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龙舞和狮舞(阅读中华国粹)
8933500000002

第2章 狮舞前言

一、狮舞的流派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变革,舞狮逐渐形成了许多流派,主要以北派和南派为主。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根据狮子造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1、北派

【北派】舞狮形式(也称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表演者一人或二人全身被狮被遮盖,下身穿着与狮被同样颜色的金黄色裤子,仅露双脚在外。引狮者扮武士,手拿绣球,在京鼓、京锣的打击乐中表演。

2、南派

【南派】的舞狮(也称南狮,也就是潮汕常见的舞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分为狮人、狮被、狮尾、狮头造型,外壳是竹蔑编织后糊上纱纸,画上五颜六色的图案,额头吊镜子再挂上四只绣花球,眼睛安上玻璃珠,更显威武凶厉。狮被是一匹染上图案的布,布边缀满珠线。狮足以竹架糊成面,画上与头类似的图案。舞狮形式却没有全身遮,舞狮时,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头尾互相配合。

二、狮舞的艺术特色

1、狮舞的表现形式

狮子舞原是广场舞蹈,常在乡村晒谷场上表演,群众四面围观。狮子舞还会走街过巷地到各家各户去拜贺,群众便追随着去看,边走边烧鞭炮,鞭炮声、锣鼓声、小孩子们的嬉笑声夹杂在一起,走到哪里就把热闹带到哪里。陶寺狮舞开始为单人狮,动作简单,后发展为大狮二人,小狮一人,同时为了满足更多的人和更远处的人能够看到狮子表演,人们开始设计并尝试进行攀高表演,俗名“狮子上板凳”。随着狮子舞的广泛流传,狮舞技巧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于是狮子跃上了高处并发展为在高凳上展示各种高难度的技巧和各种栩栩如生的神态,成为了竞技项目。

2、独特的音乐伴奏

陶寺狮舞的伴奏乐器主要有大小战鼓、大堂鼓、大锣、京锣、手锣、大钹、中钹、小钹、小铰子、木鱼等。随着咚咚咚咚咚咚咚、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等节奏,助手在几分钟内快速、准确、稳固地用29条板凳搭起15层9米高的塔台,凳子之间不做任何固定。每条板凳的面宽16厘米,长1.25米,高57厘米,一般由硬杂木精工做成。在鼓乐声中,领狮人引领大小狮子上场亮相。

3、栩栩如生的道具制作

这些狮子是专门精心设计定做的,大狮头直径50厘米,重6.5公斤,身长2.7米,小狮子直径35厘米,重4公斤,身长1.7米左右,摇头、摆尾、转睛、动耳、舔舌、吐字等道具都作了特殊加工。狮面色彩斑斓,铜铃般的眼睛,血盆大口,下有胡须,十分威武。

4、惟妙惟肖的舞蹈动作

扮狮人或两人一组,两位舞者一头一尾,全都裹在狮体内,一般是个高的舞狮头,个矮的舞狮尾,分别舞动狮头和狮身狮尾;或由一人装扮幼狮,在持绣球引狮者的引导下表演。在拜狮、引狮、戏狮、训狮过程中,舞者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或蹲或立、或奔或走、翻滚、搔痒、抢球、踩球憨态可掬、惟妙惟肖。

三、狮舞的表演形式

狮的舞法分为“文”“武”两种,即“文狮”和“舞狮”。

1、“文”、“武”狮的表演形式

【“文狮”】活泼调皮,和蔼可亲,聪明伶俐,能通人性,是人格化了的狮子,表现形式常常是一只母狮出场,三四只幼狮陪衬,在嬉闹中展示一幅天伦之乐的生活场景。“文狮”舞的表演强调模拟人的表情,它通过打滚、抖毛等夸张动作表现愤怒、愉快、亲昵、生气等各种表情。“文狮”的动作细腻诙谐,主要表现狮子的活泼及嬉戏神态,如抡球、戏球、舔毛、搔痒、打滚、洗耳、打瞌睡等,富有情趣性。

【“武狮”】舞大多时候是双狮共同出场,表演是将武术与杂技相糅合,有难度很大的惊险技巧,舞者通过直立、翻滚、跳跃、打斗等表演,表现其勇猛、强悍的一面。

2、狮舞的舞蹈意义

在表演中群狮和领狮人的嬉舞,表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采取拟声、传情等手法,具有丰富的摹拟性。伴奏采用锣鼓经,对狮舞的表演节奏、情绪、动作给予紧密配合,具有表现情节的戏剧性和对音乐的引领作用。

3、技艺高超的舞狮表演

领狮人表演单人绳鞭,鞭训狮子。在领狮人的召唤下,群狮通过翻、腾、蹦、跳等动作,围着塔跃跃欲试,表演进入高潮部分。随着急促的锣鼓点,领狮人迅捷地在塔内手脚协调地转动攀爬,用7秒的时间快速旋转上至9米高的塔顶。四只狮子分别围在凳塔的四个方向,面对高塔做着各种动作,没有丝毫的畏惧,表现了群狮按捺不住尝试挑战的心情。随着领狮人在高空吹起一阵响亮的口哨,空中戏狮开始了,狮子们像听到了征战的号角,快速蹬上高桌向上攀爬,随着一层层登高,越到高处地方越狭窄,群狮由起初的大大咧咧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只见它们像听话的孩子,不断随着领狮人的指挥调节着自己的位置。狮子的彩色毛发在风中飞舞起来,伴随着鼓点,每前进一步高高的凳子塔就会摇晃起来,由于塔的顶部狭窄,同时容纳9个人很困难,况且重心都集中到了顶部,于是人们似乎看到高塔在空中摇摆起来,让下边的观看者捏上一把汗,顿时全场静了下来,甚至听得见狮子在半空的喘息声。但狮子们却在按部就班地前进,没有丝毫的犹豫,在达到顶端后它们似乎有些得意忘形,表演起了“水中捞月”、“蜻蜓点水”、“瑶池摘星”等高难度的动作,好似天狮腾飞,令人惊叹不已。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全靠9个舞狮人的平衡、力量、胆量和技巧的结合来完成。人们虽然看不见舞狮人的表情,但从他们看似大大咧咧实则小心翼翼的动作中还是能感觉到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并不是轻松的。领狮人在塔顶表演“金鸡独立”,头顶在8寸宽的板凳中心,双足朝天,一手执毛笔,一手捧纸板书写,表演“空中倒福”绝活,内容根据每次表演时的主题和场合书写出不同的祝福语。看着在高空中微微晃动的领狮人,人们的眼睛不敢有丝毫的眨动,甚至屏住了呼吸,生怕惊着了塔顶专心致志的高空舞狮人。直到领狮人和群狮重新回到地面,人们才敢大大地呼吸上一口,并报以热烈而长久的掌声。

四、狮舞的历史溯源

1、狮舞的传说

据传说,舞狮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传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

2、舞狮的起源

舞狮起源众说不一。神话传说是以前山中出现狮子,吃掉村庄内的村民,后来村民学会武功,格毙狮子,村民模仿狮子的形态而成为舞狮;亦有神话版本说是如来佛把狮子引走,因此南狮中常有“大头佛”引领狮子。亦有传说有村民以纸扎狮子及锣鼓驱走年兽,演化成为舞狮。

较为可靠的说法是: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貎、动作作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

3、舞狮的形成与发展

舞狮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与西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大约始于汉代以后。早在一千九百年前,波斯通过了丝绸之路同中国进行了双方的商业贸易,同时也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波斯使者还把狮子等动物运到中国,当时中国中原地带不产狮子,但随着接下来的古代中国与西亚、印度等国之间进行友好交往,更多的狮子来到了中国境内。如《后汉书》记载汉章帝时月氏国(西域一个小国)进贡狮子,当时叫“狻猊”。《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舞狮的前身。何谓“象人”,三国时魏人孟康的注释说:“象人就如今(指魏国)扮演鱼、虾、狮子的伎人。”从那时人们便把雄健、威武的狮子视为吉祥、勇敢的象征。开始时盛行于宫廷之中,后来才逐渐发展到民间,成为节日和社戏中的主要娱乐节日。

4、栩栩如生的唐代狮舞

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舞狮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舞狮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

据史料记载,在唐朝,薛用弱撰写的《集异记~王维》曾详细地记述了一个与舞狮有关的故事:以诗画驰名于公卿之间、任太乐丞的王维,因手下伶人擅自舞《黄狮子》,《黄狮子》舞如皇帝不在场观看,是不能表演的。王维违犯了这个规矩,被免职贬作济州(今山东济宁)司库参军。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唐玄宗时,有一种规模很大的表现勇士戏狮的“五方狮子舞”,被列入部伎八部之一。在唐《太乎乐》中记载有《五方狮子舞》。该舞表演时,由伎人扮演五头五种颜色不同的狮子,每头狮子由两名戏狮子的狮子郎牵着,狮子郎手里拿着红拂子逗引狮子,狮子作俯、仰、腾、跃各种动作,同时还有一百四十人高唱着《太平乐》伴舞。这不难看出,当时的演出场面是十分壮观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诗中,对狮子舞作了详尽的描述:“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把当时盛行的狮子舞的形象和舞姿刻划得细腻诙谐、栩栩如生。从上述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舞狮在唐代从形式到技巧都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5、闻名世界的狮舞

后来舞狮跟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相当盛行舞狮。聚居欧美的海外华人亦组成不少醒狮会,每年的春节或重大喜庆,他们都会在世界各地舞狮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