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8939200000022

第22章 新世纪的北京古建筑保护(4)

按当时规定:宫殿之外,环以紫禁城,紫禁城外,重以皇城,由此形成了紫禁城、皇城、大城的三重城垣体系。明宣德七年(1432年),东皇城墙自玉河西侧东移,将玉河包入墙内。清代沿用明城,皇城墙的位置也再无改变。古时的皇城墙由大城砖砌成,略带收分,顶砌冰盘檐,上覆黄琉璃瓦,共设四门,分别为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内部属禁地,通常设有为皇家服务的府库机构,一般百姓是禁止入内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皇城墙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尤其是1920年北京修建大明濠时洗劫式的拆毁使得皇城墙面目全非。至1927年,除南墙和千步廊东西墙外,皇城墙全部拆完。1959年,千步廊东西墙也遭拆毁。

2000年,东皇城墙发掘工作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承担,先后清理出东安门、皇恩桥、御河、皇城墙等遗址,确定了明清东皇城墙及相关各遗址的位置,为北京明清皇城墙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2001年,为更好地保护和展示皇城墙遗址文化,北京市文物局和东城区政府合作完成了东皇城墙遗址公园的建设工作,对发掘出来的遗址做了妥善保护并公开展示。同时,在北部原址上复建了一段皇城墙,以标示其原来的位置和形制。建成后的东皇城根遗址公园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和学习的场所,也为世人提供了一处了解北京皇城墙历史的文化场所。

9.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2003年9月,《北京日报》以《700岁元大都城垣遗址展新容》为题报道了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修缮竣工的情况。历史上,北京城建城史始于辽金时期,但现存明清城垣则是源于元代所建大都城。

按史料记载,元大都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十三年基本建成,由刘秉忠负责城池规划,郭守敬负责城内水系及运输设计。至元十九年,为了加强大都城防御体系,又在各城门外修筑瓮城,1969年拆西直门箭楼时发现的遗址即为元大都城和义门瓮城城门址。明代营建北京城时基本沿用大都城基础,只是将北墙南移,并对原夯筑土墙进行包砖。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加筑外城后,最终形成了明清北京城格局。

1957年,元大都城垣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元大都城垣的考古工作也随即于1964年展开,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共同进行,至1974年考古工作结束,基本摸清了元大都城垣、街道、河湖水系等布局概况。此后至20世纪80年代期间,元大都城垣遗址成为绿化带。1986年,北京市规划局向北京市建委和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上报“元大都城垣公园规划方案”,方案指出:元大都城垣公园是指北土城东段从昌平路到东北角楼,全长约4400米,南北共宽100-120米,中间有土城沟15米宽。

绿化带公园以树木种植为主,以形成复层自然林;在土城上修建小路、广场、点缀碑刻、石雕等小品;适当安排游乐茶座;为解决建设资金、适当增加服务经营项目。建筑主要集中在土城沟北岸。这是首次提出将元大都城垣设立为“遗址公园”的概念,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对这一大体规划基本认可,并强调“建筑物应少安排,以保护好元大都城垣遗址”。

新世纪伊始,元大都城垣遗址迎来了自1964年考古发掘以来首次大规模的修缮工程。此次修缮正值北京市文物局“3.3亿工程”实施阶段,作为其涵盖项目,重点修缮内容包括一期、二期土城抢险及遗址清理工作,共投入资金135万余元。2003年,元大都城垣修缮工程竣工,并建设成为北京市跨度最大的一座遗址性园林公园。公园以土城遗址展示为中心,辅以园林小品点缀其间,不仅有效保护了土城原貌及包含的历史信息,还将土城遗址与修建的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龙泽鱼跃、双都巡幸、四海宾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辉、水街华灯、角楼古韵等景区巧妙融合,成为展示历史、改善环境、丰富景观、方便市民、利于休闲的大规模街区遗址公园,体现了遗址类文物保护的新思路与新方向。

10.明清最高礼乐学府的腾退与修缮——天坛神乐署

明清时期北京城内流传着“九坛八庙”之说,所谓九坛即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祈谷坛、社稷坛、先农坛、先蚕坛、太岁坛。天坛作为九坛之一,是明清时期皇家举行祭天大典或祈求五谷丰登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273万平方米,有内外坛之分。早年间,内坛的建筑一直是游人参观的重点,而外坛建筑则湮没在居民杂院或被单位占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外坛主要建筑神乐署。

地处天坛外坛西门内稍南的神乐署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称“神乐观”,是一所专司祭祀音乐的道观,后逐渐演变为明清时期专掌皇家祭祀大典乐舞的机构。清代末年,因时局动荡,神乐署衰落,先后改为林艺试验场、传染病医院、日军细菌实验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先后成为卫生进修学院和北京市药物研究所宿舍,原有建筑均遭拆改,并添建棚房等临建。同时,由于长期缺乏维护,神乐署建筑已是岌岌可危,曾经辉煌一时的署院已是破败不堪,亟须抢救修缮。

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多次到神乐署视察,呼吁尽快将占用单位和居民腾退,破败不堪的神乐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呼吁,立即着手解决腾退及搬迁问题,最终于1988年实现了神乐署凝禧殿内塑料公司仓库及显佑殿内生物制品鉴定所职工食堂的迁出工作。此后署院内外170余户居民也陆续迁出,神乐署腾退工作圆满结束。2001年,神乐署修缮问题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列入“3.3亿工程”,次年2月正式启动,由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负责设计,北京市园林局古建公司承担施工。

修缮过程中,为秉承忠于文物原始信息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在设计上大胆突破传统,施工也采用了一些新技术。以凝禧殿的修缮为例,按《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中对于修、配界定标准和修复方式,凝禧殿的新配木构比例很高,原有历史信息面临流失的局面。为此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现场勘察,按实际提高了新配木构比例,使修补的原有构件比例占到40%,大部分历史信息得到延续与传达。2004年9月20日,神乐署修缮工程竣工。

修缮后的神乐署恢复了往昔的气宇轩昂,殿堂雄伟,气氛庄严,建筑在达到修缮标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信息。如今,神乐署开设为古代祭祀音乐博物馆对社会开放,人们不仅可在此聆听到消失百余年的古代最高祭祀礼乐——中和韶乐,还可以在展品的引领下步入古代音乐的世界,了解古乐文化,回味古乐优美的旋律。

二、“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

在“3.3亿工程”的基础上,北京市启动了2003-2008年的“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五年内划拨6亿元文物建筑修缮及文物腾退整治费,与前者重点以单体修缮不同的是,此次重点是整治和改善环境,营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格局、风貌。其内容涵盖整治“两线”(中轴线、朝阜线)景观、恢复“五区”(什刹海风貌区、国子监古建筑群浏览区、琉璃厂传统文化商业区、明清皇城景区和古城垣景区)风貌、重现京郊“六景”(西郊风景名胜区、北京段长城风景区保护、帝王陵寝保护区、京东运河文化带、宛平史迹保护区和京西寺庙景区)计划确定的指导方针是“保用并举,恢复景观,成片整治,形成风貌”。计划全市共修缮139处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旧城内项目超过100项,旧城整体保护的核心观念突出。这是中国历史上自乾隆时期后,对旧城修缮力度及规模最大的一次。

1.整治“两线”景观

“两线”是指中轴线和朝阜线。中轴线是贯穿北京城南北的轴线,朝阜线是横贯北京城东西的交通要道,这一南一北、一东一西两条重要线路构成了北京这座古都十分重要的规划象征,是古代关于帝王之都建设在城市规划理念上的体现,是古代筑城的精华所在。对“两线”的古建进行修缮、对不和谐的风貌进行整治,从而更好地展示北京古都景观的核心。

(1)整治中轴线沿线景观。在中国历史上,中轴线及建筑具有规范和制约古都城市建筑高度、体量的功能,并形成一种城市建筑左右对称的格局和景观。都城的中轴线被赋予了政治、伦理、美学价值。

数百年来,北京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中轴线的建筑格局依旧完整,是为北京城市的灵魂之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北京城面临着人口激增和功能转型的巨大压力,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北京城市原有格局形成了威胁,具体表现在逐步出现在中轴线及其两侧不同地段的体量高大的现代建筑,破坏了中轴线的传统风貌。另外,超大规模的拆除式改造,缺乏统一的规划以及相关地方性立法的保障,导致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难以保存或者完整地保存下来。据初步统计,中轴线及两侧区域曾排列着四十余座古建筑,因其各种原因部分建筑被先后拆除,例如知名的天桥、地安门等主要建筑。这些代表性建筑的拆除,影响了中轴线建筑结构的历史完整性,造成中轴线建筑文化的缺失。另外,还有一些古建筑被长期占用,如天坛外坛、先农坛、故宫西华门内侧等被多家机构占用,拆改、违建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文物建筑的完整性和原有功能。

为保护北京城这条龙脉,传承北京城文化的历史,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020年)第61条“旧城整体保护”第1项规定便是:“保护从永定门至钟鼓楼7.8公里长的明清北京中轴线的传统风貌特色”。

“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中轴线的整治工程:一是将中轴线周边的一些着名文物建筑都划入核心保护范围,二是将中轴线主体建筑的一些重要附属建筑列为中轴线的保护范围。在实施旧城整体保护前提下,加强旧城风貌整治和环境提升等措施,通过人口疏解、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方式综合治理、恢复旧时的建筑街区风貌和文物建筑形式等。这些具体政策的执行和实施对保护北京城中轴线的完整性、延续性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几项规模较大措施的实施,是这项重要工程的关键之举。

第一,重建永定门城楼。永定门位于北京中轴线最南端,始建于明嘉靖时期,共跨越了明、清两代。永定门是北京城外城七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永定门于1957年被拆除,2004年3月永定门城楼复建工程正式动工兴建。复建永定门的动议自2000年提出,2001年市政府批准,2004年10月城楼主体竣工,历时四年。永定门的复建,不仅使消失多年的永定门城楼得以复原,而且使北京中轴线完整。

第二,将北京城中轴线的南起点从原来的永定门向南扩至燕墩,并将其纳入永定门文物保护范围。燕墩建于元代,原为土台,为报警烽火台,后立碑。元明时期北京有“五镇”之说,南方之镇即为燕墩。

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故堆烽火台。烟墩的纳入,不但优化了永定门周边的环境,也使得烟墩不再孤立无援,而是与永定门南北遥相呼应,形成一组美好的景观。

第三,天坛和先农坛是中轴线南部两组重要的祭祀性建筑群,天坛位于轴线东侧,是明、清两代帝王冬至日时祭祀皇天上帝的地方。

先农坛位于轴线西侧,是古时祭祀先农的场所。天坛、先农坛所在位置与永定门呈三角之势,是该地区整顿的重点之一。从2004年9月南中轴线整治项目开始实施,整顿的主要工作是在先期已经修复的先农坛南坛墙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复天坛西侧和南侧坛墙,修复先农坛东侧坛墙,修缮和修复佑圣寺、观音寺、神乐署等。扩宽原有的永定门内大街,亮出中轴线两侧的天坛、先农坛两大建筑群,恢复和还原京城中轴线前端原有的建筑格局和历史风貌。

第四,整治紫禁城以北的北中轴线,以景山为起点,向北直到钟鼓楼结束。主要文物建筑有地安门、万宁桥、钟鼓楼以及两侧的各类衙署、寺庙等。北中轴线的环境整治重点有两个,一是以景山寿皇殿为主,向北到地安门一段。寿皇殿是景山中轴线最后一组建筑群,长期为外单位使用,搬迁、腾退是整顿的中心工作。寿皇殿的周围有雪池冰窖、御史衙门、黄化门城墙等文物建筑。从2003年开始,雪池冰窖、御史衙门相继修缮,同时展开对黄化门城墙周围的综合整治,亮出原有的建筑风貌。二是钟鼓楼为中心的中轴线最后阶段。钟鼓楼是中轴线最北端标志,也是北端中轴线最高大的建筑。钟鼓楼周围的主要文物建筑有万宁桥、烟袋斜街、什刹海、火神庙、广福观、旧式铺面房等。钟鼓楼周围环境整治是以修缮这些文物建筑群为突出重点,其次拆除钟鼓楼之间街道两边违章建筑,亮出原有的中心广场,突出标志性建筑物,使得中轴线末端形成一个漂亮的收尾。

(2)整治朝阜路沿线景观。朝阜大街是北京最具特色的历史街道之一,以其独特历史地位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成为古都风貌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