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俗的法规
9470000000028

第28章 礼俗禁忌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有名的礼仪之邦。待人接客之道,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展示,也形成了民俗中灿烂辉煌的精彩一页,其中禁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处于相当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地位。

早在上古时期,记载我们祖先礼俗大全的《礼记·曲礼上》就规定了许多在礼节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今天看来虽属文明礼貌方面的要求,在过去却是有关礼貌待客和文明做人方面的禁忌: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夫为人子者,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

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概,祭祀不为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孝子不服闇,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

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

将适舍,求毋固。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勿践屦,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

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

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之。

奉席如桥衡,请席何乡,请衽何趾。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主人不问,客不先举。

将即席,容毋怍。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毋蹶。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坐必安,执尔颜。长者不及,毋儳言。正尔容,听必恭。毋剿说,毋雷同。必则古昔,称先王。

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

侍坐于所尊敬,毋余席,见同等不起。烛至起,食至起,上客起。烛不见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让食不唾。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屦,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侍坐于君子,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侍坐于君子,若有告者曰:“少闲,愿有复也。”则左右屏而待。

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敛发毋髢,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

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就屦,跪而举之,屏于侧。乡长者而屦,跪而迁屦,俯而纳屦。

离坐离立,毋往参焉。离立者不出中间。

这几段话的意思是说:

做儿女的礼节是:冬天要让父母温暖,夏天要让父母凉爽,晚上替老人安排被子和枕头,早晨要向老人问候安好。在同辈之间,不要发生争执。做儿子的,再三赠送别人礼物,也不敢擅自赠送车马。所以街坊乡里都称颂他孝顺,兄弟亲戚都称颂他慈爱,同事都称颂他友善,朋友都称颂他仁义,有交往的人都称颂他诚实可信。

见到父亲的同志朋友,他不叫进前就不敢进前,不叫退下就不敢退走,不问就不敢开口对话,这也是孝子的行为。

当儿子的,出门前必须禀告父母,回家后也必须面告父母;出游必定有个常去的处所,学习必定有个固定的课业;平常讲话不要自称年老。

年纪比自己大一倍的人,就当作父辈对待;比自己大十岁的人,就当作兄长对待;比自己大五岁的人,和他并肩行走时,自己要稍错后一些。五个人聚集共处,要推让年纪最大的人单坐一席。

做儿子的,家居不要占据室内西南角的位置,不要坐在席的当中,不要走院里过道的当中,不要站在门的当中。家宴待客用物多少,不要擅自主张;祭祀时不能充当神主受父辈祭拜。父母未曾发话,就注意随时听从吩咐、使唤;父母未形诸颜色,就看出老人的心态、需求。不要攀登高处,不要靠近深处;不要随便诋毁,不要随便嘲笑。

孝顺的儿子不在暗中做事,不登临危险的所在,怕给双亲带来教子无方的耻辱。父母在世,不能应许去为朋友献身效死,不能私自储存钱财。

做儿子的,父母在世,冠服不要用素色镶边。失去父亲的孤子如果当家做主,除丧后的冠服也不要用彩色镶边。

对小孩子要常常示意他别说谎话。儿童不要穿皮袄、长裙。教他站立端正,不要歪头侧耳听人说话。长辈跟他牵手走路,要两手捧定长辈的手。在长辈身后或身旁,长辈俯身低头跟孩子说话,孩子就要用手遮挡自己的嘴巴回答。

跟先生在一起走,不要横越道路去和别人说话。在路上遇到先生,紧走进前,正立拱手。先生跟自己说话,就答对;不跟自己说话,就紧走退下。跟从长辈登上土山,就一定要朝着长辈所看的方向。登上城墙,不要伸臂指点,不要在城上呼喊,以免引起城下人的疑惑惊讶。

将要到别人家去,要求不要粗野无礼。将登入堂屋,先高声呼问。室外有两双鞋,听得见说话的声音,就进去;听不见说话的声音,就不要进去。将进屋门,视线一定要向下。进了屋门,敬捧门闩,不要回头瞻望。屋门原来是开着的,就仍旧开着;原来是关着的,就仍旧关上。如果后面还有人来,门就不要关紧。不要踩人家的鞋,不要跨席就座。就座时,提起衣裳走向席的下角,升席就座。答话时,用“唯”还是用“诺”,一定要谨慎。

大夫、士出入国君的大门,要由门橛的右边走,别踩门槛。

凡是引客人进入家宅的,走到每道门前都要让一下。来到寝室门前,主人请求自己先进去铺设坐席,然后再出来迎接客人,客人一再推辞,主人这才引导客人进门。主人进门拐向右边而转身北行,客人进门则拐向左边而转身北行。主人走向东阶,客人走向西阶。假若客人级别较主人低一等,就要随主人走向东阶,主人一再推辞,然后客人再趋向西阶。主人与客人互相谦让登阶。主人先登台阶,客人再升。前脚登上第一级,后脚随上来,与前脚并聚一起,然后前脚再升第二级,后脚再随上来,与前脚并立,这样连步而上堂。主人上东阶时先迈右脚,客人上西阶时先迈左脚。

经过悬垂布帷、帘箔的门前不要快走,堂上不要快走,捧着玉器也不要快走。在堂上要脚步接着脚步走,在堂下要脚步分布开了行走。在室内不要张开两臂甩动行走,同别人并坐在一起,不要横着胳膊。拿着东西交给站立的人不要跪着送,交给坐着的人也不要站着递。

凡为长辈清扫席前,礼规是:一定要把笤帚遮住簸箕,然后用长袖遮挡着笤帚边扫边退,灰尘不要飞向长辈,用簸箕朝向自己收扫垃圾。

捧着未曾展开的席子应该像桔槔上的横木左高右低。为长辈铺席,坐席就要请示朝什么方向,卧席就要请示脚朝哪边。席向南向北铺的,以西方为上首;向东向西铺的,以南方为上首。如果来的不是饮酒吃饭的客人,就将宾主坐席对铺,两席间容有一丈的距离。主人跪下替客人整理席位,客人跪下按住席子婉言推辞。为客人铺设了两层席,客人动手要撤去一层,主人一再请他别撤,客人才上席就座。主人不先问话,客人就不要径提来意。

将要上席就座,容颜不要羞惭拘谨,两手提起衣襟,让底边离地一尺来高,衣裳不要掀动,脚步不要慌张。如果有先生的书册琴瑟在前面,就跪下把它移开,禁止从上面跨过去。席上尽量往后坐,饮酒吃饭就要尽量靠前坐。坐一定要安稳,保持你庄敬的脸色。长辈没有提到的,不要插嘴乱扯。端正你的表情,听人讲话一定要谦恭。发言不要抄袭成说,不要随声附和,必须取法古事,称举先王,做到有理有据。

陪侍老师坐着的时候,老师问话,等问完了才回答。请教学业问题,要站起来;请求进一步解答,也要站起来。父亲召唤的时候,你不要高声唱喏,老师召唤的时候,也不要高声唱喏,都要恭敬地应声“唯”,同时起立。

侍坐所尊敬的人,尊者独坐一席,侍者另坐一席,而尽量坐在接近尊者的那端,不留余席,这边准备给后来的人入座。见同行辈人来了,不要起立。烛火端来了,要起立;食物上来了,要起立;贵客来了,要起立。烛火不等烧到根部就该起身告辞。在尊敬的客人面前不要呵斥狗。主人殷勤让食,客人不要咀嚼中间当场啐唾。

陪伴君子座谈,要是见到君子打呵欠,伸懒腰,拿手杖,穿鞋子,张望太阳早晚,这时候侍坐者就该告辞了。陪伴君子座谈,君子又换了话题询问,那就要起立答对。陪伴君子座谈,如果有告事的人说:“稍占点时间,想有所回禀。”那么,侍坐者们就该退避别处等待。

不要侧耳偷听,不要叫喊着答应,不要歪眼瞧看,不要懈怠放纵。行走不要傲慢,站立不要倾斜,坐时不要岔开两腿像个簸箕,睡时不要趴着。收敛头发不要披散,冠帽不要随便摘掉,劳动时不要袒胸露腹,热天不要上提下裳。

陪伴长辈座谈,不要穿鞋上堂,堂下解鞋带脱鞋也不能面对台阶。下堂穿鞋的时候,跪着拿起鞋来,躲在阶侧去穿。如果在长辈面前穿鞋,就要跪下挪开两只鞋子,背着长辈弯腰穿上。

有两人一起坐着,或一起站着,他人就不要介入。有二人并立,别人不要从其中间穿过。

以上所引的内容,虽然看起来琐碎繁杂,但其实有许多都属于民间在礼节方面的禁忌,至今在甘肃以至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程度的遗存,有很多已经转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中,而看不到有什么禁忌,但是通常人们把违犯上述礼节的行为称为“不文明”、“不礼貌”、“不文雅”或者“没文化”、“没教养”等,都可以说明这是每一个公民起码应该做到的。而就民俗学来说,这些无疑都是属于禁忌范围的。这些禁忌内容既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之中,也渗透到祭祀和宗教信仰之中,互相影响,互为依存。

为行文方便,我们在此将礼俗禁忌分为祭祀禁忌和宗教禁忌两个方面加以叙述。祭祀禁忌主要以介绍一个家庭或宗族在祭拜自己的祖先神灵时的禁忌为主,而宗教禁忌则主要介绍各民族在宗教信仰仪式方面的禁忌内容,前者基本属于个体,而后者则属于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