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龙舞和狮舞(阅读中华国粹)
8933500000004

第4章 狮舞的种类

第一节北狮

1、惟妙惟肖的造型

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它的狮头较为简单,一般用木头雕制,眼睛、嘴巴、耳朵能动:舞狮者(一般二人舞一头)全身被狮毛覆盖,下身穿着和狮被同色的金黄色裤子的和靴子,鞋都会披上毛。未舞看起来已经是维肖维妙的狮子。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

2、独特的出场形式

北狮一般是雌雄成对出现;由装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领。有时一对北狮会配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北狮表演较为接近杂耍。配乐方面,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

3、高超的动作表演

北狮动作轻巧,擅长模仿真狮,常结合方桌、桩柱等道具,进行“跌扑”“翻滚”等表演,也有“滚绣球”“过跳板”等技巧动作。以锣鼓伴奏来配合狮子活泼、灵巧、愉快、轻盈的步伐,细腻逼真、诙谐生动地表演出狮子勇猛慓汗、顽皮可爱默契配合,紧密跟随,跳跃翻滚,首尾呼应,以显示北狮的上乘技巧。

4、北狮的表现形式

【“文狮”】以模仿狮子习惯动作和神态为主、表现狮子活泼可爱的神态和嬉戏情节,如欣赏自身的“美”,受到恫吓的“怕”。搜寻食物时的“找”和“嗅”等。“文狮”表演中往往有笑和尚、猴子等角色同场配合,或逗趣嬉戏,烘托喜剧效果的同时,也表现了人们与狮的依恋于情谊。

【“武狮”】表演着重展现狮子腾跃翻滚的威武形象、表演时常与武术、杂技动作揉和、并借助方桌和长凳垒的高台等,让狮子攀爬或蹬上,并在上面做出很多种令人惊叹的高难度动作。

5、独具特色的伴奏风格

北狮舞的伴奏以锣鼓打击乐为主,乐曲都是各自民间的熟悉乐曲,如北京,河北等地多以京剧“武场”锣鼓曲牌,四川等地则以当地剧锣鼓,等等。总之,不同地区的伴奏使舞狮表演风格更具当地特色。

第二节南狮

南狮又称醒狮,主要流传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以广东狮最具代表性。尤以湛江遂溪醒狮天下闻名。南狮主要是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型态,一般只会二人舞一头。

1、南狮狮头分类

南狮的狮头一般上可分为鹤山装狮和佛山装狮。【佛山装狮】的狮头较大而圆,额位宽而有势,嘴较平阔;【鹤山装狮】的狮头较扁而长,嘴突出如鸭嘴状,因此内行人又称之为“鸭嘴狮”。

2、脸谱化的狮头造型

南狮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动。严格来说,南狮的狮头不太像是狮子头,有人甚至认为南狮较为接近年兽。南狮的狮头还有一只角,传闻以前会用铁做,以应付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传统上,南狮强调“性格化”,其狮头造型参照戏曲中的“刘备面”“关公面”“张飞面”等。两位舞狮者分别持狮头、披狮背,根据不同的狮头形象舞出不同的狮头形象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3、多样的表演方式

南狮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其中“狮子采青”最为常见,是南狮表演中最为精彩的内容。相传“采青”原来是有“反清复明”之意,现在一般是取其意头,有“生猛”,生意兴隆的象征。已成为南狮的一个特殊的“仪式”。「青」用的是生菜,是“生财”的意思。“采青”就是将给舞狮队的“红包”包在生菜里,想方设法地放在难以摘取的地方让舞狮人摘取。而狮子也经历艰险采到“青”,并将“青”吞下,然后再吐出来抛给主人,主人接到“青”后意味着接到福了,双方都非常高兴。为了增加娱乐性,采青有时还会用上特技动作,例如上肩(舞狮头者站在狮尾者肩上),叠罗汉,上杆(爬上竹杆),或者过梅花椿(经过高低不一长木椿)等等。

另外,舞南狮有时还会有一人扮作「大头佛」,手执葵扇带领。

并且,凡新狮表演前都有个“点睛”仪式,即主礼嘉宾将朱砂涂于新狮的眼睛上,象征赋予生命。

4、南狮的音乐伴奏

南狮伴奏以锣鼓为主要乐器,配以大锣、大鼓、大钹。狮的舞动要配合音乐的节奏。常用鼓谱有三星鼓、五星鼓和七星鼓三种。鼓声的强弱、快慢。速度与柔和,都根据醒狮舞的不同套路、不同动作而设置。表演时,舞蹈步幅小。动作较为柔和细的,以“三星”伴奏,主要表现狮子喜、惊、疑、怒的神态。“七星”伴奏时,舞狮步幅变动大,动作大起大落,表现狮子英武敏捷、勇猛威武打气质形象。

5、舞蹈造型

南狮的舞蹈造型很多,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寳、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等;舞者透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故此南狮讲究的是意在和神似。

6、南狮比赛

南狮比赛种类可分为高椿狮艺竞赛和传统狮艺竞赛,其中较主流的为高椿狮艺的比赛。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美国等地,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性的醒狮大赛。而较著名的国际比赛有两年一度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云顶世界狮王争霸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