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呵护200招
9197200000012

第12章 人际交往篇(2)

宽厚就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最近一段时间,有些人把清代杰出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写的条幅"难得糊涂"奉为座右铭,其实,郑老先生当时写此条幅是有其深刻的政治、历史背景的,绝不是引导人们去做一个麻木不仁的糊涂蛋。我国有一句著名的成语叫作"吕端大事不糊涂",指的是北宋有个宰相叫吕端,有人在皇帝面前说他马虎糊涂。宋太宗不信,并说了这句话。这里所说的大事,当然是指关系国家社稷安危的事情了。我们的工作,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以及关系原则、政策上的问题也是大事,同样丝毫马虎不得。要坚持真理,主持正义,刚直不阿,绝不能当墙头草,打顺风旗。但在一些日常小事上,就没有"深钻细研"的必要了,应当糊涂一些,以减少摩擦,集中精力办好大事。

(7)要理解人。有一句口号叫"理解万岁"。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理解人最主要的应当是不苛求人,不企望别人"慷慨"。对别人的言行多往好处想,不要乱猜疑。别人做了好事要记在心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了错事时,能够多谅解,并要全面分析,多想他做过的好事。当别人与自己产生矛盾,输了理时,要做到有理也让人,为其自悟留下时间,创造条件。不要得理不让人,使其过于难堪。在闲谈或开玩笑时,不要当众针对对方夸夸其谈,或揭对方短处,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当自己说了错话或办了错事时,要勇于承认,并向当事人说明情况或表示道歉,而不能文过饰非,把一切成绩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归于别人。对别人的过错,可当面提出批评,但要切忌在背后说别人坏话。对于流言蜚语不加分析,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是处理人际问题之大忌。

(8)要谦虚。谦虚,对于做人,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都有重要意义。凭我们的经验就可感到,有谁愿意与一个高傲自负、盛气凌人的人友好相处呢?难怪我国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说:"功谦虚已,则附之者从,骄慢倨傲,则去之者疾"。

谦虚就必须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名言,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值得我们汲取,变为自我发展的动力。就是遇到某些方面不及自己的人,亦不可排斥、冷漠、瞧不起。而要以谦和态度对待,尊重其人格。就像我国清代文学家梁章钜所说的那样:"汝不如人,则恭敬而求教,不可掩饰护短;人不如汝,则谦和而逊让,不可鄙薄逞长"(《退庵随笔·交际》)。

谦虚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受到"荣誉"的考验。当一个人取得了一些成绩,或获得某种职位后,各种荣誉和赞誉会接踵而来。在这种情况下,谦虚更显得可贵。有的人"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而有的人则有"自夸自败,还增一毁"(清代文学家陈宏谋《养心遗规》下卷)。

我们讲谦虚,要绝对防止虚谦,即虚伪的谦虚。我国明代文学家徐学塻指出:"谦,美德也,过谦者多怀诈。"(《归有园尘谈》)就是说虚伪的谦虚已失去了谦虚的真正价值。它或许能博得庸俗的掌声,但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它会使真正善良的人们离其更远。

(9)讲原则。处理好人际关系与搞好"关系学",罗织"关系网"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首先要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那种拿原则做交易,不顾社会公德,不顾后果,对交际对象一味迁就,或曲意逢迎,最终会害人、害己、害国。

处理人际关系中,公道正派是至关重要的。特别在处理同事、同学以及上、下级关系时,要自觉破除封建宗教观念,不搞人身依附。而要一视同仁,保持"等距离"接触,不搞吹吹拍拍、亲亲疏疏、结成"小集团"。《庄子·山木》中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如醴。"那种靠搞拉拢,施小恩小惠,或以金钱、酒肉来维系的个人关系就是小人之交。它经不起时间和各种环境的考验。只有那种以高尚道德情操和纯朴真诚为基石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坦诚相见,肝胆相照,互助互谅,共同前进。

(10)注意交际方法和艺术。交际是一门科学,我们在此只重点谈一下交际中言谈举止问题。俗话说"好人长在嘴上,好马长在腿上。"交谈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形式。与交际对象进行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交谈,有利于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发展友谊。当你开口说话之时,别人对你的印象也随之开始变化,彼此间在心理上的差距也相应地伸缩。如果你的谈吐使人反感,造成思想上、感情上的鸿沟,那就很有可能给你与对方的关系罩上一层阴影。因此谈话时,要态度诚恳,分寸适当。切忌污言秽语,油腔滑调,卖弄性地高谈阔论,随意嘲讽和攻击。谈话中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处境、情绪、文化层次等特点,使自己的言谈尽量符合对方的"口味",以便增强理解。交谈内容要使对方易于接受,力求说话简明扼要,避免繁琐冗长的陈述。交谈中要注意不要触及对方的痛处、烦恼、不幸或禁忌,一旦出现此种情况,要迅速转移话题。

在谈话中,不仅要自己谈,还要注意听取对方的谈话。对方谈话时,要注意听,眼睛注视着说话人,脑子里设法撇开其他事情,将注意力集中在别人说话的内容上。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不要对对方的叙述漫不经心,做其他事情或流露出烦躁的表情,应鼓励对方完整地表达本意。

在正式交际场合中,还要注意服装整洁,举止文明得体,坐、立、行姿势正确雅观,不要不分对象乱开玩笑,避免拍肩拉手等粗俗动作。当然,也不能在人前畏畏缩缩,谨小慎微。应信心十足,精神抖擞,又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11)克服影响人际关系的错误心理。要树立起与别人建立友谊的愿望,特别要注意克服一些错误的心理。影响人际关系的错误心理主要有:①自我型心理。以是否合乎自己口味和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评价是非好坏的标准。②晕轮效应心理。对某人印象好时,便感到他一切都好,白玉无瑕;不好时,则认为其无一可取之处。③逻辑错误联想。把对某人的某些品行、素质同他的行为征兆硬拉在一起,进行属于逻辑错误的联想猜测。如某人与另一人在一起小声谈话,就推断他们在说自己的坏话等。④从众求同心理。对某人的看法和评价,以与自己经常交往并没有共同观点的意见为准绳。⑤先入为主的观点。即由初次印象或先听到的消息所形成的各种成见去评价他人。⑥倒摄抑制心理。在认识和评价一个人时,不是看他的全部历史或以前的表现,而是以新近的表现为依据。⑦小集团思想意识。即出于"团体压力",抛弃自己原来对某人的看法,服从众人的紧张心理。⑧心理相容。以"勿忘友情"为标准看待他人。⑨嫉妒心理。⑩非感情移入心理。即评价、对待他人时,没有同情心,不是设身处地地想像、体验他人状况。

瑏瑡错误反衬。评价某人的时候,喜欢把他人的长处与这个人的短处相比,或以他人的缺点和这个人的优点相比。瑏瑢折中主义错误。喜欢对某人做出轮廓模糊、中平折中的鉴定的评论。由于这些错误心理病症的影响,必然导致对他人的错误评价,或出现不合常规的言行,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

3.学会沟通

陈女士和她的儿子如约来到心理咨询室。刚一落座,陈女士就开始数落她儿子:"梅医生,你要我信任他,这一个星期我可对他给足了信任。他说要在房间里做作业,可我一走开,他就打开电视机看电视。他以为把声音开得很小我就不知道,他这点小把戏我看都不要看了。你问他,这一个星期吃早餐的钱都买了什么!"陈女士的儿子这时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我没有追问他把吃早餐的钱买了什么,如果追问他会把小脑袋低得更低。我在想,天下有多少非常非常爱孩子的父母正在亲手毁掉自己的孩子啊。我对陈女士说:"你很成功地证明了你的观点——-你儿子是不可信的。可悲的是你越成功,你儿子越难以走出不被人信任的泥潭。""难道是我错了?!"陈女士瞪大了眼睛,一头雾水。

"不是你错了,只是你没给孩子做对一回的机会。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有个新上任的厂长,对厂里一个中层干部十分不满,认为他不听话,想把他换下来,但碍于这个中层干部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动他怕引起群众的不满。于是厂长就对这位中层干部特别‘关照’。一年下来,厂长用准确的记录让这位中层干部下了课——-旷工1天,迟到7次,早退15次,上班干私活……谁也不能说这个厂长有什么错,但这种方法可以把一个圣人变成魔鬼,也可以把一个魔鬼变成圣人。"说到这里,我开始沉默,等待着母子俩的反应。母亲慢慢地低下了头,儿子终于小声说话了:"其实,我很想做好,但就是管不住自己。那天我想看完球赛就做作业,只看了一会儿妈妈就进来了。我感觉妈妈的眼睛就像在我的脑后,整天都在盯着我看,让我做什么都无法安心,这时候就想故意和她作对,气气她,让她不再老盯着我。"

陈女士慢慢抬起头,两眼早已充满了泪水。她对儿子说:"哪个做家长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呢!你要是能够好好做人,我巴不得省点心。你以为我愿意整天盯着你吗!每天只要你回来晚一点,我就会担心你会不会又去玩游戏了,或是什么地方闯祸了,一分钟都要到窗前看几回,直到你回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你怎么一点都体谅不到妈妈的苦心呢?"儿子刚抬起的头又低下了。妈妈用泪水和苦心又把儿子打败了,儿子不知什么时候会再用行为把母亲打败。我继续沉默,希望母子的对话能够继续,希望通过对话他们能多了解一点对方在想什么。但大家都沉默了,最后他们都把目光集中到我身上,似乎期待着我给他们做一个评判。我想问儿子:"如果你妈妈真的不再整天盯着你,你会怎样?你管得住自己吗?"我也想问妈妈:"如果你儿子能够管理好自己了,你真的能够把你的视线从儿子身上转移开吗?"但我清楚,母子俩目前都难以做到这一点。

4.学会交友

人,就其内涵说,是社会的人,是人与人之间发生了正常交往的人。这种交往主要是指生产生活中的交往。凡参加社会劳动的人,产生了社会经济效益,发生了物的交换,或商品的交换关系,也产生了社会效益,为人类社会带来好的影响的行为,因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同事、同乡、同志和朋友关系。"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这种人际关系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自然,参与社会劳动的每个女人,要克服历史的、社会的、生理心理的重重障碍,更需要"一个女子三个帮"了。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朋友,是指的那些在事业上给予女性真诚的支持、帮助的人们,包括上级、同事、亲友等等。

一个有聪明才智、有能力的人,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需要帮助,需要领导、同行、亲友的支持帮助。在生产中,要征服自然,开发自然资源,造福于人类,单枪匹马是不行的,需要他人的合作与帮助。在生活中,吃、穿、用、住本身就是人与人互相支持帮助,互通有无的结果。在学习中,文化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都离不开合作。就是一个很有才能、很有知识的人,他的能力的发挥也必须有一定的条件,要有人支持扶助。中国有伯乐识骏马的传说,一匹良马,如果没有人识别,就会埋没好马的作用,使千里马的能量发挥不出来。

女人也是人。科学证明,男女没有男优女劣的先天之分。但是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妇女几千年被束缚在家庭中,毫无地位,过着"男主女从","男外女内","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闭生活。直到今天,人们的思想还不同程度地认为:男女社会分工,妇女应在家庭,妇女头发长,见识短,办不成大事。妇女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劳动也只能当助手,或起花瓶作用。根本看不到妇女的优势和能力,甚至贬低妇女的成绩,否定妇女参与社会劳动的必要性。所以,女性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进行创造性劳动,或走向社会高层比男性更难。不仅难以得到伯乐的推荐,而且阻力重重,所以特别需要妇女解放意识强的领导,朋友的支持和帮助。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励,她以自己的经历,写了女人的成功之路。文中有很多情节是写她的成功,靠了许许多多朋友的热心帮助。为此,她引用了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戴乐、卡耐基的一句话:"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有的同志看了这本书后,产生一种片面的认识,把他人的帮助放在成功的首位,这是不妥当的。

人生活在社会中,是不能离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的,不能设想一个人在孤岛上能否正常生存下去。鲁滨逊能在孤岛上生存下来,也还有一个"星期五"对他的帮助和合作。反之,如果一个人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只占成功因素的15%,事业成功的85%要靠他人扶持或代替,那么对他个人来说,只能是靠别人的光辉照耀而发光,根本谈不上事业的成功。尽管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别人真诚的合作和支持,但只能说外力仅仅是成功的外部条件。一个人的成功,主要是靠内因,就是要靠自己,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勤奋和顽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