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森林动物的呼唤
9190600000012

第12章 森林中的梦幻猎手(6)

火狐生性非常狡猾,记忆力很强,听觉、嗅觉也很发达,行动敏捷且耐久力强。火狐不像其他犬科动物以追捕的方式来获取食物,而是想尽各种办法,用智慧捕食猎物。它经常会在植物茂盛且野鼠、野兔活动频繁的地带出现,根据气味、足迹和叫声等来寻找猎物的踪迹,然后机警地、不动声色地接近猎物,甚至将身子完全趴在地上匍匐前进,以免惊吓到猎物。捕猎时,赤狐会钻入洞穴之中或者岩石、树木之下,并蹲伏下来,作好伺机而动的准备,然后先轻步向前,紧接着加快脚步,最后变成疾跑,突然出击抓捕猎物;有时还会假装痛苦或追着自己的尾巴来引起穴鼠等小动物的注意,等它们靠近后,再突然上前捕捉。

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是火狐的发情、交配期,生活在北方地区的火狐要推迟1~2个月繁殖,此时雄兽之间会为了争偶发生激烈的争斗。火狐在求偶期间,雄兽和雌兽能够通过尿液中散发出的类似麝香的气味互相吸引,受到雌兽引诱的雄兽会发出古怪而又可怕的尖叫声,进行一种复杂的求婚方式。雄兽不仅参与抚育后代,而且在雌兽产仔之前便开始修整洞穴备用,外出帮助觅食等。雌兽的怀孕期约为2~3个月,于3~4月间在土穴或树洞里产仔,每胎产5~6只仔,最多可产13仔,幼仔出生的时候,雄兽总是会陪伴在雌兽的旁边。初生的火狐幼仔皮毛又黑又短,软弱无力,体重60~90克,火狐幼仔出生14~18天后才睁开眼睛,在这段时间里,雌兽精心地抚养和照顾它们,从不离开,食物则由雄兽供给,整个哺乳期约为45天。幼仔喜欢在洞口晒太阳,生长的速度很快,1月龄左右体重就达到1千克,可以出洞活动,雄兽此时更加忙碌,不仅要给雌兽而且也要给长得很快的幼仔提供食物,如果这时雌兽不幸死亡,雄兽就要独自承担起养育后代的任务。半年以后,长大的幼仔就会离开雌兽,开始独立生活,9~10个月达到性成熟,火狐的寿命一般为12~14年左右。

巧舌如簧——食蚁兽

中文名:食蚁兽

英文名:Myrmecophaga tridactyla

分布区域:中美、南美

食蚁兽,顾名思义,就是专吃蚁类的兽。与其他兽类不同的是,它的嘴又尖又细,就像一根空心的管子,里面一颗牙齿也没有,只长有一条细长的舌头,伸出来足有30厘米长。这样的嘴巴怎么能吃东西呢?原来,食蚁兽的鼻子很灵敏,当它嗅出蚁巢的气味以后,便用自己尖硬锋利,如同镰刀一样的利爪把蚁窝挖开。这时,受惊吓的白蚁便慌成一团,食蚁兽便伸出它那条分泌有粘液的长舌头,不慌不忙地将那些白蚁像舔芝麻似的,一只只舔在舌头上,然后舌头往回一缩,白蚁就被囫囵吞进了肚子里。就这样,食蚁兽就凭它那伸缩自如的长舌头,一会儿就能捕到大量的白蚁,填饱自己的肚皮。

在热带森林里,不但有大量的白蚁危害树木,还有一种十分凶恶的食肉游蚁。这种游蚁常常成群结队地穿越丛林,任何动物遇见它们,不一会儿就会被吃得只剩下一堆白骨。食蚁兽是它们的死对头,它专爱吃这些蚁类,消灭这些危害丛林和动物的害虫。

中美、南美以及阿根廷的热带森林,是食蚁兽的栖息地。食蚁兽是哺乳动物。它在捕食蚂蚁和白蚁方面已有高度特化。食蚁兽结构上独有的特征,是与其捕食昆虫的一系列活动相联系的。头骨长而大致呈圆筒状,颧骨完全,长的鼻吻部有复杂的鼻甲。齿骨细长,无齿。蠕虫状的长舌能灵活伸缩,舌富有由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和腮腺分泌物的混合粘液,用于粘取众多的蚁类。这些发达的腺体位于颈部。前肢有力,第三趾粗大,长着强而弯曲的爪,其余各趾缩小。地栖的大食蚁兽善于靠指关节及弯曲的趾行走,而小食蚁兽,即二趾食蚁兽和环颈食蚁兽完全或部分过着树栖生活,步行时,前肢靠带弯爪的内向趾背着地。食蚁兽体型大小相差悬殊,小食蚁兽大似松鼠,不过350克,而大食蚁兽重达25千克。大食蚁兽全身有长而粗的毛,毛色棕褐色,尾部肥大且长有下垂的长毛,而其他树栖种类身上和尾部的毛则很短,尾巴具有抓挠能力。

食蚁兽共有3种:大食蚁兽体大如猪,它的尾巴特别大,每当下雨天和大热天,可以竖起来避雨遮阳,晚上还可以当被子盖在身上。小食蚁兽像狗那么大,尾巴细长可以缠绕,要是遇到什么危险,它便用尾巴把身体支起,上半身挺起,前足张开,做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来恐吓入侵者。二趾食蚁兽的体形最小,大的不过半尺,它长年栖息在树上。

食蚁兽的相貌、食性很奇特,当地的土著居民常把它当作神灵来供奉。

林中之霸——猞猁

中文名:猞猁

别称:林曳、猞猁狲、马猞猁、山猫、野狸子

分布区域: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北欧、中欧,东欧以及西伯利亚西部

猞猁也叫马猞猁或者猞猁狲,是分布得最北的一种猫科动物,属于北温带寒冷地区的动物。猞猁貌似家猫,但比家猫大,体重18~32千克,体长90~130厘米。身体粗壮,四肢较长,尾极短粗,尾尖呈钝圆。两耳的尖端着生耸立的笔毛,很像戏台上武将“冠”上的翎子,两颊有下垂的长毛,腹毛也很长。耳壳和笔毛能够随时迎向声源方向运动,有收集音波的作用,如果失去笔毛就会影响它的听力。

猞猁有着恒定的色调。如上唇暗褐色或黑色,下唇灰白色至暗褐色,在它的颌两侧,各有一块褐黑色斑,猞猁的尾端一般为纯黑色或褐色,四肢前面、外侧都有斑纹,胸、腹为灰白色或乳白色。前肢短后肢长。短短的尾巴和它的个子很不相称。它们背部的毛发最厚,有灰黄、红棕、土黄褐、灰草黄、浅灰褐及赤黄等,身上或深或浅点缀着深色斑点或者小条纹。

北部的猞猁毛色与南方猞猁相比,颜色偏灰,斑点也很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人们把长有斑点的猞猁称为“猫猞猁”,而那些没斑点的家伙们则被称为“狼猞猁”。一般来说,夏天时,猞猁身上的斑点最清晰,冬天时就不明显了。

猞猁一般独居、孤身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它是无固定窝巢的夜间猎手。晨昏活动频繁,白天会躺在岩石上晒太阳,或者为了避风雨,静静地躲在大树下。它既可以在方圆几百米的地域里孤身蛰居几天不动,也可以连续跑出十几千米而不停歇。擅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

猞猁的性情既狡猾又谨慎,遇到危险时,它会迅速逃到树上躲蔽起来,有时还会躺倒在地,伪装死去,从而躲过敌人的攻击和伤害。在自然界中,虎、豹、雪豹、熊等大型猛兽都是猞猁的天敌,如果遭遇到狼群,也会被紧紧追赶、包围而丧命,一般都难以逃脱。

猞猁主要以雪兔等各种野兔为食。因此,在很多地方猞猁的种群数量会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减而上下波动,大致上每间隔9~10年就会出现一个高峰。除了野兔外,它猎食的对象还有很多,包括各种松鼠、野鼠、旅鼠、旱獭和雷鸟、鹌鹑、野鸽和雉类等各种鸟类,有时还袭击麝、狍子、鹿,以及猪、羊等家畜。

猞猁在捕捉猎物时,常借助草丛、灌丛、石头、大树做掩体,埋伏在猎物经常路过的地方等候着,两眼机警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它的忍耐性极好,能在一个地方静静地卧上几个昼夜,待猎物走近时,才出其不意地冲出来,捕获猎物,毫不费力地享受一顿“美餐”。如果一跃捕空,没有突击成功,使猎物逃脱,猞猁也不会穷追,而是再回到原处,耐心地等待下一次捕猎的机会。

有时猞猁也会悄悄地漫游,如果发现猎物正在专心致志地取食,它就会悄悄地潜近,再潜近,然后冷不防地猛扑过去,使猎物莫明其妙地束手就擒。猞猁也善于游泳,但不轻易下水。它还是个出色的攀缘能手,爬树的本领也很高,甚至可以从一棵树纵跳到另一棵树上,所以能捕食树上的鸟类,尤其是在夜间,当林中一片寂静、栖居在树上的鸟类都进入了梦乡的时候,便伸出利爪得心应手地猎取食物。

猞猁的恋爱季节一般在每年的晚冬和早春的2~3月,3~4月交配。它们不孤身活动,有时2~3只在一起,那是它们临时组成的“小家庭”。妊娠期2个月左右,每胎2~4仔,寿命达12~15年。经过67~74天的妊娠期,母猞猁会生下2~4只猞猁宝宝,宝宝们在大约1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吃固体食物了。不过它们一般会到第二年恋爱季节到来的时候才会离开妈妈。离开妈妈的小猞猁们为了生存有时会继续在一起过一段日子,比如几周甚至几个月,然后就各奔前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