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绅士法则 淑女定律
9516000000004

第4章 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1)

“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不能片面地理解“穷”与“富”的概念。穷与富的内涵,是一种对于不同性别的孩子进行的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内容上有所侧重,因此富与穷包含着不同于金钱的意义。富养女,并不单单代表金钱的充裕、物质生活的绝对满足,而是让女儿变得乖巧快乐,变得优雅温柔。穷养男,则是对我们自身期望的一种投资,是对男孩的人生决策、职业发展有关的投资。“穷”养出应对人生的能力和本事,“穷”养出他的积极、主见、雄心、理智、自我依靠。

透过目前的文化镜头,什么才是对待他们的最佳方式

尽管现代社会极力提倡“男女平等”,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对男女不同的看法与观点,而这种观点是根深蒂固的。下面是近来社会上很流行的一个段子,它很形象地说明了性别歧视。

看到男下属的桌上摆放着全家福的照片,老板心想:他一定是个顾家,负责的好男人。

看到女下属的桌上摆放着全家福的照片,老板心想:事业对她来说不会是最重要的,看来不用寄望她会全心全意为公司打拼了。

看到男下属杂乱的桌面,老板心想:他真的是很努力、很用功; 看, 连收拾桌面的时间都没有。

看到女下属杂乱的桌面,老板心想:原来她这么乱,组织能力一定不行。

看到男下属在跟同事说话,老板心想:他一定是在讨论最近的项目,真是积极。

看到女下属在跟同事说话,老板心想:哼,又在说人是非道长短。女人就是长舌,唉,天性,天性。

看到男下属在跟资深同事说话,老板心想:愿意主动请教前辈,孺子可教。

看到女下属在跟资深同事说话,老板心想:她会不会在抱怨, 说我的坏话?

看到男下属在加班,老板心想:现在已经很难请到这么勤劳的员工了。

看到女下属在加班,老板心想:女人就是能力有限,这么点小事也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做。

看到男下属很快地受到经理的赏识而升级,老板心想:这个人一定潜力十足。

看到女下属很快受到经理的赏识而升职,老板心想:这个人一定是跟经理有一腿。

看到男下属在跟董事吃饭,老板心想:看样子他很有魄力哦,前途无量。

看到女下属在跟董事吃饭,老板心想:看样子她很有魅力哦,上床是迟早的事。

看到男下属不在他的位子,老板心想:他一定是去见客户了。

看到女下属不在她的位子,老板心想:她一定是去购物了。

尽管上面这段话说得十分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来说,整个社会对男女不同性别的人的观点和期望值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试想一下:

如果你看到女生懒散、脏乱时,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如果你看到男生害怕、没有进取心时,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在自己的纪录片《中国》中,拍下了中国妇女新的形象、新的表情以及新的话语,令人遗憾的是,女性解放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了去性别化在走向极端,一个又一个的“女强人”新鲜出炉,她们走出家庭、头顶半边天,她们身上有着和男性一样的坚毅、果敢甚至是阳刚,可就是在这些女人身上独独缺少了女人味。所谓女人味,指的是一种人格、一种文化修养、一种品位、一种美好情趣的外在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品质。简而言之,女人的味道就是女人的神韵和风采。缺少了女人味的女人,没了女性特有的温柔和含蓄,没了女性的妩媚和甜笑。

与此相反的,现在随着商业广告、现代传媒和娱乐工业的蓬勃发展,“男色”消费时代来临,中日韩那些长相俊俏、气质柔美的男性几乎霸占了电视荧屏和娱乐期刊。但我们更欣赏《集结号》中的谷子地、《士兵突击》中的袁朗、《闯关东》中的朱开山以及《亮剑》中的李云龙。他们代表的是整个社会对男性气概的要求和向往。他们的名字和绅士风度、责任、担当、冒险、独立、自我、自信、勇敢等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对男子气概是有很多定义的,比较经典的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此之为大丈夫也”。这可以看做儒家思想中理想的“大丈夫”。他们个个粗犷、血性、义勇。

透过社会文化,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法律、制度、教育等,我们将男性或女性视为不同的族群而分别对其有所规范或期待。一般来讲,人们对男孩寄予更高的期待,认为男孩对社会和家庭都有比女孩更大的贡献和作用,因此,给予男孩更多的关注,包括身体上和智力上的关注,经济和机会方面的投入。在我们身边,如果一个人性别界限模糊,或者越了界,会有人说他/她娘娘腔,或者男人婆。不符合传统规范的个体,会受到歧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告诉我们:既然存在这种差异,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在社会上得到最大的认可,发挥出最大的能量,那么就只能顺应这种观念差异的潮流,根据这股潮流教育子女。因此,对待子女的教育方式应是:根据男女天生的不同特征,进行与其特征相适应的教育,即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

富养20年,芙蓉出水;穷养20载,宝剑出炉

妮妮的父亲失业后,全家靠买羊市上卖剩的羊杂碎过活。一天,她在一个商场的柜台内看到了一只带红色塑料花的小发卡,顿时她便发疯般地迷上了它。妮妮跑回家央求妈妈给一元钱。母亲叹了口气(一元钱能买半斤羊杂碎呢),但父亲说:“给她钱吧,要知道这么便宜的价格就能为孩子买到快乐,今后是不会再碰上的。”

与安妮的父亲不同,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大儿子20岁时去欧洲旅行,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把自己所带的路费差不多花光了,临行前他遇到了一匹非常好的马,正好它的主人要卖掉它。他太爱这匹马了,就把自己最后的一点路费拿出来买下了这匹马。然后他打电报让父亲寄点路费让他回家。罗斯福给他回了一封电报说:“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儿子只好又卖掉了马。罗斯福反对男孩依靠父母生活。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凭自己的本事自食其力。

妮妮父亲的教育就是“富养女”的典型案例,富养女其实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投资,教育的富足是对女孩性情的陶冶和品质的培养。我们要知道,不是只有富豪才有资格讨论“富养”。而西奥多总统训练孩子独立的方法则可以称为“穷养”。

澳大利亚属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大亏。

穷养男,富养女就是要让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回归到正常的轨道,让女儿拥有妩媚柔情,让儿子拥有坚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