会经济现代化已具有新的内涵,已不同于20世纪60年代所讲的现代化。新的现代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全面武装和推动了工业化新进程。产生于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其工业化的内容和主要标志是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20世纪50年代的信息革命,是从美国开始的,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其标志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工业化和信息化都是人类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客观标志,其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转变过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而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新发展。工业化为信息化创造条件:提供物质基础;扩大市场容量;积累资金;造就专业人才。信息化推进工业化新发展;提高工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信息资源部分替代物质和能量资源,推动资源合理开发,减少污染。
人们已经认识到,传统工业化以巨量的自然资源损耗和严重环境污染为代价不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应该是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结合。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开发;现代服务业得到发展。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加强新型工业化发展理论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并且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是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
6.当代社会经济的生态文明发展观
全球化时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新的思维向度,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发展阶段深刻反思的结果,是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人类新的文明发展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思维向度,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是指,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协调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在人与自然的交往和人与人的交往中,形成和谐发展的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应以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在这一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生态文明发展观体现了对传统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反思,“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市场“看不见的手”调节着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面临不同选择性机会时,往往成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选择最大经济利益的机会,导致只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和生态效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观,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双赢。”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维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概况。具体而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要重视以下基本内容:在新兴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中,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是加强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的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取代“增长=发展”经济增长,要体现公平与效率统一,不能牺牲子孙后代的生态资源。生态文化建设要求全社会推广文明,节约,循环型的资源利用的消费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设。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人们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三、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问题思考
(一)全球化与社会经济管理
全球化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全球化浪潮,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主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资源跨国界的横向流动和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投资及经济活动在全球拓展,推动了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新的地域和经济领域重新配置。这就影响和制约着各国对全球资源利用的方式和程度,对各国政府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社会文化的全球化直接拉动了全球社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全球性的人口、就业、生态、贫困以及犯罪、恐怖、疾病等问题也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管理问题。因此,在人类新的发展历程中,怎样加强社会经济管理,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走向世界的中国,必须要研究全球化下新社会经济发展管理问题。
1、经济全球化下政府改革与经济管理战略调整
经济全球化致使各国经济卷入新的国际分工和竞争中。新的国际分工以竞争为基础,“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展开。跨国公司通过投资和产业开发将自身的产业链横向展开和延伸到许多国家,并把更多国家纳入其全球投资、生产、销售、采购、服务的网络体系中。”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推动全球化力量表现为众多超级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投资和大规模生产组织、市场经营活动。据联合国有关资料:“跨国公司掌握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60%,国际投资的90%,国际技术贸易的60%,国际技术转让的80%,世界科研开发的90%”。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投资和经济活动已深入到东道国经济中,成为其整体经济的组成部分,结果使传统的国家经济和国家经济利益有了新的内容。跨国公司所有权的国际化,客观上使国家经济利益,不仅体现为本国投资的“民族工业”、“民族企业”,而且体现为有外资投入并在本土发展的各种外资企业,这就使政府经济改革和经济管理面临新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首先是政府经济管理战略的调整。入世以前,国家经济发展可利用的资源主要是国内,形成了政府经济管理——市场(国内)——企业(本国)——资源(本国)之间的基本关系。这是界定和研究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基本框架。在这框架内为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国内的企业的发展,市场保护、资源配置是国家实施经济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加入WTO作为国家经济战略决策,实质上,意味着向世界开放国内市场,推动资源在国际国内双向流动,推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在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政府改革经济管理战略的思路主要应着力于以下方面:一是宏观的国家经济发展和管理战略调整要从封闭和半封闭式发展,主要利用国内资源支持本国企业发展为主,转向既要利用国内资源,又要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思路上。二是政府经济管理方向要将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参与国际生产,降低交易费用,创造公平、高效率的投资环境作为主要目标。三是政府管理经济的定位,要从直接管理生产企业转向宏观经济调控和规范市场竞争规则上来,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和社会公共管理体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