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汉书》说:“中外禔福。”“禔”字应当从“示”。禔,即“安”之意,读音则是“匙匕”的“匙”,其词义见于《三苍》、《尔雅》、《方言》等书中。黄河以北的学士们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江南书本中的“禔”字大多被误写为从“手”,再加上一些写文章的人往往刻意追求对偶,于是竟然把它写成了“提挈”的意思,这恐怕也是错误的。
【原文】
或问:“汉书注》:‘为元后父名禁,故禁中为省中。’何故以‘省’代‘禁’?”答曰:“案:《周礼·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纠禁。’郑注云:‘纠,犹割也,察也。’李登云:‘省,察也。’张揖云:‘省,今省詧也。’然则小井、所领二反,并得训‘察’。其处既常有禁卫省察,故以‘省’代‘禁’。詧,古‘察’字也。”
【译文】
有人问:“《汉书注》中有因为汉元帝皇后的父亲名叫‘禁’,所以禁中改为省中。为什么要用‘省’来代替‘禁’呢?”我回答说:“据考证,《周礼·宫正》说:‘掌管王宫的戒令纠察。’郑玄还注释说:‘纠,就与割、察的意思相同。’李登说:‘省,就是察的意思。’张揖说:‘省,即为今天的省詧。’如果真是如此,则小井反、所领反两个读音所代表的意思都可解释为‘察’。那个地方既然有禁卫省察,那就当然可以用‘省’来代替‘禁’了。詧,就是古代的‘察’字。”
【原文】
《汉·明帝纪》:“为四姓小侯立学。”按:桓帝加元服,又赐四姓及梁、邓小侯帛,是知皆外戚也。明帝时,外戚有樊氏、郭氏、阴氏、马氏为四姓。谓之小侯者,或以年小获封,故须立学耳。或以侍祠猥朝,侯非列侯,故曰小侯,《礼》云:“庶方小侯。”则其义也。
【译文】
《后汉书·明帝纪》中说:“为四姓小侯立学。”据考证,汉桓帝行加冠礼时,又赏赐给四姓及梁、邓小侯丝帛,如此看来他们都是外戚了。汉明帝时,外戚有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四姓。他们被称呼为小侯,大概是由于年幼时就获得封号,所以必须设立学校;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是侍祠侯或者猥朝侯这样的闲职,虽然是侯,但是并不是上等的列侯,所以就叫小侯。《礼记》中所说“诸方小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后汉书》云:“鹳雀衔三鳝鱼。”多假借为“鳣鲔”之“鳣”;俗之学士,因谓之为“鳣鱼”。案:魏武《四时食制》:“鳣鱼大如五斗奁,长一丈。”郭璞注《尔雅》:“鳣长二三丈。”安有鹳雀能胜一者,况三乎?鳣又纯灰色,无文章也。
【译文】
《后汉书》说:“鹳雀衔着三条鳝鱼。”“鳝”常假借作“鳣鲔”的“鳣”字;很多读书人就叫它鳣鱼。据考证:魏武帝的《四时食制》中记载:“鳣鱼就像五斗容积的器具那么大,有一丈长。”郭璞注《尔雅》时说:“鳣鱼长二三丈。”鳣鱼这么大,鹳雀连一条都衔不住,更不要说三条了。鳣鱼又是纯灰色的,且没有花纹。
【原文】
鳝鱼长者不过三尺,大者不过三指,黄地黑文;故都讲云:“蛇鳝,卿大夫服之象也。”《续汉书》及《搜神记》亦说此事,皆作“鳝”字。孙卿云:“鱼鳖鳣。”及《韩非》、《说苑》皆曰:“鳣似蛇,蚕似蠋。”并作“鳣”字。假“鳣”为“鳝”,其来久矣。
【译文】
鳝鱼最长的也超不过三尺,最宽的也超不过三指,且是黄底黑纹,所以常会有人说:“蛇鳝,就像卿大夫衣服上的图案。”《续汉书》和《搜神记》也都曾提及此事,都写作“鳝”字。荀子说:“鱼鳖鳣。”《韩非子》、《说苑》也都说道:“鳣像蛇,蚕像蠋。”都写作“鳣”字。把“鳣”假借为“鳝”,是由来已久的了。
【原文】
《后汉书》:“酷吏樊晔为天水郡守,凉州为之歌曰:‘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而江南书本“穴”皆误作“六”。学士因循,迷而不寤。夫虎豹穴居,事之较者,所以班超云:“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宁当论其六七耶?
【译文】
《后汉书·酷吏传》记载:“酷吏樊晔为天水郡太守,凉州人给他编了首歌说:‘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江南的《后汉书》底本和副本,都将“穴”字误写成“六”字,有些学者沿袭了这个错误,而不觉察。其实,虎豹住在洞穴中,这是很明显的事情,所以班超说:“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再说这句词里也没有必要去计量乳虎是六个还是七个呀!
【原文】
《后汉书·杨由传》云:“风吹削肺。”此是削札牍之柿耳。古者,书误则削之,故《左传》云“削而投之”是也。或即谓“札”为“削”,王褒《童约》曰:“书削代牍。”苏竟书云:“昔以摩研编削之才。”皆其证也。
【译文】
《后汉书·杨由传》中说:“风吹削肺。”这里的“肺”字其实是指削札牍的那个“柿”字。古代,书写错了就要用刀将它削掉,因此《左传》中有“削而投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人认为“札”就是“削”,王褒的《童约》说:“书削代牍。”苏竟写道:“昔以摩研编削之才。”这些都是把“札”说成是“削”的证据。
【原文】
《诗》云:“伐木浒浒。”《毛传》云:“浒浒,柿貌也。”史家假借为“肝肺”字,俗本应是悉作“脯腊”之“脯”,或为“反哺”之“哺”。学士因解云:“削哺,是屏障之名。”既无证据,亦为妄矣!此是风角占候耳。《风角书》曰:“庶人风者,拂地扬尘转削。”若是屏障,何由可转也?
【译文】
《诗经》中有:“伐木浒浒。”《毛传》说:“浒浒,即为削去木片的样子。”史家将“假借成肝肺的”肺“字,因此通行本就全部写成了脯腊的”脯“或”反哺“的”哺“学士们根据这种情况而解释道:削哺,是屏风的名称。”这种观点当然是没有证据的,也是在胡扯。其实,“风吹削肺”的意思是说只有根据四方的来风才能预测吉凶祸福。《风角书》中就有:庶人风者,拂地扬尘转削。倘若是屏障的话,那还能将它吹得转动吗?
【原文】
《三辅决录》云:“前队大夫范仲公,盐豉蒜果共一筒。”“果”当做“魏颗”之“颗”。北土通呼物一块,改为一颗,“蒜颗”是俗间常语耳。故陈思王《鹞雀赋》曰:“头如果蒜,目似擘椒。”又《道经》云:“合口诵经声璅璅,眼中泪出珠子。”其字虽异,其音与义颇同。江南但呼为“蒜符”,不知谓为“颗”。学士相承,读为“裹结”之“裹”,言盐与蒜共一苞裹,内筒中耳。《正史削繁音义》又音“蒜颗”为苦戈反,皆失也。
【译文】
《三辅决录》说:“南阳郡太守范仲公,盐豉蒜果共一筒。”“果”字应该是“魏颗”的“颗”字。北方通常把一块物体称为一颗,“蒜颗”这种说法在民间很常用。因此陈思王的《鹞雀赋》说:“头如果蒜,目似擘椒。”此外,《道经》说:“合口诵经声璅璅,眼中泪出珠子。”“果”“颗”“这些虽然字形不同,但它们的音义却是一致的。江南的人只叫做”蒜符“不知道叫”颗“学士们相继沿袭,把”果“读作”裹结“的”裹“还将其说成是盐与蒜共同放在一个包裹里,然后放入竹筒中。《正史削繁音义》又读”蒜颗“的”颗为苦戈反,这些都是错误的。
【原文】
有人访吾曰:“魏志》蒋济上书云‘弊攰之民’,是何字也?”余应之曰:“意为‘攰’即是倦之耳。张揖、吕忱并云:‘支傍作刀剑之刀,亦是剞字。’不知蒋氏自造支傍作‘筋力’之‘力’,或借‘剞字’,终当音九伪反。”
【译文】
有人问我:“魏志》记载蒋济上书时说‘弊攰之民’中的‘攰’是什么字?”我回答道:“我认为‘攰’就是‘倦’的字。张揖、吕忱都说:‘支字旁加上刀剑的刀,也是剞字。’不明白为什么蒋济又自造了一个‘支’旁加一‘筋力’的‘力’字,也许是假借的‘剞’字吧。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念九伪反。”
【原文】
《晋中兴书》:“太山羊曼,常颓纵任侠,饮酒诞节,兖州号为‘濌伯’。”此字皆无音训。梁孝元帝尝谓吾曰:“由来不识。唯张简宪见教,呼为‘嚃羹’之‘嚃’。自尔便遵承之,亦不知所出。”简宪是湘州刺史张缵谥也,江南号为硕学。
【译文】
《晋中兴书》记载:“泰山的羊曼,常常颓废任性,还总是饮酒无度,因此被兖州人称为‘濌伯’。”这个“濌”字既没有读音也没有释义。梁孝元帝曾对我说:“不知道这个字的由来。只有张简宪曾教过我,说读作‘嚃羹’的‘嚃’。于是从此我就这样读了,但依然不知道它的出处。”简宪是湘州刺史张缵的谥号,江南的人都认为他是学问高深之人。
【原文】
案:法盛世代殊近,当是耆老相传;俗间又有“濌濌”语,盖无所不施,无所不容之意也。顾野王《玉篇》误为“黑”傍“沓”。顾虽博物,犹出简宪、孝元之下,而二人皆云重边。吾所见数本,并无作“黑”者。“重沓”是多饶积厚之意,从“黑”更无义旨。
【译文】
据考证:何法盛所作的书稿离那个年代很近,应该是听长者口耳相传而得来的;民间又有“濌濌”的说法,意思是无所不及。顾野王的《玉篇》误写成“黑”旁加“沓”字。他这个人虽然学识渊博,但比简宪、孝元帝到底还是差了一些,而这两个人都说是“重”旁。我所见的几种本子,也没有写成“黑”旁的。重沓的意思是充足丰饶积累极厚,要是从“黑”旁,那么就不知道该怎样解释它的意思才算合适了。
【原文】
《古乐府》歌词,先述三子,次及三妇,妇是对舅姑之称。其末章云:“丈人且安坐,调弦未遽央。”古者,子妇供事舅姑,旦夕在侧,与儿女无异,故有此言。“丈人”亦长老之目,今世俗犹呼其祖考为先亡丈人。又疑“丈”当做“大”,北间风俗,妇呼舅为“大人公”。“丈”之与“大”,易为误耳。近代文士,颇作《三妇诗》,乃为匹嫡并耦己之群妻之意,又加郑、卫之辞,大雅君子,何其谬乎?
【译文】
《古乐府》歌词中,先讲到三个儿子,然后才接着讲到三个儿媳,妇是与公婆的称呼相对的。歌词的末句说:“丈人且安坐,调弦未遽央。”古代,儿媳早晚都在公婆身边侍奉,就像亲生儿女一样,因此有这种说法。丈人也是对长辈的称呼,直到今天,民间习俗还称死去的祖父为“先亡丈人”。又怀疑“丈”字应当为“大”字。北方地区有这样的风俗,媳妇称呼公公为“大人公”。“丈”字和“大”字是很容易写混的。近代的文人学士,写了很多《三妇诗》,竟把它弄成了匹配自己的众多妻妾的意思,再加上郑卫之类淫荡的歌词,这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是多么的荒谬虚伪啊!
【原文】
《古乐府》歌百里奚词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吹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吹”当做“炊煮”之“炊”。案:蔡邕《月令章句》曰:“键,关牡也,所以止扉,或谓之剡移。”然则当时贫困,并以门牡木作薪炊耳。《声类》作“扊”,又或作“扂”。
【译文】
《古乐府》歌中赞颂百里奚的词说:“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吹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吹”字应该是“炊煮”的“炊”。据考证:蔡邕的《月令章句》说:“键,是用来关门的门栓,也有的说是剡移。”由此可知,百里奚当时非常贫困,都把门栓当柴火烧了。《声类》写作“扊”,又写作“扂”。
【原文】
《通俗文》,世间题云“河南服虔字子慎造”。虔既是汉人,其《叙》乃引苏林、张揖;苏、张皆是魏人。且郑玄以前,全不解反语,通俗反音,甚会近俗。阮孝绪又云“李虔所造”。河北此书,家藏一本,遂无作李虔者。《晋中经簿》及《七志》,并无其目,竟不得知谁制。然其文义允惬,实是高才。殷仲堪《常用字训》,亦引服虔《俗说》,今复无此书,未知即是《通俗文》,为当有异?近代或更有服虔乎?不能明也。
【译文】
《通俗文》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河南服虔字子慎造”。服虔既然是汉代人,但他的《叙》却引用苏林、张揖的话;而苏、张二人均是三国曹魏时人。再说了,在郑玄以前的人是不懂反切注音的。可是《通俗文》中的反切音,却恰好跟现在通行的做法相符合。阮孝绪又说是“李虔所造。”黄河以北的这种书,我家中就有一藏本,但也没有标明是李虔所撰。《晋中经簿》和《七志》中,也没有记载关于它的条目,竟然不知道到底是谁撰的。不过,这本书文义允当通畅,确实是出于学识渊博的文士之手。殷仲堪的《常用字训》,也引用服虔的《俗说》,但是现在已看不到这本书了,也不知道它是否就是《通俗文》,抑或是有什么不同之处。或者说也许还有另外一个服虔?这些都没有办法弄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