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跟李叔同学修身养性,向南怀瑾学为人处世
9517900000025

第25章 南怀瑾:慈云化雨作春风的布道人(8)

靠着这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吴士宏顺利迈入了IBM公司的大门。进入IBM公司的吴士宏不甘心只做一名普通的员工,因此,她每天比别人多花6个小时用于工作和学习。于是,在同一批聘用者中,吴士宏第一个做了业务代表。接着,同样的付出又使她成为第一批的本土经理,然后又成为第一批去美国本部作战略研究的人。最后,吴士宏又第一个成为IBM华南区的总经理。这就是多付出的回报。

1998年2月18日,吴士宏被任命为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全权负责包括中国香港在内的微软中国区业务。据说为争取她加盟微软,国际猎头公司和微软公司做了长达半年之久的艰苦努力。吴士宏在微软仅仅用7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销售额的130%。

在中国信息产业界,吴士宏创下了几项第一:她是第一个成为跨国信息产业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的内地人;她是唯一一个在如此高位上的女性;她是唯一一个只有初中文凭和成人高考英语大专文凭的总经理。在中国经理人中,吴士宏被尊为“打工皇后”。

从一名普通的护士到一名跨国公司的总经理,再到TCL公司的副总裁——事实上,她的每一步都是自己对过去的超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同样的时间和生命,有人用来缅怀过去,有人用来享受现在,有人却用来书写明日的辉煌。

世界创价学会的会长池田大作先生说过:“平庸的生活使人感到一生不幸,只有波澜万丈的人生才能让人感到生存的意义。”一个不论曾经取得多大成就的人,一旦停止了前行,他便步入了平庸。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曾经的成就不是我们停留的借口,不断创造卓越,才是人生行进过程的基调。

专注于心,必有所成

人生中的大原则,一言概之:专注于心,必有所成。

南怀瑾先生进一步解释《庄子·人间世》中的:“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这句话是说,“夫道不欲杂”,这里提及的“道”不是形而上学的道,而是人生的大原则。生于天地,立于人世,不管做哪一行,无论做任何事,都要精神专一,有始有终。南怀瑾先生提及,修行之人想得自在,修成正果,必须一门深入,方法勿杂。方法多了,智慧不及,不能融会贯通,反而一无所成。

南怀瑾先生说,昭文、师旷、惠子这三位音乐巨匠,其音乐造诣已达到入道的境界,正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他们音乐成就的登峰造极源于其个人所“好”,任何学问,任何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专注于心,必有所成。留名万世的学有专长之人,都是由于其对某一领域有所偏好,专注于心,穷根究底,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相传一位得道高僧来到一座无名荒山,山间茅屋中闪烁金光,高僧料定此间必有高人,遂前往一探究竟。原来,茅屋中有一位老人,正在虔诚礼佛。老人目不识丁,从未研读佛经,只是专注地念着大明咒:“奄嘛呢叭咪哞。”高僧深为老人的修为所动,只是他发现老人将六字真言中的两个字念错了,他指点了老人正确的梵音读法后便离开了,想老人日后的修为定能更上一层楼。然而,当一年后,他再次来到山中,发现老人仍在屋中念咒,但金光已不再。高僧疑惑万分,与老人攀谈得知,老人以往念咒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而得高僧指点后总是过于关注其中两字的读法,不由心绪烦乱。

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是一样。“杂则多”,欲望多了,懂得多了,有时便会流于表面,不专一,不深入,博而不专;“杂则多,多则扰”,考虑得太多,困扰了自己,也困扰了他人;“扰则忧,忧而不救”,思想复杂了,烦恼太多了,痛苦太大了,连自己都救不了,又何况他人?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博而不专,三心二意,是人们的通病。《荀子?劝学》、《礼记?劝学》以及东汉蔡邕《劝学篇》中都提到了一种小动物——“多才多艺”而又样样“稀松平常”的鼯鼠。

“鼯鼠五能不能成一技。五技者,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泅不能渡渎。能走不能绝人,能藏不能覆身是也。”能飞却飞不过屋顶;能攀而攀不上树梢;能游而游不过小水沟;能跑而赶不上人走;能藏而不能“覆身”。这就是五技而穷的鼯鼠的悲哀。

专注于心是做人做事的大原则,博而不专,杂而不精,必会制约人生发展的高度。

世界上有座“人人都是语言学家的城市”,但是,这座每位市民至少都会三种语言的城市,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大文豪。

这个以语言见长的国家即卢森堡,它处于欧洲“十字路口”,夹在德、法、比三国当中,人口仅40万,其中外籍人口占26%。其首都卢森堡市,有8万人,是欧洲金融中心和钢铁基地之一,外国人占的比例更高。由于对国外经济的依赖性,在卢森堡,每人精通三种语言是未出娘胎就注定的。

当婴儿牙牙学语时,母亲首先教其说本国的卢森堡方言,这是国人日常交谈的口语;进入幼儿园后开始学德语和法语,因为两者是官方语言,而德语更是教学宣教的语言,不懂德语就不能跟着神父念圣经、唱圣诗;小学同时用德、法两种语言授课;中学修第三门外语,如英语、拉丁语等,因为国内没有大学,要深造必须出国留学。

在卢森堡,约定俗成的是,报纸用德文出版,杂志用德、法文出版,学术杂志只有法文。广播用德、法语,电视用法语。招牌、菜名、各种票证、车票、单据也是法文。议会辩论语言只许用法、卢两种语言。法庭审讯犯人使用卢语,宣判用法语,判决书用德文打印……走进一户人家,你会看到父亲在读德文报,儿子在念法文书,女儿在唱英文歌,母亲在用卢语唠叨。

对于外国人高度赞美的语言水平,卢森堡人却不以为然,他们埋怨为了谋职和生存,将大半精力都消耗在三四种语言的学习运用上,满脑子的单词、音符。虽然他们懂得的语言多,但能够真正精通的太少。透视卢森堡,该国之所以难以诞生一个文学巨匠,并非是其文化底蕴的匮乏,而是各种泛滥的语言阻碍其走进文学殿堂的纵深处。

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控住人生的大原则,专注于心,有始有终,而不要像五技而穷的鼯鼠一样,在关键时候没有一样能够拿得出手。

人生如局,爱拼才会赢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赌局。命运就是随机抓到手中的麻将,好坏全凭运气。然而,高明的玩家,即使手中抓了一副烂牌,也不会轻易放弃,会坚持拼下去。因为,赌局只要没有结束,他就有赢的机会。

谁不曾对生活灰心过、失望过?然而,人生要在最后看结论,世界上没有绝望的事,只有绝望的心,爱拼才会赢。无论现实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个华丽的结局,这样才不枉此生。南怀瑾先生曾讲述过孔子的一个故事,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在孔子的旁边,不知道有一个什么动作,总之是不大像样的。孔子就骂他说,你这个家伙,年轻时对兄弟姐妹不好,没有友爱,一生之中,又没有值得称道的事,人生的成果何在?对人生含糊一世,不去奋斗拼搏,对自己没有交代,年纪活得这么大了毫无作为。说到这里,孔子就用手杖轻轻敲他的腿,打他人生不踏实,脚跟没有落地。像原壤这样的人,老百姓常会用一句话形容:“岁数都长到狗身上去了。”也就是说他这一生白活了。

比起人来,花草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一株草即使会在秋季到来时很快凋零,在它生命的每一天,它会努力地挥洒自己的绿意;一朵花即使很可能在某场暴雨来临后香消玉殒,但在每一个面对阳光的日子里它都不会错过尽情吐露生命芬芳的机会。人生的赌局终有结束的时候,但在结束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全身心投入这场华丽的战斗,为成为最后的赢家而拼尽全力。无论结局如何,真正的玩家都会享有一场人生的璀璨焰火,那些在赌局中轻言放弃、毫无作为的人是没有资格看的,它是独属于坚持者的盛宴。

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亚丘镇,他的父亲虽然很高傲,但是手头非常拮据。幼时,他父亲将他送进贝列思贵族学校就读。校中的同学,大都恃富而骄,思想卑劣,讥讽家境清寒的同学,所以拿破仑常受同学们的侮辱。起初逆来顺受,竭力抑制自己的愤怒,但同学们的恶作剧,愈演愈甚,他终至忍无可忍,于是请求他父亲准他转学,希望脱离这可怕的环境,可是他父亲来信坚决地回复他说:“诚然,家中拮据,但你仍须留在校中读书。”他不得已,饱尝了五年的痛苦,他每次遇到同学们的侮辱性的嘲弄,不但没有消沉他的志气,反而增强了他的决心,磨砺了他的意志,准备将来战胜这些卑鄙的纨绔子弟。

当他16岁任少尉时,他父亲不幸去世,此后,在他微薄的薪俸中,尚须节省一部分钱来赡养他的母亲。那时,他又接受差遣,须长途跋涉,到凡朗斯去加入队伍,厄运迭至,真是已达极点。到了队上,眼见伙伴们大都把余闲的光阴虚掷在狂嫖滥赌上,然而他并不想像这些伙伴那样,放纵堕落,自甘平庸,他把自己业余的光阴全放在钻研学问上。幸好这时他在图书馆中借到他要看的书,好像清风明月,予取予求。他早有了目标,在艰苦卓绝中埋首研习,虽然弄得脸无血色,孤寂烦闷,都没有动摇意志,数年的工夫,积下来的笔记,后来印刷出来,竟有四大箱。

此时,他已设想自己成为一个总司令,他绘制了科西嘉岛的地图,并将设防计划罗列图上,根据数学的学理精确计算。从此以后,他崭露头角,为长官所赏识,派他担任重要的职务,至此否极泰来,青云直上。其他人对他的态度,也大大改观,从前嘲笑他的人,反而接受他的指挥,奉承唯恐不周;轻视他的人,也以受他稍一顾盼为荣;嘲笑他是一个迂儒书呆、毫无出息的人,也虔诚崇拜,到处颂扬。

人生如局,爱拼才会赢。很多人往往要在一番艰难困苦中奋力挣扎后才能迸发出生命的耀眼光芒。莎士比亚说过,斧头虽小,但经过多次劈砍,终究能将一棵最坚硬的橡树砍倒。只要不放弃,只要肯努力,再糟糕的人生都能改变。正好《爱拼才会赢》这首歌所唱的:“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哪怕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无魂有体亲像稻草人,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命,总吗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七、拂面清风好为人

我们都想活在别人的心里。说不想的,只是吃不到葡萄所以说葡萄酸的矫饰。以真心换来的真心才能长久,以真情换来的真情方会不变。好为人,为好人,做拂过他人心湖的清风,宁片刻而逝,也要留下风的余韵。

曲,化腐朽为神奇

鲁迅的《故事新编》里有一篇章讲到老子和自己的侍童的对话,大意是侍童就某件事问他为什么要避让,他指指自己的嘴,问:“牙齿还在吗?”侍童摇了摇头。老子又问:“舌头呢?”侍童点了点头。老子想要传达的意思就是:“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的话揭示了做人的道理,即以柔克刚。以柔克刚的一个方面就是委曲求全。为人处世,不可一味固执耿直,不知变通,要讲究策略,讲求怀柔婉转之美,南怀瑾先生如是说。

很多事情,思路一转,变直为曲便可化腐朽为神奇。以言谈为例,善于言辞之人,讲话婉转而圆满,既可达到目的,又能彼此无事。

春秋时期,鲁国人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他曾有一段在鲁国朝廷做官的经历,后来,鲁君派他去治理一个名叫亶父的地方。他受命时心中久久难以平静,担心到地方上做官,离国君甚远,容易遭到自己政治上的夙敌和官场小人的诽谤。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假如鲁君偏信谗言,自己的政治抱负岂不是会落空?因此,他在临行时想好了一个计策。

宓子贱向鲁君要了两名副官,以备日后施用计谋之用。他风尘仆仆地来到亶父,该地的大小官吏都前往拜见,宓子贱叫两位副官拿记事簿把参拜官员的名字登记下来,这两人遵命而行。当两位副官提笔书写来者姓名的时候,宓子贱却在一旁不断地用手去拉扯他们的胳膊肘,使两人写的字一塌糊涂,不成样子。等前来贺拜的人已经云集殿堂,宓子贱突然举起副官写得乱糟糟的名册,当众地狠狠训斥了他们一顿。宓子贱故意滋事的做法使满堂官员感到莫名其妙、啼笑皆非。两个副官受了冤屈、侮辱,心里非常恼怒。事后,他们向宓子贱递交了辞呈。宓子贱不仅没有挽留他们,而且火上浇油地说:“你们写不好字还不算大事,这次你们回去,一路上可要当心,如果你们走起路来也像写字一样不成体统,那就会出更大的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