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俗的法规
9470000000033

第33章 水火禁忌

水和火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也是与人类联系最为密切的自然现象之一。水既可以给人带来生活和灌溉的便利,又可以给人带来洪水的危害,出于这种既敬仰又畏惧的双重心理,人们对它的禁忌也是相当丰富的,而这种种禁忌在各民族中普遍存在。

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重视水的清洁,认为水是圣洁的,因此禁忌用不洁的器具到水井或水缸中取水,体现出对水的珍重,在客观上也起到了维护水源地的清洁以免受污染的积极作用。一般在甘肃民间,禁忌小孩子到水里或河边洗澡或戏水。有的地方,在饮水源地,禁忌漂洗衣物,尤其禁忌清洗女性的衣物,认为不吉利。

民间自古以来就认为火是神圣的。汉族认为火是一种神灵或者由一位神灵掌管和支配,于是就有了火神爷的崇拜,但是对于火神的来源以及形象,在汉族中差异较大,至今仍有很多种说法,也有“流派”的区别。从形象和来历方面说,一般都以祝融为火神,据说他本是颛顼氏的后代,本名重黎,也叫吴回,帝喾(即高辛氏,传说中古代部族的首领)当政时,官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乃命曰“祝融”,死后为火官之神。又相传,大禹的父亲鲧偷窃了天帝的息壤,天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成汤伐夏桀时,天帝命令祝融降火于夏城,帮助成汤灭夏。在后世的民间传说中,祝融常以女子的形象出现,称“祝融夫人”。此外,民间俗信也有以炎帝或燧人氏为火神的说法,如谓远古时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熟食阶段,后人尊为火神,又称火德真君,定时祭祀。也有一些地区的火神崇拜并无具体来历,或称南方火帝君,或称种火老母等等。以火神祭祀的日期与行事言,各历史时期和各地区的风俗也不一致。如上古时的火神之祭在夏天,汉晋以降,这一传统以夏季祀灶的方式得到延续。此外,火神形象相貌凶狠,三头六臂,并有风火轮、火葫芦、火印、火剑、火弓等火器配备,酷似神话传说中哪吒的变相。火神与灶神逐渐合二为一,成为民俗信仰中的火神,或称灶王爷、灶爷。从西汉阴子方开始,盛行腊月祭灶。《后汉书·阴识传》上说:“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思。腊月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月祀灶,而荐黄羊焉。”后世祭祀灶神,在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日,祭祀的目的是祈福免灾。周处《风土记》说:“腊月二十四日夜,祭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祭之。”在民间,据说灶神是天帝向人间各家派出的神员,负责监察所驻之家的德行和过失,然后在腊月二十五日上天向天帝汇报,天帝依据所禀情况,对有德行者降福赐财,对有过失者施以减损年命等惩罚。因此,人们在灶神上天向天帝汇报的前夕,借“饯行”之名祭祀,目的在于以贿赂的方式取媚于灶神,让他上天多说好言好语,将这一家中的过失隐瞒,对冒犯之处多有原谅,同时也希望从天上回来时多带财富至家。正如供奉灶神的一副对联所写的:“上天言好事,下宫降吉祥。”在祭祀灶神时,民间普遍用糖瓜、糖饼、枣、胡桃、栗等,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用糖瓜粘住灶神的嘴使其不得乱说,也有的认为是给点甜的,让他说好的。在祭祀灶神的时候,禁忌女性参加,有的地方祭品也不分给女孩子吃。

在民间,对火的禁忌也有,例如禁忌往火中投扔污秽和葱蒜等具有刺激气味的东西,做饭的时候禁忌烧火的妇女正对着灶门蹲着。在一些盛大的节日,民间往往要点燃灯笼、火把、篝火或者燃放爆竹等,以此来驱赶病魔、鬼祟和邪气。有的地方,还盛行放河灯、放花灯、放焰火或者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也是用以驱赶病瘟、鬼祟和邪气。在结婚喜事和丧葬白事中,都要点长明灯,禁忌熄灭,不同之处是结婚时点燃两根红色蜡烛,而办丧事守灵时点燃一根白色蜡烛,无论喜事白事,点燃的蜡烛不能熄灭,否则就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