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认为做人应虚心,切勿骄傲自大,自吹自擂;不知节制;安家要以勤劳、俭朴为根本;为官一生的曾国藩,身居高位从不以权谋取私利,他说:“居官以不要钱为最要紧。行军打仗要想取得胜利,首要任务就是不要惊扰百姓,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支持,夺取战争的胜利。”
曾国藩不仅如此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兄弟,子侄也同样要求严格,他说:“强身之变,不可不察,不可不学。我看到家中的晚辈,身体都很虚弱,读书也没有多少长进,曾经用养生需注意的六个要项告诫他们:一是饭后千步走,一是睡前洗脚,一是无恼怒之气,一是静坐成习,一是经常习射(射击可以聚集威仪,增强筋力,子弟们应该多练习),一是黎明时吃一碗白饭,不吃菜。这些都是我从老人们那里听来的,而且屡次验证都没有什么弊端,所以希望家中的各位侄子试行。我又曾用为学四句话劝告儿辈:一是念生书要快速,看多了就会粗陋;一是温习旧书要熟练习,不背下来就容易忘;一是练习写字要有恒心;不擅长写字就好比身上无衣服,山上无树木一样,不擅长写文章就好比哑巴不能说话,皮脚的马无法远行。这四者缺一不可。这是我一生最后悔的,也希望家中的侄儿切实遵行。”
曾国藩认为,疾病能增长人的智慧,安逸能使人身亡,自己天资并不聪明,但事业却很顺利,因此,想借吃苦是使自己振奋向上,同时他也意识到,这样做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写下《五箴》用以自勉。
一、“立志箴”,他说道:英明辉煌的先贤们,他们不也是人吗?我这个无名的小子,也是父母所生。给我聪明,给我福禄,老天给我的已经够多!背弃天道而放荡轻浮,是降给我灾难。我是多么的悔恨啊,是该结束的时候了!过去的无法弥补,就让我从现在开始。我将亲身主起大道,并把它记录下来。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永远不能忘怀!
二、“居敬箴”,他说:天地位置上下已定,十月怀胎人可出现,天地人三者相合就是所说的三才。庄重谨慎戒斋明净,是上天赐给你们的性情。你们不庄重恭敬,就作出专横残暴的性情。什么人可以怠慢?什么事可以废弛?不勤奋做事,必将一事无成。我怠慢别人,别人也将怠慢我。即使人家不怠慢我,也会增长我的骄横。人们都看不起你,老天的惩罚无法躲过。
三、“主静箴”,他说:斋戒的第二天观看日出,公鸡随叫后,万籁俱寂,只听见钟声。虽然前有毒蛇,后有猛虎。心神镇定毫不震惊,谁能欺侮我。他们只能避人而去?白天面对三军,我的思虑专一,他们混乱我也不乱。奔波劳碌了半生,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难道是老了,大概要心神不安地度过余生。
四、“谨言箴”,曾国藩认为:巧妙的言语虽能使人高兴,但也扰乱你的心神,闲话说出的时候,也搅乱了你的精神。明白的人不夸你,夸你的人不明白,聪明的笑,愚蠢的惊。受惊的明白后,说你骗人;笑的人看不起你,就是事实也不相信你。过去的我多么后悔,写下来警戒自己;写下后又重蹈覆辙,你真是老糊涂了。
五、“有恒箴”,曾国藩说道:从我认字以来到现在经历的事已经很多了。二十八年了,却什么也不懂得。以前喜欢的,现在看不起;原来的既已丢掉,新读的又不久放弃,德业的修行没有恒心,每天受外面的事物干扰;你一天还吃两顿饭,居然不知道谴责自己。一粒一粒地增长,时间长了才能装满。上帝命令神仙可不可以启示我一下。
从曾国藩的“五箴”中可以看到他精神之倔强。德业之进,全靠有恒,铢积寸累,自然成功。
曾国藩又定修身要言:一阳初动处,万物始生时,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仁以养肝);内而整齐思虑,外而敬慎威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礼以养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做事有恒,容止有定(信以养脾);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裁之吾心而安,揆之天理而顺(义以养肺);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智以养肾)。
在曾国藩看来,自己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永远把自己当作小学生。今日订功课,明日访名师,学习持之以恒,时时处处查找自己的缺点,这样才可不断进步!
曾国藩在他的格言中,曾提到:“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笨拙,既当自安于拙,而以勤补之,以慎之,不可卖弄机巧,而所误更甚!每日临睡之时,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则知宣勤国事之处无多,更宜竭诚以图之。”
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认为自己资质平庸,学习中不可以投机取巧,唯有勤奋才能弥补先天不足。他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强调办事之道,力行五到:身到、心到(凡事苦心剖析)、眼到、手到(随笔写记)、口到(苦口叮咛);又倡导五勤:身勤(亲事体验),眼勤(遇人详察,接文详阅),手勤(随笔收拾,随手笔记),口勤(对平辈互相规劝,对下殷殷劝导),心勤(苦思焦虑)。曾国藩任总督时,书“清、慎、勤”三字悬于督署。又立三箴:(一)慎字箴:战战兢兢,深谋远虑,未雨绸缪,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二)清字箴:淡泊名利,清心寡欲,一介不苟,鬼伏神钦。(三)勤字箴:手眼俱到,心力交瘁,死而后已,困知勉行,日以继夜。
11
修身语录
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若只在静上用功,久之习成骄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动心,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炼出来,到得无动非静,乃真静矣。
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甜酸苦辣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斧斤。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诚思悔而速改也。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甘苦自德。
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智,舍则愚。
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好谈己长只是浅。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各安其分而天下平矣。
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尽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举世唯一真字难得。
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