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8726200000032

第32章 “苏联”冲击波(5)

时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河滩里的苹果树一年比一年增多。每年冬天,为了保护小树苗不被冻死,要用心保护果树。有些地段要防止小树干枯,他们在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把小树苗一棵棵按倒,用黄土掩埋,等到春天,再将小树扶起,如此这般反复两三次,果树才具备了抗击风寒的能力。河滩里的果树慢慢地长起来了。李顺达经常到果园,他在树下慢慢地走、细细地看。有一棵树开花了,花谢以后,露出了几个小果子,李顺达高兴地看了看周围,想把这个消息告诉社员,正好宋金山从山上下来了,顺达叫道:“老宋,你快来看,咱们的苹果树结果了!”金山的两条长腿跨着大步子,兴冲冲地来到树下。围着树走了一圈又一圈,然后向顺达建议:“叫咱们社员都来看看,叫大家高兴高兴!”社员们听说苹果树开始结果的消息,一群群,一伙伙都来参观,苹果变红的时候,方园百十里参观的人就没有间断过。秋天,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采摘了第一批苹果,只有六个。东西虽少,但乡亲们有自家的老习惯,越是珍贵的东西,越要分给大家享用,这六个苹果该送给谁呀?应该向上级党委报喜啊。社员大会作出决定,送给山西省委一个、晋东南地委一个、平顺县委一个,留下三个,装在一个特别的玻璃匣子里,作为纪念品,供全体社员参观。

在社员大会上,李顺达激动地说:“六个苹果是很少,意义却很大哩!有少不愁多,再过三年五年、十年八年,西沟的苹果要坐上汽车,运往全国各地。

顺达刚说完,宋金山站起来:“我要说几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咱们种的秋子树,收下了大苹果!这是听了毛主席的话,建设山区的胜利果实。”“老宋说得好!”牛老叔嚷着给他鼓掌。

宋金山乐呵呵走过去抓住牛老叔的手,凑近他耳根说:“秋子树换了苹果树的脑袋,长出苹果了,你那保守脑袋也换了一多半,剩下小半个,多会儿换完啊?”大家在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中,走过了艰难的创业时期。

一转眼是好几年,开花的苹果树一年比一年多。苹果树上结的苹果也一年比一年多。顺达的另一个老战友路文全已六十多岁了!

李顺达建议他看苹果园,他不服老,个性强,性子还那么急。收秋紧张的时候,他在农业队;社里要修房圈窑时,他在建设队;社里缺少饲养员,他又当饲养员。由于老路学过泥瓦工的手艺,是大队一个出色的瓦工,他在建设队的时间比较多。他常常爬上高高脚手架,叫人担心。李顺达为了对他负责,几次建议路文全退出建设队,去照看一片苹果园。

苹果园就在路文全的房顶上,上一条山坡路,两分钟走到了。分配给路文全的具体任务是拿根棍子,赶赶偷吃苹果的鸟雀,路文全一听就摇头。他说他在建设队干泥瓦工在行,他要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建设队的青年人。李顺达听老路说得有道理,就让他留在建设队。

但是,李顺达吩咐建设队的同志们:不要让老路上脚手架,只在下面指点指点,当个技术指导。

有年春天,社里盖马房,路文全早早就到了工地,他对大家说“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盖屋修房,狠抓质量。”路文全没有文化,对于学习新名词却挺热心,他有他自己的看法,老农民光说些老古话不行,新名词里有革命思想,咱得多记一些,所以他经常出口的话是四六句子,对仗工整,似乎是个文化人。

路文全正是以忠心耿耿的态度,在为集体盖马房。他手拿一把瓦刀熟练地砌着砖。墙在增高,愈来愈高,搭起了脚手架。

路文全习惯地蹬上了木梯,有人拦住了他:“老李交代过,你上了年纪,在地面指导指导就行。”路文全恍然大悟,嘿嘿地笑着,退到了一旁。李顺达与自己患难与共的老战友情同手足,他了解这些伙计,都是干起活来不要命的人,对他们必须下命令。于是路文全只好服从分配,到了苹果园。

路文全初到苹果园,很有点泄气,他在苹果树下走来走去,站着不是味儿,坐着不对劲。他想:这算什么?每天待在苹果园,养老吗?

他要去找李顺达,向他说清楚,不能把这号工作分配给老路。路文全往沙底栈走去。他把两手背在后面,从小路上了大路。那步子跨得又大又匀,一步足有三小尺。

在大队院里,他碰上了李顺达。李顺达从老路那副神色上,就猜出了他来干什么。

“坐下来,老路,我正想找你坐坐哩。”李顺达走到院里堆放的木料旁边,拣了根光洁的木头,让老路坐下。

路文全想:坐下就坐下,反正要提的问题照样跟你提。他坐下,不等李顺达开口,就来了个开门见山:“我不照看苹果园。”李顺达笑了:“你是说照看苹果园的工作不重要?”“在苹果园守苹果树,这能算工作?”老路抬起那满是皱纹的脸,像有满肚子委屈似的,“老兄弟,咱们在一块干活不是三月、三年、是三十多年!建设山区么,就得像个建设山区的样子!俺抡惯了镢头,扛惯了石头,搬惯了砖头。这不出力、不淌汗的活儿,俺干不了!”李顺达细心听老战友发表意见,听得出,他的话里有情绪。他几十年如一日,吃大苦、耐大劳。六十多岁了,还要争着挑重担!挑上以后不想卸下来。这样的老贫农,在西沟还多哩!得细心做他们的工作,千万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顺达想到这里就说:“老路啊,建设山区,就得向前发展哩。咱们种苹果树的时候,使镢头刨树苗、刨石头,如今长成一片苹果树,就得学会剪枝、嫁接、防治病虫害,技术多哩!现在,咱社有一万多株苹果树,结果的一年比一年多,要不要照管哩?就说水上的几个苹果园吧,结的果多,品种又好。由于雀鸟的糟害,损失很大,不仅是集体少了一笔收入的问题,给国家上交的苹果减少了,这不是件小事。老路,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快慢哩。”路文全睁大了眼睛,认真听着李顺达的讲话,那最后一句话,就像一把铁锤一样,打在他的心上。他相信李顺达说的话,他想:咱们地里种的粮食、树上结的果子、山里刨的药材,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财富,报纸上经常说哩。问题是,我老路该怎么办哩?李顺达很了解路文全,他知道老路的脾气,他是个刚强性子,却是通情达理,他看老路的思想在起变化,就给他鼓劲:“回到你那苹果园去吧,老路,不要以为只有抡镢头、扛石头才是挑重担,把苹果照看好了,别叫鸟雀糟害了,这副担子也不轻啊!”老路呵呵地笑了,他满意地回到了水上。

苹果由小到大,由青变红黄,有的由黄变红。各种鸟鹊一群一群飞到了苹果园,在苹果树上狠命地啄。苹果被啄了一个个小窟窿,跌落到地上,路文全初见这情景,心真疼啊!他一下子全明白了,李顺达对他谈的话说照看苹果园这副担子不轻,这个任务很艰巨,他要把这几个苹果园照看好,不辜负同志们对他的信任、委托。路文全拿了长长的一根棍子,在苹果园里跑着、喊着赶鸟雀,他常常站在高高的石崖上,像一个忠于职守的哨兵,守护着苹果园,和老路一起照看苹果园的年轻人,扛起社里发给的鸟枪,在上上下下几个苹果园里巡逻,果园的枪声,把偷吃的鸟雀赶得四处飞逃,路文全得意地笑了。

是采摘苹果的时候了。大队的劳力往往安排不过来,熟透了的苹果跌落到地上,跌一个损耗一个,是集体的损失!老路心里焦急。

大队干部不允许他上树采摘,他想:不怕,这苹果树比脚手架低得多!他亲自上树去采摘苹果,把小荆条篮子挂在树枝上,他稳稳地采,轻轻的放在篮子里,然后提下来,倒在筐子里。这些苹果运到长治、太原、大同,要走远路,一点也碰不得!

在路文全的精心护理下,水上苹果园的苹果不失时机地采摘完毕,苹果园中心的场地上,红的、紫的、黄的、青的苹果,分得清清楚楚,一堆堆的像小山,一篓篓摞着像城墙,它们等待出发,去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哩!

那是我们国家遭受到经济困难的一年,由于物资奇缺,社会上又出现了自由市场,在那时候这是不允许的。有一天,从外地来了几个人到西沟来收购苹果,准备在自由市场高价卖出去。他们找到了社干部、村上的社员,都被拒绝了。虽然私人来收购苹果的价钱远远高于国家的统购价格,但那时的李顺达与全国大多数人民一样,是绝不会算经济账的,他们只听党的话、听上级的话。对这些想来买苹果的“投机倒把”分子,是坚决抵制的。我们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当时的社会西沟村苹果丰收环境,李顺达也不例外。

正像李顺达在十几年前预料的那样,西沟的苹果一年比一年多,由头年生产六个变成几十斤、几百斤、几千斤、几万斤。到了1973年,苹果达到年产三十多万斤。

每当采收苹果的季节,西沟的所有部门,包括上学的孩子,接待站的全体服务人员以及住在这里的房客们全部出动。食堂担着馒头、烩菜与小米粥,一同浩浩荡荡上山摘苹果。公社、大队的卡车,拖拉机穿梭着,把苹果送到四面八方去,这是西沟社员献给全国人民的丰收果,是石头山坡、干河滩里长出来的果实,是劳动的汗水灌溉的果实,当然这些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