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山海经》,夏禹及益所记,而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如此郡县不少,以为何也?”答曰:“史之阙文,为日久矣;加复秦人灭学,董卓焚书,典籍错乱,非止于此。譬犹《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赵国、常山、奉高、真定、临淄、冯翊等郡县名,出诸药物;《尔雅》周公所作,而云‘张仲孝友’;仲尼修《春秋》,而《经》书孔丘卒;《世本》左丘明所书,而有燕王喜、汉高祖;《汲冢琐语》,乃载秦望碑;《苍颉篇》李斯所造,而云‘汉兼天下,海内并厕,豨黥韩覆,畔讨灭残’;《列仙传》刘向所造,而《赞》云‘七十四人出佛经’;《列女传》亦向所造,其子歆又作《颂》,终于赵悼后,而传有更始韩夫人、明德马后及梁夫人嫕。皆由后人所羼,非本文也。”
【译文】
有人问:“山海经》是夏禹和伯益所记,里面却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等这些到秦汉时才有的郡县,你觉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说:“史料残缺,由来已久;再加上秦朝灭绝学术,董卓焚书,这使得典籍错乱不堪,还不止这些。譬如《本草》托名是神农所著的,却有豫章、朱崖、赵国、常山、奉高、真定、临淄、冯翊等郡县名以及这些地方所产的各种药草;《尔雅》是周公所著,却说西周人‘张仲孝友’;孔子修订《春秋》,但《春秋左氏传》却写到了孔子的去世;《世本》是春秋时左丘明所著,其中却有对战国时燕王喜和西汉高祖刘邦的记载;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汲冢琐语》居然记载了秦始皇一统后的秦望碑;《苍颉篇》是秦代的李斯撰写的,却写到了‘汉朝兼并天下,海内之人皆驯服,陈豨被黥、韩信覆灭,讨平叛乱平定残贼’;《列仙传》是西汉的刘向撰写,而《赞》中说其中74人在佛经中已有记载;《列女传》也是刘向撰写,接着刘向的儿子刘歆又作《颂》,记到战国赵悼后就结束了,但是却在传中发现还有汉朝的更始韩夫人、明德马后以及梁夫人嫕。这些都是后来的人加进去的文字,并不是原著中所有的。”
【原文】
或问曰:“东宫旧事》何以呼‘鸱尾’为‘祠尾’?”答曰:“张敞者,吴人,不甚稽古,随宜记注,逐乡俗讹谬,造作书字耳。吴人呼‘祠祀’为‘鸱祀’,故以‘祠’代‘鸱’字;呼‘绀’为‘禁’,故以‘纟’傍作‘禁’代‘绀’字;呼‘盏’为竹简反,故以‘木’傍作‘展’代‘盏’字;呼‘镬’字为‘霍’字,故以‘金’傍作‘霍’代‘镬’字;又‘金’傍作‘患’为‘镮’字,‘木’傍作‘鬼’为‘魁’字,‘火’傍作‘庶’为‘炙’字,‘既’下作‘毛’为‘髻’字;金花则‘金’傍作‘华’,窗扇则‘木’傍作‘扇’,诸如此类,专辄不少。”
【译文】
有人问:“东宫旧事》中为什么把‘鸱尾’读作‘祠尾’?”我答道:“作者张敞是吴地人,他不太注重探究事物的源流,往往随便记载注释,追随乡俗以讹传讹,创造出字体罢了。因为吴地的人把‘祠祀’读成”鸱祀“所以就用‘祠’来代替了‘鸱’;把‘绀’读成‘禁’,所以用‘纟’旁加‘禁’来代替了‘绀’;把‘盏’字读成竹简反,所以用‘木’旁加‘展’来代替了‘盏’;把‘镬’字读成‘霍’,所以用‘金’旁加‘霍’字来替代了‘镬’;又用‘金’旁加‘患’字来造了‘镮’,‘木’旁加‘鬼’字来代替了‘魁’,‘火’旁加‘庶’字来代替了‘炙’,‘既’下加个‘毛’字来代替了‘髻’;金花则用‘金’旁加个‘华’字来代替,窗扇就用‘木’旁加个‘扇’字来代替:诸如此类,均为妄加臆断的。”
【原文】
又问:“东宫旧事》‘六色罽’,是何等物?当做何音?”答曰:“案:《说文》云:莙,牛藻也,读若”威“音隐》:‘坞瑰反。’即陆机所谓聚藻,叶如蓬者也。”
【译文】
又问:“东宫旧事》中所说的‘六色罽’是什么意思?该读什么音?”回答说:“据考证:《说文》中说:‘莙’,即为牛藻,读音同‘威’。《音隐》注音为‘坞瑰反’,就是陆机所说的‘聚藻’,叶子像蓬草的植物。”
【原文】
“又郭璞注《三苍》亦云:‘蕴,藻之类也,细叶蓬茸生。’然今水中有此物,一节长数寸,细茸如丝,圆绕可爱,长者二三十节,犹呼为‘莙’。又寸断五色丝,横着线股间绳之,以象莙草,用以饰物,即名为‘莙’;于时当绁六色罽,作此莙以饰绲带,张敞因造‘系’旁‘畏’耳,宜作‘隈’。”
【译文】
另外,郭璞注释《三苍》时也说:“蕴,是属于藻一类的东西,叶细长且有蓬松的茸毛。‘如今水中还长着这种东西,一节约有几寸长,茸毛细小如丝,圆转弯曲很招人喜爱,长的有二三十节,也叫’莙‘。此外,把五色丝截成一寸长短,横着系在绳子上,做成像莙草的样子,用来为物品作装饰,就命名为’莙‘。到时系六色丝,制作这种’莙‘来装饰绳带。张敞于是就根据这个造了一个’纟‘旁加’畏‘的字,应该作’隈才对”。
【原文】
柏人城东北有一孤山,古书无载者。唯阚骃《十三州志》以为舜纳于大麓,即谓此山,其上今犹有尧祠焉;世俗或呼为“宣务山”,或呼为“虚无山”,莫知所出。赵郡士族有李穆叔、季节兄弟、李普济,亦为学问,并不能定乡邑此山。余尝为赵州佐,共太原王邵读柏人城西门内碑。
【译文】
在柏人城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孤山,古书中对此无记载。只有阚骃的《十三州志》认为尧收舜于大麓,说的就是该山,山上至今还保留着尧的祠堂;人们有的叫它“宣务山”,有的叫它“虚无山”,但是都不知这称呼的出处。赵郡的士族有李穆叔、李季节兄弟,再加上李普济,都是做学问的人,但是他们三个却依然无法确定家乡的这座山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曾担任过赵州的官员,与太原的王邵一起研读过柏人城西门内的碑石。
【原文】
碑是汉桓帝时柏人县民为县令徐整所立,铭曰:“山有巏嵍,王乔所仙。”方知此“巏嵍”,山也。“巏”字遂无所出。“嵍”字依诸字书,即“旄丘”之“旄”也;“旄”字,《字林》一音亡付反,今依附俗名,当音“权务”耳。入邺,为魏收说之,收大嘉叹。值其为《赵州庄严寺碑铭》,因云:“权务之精”,即用此也。
【译文】
该碑是汉桓帝时柏人县的百姓为当时的县令徐整立的,上面刻着:“山有巏嵍,王乔所仙。”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巏嵍山。“巏”字却没有出处。“嵍”字按照字书,即是“旄丘”的“旄”字。“旄”字,《字林》一音亡付反,如今依附俗名,应把“巏嵍”读成权务才对。我到邺地后,曾在魏收面前提起这事,他对此大为赞赏感叹。等他写《赵州庄严寺碑铭》时,就写了“权务之精”,用的就是这一结论。
【原文】
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西都赋》亦云:‘卫以严更之署。’所以尔者,假令正月建寅,斗柄夕则指寅,晓则指午矣;自寅至午,凡历五辰。冬夏之月,虽复长短参差,然辰间辽阔,盈不过六,缩不至四,进退常在五者之间。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尔。”
【译文】
有人问:“一夜为什么分五更?‘更’又是什么意思呢?”回答道:“汉魏以来,称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叫‘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也叫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均是以‘五’为单位的。《西都赋》也说:‘用严更官署来护卫。’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如果以寅月为正月,那么北斗星的斗柄到了傍晚时候就会指向寅,到了天亮的时候就会指向午位了;从寅到午,一共经历了五个星区。虽然冬天和夏天的夜晚长短不同,但是斗柄在一夜之间所指向的星区,多的不超过六个,少的也不少于四个,一般总是在五个左右。更,就是经历的意思,‘五更’就是一夜经历五个时段,所以把一夜叫作五更。”
【原文】
《尔雅》云:“术,山蓟也。”郭璞注云:“今术似蓟而生山中。”案:术叶其体似蓟,近世文士,遂读蓟为“筋肉”之“筋”,以耦“地骨”用之,恐失其义。
【译文】
《尔雅》说:“术,就是山蓟。”郭璞注释说:“术就是像生长在山中的蓟。”据考证:术的叶子的形状像蓟,近代的文士就把“蓟”读成“筋肉”的“筋”,把它和枸杞(地筋)相混淆,这恐怕已经与它的本义背离了。
【原文】
或问:“俗名‘傀儡子’为‘郭秃’,有故实乎?”答曰:“风俗通》云:‘诸郭皆讳秃。’当是前代人有姓郭而病秃者,滑稽戏调,故后人为其象,呼为‘郭秃’,犹《文康》象庾亮耳。”
【译文】
有人问:“木偶戏俗称为‘郭秃’,这有什么典故吗?”回答说:“风俗通》说:‘所有姓郭的都忌讳秃字。’大概是由于前代人中有姓郭且秃头的人,他幽默诙谐,于是后人就按照他的形象制作了木偶,并称它为‘郭秃’,这就像《文康》戏模仿庾亮一样。”
【原文】
或问曰:“何故名‘治狱参军’为‘长流’乎?”答曰:“帝王世纪》云:‘帝少昊崩,其神降于长流之山,于祀主秋。’案:《周礼·秋官》,司寇主刑罚、长流之职,汉、魏捕贼掾耳。晋、宋以来,始为参军,上属司寇,故取秋帝所居为嘉名焉。”
【译文】
有人问:“为什么把管理监狱的参军称为‘长流’呢?”回答说:“帝王世纪》说:‘天帝少昊崩逝,他的神灵降在长流山,主掌秋天的祭祀。’据考证:《周礼·秋官》中说,司寇主掌刑罚、长流的职责,跟汉、魏时的捕贼掾类似。直至晋宋方始设参军,由司寇管辖刑罚、长流的职责,相当于汉、魏时的捕贼掾。晋、宋以来,才有参军这个职务,归属司寇管辖,于是就采用秋帝少昊居住的长流山做参军这一职务的美名了。”
【原文】
客有难主人曰:“今之经典,子皆谓非,《说文》所言,子皆云是,然则许慎胜孔子乎?”主人拊掌大笑,应之曰:“今之经典,皆孔子手迹耶?”客曰:“今之《说文》,皆许慎手迹乎?”答曰:“许慎检以六文,贯以部分,使不得误,误则觉之。孔子存其义而不论其文也。先儒尚得改文从意,何况书写流传耶?”
【译文】
有位客人责难我说:“现在经典中对文字的解释,你认为有很多错误,而《说文解字》对文字的解释,你却认为都是正确的,这样的话,那么不就是说许慎比孔子还要高明吗?”我拍手大笑道:“现在的经典都是孔子的手迹吗?”客人反问道:“现在的《说文解字》都是许慎的手迹吗?”回答说:“许慎根据六书来分析字形解释字义,将文字按部首分类,使文字的形、音、义准确无误,即使错了的,也能准确发现错在何处。孔子校订经书,只保存经文的大义宗旨,而不推究文字。以前的学者尚且还用改变字形的办法来附会文意,至于流传抄写过程中的错误就更多了。”
【原文】
“必如《左传》‘止戈’为‘武’,‘反正’为‘乏’,‘皿虫’为‘蛊’,‘亥’有‘二首六身’之类,后人自不得辄改也,安敢以《说文》校其是非哉?且余亦不专以《说文》为是也,其有援引经传,与今乖者,未之敢从。又相如《封禅书》曰:‘导一茎六穗于庖,牺双觡共抵之兽。’此‘导’训‘择’,光武诏云:‘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是也。”
【译文】
除非像《左传》中认为武字是由“止”“戈”组成,“正”字反过来就是“乏”,“蛊”字是由“皿”“虫”组成,“亥”字是由“二”和“六”组成,像这样对文字的分析解释,后人已无法随意改变,又怎么敢用《说文解字》去考证这种说法的是非呢?同时,我也不认为《说文解字》是完全正确的,书中引用的典籍原文,如果与现在通行的典籍有出入,我也不敢盲从。例如:司马相如的《封禅书》说:“导一茎六穗于庖,牺双觡共抵之兽。”这句话中的“导”是选择的意思,光武帝下诏书说:“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其中的“导”字也是选择的意思。
【原文】
“而《说文》云:‘导是禾名。’引《封禅书》为证;无妨自当有禾名导,非相如所用也。‘禾一茎六穗于庖’,岂成文乎?纵使相如天才鄙拙,强为此语;则下句当云‘麟双觡共抵之兽’,不得云‘牺’也。吾尝笑许纯儒,不达文章之体,如此之流,不足凭信。大抵服其为书,隐括有条例,剖析穷根源,郑玄注书,往往引以为证;若不信其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