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954900000034

第34章 完美人生一定要拥有这八种朋友(1)

荣辱与共、生死可托的朋友:至交

至交是与你交情最深的朋友,这种交情体现在“缓急可共,生死可托”上,曾经有这样一则轶事向人们诠释了“至交”的含义。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的文化名人,邹容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其结识,虽然当时邹容只有18岁,但他们却一拍即合,共同探讨救国救民之道。邹容写书,太炎先生作序。

后来,章先生被捕,邹容主动投案入狱,宁与先生在狱中做伴。不幸邹容死于狱中,年仅21岁。章先生出狱后,找到邹容的坟,专为他修墓道,亲手作墓表刻于石上。

这就是至交之间“同生共死”的崇高情感,这种情义确有“交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的味道。

每具人都有陷入困境的时候,你的至交可能平时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当你身处困境之时,他们总是能雪中送炭,让你体会到人间真情。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为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既坏,兵乱间又损失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

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儿粮食。”

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日后必成大器,于是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斛,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予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至交对身处困境中的朋友给予具体的帮助,使其渡过难关,这种雪中送炭,分忧解难的行为最易激发对方的感激之情,进而加深友情。

一生难求,得一便足的朋友:知己

人们常说:“千金易得,朋友难求。”事实上,知音比朋友更难得。或许你从仆如云,一呼百应,但未必有一个知音;或许你高朋满座,珠玑妙语,但知音不是虚位以待就能得来;或许你在亲情的环绕下,有人嘘寒问暖,但他们不一定真懂你;或许你佳人携手,如花美眷,但爱人不一定能解人意。《高山流水》的典故体现着千百年来人们种情谊的渴求——知音。

春秋时期,身为晋国大夫的俞伯牙与楚国的樵夫钟子期偶然相遇。伯牙操琴,其意在高山,他弹琴的手刚停,钟子期马上感慨地说:“多美啊!展现在我眼前的巍峨高山。”伯牙不语,又弹奏一曲,其意在流水,余音尚存,钟子期赞叹道:“多美啊!我的面前又展现出一条浩浩荡荡的江河。”俞伯牙惊喜若狂,总算找到了“知音”。他们于是结为“契友”,不顾身份、地位的悬殊,以兄弟相称。不幸钟子期因病去世,俞伯牙闻知“五内崩裂,泪如涌泉,傍山崖跌倒,皆绝于地”。而后到钟子期坟前跪拜,挥泪为已故的知音弹了一首悲哀的曲子,以吊唁亡友,他忽然感到从此再无知音了,于是悲愤、绝望地将琴弦割断,将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茫茫人海,找一个朋友容易,获得一个知己却很难。知己是和我们同心合契、共创奇迹的那个人;知己是同我们和谐相处、分享成果的那个人。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是生命的另一半,是人生项圈上那颗最耀眼的钻石。

有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

在实验中,他们把两名实验助手有意安排在被实验的人中,并让被实验的人误以为,这两位助手也是参加实验的人。让我们假设被试者叫艾米尔,两个助手分别叫吉姆、贝利。

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假装让三个人合作去完成一项预定的工作。在第一次“合作”后,三个人被安排去休息。

在这段时间,两个助手(吉姆和贝利)有意在艾米尔的背后谈论起他,而且设法让艾米尔听到这段谈话。

吉姆用赞扬的口气说自己很欣赏艾米尔,而另一助手则用否定的态度评价艾米尔。在休息结束后,他们进行了第二项合作。在所有的合作结束后,艾米尔被要求评价自己的两位合作伙伴,并表示自己对他们的喜爱程度。大卫的评价并不让人吃惊,他喜欢吉姆,即那个曾表示欣赏自己的人,而不喜欢那个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贝利。

在心理学上,把这一结果称为“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即“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可以说“相互欣赏”,即是所谓的“志同道合”就是人们结交朋友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并且希望其他人认识和欣赏自己的优点。所以,“相互欣赏”的两个人之间容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建立深厚的友谊。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的态度、观点、文化背景、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地位和经历等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吸引力。这种相似性类似于物理学上所说的“固有频率”,当两个物体之间的频率达到一致时,它们之间就会引起共鸣,这个频率就叫做“固有频率”。如果在与人进行交往时,能找到和对方一致的“固有频率”,就更容易交到真知己。

有人可能会问,该怎样寻找这种“固有频率”呢?其实人与人之间存在的、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相似因素很多,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隐蔽。只要留心对方的举止言谈,就不难发现一些相似因素,来作为交往的突破口。

1.经历相似

相似的社会经历,会使人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切身感受,容易互相理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一方讲述的生活经历,能引起另一方对往事的回忆;一方吐露的心声,会成为双方共同的感慨。这样,就有了许多共同的语言,愈谈愈相近。

2.爱好相似

当别人谈到自己的爱好时,便很容易专注,谈起来也津津有味。主动交谈者可以投其所好,同时借题发挥,巧妙地提出话题。

如你的知己喜爱象棋,便可以此为话题,谈下棋的情趣,车、马、炮的运用,等等。如果你对下棋略知一二,那肯定谈得投机。

敢于和你说逆耳忠言的朋友:诤友

诤友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朋友。诤的意思是直言规谏。诤友指在朋友之间敢于直陈人过的人。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所谓友谊,这首先是诚恳,是批评同志的错误。”交诤友是正确选择朋友的一个重要方面。诤友,像一面镜子,能照出你脸上的尘土和污点。

“直言相谏”、“言所欲言”,指出朋友的过失和错误,这样才是真正对朋友负责。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陈毅同志曾写过这样两句诗:“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

《诗经》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也是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失,在别人的帮助下,可以及时发现并得到改正,这样,我们才能在各方面不断进步。有的人认为,朋友之间只能赞扬,不能有批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对朋友不负责任的表现。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做诤友,交诤友,那么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将会有很大的收获。

生活中,我们没有必要表现得比别人优越,但在这方面,个人往往很难自控,这就需要一位朋友在身边做适时的提醒,诤友就是这样可靠的朋友。

人在事业有成或者被人追捧的时候,往往会觉得飘飘然,沉浸在自我膨胀和幻想的泡沫中难以自拔,这也是人类的劣根性之一,这个时候,诤友会告诫你不可得意忘形,将你拉回现实世界。

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虚心接受诤友的批评,然而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有的人总是刚愎自用,受不得半句批评;有些人当面千恩万谢地接受,转身却忘得一干二净;有的人当面硬不认错,死要面子,其实心里也清楚自己做错了。

面对批评,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既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会给他人留下“固执”、“傲慢”的坏印象。

对待批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特别是严厉的批评;应该把朋友的批评看做改进自我、完善个性、克制情绪、提高心理承受力以及激发斗志的机会。

乔治·罗纳住在瑞典的艾普苏那。乔治·罗纳在维也纳当了很多年律师,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逃到瑞典,一文不名,需要找一份工作。因为他能说并能写好几国的语言,所以希望在一家进出口公司里找到一份秘书的工作。绝大多数公司都回信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他们不需要用这一类的人,但他们会把他的名字存在档案里……不过有一个人在写给乔治·罗纳的信上说:“你对我生意的了解完全错误。你既蠢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写信的秘书。即使我需要,也不会请你,因为你甚至连瑞典文也写不好,信里全是错字。”

当乔治·罗纳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简直气得发疯。那个瑞典人写信说他不懂瑞典文是什么意思?那个瑞典人自己的信上就是错误百出。

乔治·罗纳当时就写了一封信,目的是使那个人大发脾气。后来,他停下来对自己说:“等一等,我怎么知道他说的是不是对的?我修过瑞典文,可是这并不是我的母语,也许我确实犯了很多我并不知道的错误。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我想要得到一份工作,就必须继续努力学习。这个人可能帮了我一个大忙,虽然他本意并非如此。他用这么难听的话来表达他的意见,并不表示我就不亏欠他,所以应该写封信给他,在信上感谢他一番。”乔治·罗纳撕掉了他刚刚写的那封骂人的信。

乔治·罗纳另外写了一封信说:“你这样不嫌麻烦地写信给我实在是太好了。对于我把贵公司的业务弄错的事我觉得非常抱歉,我之所以写信给你,是因为我向别人打听,而别人把你介绍给我,说你是这一行的领导人物。我并不知道我的信上有很多文法上的错误,我觉得很惭愧,也很难过。我现在打算更努力地去学习瑞典文,以改正我的错误,谢谢你帮助我走上改进之路。”

没过几天,乔治·罗纳就收到那个人的信,请罗纳去找他。罗纳去了,而且得到一份工作,乔治·罗纳由此发现“温和的回答能消除怒气”。

的确如此,我们都应该接受来自友人的善意批评,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且往往是错的时候比对的时候多。爱因斯坦就说过,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他的结论都是错的!

缺点错误是一个人成功的大敌,而诤友的作用,就在于指出缺点,就在于给你引起你的警觉。如果不能善待诤友的批评,那你的缺点错误就永远无法改正。

不要把诤友的善意批评,想象成对自己的人身攻击;切忌把诤友的意见,误会为给自己难堪。善意的批评是人生中不能缺少的,它是我们增长见识必须付出的代价。

所以,要学会把诤友的批评当成宝,乐于接受建设性的批评并且遵照执行。

始终站在你身边的朋友:支柱

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支撑,支柱就是那个在你一无所有,生命失去支撑的时候无私地帮助你的朋友。

霍桑在创作《红字》之前,只是一个海关工作人员。有一天,他被辞退了,当他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妻子苏菲亚时,妻子却高兴地说:“现在,你可以写作了!”“不错,”霍桑说,“可是我写作时,我们怎样维生?”苏菲亚打开抽屉,拿出一沓钱来。“钱从哪里来的?”他嚷道。

她回答道,“我知道有朝一日你会写出一本名著来,所以我每周从家用中省下一笔钱,这些钱足够我们用一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