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开宗明义,起笔切题的显旨方法,与他所批评的“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文章相比,简直就是“零距离入题”,突出显示了其文章的战斗风格,似有短兵相接之感。
(二)背景铺垫,适时引旨
毛泽东的文章显旨方法充满艺术性。有些文章很讲究显旨的“火候”。为使读者深刻领会主题,有时他运用了背景铺垫的方法。
《减粗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一文,是毛泽东在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文章开头处,他没有直接交代主题,而以说明时局状况为切入点:国民党在美国的援助下,正在动员一切力量进攻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已经开始;共产党在当前的任务,就是要动员一切力量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的局面。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具备丰富的物质条件,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军需供给。
铺垫背景后,毛泽东顺水推舟,亮出本文主题:只有减租和生产两件大事办好了,才能克服困难,援助战争,取得胜利。
这种方法,可以使人们避免陷入减租和生产的偏狭认识中,领会减租和生产两件大事,与粉碎国民党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局面的艰巨任务直接相关,从而引起读者的高度重视。
(三)设问引旨,深入人心
毛泽东的文章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他常常就文章的中心内容或某些相关的现象先行设问,造成一种夺人心魄的强大气势,以便打动读者,然后再引出文章主旨。
《论持久战》一文,是以纪念抗战一周年为话题开头的:伟大抗日战争的一周年纪念,七月七日,快要到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起来,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同敌人作英勇的战争,快一年了。这个战争,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将是伟大的,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战争。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
毛泽东一连用了7个设问,犹如晴天霹雳,一切有良知的、深怀爱国之心的人们,无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既然抗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人们怎能不去关注这些问题呢?我们看到,在连发几个设问之后,毛泽东举出“亡国论”和“速胜论”这两种错误观点为“靶子”,说明了它们的主要影响与危害,然后,才引出了《论持久战》的主题: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这个主题的提出,正当文章的第一部分“问题的提起”的关键之处,为全篇继续深入地展开论述,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整顿党的作风》一文,是毛泽东1942年2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的演说,显旨方法也很巧妙。
毛泽东首先从“为什么要有革命党?”发出疑问。他自问自答道:因为世界上有压迫人民的敌人存在,人民要推翻敌人的压迫,所以要有革命党。然后他说明了共产党要领导人民打倒敌人,步调就要一致的道理。这实际上为下文提出文章的主旨埋下了伏笔。接下来毛泽东依次提出了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并且给予了明确的回答:现在我们的党还有什么问题呢?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是没有问题的,党的工作也是有成绩的。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做坚苦卓绝的斗争。这是大家看见的,是不能怀疑的。
那末,究竟我们的党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呢?我讲,还是有问题的,而且就某种意义上讲,问题还相当严重。
什么问题呢?就是有几样东西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还显得不大正确,不大正派。
这就是说,我们的学风还有些不正确的地方,我们的党风还有些不正确的地方,我们的文风也有不正确的地方。所谓学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主观主义的毛病。所谓党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宗派主义的毛病。所谓文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党八股的毛病。
毛泽东从人民需要共产党,共产党就要步调一致,到共产党还是有问题的,一些同志的头脑中还存在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毛病,一步一步地引出主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是我们的任务。”他的语言斩钉截铁。
这个显旨手法,是利用紧密相关的几个设问,逐步引出主旨。环环紧扣的问题,使读者的视觉与思维被牢牢抓住。在最恰当的时机,毛泽东将文章主旨和盘托出。由于对问题抓得准,看得透,表达得清楚简练,随后引出的主旨就有了水到渠成的感觉,更加深入人心。这样的显旨方法,可谓匠心独运,非经认真设计是难以实现的。
毛泽东“立片言”显旨的方法,可谓多姿多彩。除去上述几种手段外,他还运用了篇中显旨、篇尾显旨的多种手法。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在“结论”部分,毛泽东以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将全部问题归结为一句话: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毛泽东主张文艺要坚持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政治方向,并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和有说服力的阐述。至今,人们提起《谈话》,总忘不了“为什么人”的重要论断。它鼓舞广大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心连心,共命运,心甘情愿地为人民奉献艺术精品,为繁荣文艺事业努力奋斗。
《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立片言”在行文中间。毛泽东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
在这段话的前面,毛泽东驳斥了艾奇逊对中国革命原因的种种污蔑;后边则具体阐述了发生中国革命的真正原因。这样围绕中心思想,前后呼应,批判了艾奇逊的唯心史观,论述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并且取得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毛泽东的这个思想,与他一贯倡导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完全吻合。
《实践论》是毛泽东研究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的一篇哲学论文,旨在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文章的最后,毛泽东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归纳了全文的主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这几十个字,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精髓,准确地概括反映了《实践论》的主旨。语言是人的思想的外衣。毛泽东的语言如此精辟,取决于他的思想的深刻与见解的精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毛泽东采用了篇尾显旨的手法。他将快要到来的革命高潮表达得淋漓尽致,极具浪漫色彩: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今天,人们重温这个精彩的结尾时,内心深处总会情不自禁地涌起一股冲动,对毛泽东描述的革命高潮怀有一种美好的憧憬。
唐代大诗人杜牧在《答庄充书》中,对于主题的功能作了形象的描述:“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苟意不先立,只以文采词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如入圜匮,纷纷然莫知其谁,暮散而已。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是意能遣辞,辞不能成意。大抵为文之旨如此。”
金代的大学问家王若虚在《滹南遗老集·诗话上》比喻说:“文章以意为之主,字语为之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使不从。”
毛泽东的文章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凝聚起一个政党的所有成员的思想;它激励着一个民族的力量;它启迪了亿万人民的智慧。产生这般神奇的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乃是毛泽东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的文章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在提炼与表现主题方面,体现了高妙超凡、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正因为如此,毛泽东的文章早已经成为人们深入研究的课题和争相效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