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8749300000011

第11章 洋洋大观的《诗经》(1)

《论语·阳货》中有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话,那就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那么,《诗经》涵盖了哪些内容呢?

第一节周族史诗

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史诗。这些史诗像历尽岁月沧桑的老人,娓娓讲述着本民族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们的业绩。周族的史诗也一样,它们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那个离我们很远很远的时代中,先人们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和残酷的社会环境作斗争的情景,充分体现了先人们不但具有创造世界的卓越能力,而且具有伟大的艺术想象力。

世界各民族的史诗,主要来源于上古人民创作的歌谣、英雄的传说以及神话故事,在世代口耳相传的过程中,被收集、整理成了史诗的形式。这些史诗不断地流播、传承,不断得到充实、润色,同时也得以保存。《诗经》中五篇周民族的史诗,就是这样产生、流传和被保存下来的。它们就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和《大明》,这五篇诗都在《大雅》中。它们虽不是宏篇巨制,但却比较完整地叙述了从始祖后稷诞生到武王伐纣胜利为止的周部族的发祥、发展、壮大的主要历史环节,突出了周民族祖先筚路蓝缕、艰难创业的精神,歌颂了为周民族的繁衍、壮大作出巨大贡献的后稷、公刘、太王、文王、武王这几位英雄祖先。

我们先看《生民》,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神奇动人的神话故事:有一天,帝喾之妃姜嫄到郊外奉行“禋祀”之礼,以祓除无子之疾。她看见地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便把脚踩在足印的趾头上,回来后她发现自己怀了身孕,生下来的孩子叫作后稷。后稷初生时是个圆球形的肉体,连哭声都没有,姜嫄惊恐不安,以为上帝不接受她的“禋祀”,才给她这么一个怪胎,于是忍痛将后稷遗弃了。所以后稷又名作“弃”。谁知把弃丢在小巷里,牛羊走来哺育他;把弃丢在树林中,伐木者走来救了他;把弃丢在寒冰上,鸟儿飞来呵护他。后稷就这样神奇地长大了。他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农艺。他种大豆,大豆丰收;种禾苗,禾苗茂盛……无论菽麦瓜果,在后稷的培植下,无不结实累累。《生民》的第五章是这样描写后稷种庄稼的:

【原文】【今译】

诞后稷之穑,后稷种田最拿手,

有相之道。的的确确有绝招。

茀厥丰草,先把乱草来锄掉,

种之黄茂。再把五谷种下了。

实方实苞,嫩芽长大结花苞,

实种实褎,新苗渐渐身子高,

实发实秀,挺起禾秆抽出穗,

实坚实好,籽粒饱满颜色好,

实颖实栗,禾穗硕大年丰收,

即有邰家室。人人都往邰地跑。

后稷不愧是个农业专家,他除草播种,禾苗壮硕,谷穗饱满。诗歌细致逼真的描写,使我们仿佛亲耳听到庄稼拔节的唰唰声,看到五谷丰收的喜人情景。

因为后稷有种植庄稼的特殊本领,他为周族人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他因而被周人推为祖先,人们尊他为“谷神”,并且用代表百谷的“稷”来称呼他。

现在我们知道,所谓姜嫄履大人迹而生稷的说法,不过表明这时还属于母系制向父系制转化的时期。母系社会是一个男女野合的时代,人们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所以都认为姜嫄生子是履大人迹之故。历史上可能确有后稷其人,我们从一些古籍中还可以发现有关后稷的材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孟子·滕文公》:“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育。”可见周人对这位先人是多么地爱戴,也可以看出农业对周民族的繁衍生息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周族另一首著名的史诗是《公刘》。“公”是爵,“刘”是名。据周世系记载,公刘是从后稷算起的第四代,其时约为公元前一七○○年左右,大约在夏末商初之际。公刘是夏代末期周族的酋长。当他和他的族人居住在邰这个地方的时候,受到夏桀部的骚扰,《史记·刘敬传》记:“公刘避桀居豳。”于是他毅然决定举族迁徙,渡过渭水迁往豳地(今陕西邠县和永寿县之间)。史书对公刘的评价很高,《史记·周本纪》说:“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诗的首章写公刘率众出发:

【原文】【今译】

笃公刘,公刘忠诚善良,

匪居匪康。没有一天把福享。

乃埸乃疆,他把田园整治,

乃积乃仓。他让粮食归仓。

乃裹糇粮,准备干粮好上路,

于橐于囊。大袋小袋都装满。

思辑用光,大家努力为国争光,

弓矢斯张,张弓搭箭,士气昂扬,

干戈戚扬,肩扛干戈,手举盾牌,

爰方启行。步调一致,奔向远方。

诗一开始的“笃”字就写出了公刘的忠厚和勤于职守,在迁徙之前,他整治田亩、囤积粮食,为保证途中需要,他命令将干粮装满袋,为防备意外,他命令士兵弯弓搭箭,高举干、戈,精神饱满地直奔远方。

公刘到了豳(陕西旬邑县西)以后,忙着察看地形,席不暇暖,“陟则在隰,复降在原”,一会儿登上山顶,一会儿下至平原,身先士卒、不惮劳苦。他选择“京”地营建宗庙,带领百姓种植粮食。人民安居,公刘之国渐具规模。诗的最后四句这样描写当时的盛况:

【原文】【今译】

夹其皇涧,皇涧两旁,屋舍整齐,

遡其过涧,过涧两边,新居并立,

止旅乃密,外来民众生活安定,

芮鞫之即。沿河上下人烟密集。

公刘的声望越来越高,依附他的人也日益增多,早来的人有的住在皇涧两岸,有的面向过涧搭屋;迟来的人只好沿着水边盖房子。可以想见,那时豳地一带人声笑语,鸡鸣犬吠的繁荣安定的景象。公刘真不愧是创业之主啊!

《绵》记叙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领族人由豳地迁往岐山的事迹。从公刘到古公亶父十代,都以豳为生息之地,但北方的戎狄不断侵扰周族,古公亶父无力抵抗,就带着家小和部众,迁居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各地的人听说古公是仁人,纷纷扶老携幼来归附他,人口比在豳地时更多了。古公就在周原上开辟土地,建造房屋,砍树修路。诗的第六章描写工地上的热闹场面:

【原文】【今译】

捄之陾陾,呯呯呯呯把土装,

度之薨薨,轰轰隆隆填土忙,

筑之登登,捣土夯土登登登,

削屡冯冯。削高拍平响乒乓。

百堵皆兴,百堵高墙筑起来,

鼛鼓弗胜。大鼓擂得震天响。

建筑工地上,“呯呯”的捣土声,“薨薨”的投土声,交杂着“登登”的捣土声、“冯冯”的削土声,真是五音繁会、群乐并作,一支充满劳动激情的交响乐章在工地上空回荡。杨公骥《中国文学史》说:“诗中不仅有声有色地描写了建筑房子的过程,而且表现了周人对新生活方式的欢欣。”古公迁岐以后,励精图治,振兴周室,为后来文王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绵”的意思,据姚炳《诗识名解》解释说:“瓜生皆由小以至大,始虽为瓞(小瓜),渐继成瓜,瓜成又复生瓞,此所谓绵绵不绝意耳。”诗以此比喻周族将由弱而强、生生不息,的确非常生动形象,而且寓意深远。

这首诗最后两章还附带提到文王箕绍太王,文治武备、人民归顺的一个小故事:虞(故地在今陕西朝邑县境内)、芮(故地在今山西平陆县境内)两国国君互相争夺土地,纠缠不休,听说文王公正贤明,就约定说:“西伯(文王),仁人也,盍往质焉。”两人一起找文王评理去了: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二国之君,感而相谓曰:“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乃相让,以其所争田为闲田而退。

《毛传》上的这则故事说明文王的确是个仁君,所以他能够得到许多贤臣良将的辅佐,终于成就了大业。

《皇矣》是称颂太王振兴周邦、太伯王季让国和文王受命并且伐密、伐崇取得胜利的诗歌。如其中第五章:

【原文】【今译】

帝谓文王:上帝谆谆诫文王:

“无然畔援,“不要暴虐学猖狂。

无然欣羡,不要垂涎他人物,

诞先登于岸。”先踞高位基业创。”

密人不恭,密须国人不恭顺,

敢拒大邦,竟敢侵犯我大邦。

侵阮徂共。既侵阮国又图共,

王赫斯怒,文王发怒须发张。

爰整其旅,整顿军队伐元凶,

以按徂旅。阻止敌兵向莒方。

以笃于周祜,周族福气大增长,

以对于天下。国力强盛威名扬。

方玉润《诗经原始》评这几章道:“连用‘帝谓文王’句,特笔提起,是何等声灵!通篇文势皆振。后代文惟韩愈往往有此。”这首诗不但在艺术上有此气势,作为历史文献,它的价值也是很珍贵的。

《大明》主要是歌颂武王克商伐纣的功绩。《逸周书·世俘解》记载说:“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杀)商王纣……甲寅谒殷于牧野……王入,进万(万舞),献《明明》(《大明》),三终”。据推算,“甲寅”日是武王于“甲子”日灭殷后之第五十天,可知此诗作于武王灭殷后不久。诗中最精彩的篇章是描写武王和商朝军队在牧野展开战斗的壮观场面(如上所引)。诗中写商纣的战旗密集有如森林,写武王在牧野大义凛然、庄严宣誓。广阔的战场上,周朝士兵奋不顾身、勇猛出击,战车隆隆,战马奔腾,尚父一马当先,犹如雄鹰奋翅飞扬,终于击败了商纣,重新开创清明盛世。

冯沅君、陆侃如的《中国诗史》称这几首诗分别为“后稷传”、“公刘传”、“古公亶父传”、“文王传”、“武王传”,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就不仅仅是诗化的个人传记,而是一部光辉的周族的创业史诗。它们无疑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史记·周本纪》中的一些章节,就是依据它们写成的。

第二节劳动之歌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经》中有许多优美的民歌,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诗人用它们来表达心中的快乐,用它们来发泄积郁的痛苦,用它们来解除劳动的疲惫。请听听《周南·芣苢》这首歌吧!

【原文】【今译】

采采芣苢,车前子采呀采,

薄言采之。快快采起来。

采采芣苢,车前子采呀采,

薄言有之。快快采些来。

采采芣苢,采呀采,快采车前子,

薄言掇之,一株一株拔起来。

采采芣苢,采呀采,去采车前子,

薄言捋之。把那籽儿抹下来。

采采芣苢,车前子,采呀采,

薄言袺之,放进衣襟盛起来。

采采芣苢,车前子,采呀采,

薄言之。掖起衣襟兜回来。

芣苢就是中药中的车前草。关于它的药效,有说其籽可治妇女不孕和难产;有说可治男子恶疾的,总之是一种很有用的药草,所以妇人们都来采撷它。诗歌通过对“采之”、“有之”、“掇之”、“捋之”、“袺之”、“之”等采摘动作的描写,表现出妇女们欢悦的心情、勤快的劳动过程。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这种情景作了十分形象动人的描述: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这种情景,不要说置身其中,就是闭上眼睛想想,也会为那远古传来的美妙歌声所倾倒。汉代的《列女传》记载了有关这首诗的一个小故事:宋人之女嫁为蔡人之妻,不幸丈夫染上恶疾。宋女之母劝女改嫁,女儿不从,说:“丈夫不幸,就是我的不幸,怎么能离他而去呢?既然嫁给他了,就应从一而终,就算他遇上不治之症,我也不能改嫁。像芣苢这种草,虽然味道恶臭,人们也并不舍弃它,而是把它采来,浸泡给亲人用。何况我们是夫妇呢?”于是她便作了《芣苢》这首诗,以明心志。这个故事在当时流传很广。但是像宋女坚执的这种“从一而终”的观念,在《诗》的时代并不普遍,而且诗中那种欢快的调子和宋女忧伤的心情也不吻合。所以这首诗的作者不可能是宋女。大概芣苢可治恶疾的说法,在社会上已经流行,当时汉儒提倡礼教,所以把宋女曾吟诵过的《芣苢》这首诗,附会为宋女所作,当作宣传贞节的教材吧?另外一首富有情趣的劳动诗歌,是《魏风·十亩之间》:

【原文】【今译】

十亩之间兮,十亩桑林宽又宽啊,

桑者闲闲兮,优哉悠哉来采桑,

行与子还兮。采完和你把家还。

十亩之外兮,十亩桑林外边宽啊,

桑者泄泄兮,自由自在来采桑,

行与子逝兮。采完和你去那方。

在宽阔的桑林地带,采桑姑娘们正在劳动,她们三五成群地或动手移步,轻笑浅语;或呼朋唤友,相约归去。这首采桑曲的每句都用了一个语气词“兮”,恰当地表达出了一种轻松、舒缓的情调,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桑林中祥和、快乐的气氛。

古时候,贵族女子出嫁前,要由女师教给她们妇德、妇言、妇容、妇工方面的知识,出嫁前三个月,还要进行一次宗庙祭祀,所用祭品是鱼、、藻之类。准备祭品的工作,当然是由奴隶们担任的。《召南·采》就是女奴们一边采一边唱和的劳动歌曲:

【原文】【今译】

于以采?在什么地方采草?

南涧之滨。在那清清南涧旁。

于以采藻?在什么地方采水藻?

于彼行潦。在那弯弯溪流畔。

于以盛之?采来藻装哪里?

维筐及筥。大筐小筐盛起来。

于以湘之?采来藻哪里煮?

维锜及釜。用那小锅和大釜。

于以奠之?什么地方供祭品?

宗室牖下。宗庙窗前来摆满。

谁其尸之?仪式由谁来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