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触说白了就是在人与人交流中出现的不愿意、不乐意的不满情绪。当这种不满情绪出现的时候,人会变得非常消极,闷闷不乐。严重者甚至具有一种强烈的攻击性,其矛头直接指向让他产生不满情绪的那个人。在父母与孩子的相互关系中,更多时候,能让孩子产生不愉快情感体验的人是具有绝对权威的父母。面对父母,几千年的传统教育告诉孩子违逆就是不孝,对抗父母更是忤逆不道、千夫所指的罪恶行为。所以,孩子即使心中纵有不甘,也不得不强迫自己执行父母认为是正确的决定,最后内心纠结的恐怕还是自己。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常常听见父母这样的声音,“我家那孩子淘气得很,不好好做功课,就知道看动画片”,“哎,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我们的话孩子基本上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与你说过多少次了,早恋肯定会影响到学习成绩,你还要上大学啊,为什么就是不听话呢……”父母哭诉的声音和责备的声音,常常回响在我们周围。对于孩子不听话的问题,讲得更深一点儿就是孩子对父母的言谈举止怀有深深的抵触心理,因为他们不赞同、不认同父母的思想行为,所以才会漠视父母的苦口婆心。当然,在这里并不否认有一些孩子确实是没有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因为孩子幼稚不成熟的思维局限,促使自己产生叛逆的青春期个性来验证自己思想行为的自主性,他们往往不考虑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这样的行为很多,也最常见。除去这些常见的行为模式,剩下的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往出现了不和谐,导致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为什么会有抵触?
为什么亲子之间的交往会出现不和谐?我认为应该把不和谐的责任放在父母这方。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谁也不能否认在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无自知力的婴幼儿成长为拥有青春活力和无限激情的青少年的过程中,环境的影响作用完全可以决定这个孩子未来前进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陪伴着他们走过了每一步,不管旅程是艰难的还是快乐的、一帆风顺的,孩子无法逃离的是父母的亲密拥抱。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孩子的认知、思维、逻辑判断、情感的处理。甚至可以这样说,从孩子言语行为中表现出的认知态度,总能折射出父母价值观的影子。
一个积极向上、阳光十足的孩子,其认知情感态度一般来说是能够让周围人接受与理解的,甚至是欣赏与赞扬的;反之,一个行为问题重重的孩子,他们的认知理念来自不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在父母不停地抱怨孩子幼稚、不成熟、不懂事的时候,父母是否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给了孩子什么。有些父母会理直气壮地说:“我辛辛苦苦生养了他,给他饭吃,供他读书,他还有什么不满的……”在这种父母的羽翼下成长的孩子,我想是不快乐的,甚至是消极的。如果父母存在这样的心态,那么他们的孩子是悲哀的,孩子带着一种还债的心情压抑地成长,孩子学会了这样的认知想法,“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给父母的,为了他们的付出我必须给父母这样的回报”。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是一个人格独立的个体,凭什么要带着这么厚重的枷锁生活?孩子的存在是孩子自己强烈要求的吗?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期待与掌声中降临的,所以他们应该得到他们该有的权利。
有了抵触心理,父母该如何正确疏通?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向往一种理想的状态,父母养育的孩子能够达到父母的殷切期望,在父母厚实的羽翼下成长的孩子能够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怀与爱护。然而,在以关系为依托的群体生活中,即使是亲子也是以关系为纽带的,有了关系,也就有了维护的责任。之前已经讲过,人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要靠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才能达到和谐与统一,否则,矛盾就会产生。亲子之间更容易和谐,因为血缘关系的存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亲子之间也更容易产生争端,因为亲子之间的需要比其他关系更强烈。父母付出了,想要回报;孩子的享受需要更多的滋养,给予取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的状态,父母会失望,孩子有了抵触心理,这就是对抗。
出现了对抗,首先妥协的一般是父母,也应该是父母。这是孩子尊重长者的原因之所在。父母放下长者的姿态与孩子深切交谈,剖析内心的想法,再怎么抵触的孩子也还是会被折服的,除非是在那种不健康、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中,这不是我谈论的重点。我还是想以一种理想的状态来看待亲子之间的关系,抵触只是需要出现了裂痕,而在沟通之后,在改变了认知态度之后,修正这个裂痕完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谈到需要,父母要正确的看待成长中孩子的需要,该满足的需要就要满足;过分的、不适当的需要,父母也不能直接拒绝,而是应该以一种迂回谦和的态度使孩子明白这样的需要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个代价现在是大家都承受不起的,给孩子一个期待,通过努力这个需要他们自己可以获得。孩子的灵魂是干净清纯的,帮助孩子接受正确的认知观念,会使他们更明白事理;强压的态度只会使孩子的抵触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