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颜氏家训
8626600000019

第19章 卷四(3)

【译文】

何逊的诗真是清新奇巧,并且形象生动的语言很多;而扬都的评论者却批评他的诗总是太多深思,用心太苦,衰冷萧瑟之意太浓,没有刘孝绰的诗那样雍容闲和。尽管如此,刘孝绰还是很妒忌他,平时诵读他的诗句时,总是说:“蘧车响北阙,不道车。”后来他又撰写了《诗苑》,却只收录了何逊的两首诗,当时的人们都讥讽他心胸狭窄,不够大度。刘孝绰在当时已享有盛名,没有什么人值得他佩服。他只佩服谢,常常把谢的诗放在几案上,动不动就讽诵玩味。梁简文帝因为喜欢陶渊明的诗,因此也常常像他这样做。江南有俗语说:“梁朝有三何,子朗才气最足。”“三何”指何逊、何思澄、何子朗。何子朗的诗也崇尚清新奇巧。何思澄登游庐山时也常有佳作问世,他在当时也是桂冠级的诗人。

【评析】

诗人陆游曾做诗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颜氏在本篇开篇就指出了写文章不同于做学问,他说学业上的迟钝者,只要多下工夫,仍能达到精熟的程度;但是写文章如果没有才气,无论怎样精心致力,终究难免流于鄙俗。所以说,如果没有天赋和才气,还是不要去写文章为好。

他还指出撰写文章,就像人骑着骏马,虽很飘逸潇洒但还是要勒紧缰绳,不可纵意而行,以免偏离正道,乃至坠入沟坑。也就是说写文章要守章法,不可放任自流。这既是为文之道,也是为人之道。同时,颜氏更加重视文章的思想性,他主张文章当以思想性为第一,艺术性为第二,这是难能可贵的。当代大学者钱钟书对颜氏的文论推崇备至,称其“论文甚精”,“深解著作义法”,其高明之处,远非那些“徒能命笔、不识体要”的人所能比拟。

曾国藩也很注重加强对子弟的作文方面的培养。他曾不止一次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提到写文章的诸多事宜。在给儿子纪泽的信中,他指出做文章要模仿古人的风格和间架。比如《诗经》造句的方法,没有一句话是无原本的,而《左传》里的文句,多数是现成的句调。扬子云被称为汉代的文宗,而他的《太玄》模仿《易》,《法言》模仿《论语》,《方言》模仿《尔雅》,《十二箴》模仿《虞箴》,《长杨赋》模仿《难蜀父老》,《解嘲》模仿《客难》,《甘泉赋》模仿《大人赋》,《剧秦美新》模仿《封禅文》,《谏不许单于朝书》模仿《国策·信陵君谏伐韩》,几乎每篇文章都是模仿前任而来的。即使是韩、欧、曾、苏几位文坛巨星的文章,也都有模仿的痕迹,这种模仿的写法已成为一种特定的体裁。因此他希望儿子以后做文章做诗赋,都应该用心模仿,不过间架可自成一体,这样收到的效果比较快,入门也更显容易。颜氏也提醒子孙,做文章要学会取长补短,即以古人文章的体制格调为根本,以今人文章的文辞格调作为补充,做到二者并存,不可偏废。

曾国藩在给儿子纪泽的信中说:“文章的雄奇以行气为第一,造句为第二,选字为第三。可是绝对不会出现选字不古雅而句子会古雅的,句子不古雅而行气会古雅的情况;更不会出现选字不雄奇而句子能雄奇,句子不雄奇而行气能雄奇的情况。所以文章的雄奇,关键在行气,而行气又要靠造句选字的工夫来提升。古人的文章中,我最喜欢雄奇之作,其中昌黎第一,扬子云第二。二位先辈的行气,本来是由天意传授,非人力所为。而对于人和事的精当处,昌黎是在造句方面见长,而子云则是在选字上所下的工夫多一些。你还说叙事、志、传一类文章难于行气,其实并非如此。比如昌黎的《曹成王碑》、《韩许公碑》,属于千奇万变的风格,是旁人无力效仿之作,卢夫人的铭、女挐之志之类的文章,也一样显得雄奇崛强。你可以试着细读这四篇文章,就会知道这两大两小,每篇都具有雄奇的文风。”

关于“学贵专”的问题,曾国藩也有独到的见解。在给儿子的回信中写道:“韩愈缺少阴柔之美,而欧阳修缺少阳刚之美,更何况是其他人,怎能兼而有之呢?凡是说妄图兼采众长的人,最终几乎都是一无所长。”他还指出:“年少时的文章总是要以气象峥嵘为贵,就如同苏东坡所说的,如同锅上的蒸汽,蓬蓬勃勃,气势汹涌。古文像贾谊的《治安策》、贾山的《至言》、太史公的《报任安书》、韩愈的《原道》、柳宗元的《封建伦》、苏东坡的《上神宗书》,八股文像黄陶庵、吕晚村、表简斋、曹寅谷,墨卷像《墨选观止》、《乡墨精铭》中所造的两排三叠的文章,都具有最强盛的气势。你应该注重在气势上下工夫,而不能只局限于在揣摩上用功。你的习作大致上偶句较多而单句较少,段落较多而分股较少,其实也没必要总是拘泥于八股文的格式。作短文时,或者只有三五百字,长的或者八九百字、一千个字,都是可以的。虽然是‘四书’题,或者引用后代的史事,或者议论当今的现实,也都是可行的。总之都要在气势上尽量舒展,笔力要用得强健,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受到束缚,以致越来越拘泥、呆滞。”

曾国藩还在信中写道:“从古至今,无论什么样的文人,每当下笔造句之时,都是以‘珠圆玉润’四个字为主。无论什么样的书法家,每当着手落笔之时,也以‘珠圆玉润’四个字为主。所以我以前给你的信,专门用一个‘重’字来纠正你的缺点,用一个‘圆’字来督促你能学有所成。当代的人评论以前的文学家,都认为若论文章的圆润、辞藻华丽,皆比不上徐陵、庾信,却不知道江淹、鲍照更圆润,进而有沈约、任昉;再有潘岳、陆机;再追忆到东汉的班固、张衡、崔驷、蔡邕;进而追溯到西汉的贾谊、晁错、匡衡、刘向,这些人在文章的圆润方面也是很有造诣的。至于说司马迁、相如、子云三人力求文章险僻深奥,而不求圆润;但是如果细细读来,也并非如此。至于昌黎,他立志要超过子长、卿、云三人,文章别具一格,尽量避免圆润,但深深体味之后,却感觉到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圆润的。你学习古文,如果能从江、鲍、徐、庚的圆润学起,一步步向上学,一直到卿、云、马、韩,那么就不会有读不懂的古文,也就没有不通的经史了。”

他不仅给孩子讲解做文章的要旨及注意事项,还亲自修改指正孩子所做的文章。颜氏也告诫子孙写文章不能凭自我感觉判定优劣,要先请教亲朋好友,得到他们的评判,然后才决定是否可以公之于世,这样方不至于贻笑大方。

古人对做文章非常讲究,也因此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今天,写文章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出书的热潮愈演愈烈。文人出书、名人出书、普通人出书,但是真正本着以传播弘扬文化,对读者负责的态度的人为数并不多。看看当今文化圈的现状,再看看古人对做文章的严谨态度,我们是否应该有所反思呢?长此以往,我们的后代耳濡目染的大多是今天这些没有内涵、缺少文采,有的甚至可以说是连文字都不通、纯粹是为了炒作而写的文章,那么我们的社会还能发展吗?

名实第十

【原文】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译文】

名声与实质的关系,就好比形与影的关系。德才兼备的人,其名声就一定好;容貌美丽的人,其影像就一定美。如今有人不修身而想在世上传好的名声,就好比容貌很丑而要求镜子里现出美丽的影像一样。品德高尚之人不在乎名声,品德一般的人希望树立名声,品德低下的人欺世盗名。不在乎虚名的人,就是体道合德,享受鬼神的福佑,他们并不是靠追求名声而得到美名的;树立名声的人,注意修身养性,谨慎行事,生怕自己的名誉得不到显扬,被湮没,所以他们对名声是不会轻易谦让的;欺世盗名的人,从外表看忠厚老实,而内心却狡猾奸诈,他们会为谋求浮华的虚名而不择手段,当然,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得不到真正的好名声。

【原文】

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于崖岸,拱把之梁,每沈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无余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吾每为人所毁,常以此自责。若能开方轨之路,广造舟之航,则仲由之言信,重于登坛之盟,赵熹之降城,贤于折冲之将矣。

【译文】

人的双脚所踩的宽度,只有几寸就够了,但是人们走在尺把宽的小路上时,常常会失足跌落,跨过独木桥时,也往往会落进溪谷河流被淹死。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的旁边都没有余地。君子立身处世的情况,和这个是类似的道理。最真诚的话,人们未必会相信;最纯洁的行为,有人或许还会产生怀疑。这都是因为人的言行举止、声望名誉没有回旋余地的缘故。我被人诋毁时,就常常用这个道理进行自我反省。如果在立身处世上能做到像走在平坦大道、宽广的浮桥上一样给自己留有宽广的余地,那么你所说的话就会很有分量,像子路的言语,胜过诸侯会盟的誓言;你所做的事也会很有成效,像赵熹劝降一城,胜过冲锋陷阵的大将。

【原文】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虙子贱云:“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

【译文】

我见到世上的人,在名利双收、信誉显露后便开始聚敛财富,开始不信守诺言,他们不懂得其后面的行为就像矛戟,这是在捣毁前面的盾牌啊!虙子贱说过:“在这件事上做得真诚,就会为另一件事树立榜样。”人的虚或实,真或伪固然是藏在内心的,但没有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只是观察得不仔细罢了。一旦观察得真切,就会被别人看到真相,则巧妙的虚伪还不如笨拙的真实,也会由此招来更大的羞辱。伯石的假意推让卿位,王莽的佯装辞谢政权,在当时自以为干得很巧妙,可是真相还是被后人记载下来,留传万世了,这可真叫人看了毛竖骨寒、心惊胆战啊。

【原文】

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僮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译文】

近来有个大贵人,以孝著称。先后居丧期间,其表现哀痛程度的举动都超过了一般礼制,这也足以显得高于常人了。可他却还在居丧之中,用有大毒的巴豆来涂脸,特意使脸上生疮,来制造一种他因哭泣得厉害而使脸上生疮的假象。但是身旁僮仆未能替他保密,真相传出去后,反而使外人说他服丧中的居处饮食都在伪装。就这样,由于有一件事情伪装出现假,而毁掉了许多真实行为的效果,这就是无休止地追求虚名造成的啊。

【原文】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宴言,面相讨试。

【译文】

有一个士族子弟,所读之书也不过是二三百卷而已,天资笨拙,可家世殷实富裕,常常附庸风雅,多用酒肉珍宝玩好来结交一些名士,名士中对酒肉珍宝玩好感兴趣的,就相继为他吹嘘,使朝廷也以为他有才华,曾经任命他作为使节,出访各国。齐东莱王韩晋明深爱文学,对他的作品产生怀疑,认为这位士族子弟的诗文不是他本人所命意构思的,于是就设宴,当面试探。

【原文】

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韩退叹曰:“果如所量!”韩又尝问曰:“玉珽杼上终葵首,当作何形?”乃答云:“珽头曲圜,势如葵叶耳。”韩既有学,忍笑为吾说之。

【译文】

那一天,宴席上的氛围欢乐和谐,文人雅士齐聚一堂,互相提诗唱和,这个士族子弟也仓促做好一首诗,可全然没有向来的风格韵味。好在客人们各自在沉思吟味,没有发觉。韩晋明宴会后叹息道:“果真像我所估量的那样。”韩晋明又有一次问这个人:“玉珽的机杼上安装终葵之首,是什么形状?”他居然回答说:“珽头弯曲,大概像葵叶的形状吧。”韩晋明这个人颇有学问,他对我谈起这件事情时还是忍俊不禁。

【原文】

治点子弟文章,以为声价,大弊事也。一则不可常继,终露其情;二则学者有凭,益不精励。

【译文】

替子弟修改润色甚至撰写文章,来抬高他的声名,是一大坏事。一是不能经常如此,时间久了终究是会露出马脚的;二是这样会使正在学习的子弟感到有了依赖,他们就会更加懒怠而不肯专心努力学习了。

【原文】

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颇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以此见思。”民庶称之,不容于口。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难继,功绩遂损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