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否则,你就不可能去调整企业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改革。企业独立自主经营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就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宁为鸡头,不当凤尾
你是愿意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经营自己的公司呢,还是情愿被上面的直属公司每天指手画脚,给你规定任务呢?
对此,青年时代的柳井正给了我们一个准确的答复:独立自主。
在创业初期,即便是那时经验不是很丰富的柳井正也在其父亲的影响下,早早地知道了公司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由于父亲以前经营的服装企业在自主经营方面出现过一些挫折,柳井正也见过许多小企业被吞并的事件,所以在子承父业之后,他就明确地对全体员工说:“我们公司以前是卖男士服装的。那些和我们有业务关系的男士服装制作厂家,有的被商社收购,有的废弃,有的倒闭,基本上命运都很惨。即便一开始是自己出资经营的厂家,也会逐渐受到商社等进货商的支配,最终被商社系列化,其产业自身进入衰退,底下的小企业也纷纷倒闭。”所以,他提出“我们公司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这一原则。
他深知,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就只会被其他企业吞并,不能进行自己的产业调整。上层企业也不会好心到替你来优化生产结构,尽心尽力地为你做什么改革的规划,只会任你自生自灭,最终难逃倒闭的厄运。
而柳井正在总结父亲的服装店为什么屹立至今不倒的时候,也感慨万千地说道:“我不得不佩服父亲的先见之明,我们只是一家小型男士服装店,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形成自有品牌,制造自己的商品,向消费者直接提供我们的商品,这就是我们成功的途径。”
企业只有能够随着市场的外在环境和自身的内在环境不断变化,调整自己,才能够避免“大鱼吃小鱼”的残酷现实,才能够时刻掌控自己的命运。
被并入其他公司的后果
有些企业家很“懒”,对于被吞并总是抱有一些期望的。他们觉得,被吞并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至少在短时间内不用去操心会关门大吉的问题,总公司会给我们一些指导、一些资金上的支持,我们也能利用总公司的名头,让自己的产品更好卖一些。
这话是没有错,但是他们明显没有看到其他一些不良后果。
1.自身管理。被吞并,就意味着企业家放弃了企业的所有权和主要的管理权,你的企业将不再属于你,企业做得好坏,对于你自身并没有什么影响。在管理员工时,虽然贵为企业主管,但是在员工中的威信力远远不如总公司随便派下来的一个特派员。因此,企业的内部管理混乱是必然的。
2.长期经营。虽说总部的确会在收购初期给予被吞并的公司一些帮助,但也仅仅局限于让你不倒闭而已,而不会全心全意地去扶植你。对于企业的长期经营来说,这是非常不利的。
3.调整和创新。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其根源就在于自身的调整和创新,这两样东西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但是一旦被吞并,就意味着企业家自动放弃了这两项特权。没有总部的许可,你将没有权力作出任何的调整和变动,创新就更不可能了。
4.资金链、生产链。还有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企业的资金链和生产链被严格地控制住了。企业之所以能充满活力、运作流畅,就是因为它能将所有的资源充分调动,哪里该用钱、生产量的大小、物流的速度等都由自己掌控,哪怕是人力和物力不是很充裕,也会得心应手。作为别人的下属企业,每一笔资金的动用、每一次生产的变更都要经过上级单位的批准,这就使得企业处在一个极为被动的地位,资金和生产的流动环节无比迟滞,这样的企业是跟不上市场的快速变化的,被淘汰也只是迟早的事。
企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
企业独立自主,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只有将这一权力把握在自己手中,企业才能够真正起步,走出当前的种种困境,在行业内独领风骚。
1.企业结构规划。企业,尤其是做服装零售业的企业,最要重视的是刚起步时的结构规划,规划包括客户的定位、产品的定位、宣传定位和内部部门职责的定位等,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这种定位和规划,是建立在拥有自主经营权的基础上的。
2.生产和营销布局。毫无疑问,支撑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就是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生产没问题,但是东西卖不出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场灾难;销售火热,生产又跟不上,也是一个让企业家头疼的问题。企业只有独立自主,及时进行内部外部调节,才能在二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3.企业结构、框架的调整。时代和经济不断发展,市场更是瞬息万变,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内外部问题进行一定的调整,才不会被环境淘汰。
改革只有自己去做
企业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生产体制、生产技术、生产标准、产品规格、产品款式、物流体系、部门职能、宣传手段……其中的每一项,一旦落后,都能打乱企业未来发展的走向,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就是势在必行的了。
有人会说:“即便我是别人旗下的公司,在面临不得不改革的困境的时候,总公司总不能放任不管,置我们于死地吧?”话是没有错,但就像是人不能等感觉渴了再喝水一样,企业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问题出现并且加剧了,才作出改革。否则,等你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去通报上级,请求批准改革,事态早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了。
所以,企业的改革绝不能假手于人,而是要自己去做的。
自己做“盟主”的柳井正
真正的大型企业,其发展必定是全方面的,管理也是多样化的,对于其附属公司或者直营店的管理也是尽心尽力的。柳井正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愿望,从23岁开始,花了十年的时间来摸索适合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发展模式,又花了十八年的时间来巩固和发展这一模式。
常见的经营模式有以下几种。
1.特许连锁加盟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总店通过收取一定的加盟费用,允许其他外部人员加盟品牌旗下,使用该品牌的商标、装修、宣传效果、管理模式等,为旗下加盟店提供门店选址、店面统一装潢、经营培训、机械设备、产品宣传等服务。这一模式的好处在于总店不需要过多地干涉加盟店的发展,只需提供必要的原材料、宣传支持等,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也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缺点就是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导致总店和加盟店的脱节,不恰当的宣传也会使得旗下门店生意冷淡,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像麦当劳、肯德基等知名餐饮品牌,使用的都是连锁加盟模式。
2.品牌直营模式。品牌直营,顾名思义,所有该品牌旗下的门店,都由总店统一负责管理,不管是品牌、服务、产品生产和供应、营销等环节,都是由总店一概包揽的。对于管理者和企业来说,这种模式虽然比较累,却是最能将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模式。各大直营店与总店的关系无比密切,既服从于上级,也有着自己的独立经营权。直营店所处的卖场是总店提供的,并由后者提供产品、服务、运输等工作。
3.专注模式。专注模式则分为很多种,例如专注于生产、专注于销售、专注于宣传等,都属于专注模式。这一模式介于前两种模式之间,总店可以只为分店提供品牌、产品、宣传、销售其中之一的服务,将该项目所能发挥的作用最大化,至于其他的项目,则需要各分店自己去达成了。专注模式能够让公司上下一心,努力在某一领域做到最好,但是也很容易造成总店和分店的分离,成为单纯的互相利用的关系,而失去了原本的从属关系。而那些专注于品牌策划、宣传的企业,在某些情况下,也非常有可能发展为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空壳公司”。
在这三大主流模式中,柳井正和他的优衣库到底是作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呢?
要当就要当“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