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2.新疆女孩跳舞时,所有的关节都像触了电,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3.东疆哈密维吾尔族舞蹈中神秘的新娘。
一
坐在软椅上,整场表演两个小时,我没朝椅背上靠一下。
在东莞,东城剧院,正在上演一台新疆歌舞:高音喇叭、闪光灯、红色金丝绒幕布、大字标题。舞台敞亮,像个剥开的石榴,从内向外,托举出一个个旋转的瞬间——旋转的红裙,旋转的长辫,旋转的花帽,旋转的手鼓。那男子绕着女子转,而那女子,抿着嘴,双手抬起下巴,脖子里像安着个开关——左、右,左、右。她的脑袋平行移动,妩媚而惊险。然后,她跑开了,下摆,旋转成一朵喇叭花。
人们都在鼓掌。掌声在剧场的墙壁上形成回声。真的是所有的人都在鼓掌。我身旁的女友也在鼓掌:啪啪、啪啪。她从没到过新疆。她正激动不已。从外表看起来,我和她一样,是整洁而文雅的女观众,然而,某场霜冻,已改变了我的内核,让我和她完全不同。当她忍不住嚷嚷“真美”时,我无法告诉她,我从舞台上看到的不是“美”,而是——陌生。
这是我的悲哀吗?到达东莞后,我远离新疆,但却无法像东莞人那样,平静地看完这场演出。我盯着那些舞台上的女人和男人看,想从外部看到内部,然而,灯光强烈,舞台如透明鱼缸,虽奇幻流彩,却远离真实。在舞台上,一切以完美为最高标准:手指的弧度、腰肢的弯曲、弹跳的力度……都有量化标准。这场浩大仪式,经过数次彩排,以标准化试卷的模样,亮出答案,容不得半点迟疑,半点土腥。
这不是简单的晚会,它还携带着重要的使命:介绍新疆。然而,这种舞蹈经过强化后,像将某种想象风格化,像本目标明确的科普读物,非常世故地勾画出事物的大致轮廓,但却粗糙地忽略掉相关细节,就那么大大咧咧、毛毛躁躁地和盘托出。于是,当新疆人的生活被物化为“舞蹈名片”后,在外地人的头脑里便形成个固定印象:新疆人都会唱歌跳舞。
某种疑问句,听起来更像判断句:“你怎么不像新疆人?”然后,“舞蹈后遗症”从他们的脑海扩散开——他们盯着我:“跳个新疆舞吧?来一个吧?!”他们认为:凡新疆人都擅长舞蹈,以至,不会舞蹈的新疆人,几乎是不存在的。我总惊诧于这种天真而无理的要求,总是纳闷:它们何以如槐树根,如此根深蒂固?而此时此刻,从那旋转的舞台上,我终于找到答案:那种凸凹有致的眉眼——来自舞蹈女孩——当它们的尺寸转移到我的脸上时,便得出了那个答案:“你不像……新疆人”;那种能自由移动的脖颈,当它被反复强调时,面对我拒绝的摆手,另一个质疑诞生了:“还有不会跳舞的新疆人?”
我出生在新疆,童年和少女时期在阳光小城哈密,青年时期在风雪之城乌鲁木齐。那段从哈密到乌鲁木齐的兰新铁路,我穿行过上百次。我走遍新疆八十多个县市,甚而,还到达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缘的荒僻小村。南迁东莞后,我的整个生活遭到打劫,变得可疑,理由是:“你长得……不像新疆人。”我总是被目光烫伤。无论我走到哪里,那张舞台上旋转的面孔,像我的另一张脸,正等着和我对比,我能闻到来自我的眼睛、眉毛、鼻梁和嘴唇的焦糊味。我的脸在反复核对中,变成某种不合格产品,像漫画,充满滑稽。
“你们那里有楼房吗?”“你们骑马上班吗?”“你们见过电脑吗?”我笑了起来。我不知道,是什么促成了这生活中,类同小品对白的一幕?在舞台的新疆和真实的新疆之间,有什么被弱化、被屏蔽、被抽空?
二
耳边传来《边疆处处赛江南》,唱歌的维吾尔族女子,总咬不准“江南”的发音。我揣测,即便她将这两个音校对得十分正确,亦无法完全理解,“江南”在汉语中,不是简单地名,而暗藏着富庶、家园、天堂时,她定会大惊。现在,她孤独一人,话筒是唯一凭借,被追光罩着,沉浸在汪洋舞台,显得渺小孤单。
当她用非母语演唱这首歌时,在她的身体里,出现了两种视角:维吾尔语/汉语。它们同时敞开自身,滑动双桨,驶入对方湖波。这种交融引发起一片动荡,使“江南”这个词自嘴唇被弹出后,一时间,陷入恍惚,无法辨认自身。“江南”在两种速度的奔跑中发生了变异,生硬而别扭,拖着个古怪的尾音。其实,“边疆”原本就与“江南”不同,何必要赛“江南”?当“江南”让“边疆”的某些领域变得不存在时,“江南”同时滑出视野,落入空虚。
他,一个男诗人,在共赴诗会的途中,突然将脸凑过来:“你怎么能离开新疆?!你是新疆诗人啊?!”这句提问兼具恶意和善意。这是个手持某种道德标准,正在介入与他毫不相干的事情的人的提问。我必须要生活在乌鲁木齐青年路或五星路,才符合他的想象?我的自卫心理被激起,挺直腰板:“你不也是从外地来?”他睁大眼睛,态度有所让步,依旧辩护:“你离开的,是新疆哦……”那拖拽的长音,藏着某种暗示:你打破了新疆的风景,新疆的歌舞,新疆的传奇;你应该一直生活在画框中,成为某种地标;你应按《边疆处处赛江南》的提示,住在“赛江南”的地方,而非真实的江南。
一种新鲜的、火辣辣的疼痛,突然开始彰显。我的手开始颤抖。我一边端详自己的手,一边在脑海中提问:他要是处在我的情况下,会怎样?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用回答,结果一定是:他不会有第二种选择。
当我离开新疆,我同时离开了新疆的大雪:当雪花不断从我的窗口落下,非但没有提供某种惊喜,反而令我更加感到惊恐与凶险。每次下雪都像国王出行,需全城人倾巢迎接。手拿铁锹、扫帚、铲子、耙子,嘴里呼着哈气,将雪扫成一堆。这是一幅独属于乌鲁木齐的黑白画。雪强迫人们团结在一起,像一群人生活在某个辽远的孤岛,共同的命运让扫雪人日复一日,怀着认命的心态,接受酷刑。人们总是迷失在清扫积雪的疯狂中,无论是谁,看起来命运都如出一辙:同样的瑟缩,同样的忧伤。
飘雪的夜晚,我将窗户打开,对着扑进屋内的寒凉之气,大口呼吸。终于有一天,我长长地吸了口气,将自己用力拔起,像女巫用袖子托起她的一切,我托着我的被套、枕巾、面霜、书籍、拖鞋和孩子……飞身上天。
我一脚踩在西北,一脚搭在东南。这是多么惊悚的生存杂技。
稍不留神,我便骨头脱臼,瞳孔涣散,粉身碎骨,尸骸难觅。我在东莞的居所,没养一盆花。小区里绿树清溪,飞花逐水,无需我再劳神种植。漫步楼下,端详花蕊,我总是心有余悸,感觉里面会藏着只蜜蜂,会嗡地飞出,射我一箭。这些大团大团的鲜花,茂盛异常,但并非长在我的童年,故而我看它们的眼光,胆怯小心。迁居能让身体在一夜间发生移动,但我依旧生活在心惊肉跳的阴影中。在我的“江南”里,依旧延续着那个“边疆”的某些影子。
当代中国,迁徙、移动、置换,全然不似过去螺丝钉生活,传统的部落聚集被打破,人群零散如蒲公英种子,每个人都势不可挡地开始飘零:从农村到城市,从西北到东南,从山区到平原,从沙漠到海边。人们大规模离家出走,奔赴自己设定的目的地,而非留在自己的出生地。
面对当代生活的巨大变动,艺术家要怎么克服内心慌张,将第一笔有力的线条涂抹下去?和以往概念先行的艺术创作不同,新艺术并非要创造一种猎奇,而要紧紧抓住日常生活。也许,“江南”就是“江南”,“边疆”就是“边疆”,还原它们,而非粉饰它们,才是当代艺术的首要命题。
三
舞台上出现了刀郎舞:男演员将头顶的花帽换成圆柱黑羊羔皮帽,帽顶大红,女演员的花帽,则比先前的略大些。男演员的脚步如滑冰,很懂得节约气力,而女演员……哦,她们,也许根本不该出现在这个舞蹈中。她们的妩媚,让她们的脸像一种万能叶片,可以装饰任何一朵花。
这和我所期待的刀郎——那种来自田间地头的民间艺人,用刀郎艾捷克、刀郎热瓦普、卡龙琴、手鼓伴奏,一嗓子就吼到云端,能吼出疝气,吼得晕厥的刀郎——毫无关系。这场表演给东莞人看的刀郎舞,看起来,和别的舞蹈无太大差别。某种惯性的力量延续着,让演员们来不及,或懒得,更精细地表达此舞蹈与彼舞蹈之间的差异,结果,舞台上轻飘而甜腻的舞步,完全遮蔽了刀郎舞应有的刚烈与苍劲。
二○○八年冬,当我到达南疆叶尔羌河畔时,两岸堆积着白雪,河床里的水,深绿幽蓝,润滑得像菜籽油,而刀郎人,就生活在这条河的两侧。在这里,即便是不识字的牧羊人、打鱼人或驯鹰人,都能参悟到刀郎舞的精髓。刀郎人的舞姿不是因为优美而诞生——那太奢侈!它完全被生存所迫,是人们为了寻找吃食,拼命劳作的场景的体现。出门就是沙漠;脱水后便会昏迷、死亡;食物总是匮乏——划着独木舟去捕鱼,要划得特别快才行,因为岸上的土地不适合耕作。为了不挨饿,刀郎人将灼烫目光盯住水面。捕猎成功后,将鱼破开,扇面般,串在红柳枝上,凑到篝火堆前烤。这时,某种韵律从心底涌流而出。刀郎人跳起来,唱起来,庆幸自己还活着,并拥有食物。如果丧失了这个背景,只单纯从舞台效果去看刀郎舞,会感觉那种近乎嚎叫,脸颊上的血管要爆裂开的舞蹈,太过粗糙。
莎车县拥挤着太多的人群,毛驴车飞起金色尘土。那间农家小院:土坯房、墙皮裸着黄泥、房顶木梁污黑、土炕上置着张小桌……和我所到达的任何一户农家,都无差别。这是大寨·买买提的家(他出生在“农业学大寨”时代)。我和他一起等他的伙伴到来:前后来了四个人,皆六七十岁,皆黑袷袢、黑帽、翠绿腰带(去邻村演出时的奖品)。
他们用嘴哼哼,教我如何跳舞:弯腰跺脚,伸出右臂,朝腰肢方向用力划下去,像划独木舟那样;再一翻转过去,又划下去!一次又一次!某种热量从心脏涌到胳膊,再抵达双手、指尖。不是血液在流,而是某种非物质的气韵,以清晰的感觉,在移动。在我的胳膊里,充斥着沉甸甸、火辣辣的暖流。
每当我跳得比上一次更好时,大寨·买买提就盯着我大笑。他肥硕的肚腩格外灵活,黑红脸膛放着亮光,看上去,像刚吃过烤全羊。
他的殷勤受到伙伴们的嘲笑,而他,却洋洋得意。在他那具貌似粗粝的生命机器里,此刻,正释放着强大热力,让他弯腰、旋转、跺脚、大笑。我跟着他,胸膛像火炉,皮肤像燃烧的盔甲,额头渗出汗,被某种狂迷掌控,噼噼啪啪,兀自灼烧。
他们都是农民,刚从田间劳作归来,凑在一起跳舞,纯粹是自娱自乐。他们都是演说家——舞蹈后,我请他们到街头吃哈密瓜,一人一牙——他们口若悬河,敏锐调皮,通过变形和夸张,为我讲述了一大堆笑话。我从没见过比刀郎人更会讲笑话的人:他们像得了某种职业病,每一句话里,都埋伏着双关和隐语;我也从没见过比刀郎舞更土得掉渣,狂得发癫的舞蹈:他们不是在跳舞,而是在庆祝重生。
任何一种简单概括新疆的做法,都是恶性循环。在新疆,因人口相对较少,人们的生活场域并非内地所见的立交桥、摩天大厦、地铁、快餐店,而被荒漠、戈壁、草原、湖泊包裹,这些自然之物,业已成为新疆人生存经验的一部分,故而在新疆,依旧留存着和城市中心论相悖的主题:关注自然。
四
那人拿着艾捷克上台,演奏的曲目居然是:《步步高》。奏得不错。可以说:相当不错。我一直在等,等他再奏一曲木卡姆,然而,他在掌声中离去,如戈壁上下了场豪雨,刚湿了地皮,便不见踪迹。他可以用任何一种乐器来演奏《步步高》,都会获得掌声,但他用的是艾捷克,新疆民乐中的“小提琴”,他至少应演奏一曲符合艾捷克独特构造的曲目,然而,没有,他没有让东莞观众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艾捷克,只是让他们复习了一遍熟悉的《步步高》,然后一步步,退到大幕深处。
有一个拳头塞进我的喉咙,堵得发慌。艾捷克是干燥的,是从戈壁绿洲中诞生的心跳;艾捷克如黄金之鞭,一甩,就到达半空,直指生死。而《步步高》,诞生在烟火蒸腾的小巷里弄,每一个音符都像春节时说的那些吉利话:恭喜发财、早生贵子、大吉大利……用艾捷克演奏《步步高》,像把一个瓷瓶揣进羊皮袄,再怎么小心,都感觉不妥帖、不安稳。
那位中年男子登台,身量高大,面部沉稳,用维吾尔语独唱,但背景屏幕上却没有汉字。一切都像刚开始那样:灯光依旧明亮,音乐依旧欢快,然而,某种看不见的隔膜,填塞进他和观众之间。人们开始低声说话,打哈欠,揉眼睛,起身去外面……无论干什么,表情都平平淡淡,一任歌声撞击耳膜,却像遇到回音壁,又被反弹回去,不留痕迹。
我替那演员捏把汗:站在大而白的舞台上,他如戈壁中一棵孤独的胡杨树。我替那首歌抱屈:它本身是个闪光的小宇宙,歌咏的爱情,绵长而沉郁,可声音和意义脱节,使歌曲辞不达意;我替那些工作人员害羞:背景屏幕反复出现街道、雕塑、花朵和河流,就是没有翻译成汉语的歌词。
歌声飞扬、飞扬、飞扬……像无根的蒲公英,不知要降落到何方;歌声越唱越轻,在上一句和下一句之间,出现了短暂的停歇。显然,演员对观众是有所期待的,然而,歌声的光芒已从温暖的太阳,变成块冰冷的玻璃,观众始终没有接收到扩散开来的涟漪,不得不靠闲聊来打发沉闷时光,致使演员异常失落,身心溃散。
好的歌词从现实中采撷意象,转向虚构,并放射出理想的曦光,在人们脑际生发出迷失与震撼,即便简单,也会让音符有所指,让想象力有所附着;然而现在,这首歌虽被唱出,但却只完成了半个存在!它是空的,没有血肉,要让它复活,必须冲进听众身体,唤醒他们的热血。
我忍不住对身旁女友说:“他唱的一定是爱情,他一定在说,亲爱的姑娘,你的眼睛像月亮,你的嘴唇像玫瑰,你的腰肢像弯柳……”只有爱情,才能让歌声如此缠绵;而这种深情,被含义不明的“词语冰雹”浇得七零八落,狼狈不堪。演员退到幕后去时,脚步哗啦哗啦,精疲力竭,像踩着一片泥泞地。
后面,来了个年轻人:中等个,鼓肚腩,皮裤闪光,用汉语演唱《怀念战友》。背景画面出现了雪峰、哨卡、冻僵的嘴唇……然而,台下出现的喜悦,和画面上的悲壮完全相反,人们像从昏昏欲睡中挣脱出来,突然扯着嗓子,大叫一声:“好!”
这热烈显得分外刺目,会让前面离去的那个中年男子心痛不已。他将为自己“错误的演唱”而后悔不迭吗?一首歌若仅仅只有音符,而词义含混,那它在舞台上释放出的光辉,是短暂的。而这个年轻人,舌头被秘密之火灼烧,一经点燃,即刻燎原。整个剧场,刚才还如大河在拐弯处艰涩,突然春暖花开,畅通浩荡起来。年轻人边唱边享受。他未必能看清每一张观众的脸,但安装在他身体内的天线,早已接收到反馈信息,令他喜气洋洋。
再次出现了集体舞:十几个人,头顶是人造夜空,目光统一朝某个方向看去,肢体举起或放下。这种一致性,要经过数周或数月的艰苦排练,才能形成。被剥夺了个人意志的身体,要绝对服从命令,跟着节拍,臣服于音符。后一个人把前一个人的影子擦掉,然后再重新覆盖。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前一个人的面孔,或后一个人的,都变得模糊朦胧。观众身体里的某些细胞被关闭,剧场再度弥漫出沉闷气息……
我想到了王洛宾。当我拿到节目单时,就想到了他;甚至,早在决定来看这台新疆歌舞时,我的潜意识里,就已出现过这三个字;然而,直到演出即将结束,我才意识到,这是台和王洛宾没有任何联系的晚会。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乌鲁木齐幸福路,我和王洛宾是邻居。新疆军区干休所的白杨树下,那幢普通的楼房,外墙刷着黄漆,三楼的那间屋,是王洛宾的家。他总骑着辆破自行车,车把上吊着个塑料袋,装着一块钱买三个的热馒头,晃悠而过。他总是精瘦、山羊胡、戴眼镜、花格衬衫。作为音乐家,王洛宾获得了太大的成功。他迥异于同时代的音乐家,从不重曲轻词,相反,他发现歌词是日常生活最深刻的诗句,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歌曲之所以感人,在于歌唱者在旋律中演绎出来的文学性与感情。
在王洛宾看来,平地盖楼容易,而保留原建筑物的框架与风格,重盖,太难了!唯具慧眼、有胆识、够火候的作曲家,才能甄别、规整民歌,画龙点睛!成千上万的民歌作为资料,黯淡于档案中,只有极少数能在世上广为流传,其原因,除了获得动人的唱词和找到美的旋律外,还要在这两者之间加上一个高度艺术的灵犀“一点”,而这“一点”,便是改编者的创作。
王洛宾改编的新疆民歌,简朴清新,貌似童话,但其内里的艺术世界,却又缜密浑圆。他有着极丰富的音乐知识,却又不耽溺于对音符的操控,为能打磨出合适的歌词,常苦熬数周、数月。被王洛宾动过手术的民歌,影子犹存魂还在,血液变得新鲜,流量大且快,最终,得以广泛流传。
五
两个小时的晚会,令我惊诧,以至走出剧院许久,情绪都无法冷却。
这场喜剧气氛浓烈的晚会令我痉挛,身体像被一股具有节奏和音素的滔滔洪流穿越而过。歌手和舞蹈演员们生活在无忧无虑的舞台上,他们陶醉在小小的光荣中,而我在走出剧场后,却异常疼痛。舞台上所显现的全部细节,都和我有关;我今天的生活形态,便由这些细节合力簇拥而成;那些所有貌似偶然的巧合、意外和拐点,都写在我的脸庞上,烙烫着我的眉毛和眼睛。我正是从那敞开的舞台之洞中,看到了自己的命运。
新疆,亚洲的中心,曾交汇过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中原汉文明。那曾是张怎样倨傲的面孔!空气和阳光格外明亮,雪线以上的山峦闪闪发亮,河流湍急,落日下行走在戈壁的骆驼,白桦林落下金币般的树叶,梭梭柴炙烤着羊肉串……当它出现在舞台上,被描述成“新疆”时,陌生垒砌起一道石壁,它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全然被遮蔽。
来自新疆的歌舞,从来都不表达悲伤,从来都喜气洋洋,然而,在我的内心的某个部位,一直都在隐隐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