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最有用的心理学全集
859000000031

第31章 突破思维定式

第3章第6节突破思维定式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个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者中只有两人答对!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某小学办理新生入学手续时,有两个小男孩同时来报名,他俩长得一模一样,甚至连出生年月、父母的姓名都一样。“你们是双胞胎吗?”年轻的女教师问。“不是。”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傻了:怎么不是双胞胎呢?作为读者的你,说不定也会感到奇怪吧。然而,如果有人悄悄地告诉你:他们是三胞胎中的两个,你大概就不会感到困惑了。

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问题却有这么多人一下子答不上来呢?这就是定式效应:按照常规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长得一样的两个孩子应该是双胞胎。从这些心理定式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

定式理论是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于1889年提出来的,思维定式或称心理定式是其中的一种。它指由先前的心理活动和实践经验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活动的趋势,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做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认知事物或做出行为反应,即按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每一个人的思想上都可能产生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个体在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异化现象,是一个人创新、发展、获取新知识的天敌,是个体凭已有的知识去推断一个新命题的想当然的结论,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往往是错误的。

思维定式既有利于我们利用已掌握的种种原则与方法,迅速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认识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们的思路,阻碍问题的解决与认识发展。因为,一个人如用某种思路解决了若干问题后,往往会促使他(她)以相同的思路去解决以后所遇的各类问题。心理学家鲁钦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该实验要求被试计算同类性质的一组算术题,即用不同等容量的水桶量出定量的水。如表1所示。表中A、B、C各栏均代表水桶的容量,D栏代表所求的水量,共11题,第1题为例题。实验开始时,由主试说明例题做法:先将A桶装满,然后从中倒出三个B桶的量,这时A桶中剩余的水,正好是D所求的水量。换以数字计算:29-3-3-3=20;若以代数式表示:D=A-3B。主试要求被试按例题方式采用代数式求解其他各题答案。

思维定式一方面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又可能有碍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在问题解决中,要充分利用心理定式的有利因素,同时要考虑到它可能给问题解决带来的阻碍,一旦发现以往的知识、经验、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则应考虑寻求新的思路、方法,重新尝试解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像鲁钦斯实验中的第一组,由于受先前做题经验的影响,去套用某些公式或者某些方法,结果常常是:或者没有新意,或者没用该用的简便方法而使过程烦琐,甚至张冠李戴导致错误的结果。所以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要突破思维定式,敢于尝试新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