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回妙疃农村寻例证
按照章书记的嘱咐,捷舟兴冲冲地回到妙疃,只见路边的土地被翻得有半人多深,庄稼种得密密麻麻,墙上写满了口号。正像老工人听说的那样,农村的“大跃进”,比城市还红火。村头上有放卫星评比台,上面画的卫星、飞机、火车、汽车、老牛拉破车,比渭昌见到的还形象。街头的宣传画更具浪漫色彩,孩子在茄子秧上荡秋千、十几个人在一个大红薯上推小车、一群人在麦田的麦穗上来回奔跑……真像一个个神奇的童话。听乡亲们说,龙门乡已经改成向阳人民公社,仍由赵殿辉任公社书记。
“咕、咕、咕……”熟悉的银鹞在空中翻飞,他掏出红绸招了招,银鹞盘旋而下,落在他手上。他抚摸着银鹞油亮的羽毛说:“好兄弟,看来,这些年,我爹喂得不错,又长敦实了!”
“咕、咕、咕……”银鹞在手里抖着,一副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样子。
进到村里,一个小队正围着碾盘开会,一条大横幅上写着“多吃苦、多流汗,亩产定能过两万”。
望着这标语,捷舟一阵苦笑。他想:农民世世代代种庄稼,知道地里能打多少粮,不会这样忽悠吧?再说,现在的生产大队队长王季冰大伯是个挺保守的人啊,那年推广种玉米他是抵制最坚决的一个,这种标语他能让挂起来?他拦住挑水过来的魏丛亭,提起了这个话题。
“哎,别提了,他最近思想比谁都解放,整天嚷着放卫星呢!可是,前两天,刚出了个大洋相。今天又去部队看儿子去了。”魏丛亭叹着气,挑水走了。
“季冰大伯是怎么开的窍?又出了什么洋相啊?”捷舟经过打听才明白了个中缘由……
原来,王季冰确实是个很求实的人。大跃进开展后,学校宣传队想抓个农业“大跃进”的典型,宫义男瞄上了王季冰,动员他抓高产试验田。王季冰同意搞个亩产五百斤的地块,宫义男嫌太低。
王季冰说:“不低了,这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呢!正常年景亩产四百斤算高产。”
一天,宫义男拿了张报纸给他做工作。这张《人民日报》的报道说: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今年有五亩小麦,每亩平均实产两千一百零五斤……
王季冰听了直摇头,亩产五百斤就不得了,产千斤有可能吗?这时,刘汉卿让儿子剑超送回一个奇大无比的南瓜。九十多斤!谁见过这么大的南瓜呀!大家都像看稀奇一样,围着南瓜转圈,一会儿瞅瞅这儿,一会儿摸摸那儿。这是刘汉卿放羊间隙种的,他看到门前有块空地,深翻了一下,种了几棵南瓜。碰巧,死了只刚生下的小羊羔,顺手埋到了地里,没想到有一个南瓜竟长这么大。他知道王季冰为人保守,怕他跟不上形势,挨批,特意让孩子送回来,给村里挖掘生产潜力长长信心。
王季冰也围着南瓜转了半天,夜里三次起来问剑超:“这个南瓜是不是真的?”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还是觉得“真邪门了,世上还能有这么大的南瓜?”
宫义男乘机做工作,向他宣传附近的红星大队,小麦亩产过了一千斤,王季冰还是不相信:“咱祖祖辈辈是种地的,没听过哪儿的亩产到过一千斤。”
碰巧公社组织基层干部外出参观,宫义男主动给他报了名,来到这个村。王季冰听了红星大队干部的介绍,仍不放心,夜里又到几个熟人的亲戚家打听,才知道他们确实亩产了一千斤。为了这个产量,他们不仅深翻了土地,多施了肥,还把全村的狗都打死了,熬成狗肉汤,一勺一勺地浇到麦田里。这一问,他倒开了窍:“啊,原来他们是采取了这些措施。”回来后,他带头响应号召,把全村的狗都打了,也熬成狗肉汤浇了地。公社组织大队领导预报秋收的产量,他张口报了一千斤,他觉得这已经是最高产量了,想不到后面的队长哪个报得都比他高,有一万斤的,有一万一的,有一万二的……
“这不可能、不可能,完全不可能。”不管公社领导怎么做工作,王季冰还是这句话。
公社领导让他回去考虑两天,如果思想再保守就撤他的职。王季冰根本不在乎生产队长这个官,他说:“撤就撤,该打多少是多少。”说罢,气呼呼地回了家。
甄玉望跟宣传队来到农村,看到“大跃进”中的这股狂热劲,心里直嘀咕:“报这么高的产量,完全是瞎吹!可是,现在人人头脑都那么发热,宫义男已连续两次受到表彰,如果在农村又抓出放卫星的典型,那影响可就更大了。”想到这里,他着急了,“管他呢,受表彰是个人的,损失是集体的,看形势,农业卫星各地都在放,与其让宫义男出了风头,还不如我抢过来呢!”
想到这里,他自告奋勇去给王季冰做工作。他找到王季冰,说明来意,王季冰直摆手:“算了吧!这个队长我不当了,打死我也不相信亩产能过万斤!”
甄玉望不急不恼地凑过来,拉起了家常:“大伯,这亩产过万斤,不相信的人多,可已经放了卫星的也多,究竟能不能,需要了解了解,您先别把话说得那么死。您这个队长当不当无所谓,可您家里那个副团长可得当下去,不能让他受影响啊!您可就这么一个儿子!”
王季冰听得睁大了眼睛:“怎么,我不当队长还要影响儿子?”
“大伯,您想想,现在全国在‘大跃进’、放卫星,您一个军属、解放军团长的爹,硬和党对着干,对儿子难道没影响?”甄玉望不失时机地说。
几句话戳到了王季冰的痛处,他家五代单传,到了他这一代,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在部队当了副团长,一个被土匪杀害了。“反右”影响到亲属进步的事,他已见过了,自己顶下去,会不会影响儿子?他犹豫了。
碰巧,村里有人捎信,说他孙子病了。儿媳妇养了两个姑娘,只有一个男孩。王季冰重男轻女,把孙子当成了心肝宝贝,一听说病了,在家一分钟也待不住,立马提上干粮往车站赶。
车站上,候车的人熙熙攘攘,几个人正挤在一起念报纸:“徐水亩产一万斤……七一公社亩产两万斤……”
和他一起乘车的甄玉望再次开导他:“王大伯,您听听,这可是报纸登的。”
王季冰凑过去:“都是吹吧?”
“不像是吹,数字很详细,时间、地点都有。”读报人解释着,“这报纸可是发全国的,如果没有这回事,当地人看到怎么办?”
“咳!到底是我的思想跟不上趟了,还是他们报的有水分?”王老汉不解地拍着自己的脑袋。
“产量为什么这么高,报上有解释。他们把地翻得半米多深,密植也达到很高的程度,还打了一眼机井,我看像真的。”读报人再次解释,“过去我也不相信,后来听说毛主席开始也不相信,去问科学家。科学家们的解释是,根据阳光照射的能量,庄稼叶茎光合作用的功能转换,还有水、土、肥的作用,只要有30%的阳光被植物吸收,亩产就能一万斤以上。据说毛主席听了这个论证,才相信的。”
“大伯,您听听!”甄玉望见缝插针做工作。
“噢,倒也有些道理。”王老汉的脑子活动了起来。
王季冰到了部队,正是晚上,看到孙子在院里活蹦乱跳,生气地说:“原来报的假情况呀,孩子好着呢。”
儿子正要吃饭,看到爹来了,赶忙迎上去说:“是村里二东捎的信吧?他来时孩子发高烧,昨天退了,没想到他嘴这么快。这不,孩子妈已到省城开会去了。”
“没事就好”,王季冰进屋坐到桌上。
儿子王新民看到准备的饭不多,就拿起电话摇了摇说:“接炊事班。再来一个红烧肉,一个炒鸡蛋,一个白菜炒豆腐,外加一个鸡蛋汤、四个馒头。”他放下电话,和爹聊起来。谈了没一会儿,抬起头,看到窗台上已经放好了要的菜。王新民请父亲入座:“爹,您赶了大半天路,多吃点儿。”王季冰边吃边瞅着黑乎乎的电话机琢磨:这是个什么玩意呀?怎么要啥来啥?
第二天早起,王季冰急着要回去。儿子问他想吃点啥,他说:“许久没吃油条了,来两根。”
只见儿子又拿起那个黑乎乎的东西说:“来四根油条,两个馒头,一盆稀饭,两个小菜。”他放下电话,给爹端来洗脸水,王季冰抹了把脸一回头,看到窗台上饭菜又放好了。儿子端上饭桌,让他吃,问他回去要带点什么?他边吃边说:“家里什么也不缺,你就把这黑东西给我吧!”
儿子说:“你要这干啥?”
王老汉正要说理,院里有人喊“副团长,有电报!”王新民匆匆离去,王季冰饭也不吃了,站起来去拿电话,提到手里,看到还拴着根绳,不禁喃喃自语着:“臭小子,看得倒挺紧,还用绳把它拴着。”他拿起水果刀,狠狠地把绳砍断,赶紧装在褡裢里,向孙子打了个招呼就走,边走边回头,担心被儿子看到拦下。
他一路跑到车站,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调。这回王老汉真开窍了,他不断拍着自己的脑袋说:过去真傻透了,小的时候,老人讲过多少次宝葫芦的故事啊,怎么忘了呢?今天才想起来。
原来,他把电话机当成了宝葫芦。
宝葫芦的故事,在广大农村家喻户晓,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在山里砍柴,碰到了一匹小马,他天天给它找嫩草吃,一年又一年,小马长大了。这天,它像人一样同他说话了:“在山的深处,有棵葫芦苗,等到葫芦成熟了,你去摘下来,拿着它,面对大山喊‘芝麻芝麻开门来’,山会打开,里边的宝藏任你拿。”小伙子牢记它的话,天天去浇水施肥,细心照料,等到秧子枯萎的时候,他把那个葫芦摘下来,对着大山摇了几下说:“芝麻芝麻开门来!”大山开了,里面全是金银财宝。小伙子高兴地去拿了一袋,觉得足够自己和村里人用了,就走了出来。大山“哗”的一下又合到了一起。从此,小伙子和村里人都过起了富裕、自足的生活……
想到这个故事,王季冰差点笑出声来,上了车,他连连喊着:“想不到传说都变成了真的,真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啊!”接着,两只手高兴地在空中挥舞起来。周围一片诧异的目光投向老头,弄不清楚究竟是咋回事。
在村口,他被公社书记赵殿辉拦住:“好你个王季冰,昨天跑到哪去了?支援大办钢铁的队伍已经挑选好了,就等你带队,可一天找不到你。现在马上走,人都集合好了。”
“赵书记,我回家放个东西再走。”王季冰说。
“不行,人都等好久了,上级催得紧,晚一分钟都不行。”赵殿辉一脸严肃。
“哎,赵书记,我就回家待一袋烟的时间,马上过来。”
“不行,不行,这么多人等着你呢!”
“我回去方便一下还不行吗?总不能让我在大街上撒尿吧?”王季冰急得耍起赖来。
“那可到家就回来,我给你掐着指头数。”赵殿辉叮咛着。
“好!”王季冰一路小跑,到家找了个镐头,在房内挖了个坑,把“宝葫芦”藏进去,上面的浮土又踩了踩,撒上几把草。
“王季冰,时间到了,还不出来呀?赶快走!”赵殿辉在外面焦急地喊着。
王季冰赶忙跑出大门,来到集合的人群前。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啊!有青壮年,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还有十二三岁的孩子,手里有的拿镐、有的拿锹、有的拿着小榔头,看到王季冰,队伍躁动起来。
“我们世世代代种庄稼,铁路都没见过,怎么能炼得了钢铁?”队伍中喊叫着。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叫你们炼,肯定能行。走吧!”王季冰肯定地说。
“这些孩子都没离开过村子,咋炼得了钢铁?”一个老汉指着一帮孩子说。
“哎,我说李老哥,你别死脑筋,自古英雄出少年,奇闻怪事都是小孩子们发现的,宝葫芦不就是小孩子在山里发现的吗?”王季冰大声解释着。
“那是传说吧,谁见过?”队伍中的老汉有些惊诧。
“咳,你没见过,不等于没人见过,老辈人多少传说中的事,现在都变成了现实啊!世上出了个大英雄,率军灭掉匪祸的传说,过去谁信啊?现在,不已变成事实了吗!世上出了个英明皇帝,让天下人有地种的传说,过去谁信啊?现在不也变成了事实!闹义和团时人们说老天派神兵神将下凡,打败洋人,过去谁信啊?现在不也成了事实!快走、快走。”王季冰理直气壮地反驳着,“可不能再死脑筋少见识!”
王季冰进步这么快,甄玉望压根没想到。“这农民也太好糊弄了!”他把这一消息报告了学校。宫义男朝他直伸大拇指,约他一起兴高采烈地来到妙疃,采写王季冰的事迹,并热情称赞:“大伯,您这思想一通,妙疃的卫星肯定能放上去,您可是我们宣传队抓的典型,我们给您写典型材料来了!”
“宣传不宣传,庄稼人不在乎,高产强国,是我们的梦想!”王季冰说到这,回身喊,“走吧!”
队伍出发了,大家唧唧喳喳:“今天,王季冰是怎么了?推广种两季粮时,他顶得比谁都厉害,报纸上讲亩产千斤,他说什么也不相信,就是冲这个实诚劲,我们才选他当了队长,怎么才几天,他一下子变成老吹了啊?”
“过去,我们脑筋死,是因为几辈子蹲在山沟不出去,见识少,经历些事,你们会开化的。”王季冰脚下生风,边走边反驳。
队伍走了一天,来到城边一个开阔场地。这里清烟缭绕,几百个土钢炉呼呼地冒着火焰,机器的轰鸣声、劳动呼唤声交织在一起。现场负责人给王季冰带的队伍分了六个土炉,一堆小山般的废铁,几个“老工人”给队伍分了工,青壮年负责冶炼,老头负责搬运,小孩负责把铁锅砸成碎片,在他们的指点下,队伍不分昼夜地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