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成功全集
9154800000006

第6章 中兴名臣曾国藩其人(5)

(2)曾国藩对子弟关切。曾国藩对国荃、国潢兄弟和儿子纪泽等,可以说是十分用心,关切备至。曾国潢在乡下常常流露出满腔骄傲之气,他便在家信中以“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告诫之;曾国荃作战勇猛有余,稳重不足,他便以“稳守稳打,不轻进,不轻退”告诫之。

(3)曾国藩对皇室忠诚。曾国藩以宋明理学为指导思想,“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曾文正公家训》)处理与清朝皇室的关系,就是要忠于朝廷、忠于皇帝。他在道光年间官运亨通,对道光皇帝是非常感激的。他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六月十七日写信给祖父说,“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二级,迁擢不次”,“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咸丰元年(1851)五月十四日,又在家信中表示,“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顾家之私”。与此同时,他明白“伴君如伴虎”,“晓得上岸”。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的败局已定,曾国藩写信给曾国荃:“勇退是吾兄弟一定之理,而退之中次序不可凌乱,痕迹不可太露。”

(4)曾国藩对同事友善。曾国藩认为,“末世气象,丑正恶直,波澜撞激,仍有寻隙报复之虑,苟非极有关系……断不能不动色相争,此外少有违言,即可置之不问。”主张“说人长每长一分,说人短每短一分。”左宗棠常因政见不同而对曾国藩横加指责,咸丰八年(1858)曾国藩应诏复出时,考虑左才气横绝,并世难求,滞长沙特拜访,集联“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表示敬左虚己,乞左书篆联,携挂前线辕室,疑忌因此冰释。同治十一年三月曾国藩逝世,左宗棠果然前往沉痛吊挽:“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正是这样,胡林翼、左宗棠等同事加朋友,才助曾国藩的湘军成大气候。

(5)曾国藩对下属爱护。曾国藩认为对待下属,“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礼。仁者,即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待弁勇如待子弟,常有望其成立、望其发达之心,则人知恩矣。礼者,即所谓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泰而不骄也;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威而不猛也。持久以敬,临之以庄。”

7

曾国藩对后人的启迪

曾氏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生、文人,但后来因形势需要他做军队的统帅,他很快就适应了,而且做得比当时所有的专业军事将士要好,这原因就在于他的综合素质好,也就是他的人格修炼成功。

人们喜欢历史,中国人于此更甚。这种喜欢,除因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能带来一种欣赏乐趣外,还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和教益。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中国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正得失”,讲的都是这层意思。

曾国藩谢世一百三十年了,中间除开三十年因为政治原因成为禁区外,人们都喜欢谈论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小说《曾国藩》问世,曾氏再次成了中国人的热门话题。曾氏是一座文化宝库。人们可以从他那里得到各方面的启迪。至少在如下四个方面可以给今人以启示:

(一)农家子弟(或者泛指普通人家子弟)照样可以成大事,获高位,享大名,改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曾氏成为后世榜样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他的成功激励了千千万万没有依傍、没有靠山、没有财富的普通人家的子弟的上进心。毛泽东可作为这方面的典型的例子,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与老师杨昌济谈到自己的务农之家时,杨“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为勉之。”以杨的身份,此话对毛泽东的鼓励是相当大的。

(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教育之本。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应试教育,过去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求功名,有了功名之后便可以做官,现在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考博士,有了学位后便好去求职,应试教育的负面结果是培育出来的人缺乏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的能力,缺乏成就大事业所必须具备的除专业知识外许多重要的相关条件。曾国藩五岁启蒙,经过二十二三年应试教育,才挣出头来,在他的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应试教育的烙印,他的高过别人之处在于:虽得其利却能洞悉其害。他在进京后的不少家书中,都劝那几个迷恋科举考试却又极不顺利的弟弟从科举中走出来,去读于身心学问有益的书。而他却更加身体力行,拜师访友,求学问道。从道光二十一到道光二十七年,这六七年的时间里,曾氏利用翰林院清闲无实事的大好时机,遍读先辈大家学术著作和诗文专集,又常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切蹉探索,尤其重要的是他拜了倭仁、唐鉴两位以人格修炼为主课的名师,进行严格的修身训练。这六七年的经历,是曾氏一生中一段最为重要的过程,因为有了这个过程,曾氏才有了一个学问和人格的升华,为他日后的大事业奠下了厚实的基础。

关于他师从唐鉴等人所做的人格修炼,站在今天的高度回头来看,这种人格修炼其实就是人的综合素质的训练。

人的综合素质是为人之基本,如果把人的一生在社会上的生存比作一门学问的话,技能则如同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则好比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扎实雄厚,相关的专业则较为容易掌握。

曾氏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生、文人,但后来因形势需要他做军队的统帅,他很快就适应了,而且做得比当时所有的专业军事将士要好,这原因就在于他的综合素质好,也就是他的人格修炼成功。现在的社会变化得快,专业门类越来越多,人在学校里的专业学习绝不可能都学到的,到了社会后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其立身之本则在人的综合素质上,这是其一。还有更重要的是,人类的大事业只能是人格完美的人才能担当得起。对于年轻的朋友们来说,如果我们给自己一生的定位是两亩土地一头牛,老婆孩子伴炕头的养家标准,当然只要有一两门技能就可以,但要立志做大事业,则只靠技能不行,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下,在事业成就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重庆谈判中,一首《沁园春》在争取大后方各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对共产党的支柱上所起的作用,其作用远远超过百万大军。

曾氏早期学师的人格修炼,使得他在日后的危难时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定力,在千百万银子从自己手头过的时候,他能保持一文不取的廉洁自律的操守,在位高权重时不头脑发热,利令智昏,他的综合素质变成他的人格魅力,靠着这种魅力,他团结成百上千优秀人才,共襄大业。

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也就是人格大修炼实在太重要了。现今保存的由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早期文稿》中有一处提到了曾,对曾表示出很大的敬意,最有名的一句话便是“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青年时期正是人的理想和抱负的形成期,人们可以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曾对青年时代的毛有多大的激励作用。

(三)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一种“静心”。曾氏早期修身时,他的老师唐鉴告诉他,最是静字工夫要紧,程颐、王阳明都强调静字功夫,所以能不动心,若是不静,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他牢记这话,在静字下了很大的功夫。一个人的心处于绝对安静姿态时,便可以从容思考各种疑难,从容应对多方杂务,曾氏在同治三年攻打南京的时候,静功夫帮他渡过了难关。如果遇到很棘手很困难的事情不妨试试:脑子不能有太多的杂念,而且要有意识去排斥各种诱惑、干扰,心思尽可能单纯专一,保持一种宁静如水的心态。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为人们带来许多发展的机会,机会多诱惑就多,诱惑多了,心就容易乱,心乱表现在行为上的忙碌失措,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浮躁。浮躁已成为当今社会一大通病,医治这种通病一大药方便是静字功夫。看好一个大好格局,要心无旁鹜,神无外用,坚定不移地朝着它走去,诸葛亮说的“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说这个道理。

(四)做事要开张,做人当要收敛。曾氏一生,做着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读他的千条万条,却读出他对为人的两个字的概括来,这两个字即“收敛”。他自己处处收敛,谦退自抑,不露锋芒甚至韬光养晦。他对自己的家人,也总告诉他们,不要呈强呈能,不要招人显眼,知祸惜福。他的这种思想建筑在一种理论上,这个理论是他从读书的过程中领悟来的,叫做消息盈虚。消是减少、息是增加,虚是亏损,他认为正是有得有失,有盈有虚,此消彼息,此盈彼虚,不能事事都让人占全占满。如果人一旦事事都占全占满,马上会遭到上天的惩处,这正好比花一旦全开,则就面临凋谢,他喜欢花未全开,月未满圆的状态。曾氏的这种处世态度很有他的可取之处。

8

轶事点滴

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然而,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

毛泽东“独服曾文正”之谜

毛泽东年轻时,曾对曾国藩倾服备至,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藩家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泽东手书的“咏之珍藏”。他曾说: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认为曾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孕群籍而抱方有”,是国学的入门书。曾国藩治军最重视精神教育,毛一生很注意这点。曾“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毛建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蒋介石推崇曾国藩之谜

蒋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礼”,“曾文正家书及书礼,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

在黄埔军校,他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他说我认为曾、左能打败洪、杨是他们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

“誉之为圣相,谳之为元凶”之谜

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然而,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

《曾国藩家书》影响历史不衰之谜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对权重势大的曾国藩极度猜忌,曾为表明心迹,做出了有违个人性格的事,刊印《家书》。

违朝廷大禁纳妾之谜

五十一岁时,咸丰帝大丧期间,秘娶小妾,“违制失德”,故有人斥其为“伪君子”。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的曾国藩“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睡,身材仅中人,行步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一生爱钱”之谜

三十岁时,作一件青缎马褂,遇庆贺及新年时穿一次,三十年后,衣犹如新。在南京总督府任内,要求夫人和儿媳们,每晚要绩麻纺纱,下厨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