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宗教音乐(阅读中华国粹)
8934700000021

第21章 道教音乐的现今风貌(4)

澳门道教科仪音乐依据传统道教音乐的基本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声乐部分是经文配上曲谱的诵经音乐,依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又划分成极富旋律性的韵腔、念唱式密咒腔和宝诰腔、吟诵式的讽经腔三大类。韵腔方面大概分为赞、朝礼及吊挂三类。在道教经文中对诸神的祝赞及祈祷的美词,称为“赞”。“赞”多以规定格式的词牌或不同句数的诗写成,并谱上不同曲调。“朝礼”是神的尊号或祝愿。澳门道教科仪音乐的“赞”和“朝礼”,其韵腔大部分具有浓厚的宫观形式,俗曲比较少见,并以铛及鼓作为主要击乐伴奏。“吊挂”是以至善之文词作赞颂。多以四言、五言、七言、四五言、四七言的词句,谱上不同曲谱。澳门道教科仪吊挂音乐,当中有情调庄严肃穆的曲调,也有改编自为人们所熟悉的广东民间小调。

器乐方面,澳门的道教科仪音乐的“正曲”有“序”与“过场”两种。“序”是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其中的一项特色。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惯以一节称为“序”的音乐作为过门,连接两段“吊挂”或作为一段曲谱的结束,这方式有别于其它地方仅以敲击乐作过门的演奏。“序”有《七星序》《双串七星序》《卫灵序》《十供序》及《九锤序》等。澳门道教科仪的“过场”曲牌多改编自广东小曲调,如《到春来》《一锭金》《上云梯》《下西岐》《三宝佛》《金不换》等。若仅以铛、鼓、钞、锣敲击乐作为过门的鼓法,则称为“四平”。澳门道教科仪音乐的“耍曲”,有纯敲击演奏的发鼓(擂),或配合管乐演奏广东粤剧排场《碧天贺寿》《八仙贺寿》《玉皇登殿》或《大开门》《锦帆开》等曲牌。这些过场乐曲,均以大锣大鼓衬托。

敲击乐是道教科仪音乐最为重要,也最具特色的。右手操鼓左手操铛的法师,是道场音乐的领唱及领奏者,口唱各种韵腔时,左右两手同时分操鼓铛,配合曲谱击出百变悦耳的鼓法及铛法,同时要关顾指挥整个道场音乐,这种独特的演奏方式在道教科仪音乐中是难得的技巧,也是澳门道教科仪音乐中的一朵奇葩。

目前保存在澳门地区的道教科仪音乐曲目,大大小小统计起来多达500余首。中国内地一些重要的道教宫观及道场,如湖北武当山、北京白云观、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四川青城山、上海城隍庙、广东罗浮山冲虚观、广州三元宫等,其科仪音乐的数量现今都没能够赶超澳门的水平,可见,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其曲目数量之多乃名冠前列。

澳门道教音乐本土气息浓郁,地方民间音乐特色鲜明,并具有正一派和全真派经韵音乐混融的特点。道教音乐历来与地方民间音乐血肉相连,尤其是正一道派,斋醮讲究音乐,吸收、融汇地方民间音乐更为主动和自然。澳门的伙居道士,其宗源大都是在清末民初时期从广东顺德、中山、珠海等地迁徙而来,属于正一教派。他们把广东当地的正一派道教科仪和音乐带到澳门并与本土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浓郁的本澳乡土气息和广东地方民间音乐特色的澳门正一派道教科仪音乐。又由于广东的全真道士在二十世纪初数度莅澳结缘及启建道场、奉行法事,全真派的经韵音乐也得以存留于濠江,澳门正一道派科仪音乐藉此吸纳采用。因此,澳门道教音乐中的韵腔,隐约浮现着全真正韵的影迹。可以说,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具有正一派和全真派经韵音乐混融的特点。

三、台湾地区道乐

台湾道教音乐是由中国内地沿海地区流入,并与当地民间习俗与民间音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道教音乐。

台湾主祀道教众神的宫观有4000多座,道教信徒约500万人。早在1950年,就以正一派道士为骨干成立了台湾省道教会。台湾道教依方位分为南北两派,其音乐风格迥异。南部道曲有阴柔之美,唱念之法注重抑扬顿挫,唱腔中音与音之间常用喉咙特殊的振动产生特殊的韵味;北部的道曲则具有刚健之美,唱念之法为圆腔式,歌唱方式与一般的民歌相同。南部的科仪表演较为宏大,经韵的结构缜密,科仪的表演形式、法事的规模等都具有一股雍容典雅之风;北部科仪的表演规模较小,经韵的结构也比较松散,呈现出一种平实之象。

台湾道乐依据其源流可以分为三大系统:道教固有音乐、南管音乐、北管音乐。道教固有音乐即南部大部分的经韵乐章,保存于福建泉州地区的中原古乐,盛行于福建闽南地区、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闽南人社会。南管音乐指的是南部醮场、功德仪式中含有的南管曲调。北管音乐是流行于台湾的民间音乐,主要来自北管的铜鼓乐。

台湾道乐分为器乐与声乐两部分。器乐根据演奏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吹打音乐与锣鼓音乐两类。吹打音乐多以唢呐曲牌与锣鼓牌子连缀而成。其奏法是开始由铜锣鼓奏一段,接着是两只唢呐演奏曲牌,这样锣鼓段与唢呐曲牌循环反复。锣鼓音乐主要用于道教科仪动作性较强的法事。如南部科仪《召四灵》的“舞剑”、《禁坛》的“收禁命魔”,北部科仪《敕水禁坛》的“敕水”与“敕剑”。

台湾道教科仪中使用的乐器,尤其是后场使用的,都是民间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如唢呐、壳子琴、扬琴、笛子、萧、鼓、钹等等。

声乐部分,无论是南部还是北部,在演唱方式上大体一致,分为“引”、“曲”、“吟”三种。“引”是指加伴奏的歌唱,唱法与“吟”相似,只是其歌词有一定的形式和格律,犹如宋词中的引或南北曲中的引子,这种唱法俗称“牵调”、“牵曲”,意思是将一支曲调引长歌唱。台湾南部道曲中用此方式演唱的有《道场进茶》《茶赞》等。“曲”是具有一定拍法的歌曲形式。它有一定长度的乐拍和乐句,只要歌词的格律相同,就可以使用同一个曲调。如《步虚词》《赞道歌》《三启颂》《雁过沙》等。“吟”是一种徒歌,没有乐器伴奏,以简单的旋律配以自由、无固定拍法的节拍歌唱,吟咏的节奏长短随曲文、句法而定。吟又有一般性吟唱和说白夹吟唱之分。说白夹吟唱的方式,用吟的地方常随道士功力的深浅而不同。一般吟唱时,整段词文全用吟的方式,调比较低,加上舒缓的节奏,从低沉的音乐中衬托出法事的庄严。

四、香港地区道乐

香港早在明清时期就受到广州三元宫、惠州元妙观及罗浮山冲虚观的影响有道教传入。20世纪初,先天道在香港大为流行,先后创立了万佛堂、芝兰堂、九龙道会龙庆堂、香港道德会福庆堂、紫霞园等。1930年香港建立了第一家全真道馆——蓬瀛仙馆,属全真道龙门派。香港现有全真道馆40多个,最著名的有圆玄学院及青松馆,其音乐代表着香港全真派音乐的主流。

香港全真派音乐广泛应用于道教的各种斋醮科仪。在科范仪式中,香港道乐也是声乐、器乐类型曲目兼用。声乐曲目的咏唱、吟诵方法在经文中注有:“白”、“读”、“宣读”、“诵”、“令”、“称”、“举”、“念”、“和”、“宣扬”、“唱”、“赞颂”、“赞”等字眼,这些具体可以分为朗诵、吟诵、唱赞等形式。朗诵是介于念说与吟唱之间的声乐曲调,它用提高嗓音朗诵,注重语言声调的自然起伏,旋律性不强,只在句末落韵收音,一字一拍,节奏单一,以木鱼击节数拍。吟诵是介于朗诵与歌唱之间的声乐曲调,它在朗诵的基础上对语言声调作进一步夸张,多伴有曲调及音乐的高声唱诵,用磬和木鱼伴奏。

在香港全真派道教科仪音乐中,器乐曲主要采用合奏形式演奏,通常使用唢呐、笛子、喉管等吹管乐器,还有钹、锣、鼓、铛、木鱼、手铃等打击乐器。器乐曲在科仪中主要用于以下几种场合:一是仪式中念唱经文之前,经生入坛时的打击乐前奏;二是仪式中念唱经文之前,经生站定各自位置,整理衣冠时的吹管及打击乐前奏;三是仪式进行中的吹管打击乐间奏;四是仪式完毕时,经生出坛的打击乐尾奏。在旋律乐器配置上,“朝科”必定包含唢呐,“忏科”以笛子为主,对亡者的“摄招科”、“破地狱科”、“点灯散花科”使用笛子和喉管。所使用的器乐曲牌多取自戏曲曲牌改编而成,可长可短,也可终止在不同音上,灵活循环重复,以配合仪式的需要。

香港全真道教科仪音乐源于广东,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曲有所改变,风格上也发生些许变化,但曲调上仍保持原貌。同时,内地流入的一些民歌和戏曲过场音乐,也广泛地应用于道教科仪之中。由此可以看出,香港道乐与内地流传的民间音乐关系密切。

邋遢道人张三丰

张三丰,明代道人。名全一,或名君宝,号元元子。因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史书上说他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裁,寒暑只有一衲一蓑。张三丰曾游栖于武当山,明太祖、明成祖屡次遣使求之,均不遇。英宗时,封其为“通微显化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