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森林动物的呼唤
9190600000013

第13章 森林中的生灵百态(1)

依赖森林生物资源和环境条件取食、栖息、生存和繁衍的动物种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爬行类、两栖类、兽类、鸟类、昆虫以及原生动物等,其中鸟类和兽类是重要资源。森林动物的种群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经济价值高,与人类的关系至为密切。

太阳的“粉丝”——节尾狐猴

中文名:节尾狐猴

英文名:Lemur catta

别称:环尾狐猴

分布区域:非洲马达加斯加岛

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南和南部,分布着许多节尾狐猴。节尾狐猴喜欢生活在林木稀疏的山区或干燥森林中。它吻长,两眼侧向似狐,尾有环节,黑白相间,因此得名“节尾狐猴”。节尾狐猴是狐猴科以下狐猴属的惟一一个种。以昆虫、水果为主食,有时也吃鸟蛋甚至幼鸟。喜欢群居,地栖,白天活动,善于攀爬、跳跃,具有领域行为。

节尾狐猴体长50厘米,尾巴与身体等长。毛色浅灰,背部略显棕红色,腹部灰白色,毛质柔软光亮,面灰耳白,吻部突出,眼圈的倒三角额斑颇似中国的大熊猫,它的足趾可完全分开,可抓握物体。

节尾狐猴过着群居生活,每群十几只至数十只不等,群内雌雄节尾狐猴混杂,没有真正的领导者。它们在夜间休息,白天觅食,其余的时间喜欢在树上互相追逐玩耍。以树叶、水果、花朵为主。节尾狐猴还喜欢晒太阳,它们常正襟危坐,腆着灰白肚,面对太阳接受日光浴。节尾狐猴性情温和,爱洁净,每天,它们都会用爪子梳妆理毛。它们每个群体都有自己固定的领域范围,一旦有其他群体闯入,双方就会进行通过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进行交战。这种交战方式可称得上“化学战”。它们会用尾巴扇动自己肛门和上肢上的臭腺,把发出的气味吹向对方,虽然场面也很激烈,但避免了相互厮打,与其他猴类之间的打斗相比,还算文明。

节尾狐猴的长相很独特。它头小,额低,耳大,两耳都长着很多茸毛,头部两侧也长有长毛,吻部很长,明显突出,下门齿呈梳状。它的身体很像猴类,体长30~45厘米,尾长达40~50厘米,体重2~4千克。全身毛色浅灰,背部呈棕红色,腹部为灰白色,额部、耳背和颊部均为白色,吻部、眼圈呈黑色。

节尾狐猴善于攀爬、奔跑和跳跃能力,这是因为它的后肢比前肢长。它可以在树枝间一跃9米,它的掌心和脚底都长着长毛,能够增加起跳和落地时的摩擦力,从而不会导致自己滑倒,它甚至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它的长尾巴可以起到平衡躯体的作用。但是由于它的前肢短软无力,因此,它只好头上脚下倒退着地。

每年9~12月,节尾狐猴就会发情交配。为了争夺母猴,公猴会大动干戈,不仅会互相抓咬,而且还会利用身体臭腺散发的臭气薰赶对方。节尾狐猴的发情期在所有哺乳动物中是最短的。一对夫妻欢会2周后就会劳燕分飞。母猴的孕期约为5个月,翌年3~5月开始繁殖产仔,每胎1~2仔,也有的产3仔。刚出生的小猴体裸无毛,母猴背着或抱着幼仔一起生活。6个月后,幼仔就可以独立生活,2~3岁,性成熟。节尾狐猴的寿命可达18~20年。

附猴冠军——眼镜猴

中文名:眼镜猴

英文名:Philippine tarsier

分布区域:苏门答腊南部和菲律宾部分岛屿

眼镜猴是一种珍贵的小型猴类,属灵长目眼镜猴科。在全世界已知的猴种中,眼镜猴是最小的猴种。在它们小小的脸庞上,长着独特的圆溜溜的大眼睛,眼珠的直径可以超过1厘米。眼镜猴是热带和亚热带茂密森林中的树栖动物,喜欢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丛中,原始森林中也有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菲律宾等地,属于濒危动物。

眼镜猴的脑袋很灵活,能转180°。其全身长满了柔软而厚实的毛。它们喜欢抱着树枝趴在树上,有时还喜欢在树枝之间跳跃。在它们的趾端(可以理解成手指尖和脚指尖吧)有一个盘子形状的肉垫,这就可以使它们能牢牢地攀附在树枝上。

眼镜猴还长有一条起平衡和支柱作用的长尾巴,这条尾巴长出身体几乎一倍,可别小看这条尾巴,因为这条尾巴,眼镜猴不仅能准确地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也可以稳稳地趴在树枝上不掉下来。

眼镜猴背部长有着带有银色光泽的灰毛,腹毛呈浅灰色。头圆,耳壳薄而无毛,眼睛大,直径达16毫米,前肢短、后肢长,趾尖有圆形吸盘,可以在许多光滑的物体表面停留。

眼镜猴的眼适于夜视,视网膜没有视锥。颈短,这是许多跳跃类群的特征。除第二和第三趾有爪外,其余各指、趾均长有扁甲。眼镜猴的后肢长,胚骨和诽骨溶合,而附骨特长,因而有附猴之称。尾细长,尾端多毛。

眼镜猴的眼睛和特别。它的每一只眼睛重达3克,比它的脑子还重。它们对危险异常敏感,即使在休息时,也会睁着一只眼。眼镜猴的大眼睛,对于夜间捕食十分有利。它们吃昆虫、青蛙、蜥蜴及鸟类。有一种眼镜猴还能够捕食比它们自身大的鸟与毒蛇。眼镜猴个儿大小如大家鼠,全身呈黄褐色,乍一望去仿佛一只褐家鼠。如按照身体的比例来计算的话,眼镜猴在灵长类动物中可荣获得项冠军:眼睛最大、耳朵最大、趾骨最长。

眼镜猴以蟋蟀为食,其寿命长达15~20年。但是由于眼镜猴极其恋乡,离开了这块自己生活的领地就会很快死去,因此,不适合进行人工饲养。在菲律宾,人们曾试图把眼镜猴带到其他地方喂养,都以失败告终。野生环境中的眼镜猴很害羞,它们当然不习惯与人打交道。只有在人工饲养环境里长大的少数眼镜猴,才不介意这种轻柔友好的接触。除了睡觉和抱着树枝发呆,眼镜猴最关心的就只有吃虫子了。

智多星——狒狒

中文名:狒狒

英文名:baboon

分布区域:阿拉伯和非洲

狒狒是猴类的一种,生活在非洲东北部和亚洲阿拉伯半岛半沙漠的稀疏树林中,也被称为“阿拉伯狒狒”。雌雄狒狒的个头相差很大,雄性身长70~75厘米,大者可达90厘米,站立时体高约1.2米,而雌性身长不超过70厘米。狒狒头部大,吻部像狗,所以又叫“狗头猿”。它的头部两侧至背部披着长毛,从背面看,就像披着一件蓑衣。与雄性狒狒相比、雌性狒狒不仅个头小,而且头小、毛短、吻短,有点像猕猴。狒狒吃各种植物,也吃昆虫、蚂蚁、小鸟、野兔等,有时也会成群结队到田间盗食农作物,糟蹋庄稼。

狒狒喜欢在热带雨林、稀树草原、半荒漠草原和高原山地生活,以蛴螬、昆虫、蝎子、鸟蛋、小型脊椎动物及植物为食。它们通常在中午饮水。狒狒是惟一大型群居生活的高等猴类动物。每个狒狒群体有20~60只狒狒,大的群体多达二三百只狒狒,每个狒狒群由若干个“家庭”组成,各群都有自己的活动领地。狒狒群集体生活很严格,组织性很强,它们的首领是狒王。狒王身体强壮、个头魁梧、毛色漂亮。与其他猴类不同,狒狒是一种地栖生活的种类,即使到了晚上,狒狒也很少上树隐蔽,而宁愿集体待在峭壁悬崖上过夜。

狒狒的生活极有规律。每天早上7点多,它们就开始“起床”,然后成群外出寻找食物和饮水。为了方便觅食,它们常30~50只结成小群,分散觅食,每个小群都会有一个首领带路,其他雄狒则在两侧担任警戒任务,母狒和幼狒在中间,幼狒会受到全群的保护。进食时,执行严格的等级制度。首领首先享用食物,首领所到之处,其他狒狒都要敬畏地退避。首领也常常主动为有礼貌的狒狒理毛,以表示友好,这样既联络了感情,又能赢得其他狒狒对它的尊敬。

狒狒在猴类中,是最富有智慧的,其智力接近于黑猩猩。它们不仅能灵巧地使用工具,而且还会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狒狒吃果实时,如果嘴唇边沾上了果汁,这时它们就会拾起小石块之类的硬物,作为“餐巾”,在自己的嘴巴和鼻子上反复擦拭,直到它觉得擦干净了为止。

狒狒非常善于交际,但是这对它的家族的兴旺或遗传基因具体能起到什么样作用,至今仍是个谜。但有关狒狒的研究数据表明,狒狒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促进脑内物质的内啡肽(与镇痛有关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之一)的分泌,降低它们心率跳动的次数,对它们的紧张心绪,能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

狒狒是自然界中好斗的动物。它敢于和狮子作战。一般情况下,3~5只狒狒就可以搏杀一只狮子,因为它们作战十分果敢、顽强,因此,一般动物园的说明文字都把狒狒称为“勇敢的小战士”。

另外,狒狒还具有简单的抽象推理能力。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狒狒能感知到2套各16个不同物体的电脑图像。狒狒还会使用“欺骗术”将别的狒狒支到远离食物的地方,自己则躲在一旁独吞“战利品”。

“睡美人”——树袋熊

中文名:树袋熊

英文名:Koala bear

别称:考拉、无尾熊、可拉熊

分布区域:澳大利亚

树袋熊即考拉,有“睡美人”之称。在人们的眼中,树袋熊不是蜷缩在树杈上酣睡,就是在不断地咀嚼桉树叶,因此许多人认为树袋熊虽然滑稽可爱,但也是一种懒惰的动物。其实这是人们对树袋熊的误解。

树袋熊常年栖息在树上,它们最喜欢居住在桉树上,而且吃住等一切事情都在树上进行。树袋熊有一对大耳朵,与体形有些不太相称,它们的鼻子黑黑的、扁平的,与它们的大耳朵配在一起,显得非常可爱。树袋熊没有尾巴,它们的四肢粗壮,还有尖利的小爪子,可以牢牢地攀住树枝。体重约为15千克,身长约0.8米,毛呈灰褐色,但其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和内耳均为灰白色短毛。树袋熊性情温顺,样子也很像小熊,憨厚可爱,所以人们都称它为“树熊”“无尾熊”“保姆熊”、“玩具熊”等。

白天,树袋熊一般都在桉树上睡觉。它们睡觉的时候,喜欢蜷起身子来抱着树枝。其实树袋熊不论在什么时候都非常警觉,对声音极为敏感。即使睡着了,一有动静,它们也会很快从睡梦中惊醒。而且,它们很喜欢长时间地坐在桉树上“闭目养神”。

在夜晚,树袋熊一般都非常活跃。它们喜欢在树上爬上爬下,动作非常笨拙迟缓,但它们也有自己的绝活:树袋熊可以从一根树干横跳到另一根树干上,动作幅度很大;也可以从一段树枝纵跃到另一段上;而且还可以用一只后肢或前肢将身体悬挂在树枝上。

树袋熊特别能吃,看到它们吃东西的人都会大吃一惊。不过它们的食谱是很单一的,它们只吃甘露桉树、玫瑰桉树、斑桉树这几种桉树的叶子。因为桉树叶子里含有气味芳香的桉树脑和水菌香萜,所以在树袋熊的身上总会有一种桉树叶子的清香。

桉树叶子中含有挥发性的毒油和丰富的纤维素,这对树袋熊极其有害。但由于树袋熊长时间食用桉树叶子,因此它们自身已形成一套免疫系统,能将毒素“化害为利”,所以树袋熊能一直安然无恙地生活在桉树上。

树袋熊的寿命很长,约为12年。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是树袋熊的繁殖期。雌性树袋熊怀孕1个月就会分娩,通常情况下每次分娩均为一胎。刚生下的树袋熊宝宝很小,大约只有两厘米左右,体重只有5.5克,出生后它会凭借自己的嗅觉爬进妈妈的育儿袋中,吮吸乳汁,继续生长发育。

6~7月后,树袋熊宝宝在妈妈的育儿袋中就基本发育完全了。2个月后,树袋熊宝宝就可以爬出育儿袋了。到四岁左右,它便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树袋熊妈妈对宝宝的感情非常深,当树袋熊宝宝能独立生活了,它们才会开始下一次繁殖活动。

在开始吃桉树叶之前,树袋熊宝宝为了得到帮助消化纤维素的原生动物和细菌,它会去舔食成年树袋熊的粪便。成年树袋熊在吃桉树叶子时,会挑选毒性最小的桉树叶子来吃。而树袋熊体内未被消化的桉树油,一般都通过皮肤和肺脏排出体外,剩下极少部分由排泄器官排出。

礼仪绅士——薮猫

中文名:薮猫

英文名:Serial

分布区域: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

薮猫,属于中型猫科,产于非洲,是一种长相古怪、外表可爱的动物。它是一种“像鹿一样的狼”。因为薮猫的相貌“超凡脱俗”:纤细的身体,修长的四肢,颀长的脖子,外加一对紧密相靠的超大耳朵,让古代的人有了“狼”和“鹿”的联想也不足为奇。

薮猫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除了非洲北部和西南部的干旱沙漠、中部的热带雨林以外,都能见到它们的足迹。薮猫喜欢在水源充足的地带生活,在这里,它们刚好可以利用修长的四肢像羚羊般在高高的草丛或芦苇间到处跳跃。不过尽管薮猫分布甚广,由于它们热衷择水而居,种群之间因此呈现隔绝状态。在北非阿特拉斯山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一带)据说还存在着薮猫的一支亚种。但即便那里真有幸存者在悄然生活,也许它们早已陷入绝境,因为那里已经有20年没人见过薮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