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宗教音乐(阅读中华国粹)
8934700000002

第2章 中国佛教音乐历史概述(2)

南北朝时代,乐僧辈出,创作丰富多采,佛教音乐逐步从寺院走向宫廷和民间,信众欢迎,加上帝王倡导,为隋唐时代佛教音乐的普及与大众化奠定了基础。

二、隋唐时代——发展的黄金期

隋唐时代,佛教不仅盛行俗讲音乐(讲唱经文及佛教故事),而且由于西域交通的发展,西域方面的梵呗也渐渐传入汉地。此外还有从其他佛教国家传入的佛曲梵呗,有些梵呗还为朝廷乐府所用。唐太宗在宫廷欢宴百僚时,经常演奏《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等十部乐。这些外来文化的大量输入,促成了佛教音乐文化的吸收、融合和发展。

隋唐两代,倡导在艺术上采用了多种民间说唱方法和伎艺,发展为一个独立的音乐艺术品种。从运用功能上看,呗赞、转读主要应用于诵习佛教经典;倡导则主要应用于宣扬佛教教义。从音乐上来看,呗赞采用管弦,比较正统、严谨;倡导则采用各种音乐素材,不拘一格,更具有地方化、通俗化倾向。

庙会在唐代已成为艺术表演场所,寺院成为保存和传习佛教音乐的中心,僧人中演唱、演奏大师辈出。如《宋高僧传》称少康唱偈赞,“皆附会郑卫之声,变体而作。非哀非乐,不怨不怒,得处中曲韵”,其艺术魅力如“善医,以饧蜜涂逆口之药,诱婴儿入口耳”。唐《乐府杂录》和《因话录》说文淑“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听者填咽寺舍”。《太平广记》称唐文宗曾采其讲声成为小管的曲子。又如段善本,贞元年间与有“长安第一手”之称的琵琶演奏家康昆仑比艺,其高超的演奏技术使听众倾倒,康昆仑惊服,后拜其为师。唐代佛教的“俗讲”吸引广大百姓,韩愈诗云:“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姚合也有“仍闻开讲日,湖上少鱼船”和“酒坊鱼市尽无人”之句。《续高僧传》记载宝巖和尚登座俗讲时,“案几顾望,未及吐言,掷物云崩,须臾坐没”,有的高僧“随物赞祝,其纷若花,士女观听,掷钱如雨”。

由于佛教的通俗化与唐代俗乐的兴盛,促使唐代的佛教音乐走上了民族化、世俗化的道路,对后世的佛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演奏的佛乐,曲目已经非常丰富。据近人任二北对敦煌卷子中的500余首曲名进行考证研究,其中佛曲有:《婆罗门》《悉昙颂》《佛说楞伽经禅门悉昙章》《好住娘》《散花乐》《归去来》《太子五更转》《十二时》《百岁篇》等281首。在陈旸的《乐书》中,还载有:《普光佛曲》《弥勒佛曲》《如来藏佛曲》《日光明佛曲》《大威德佛曲》《释迦牟尼佛曲》《烧香佛曲》《十地佛曲》《观音佛曲》等26曲。此外,在《羯鼓录》《食曲》《唐会要》等书中,也有佛曲名的记载。唐代佛教音乐还吸收和融合了民间音乐和古乐,如佛曲《五更转》《十二时》《百岁篇》《好住娘》等。历经了600余年的发展、变化,经过汉族多代僧人的努力创造,中国佛教音乐在唐代进入了辉煌灿烂时期。

三、宋元明清诸代——发展的融合期

宋代以后,佛教宗派林立,但各宗派大都修行禅、净、密三宗,为了建立以中国佛教为特色的佛教体制与行法体系,僧侣们越来越重视佛教的仪轨礼乐、音声佛事。除了继承前代的仪轨,如水陆佛事、焰口施食、盂兰盆斋外,又创制了一些新的仪轨,如知礼(公元960—1028年)的《大悲忏》、遵式(公元963—1032年)的《净土忏》、择英的《净土修证仪》等。宋元时期,我国器乐演奏的形式也非常盛行,佛教也较多地采用了这一通俗的形式来供养佛菩萨,并以此来接近民众,接收更多的佛教信徒。

明清时期,由于儒、道、释三家在思想理论上的融合,佛教音乐与道教音乐、民俗音乐之间的沟通更为明显与频繁。佛教音乐大量吸取了南北民间曲调和曲牌,各地寺院相继产生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梵呗,但主要是南北之别。佛乐史上颇有影响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一书,就是采用南北曲的各种曲调填写的,本书50卷,明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1417—1420年)编。此书中来自北曲的有“佛名称歌曲”73首,“世尊名称歌曲”3首,“如来名称歌曲”140首,“菩萨名称歌曲”68首,“尊者歌曲名称”12首;其中来自南曲的有“佛名称歌曲”61首,“如来名称歌曲”56首,“菩萨名称歌曲”22首,“尊者歌曲名称”13首。

总之,唐代佛教音乐文化民族化、世俗化的发展,宋代以后儒、释、道思想的携手与融合,加速了佛教音乐文化的演变与发展。佛教音乐因此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不可分离的一个重要部分。

四、近代——发展保持期

近代佛教音乐基本上保存了明清的传统。音乐活动较著名的,有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北京智化寺、河南大相国寺、扬州大明寺以及山西五台山诸寺院。虽然佛教在我国几经起落,但我国仍完整地保留有佛教各主要派系及其法事音乐。如云南傣族等地传承的小乘佛教音乐;西藏、青海、甘肃、内蒙、云南、四川等地传承的大乘佛教中的藏传佛教音乐;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西、辽宁、河北、河南、浙江、福建、湖南、广东等省市保存的大乘佛教中的韩传佛教音乐等。它们的存在与发展,不仅构成了中国佛教音乐文化独特的艺术框架,而且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遗产与瑰宝。

为了发掘、整理中国古老的佛教音乐,1986年3月,北京广化寺成立了北京佛教音乐团,整理、研究智化寺自明正统(公元1436~1449年)年间流传下来的京音乐。近年来,北京、江西、天津、厦门等地相继成立了佛教音乐团,已整理、出版、发行中国梵呗的音响磁带。在传统梵呗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已将电子琴等现代乐器用于佛门梵呗。

佛教音乐对于中国民间说唱音乐、音韵学以及乐律、音阶和字谱学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另外,崇奉佛教的音乐家和民间音乐艺人,还创作过不少宣传佛家思想的非宗教仪式所用的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如琴曲《普庵咒》,说唱音乐“宣卷”、“宝卷”的早期作品和现代名僧弘一(著名音乐家,李叔同)所作的《三宝歌》(《三宝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首由专业音乐家创作的佛曲,该佛曲刊登于《海潮音》杂志)等。另外,弘一大师为佛教创作的《清凉歌集》(大雄书局出版,1936年10月)中的《清凉》《山色》《花香》《世梦》《观心》五曲,在佛教寺院与信徒中广泛传唱。

中国佛教三大派系

即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汉传佛教主要宗派: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华严宗、密宗。

其中藏传佛教的各派,是在后弘期(公元978年至14世纪)中逐渐形成的。在前弘期(公元640—840年)中,只有佛本之争,佛教内部未有不同的派系。后弘期中因传承的不同产生若干教派,较大的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较小的有希解、觉宇、觉囊、郭扎、夏鲁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