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活得潇洒点,内心不要太敏感
不知不觉,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玻璃心”,此名词一出,众人大多莞尔一笑。“玻璃心”,玻璃原本干净通透,不留杂质,偶尔溅上一两滴水滴,都会留下深深印记,难以拂去。而玻璃做的心,那必然是忍受不得一点污秽、高温,否则,轻者伤痕累累、锈迹斑驳,重则,碎成一地残渣,留待夜深人静之时,用眼泪修补。
心理学上讲,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太过脆弱、敏感、无他,绝对是自卑心理在作祟。正因为自卑,才导致内心惶恐不定、惴惴不安。偶尔遭遇到一丝风吹草动,当即觉得和自己有关,瞬时间开始感怀身世,继而伤心落泪,或者是义愤填膺。
曾经在加州大学的心理系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让同学分成三五个一组,在校园中,对某个走过来的同学窃窃私语、指手画脚。通过这次试验,发现了几种人的心理变化。内心潇洒强健者,视若无睹,照常做自己该做的事;还有一种是反复审视自己的外观,看看是不是哪里出现了异常;最严重的一种是闷不作声,然后几天过去,仍然闷闷不乐,会找机会去询问那三五个人,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对自己做出这种举动。这第三种人,就是最明显的内心敏感之人,自然也就成了现在所谓的“玻璃心”人士。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一个QQ群里,偶尔谁说的一句玩笑话,不一定就会触碰到谁的玻璃心。轻则,开始死不开口,伤心欲绝;重者,口角横生,闹得硝烟四起。
家里的老人经常会叮嘱小辈,行走江湖,凡事多个心眼,多想想,多看看,再说话。实际上,老人家的意思是,行事说话要稳妥,不可贸然。然而,总会有人误解为,这是要反复揣摩他人的心理,始终不愿意相信别人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无意的,必定要找出对方言语中的深意,加以分析。如果一个人自卑到如此境界,不说是玻璃心,还真的没有其他解释方法。
如果将这种心态运用到工作中,那么,不仅我们身边的同事会不堪其扰,就连我们自己,其实都是深受其害的对象。如果情绪调整不好,整日对任何事都抱有敏感的态度,那么还哪里有情绪去工作和学习呢?
尤佳毕业于北大法律系,非常幸运的是,毕业没多久,她就应聘到一家著名的律师楼成了一名助理。同学和家人都非常兴奋,一再叮嘱她要好好干,最好能留在那里。
刚工作的尤佳自然是兴冲冲地,为了表现自己,她时刻都在找机会,原本她就是性格开朗,能说会道的女孩,没想到,正是因为她的急进和话多,而又缺乏经验,导致一位客户听了她的插嘴后,拂袖而去。
她的上司并没有过多地责怪她,可是,她却在心里过不去那道坎。非常巧的是,她的上司在这个当口把自己QQ的签名做了修改,说的是“莽撞带来的后果,只能自己承担”。这下尤佳越发地觉得难堪,她开始变了一个人一样,胆小怕事,唯唯诺诺,该她说的话不敢说;原本属于她的工作也在做好了以后,反复地去向大家求证。时间一久,大家不堪其扰,甚至公司老总找到了她的上司,询问她的工作能力,以及是否应该换个工作云云。
尤佳的上司无奈之下,找到尤佳谈话,尤佳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在上司的办公室号啕大哭,上司不解,尤佳表示:“自己知道这一天肯定会来,那么好吧,我自己离职走吧。”上司觉得此事蹊跷,尤佳哽咽着说:“您的QQ签名不是早就提醒我要早做打算的嘛。”上司当时真是哭笑不得,因为那签名的改换是因为自己一次疲劳驾驶,刮碰了别人的车子,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感慨,没想到,却给尤佳带来了这许多困扰。
最后,尤佳还是离职了,这回是上司主动和她谈的,上司表示“一个新人,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敏感的心态。作为律师,如果没有能产生正能量的情绪,那么,她也终将一事无成”。
实际上,一个人如果过度敏感,那么都可以将其归纳到病态这一范畴,生活或者工作中,巧合比比皆是,一些阴差阳错的事情也都层出不穷,如果无法正确地管理自己的心态,任其发展到胡思乱想,那么不仅会摧毁了自己的前程,也会伤害到自己的心理。
北大情绪管理SPA:
我们面对自己内心敏感的这个话题,首先要正视自己的自卑心理,正是因为自卑导致我们无法正常地看待问题,甚至会歪曲事实,将原本和自己无由的事情,硬是拉扯到自己身上,引起不必要的困扰,就如同古语说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想让自己活得潇洒些,不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怀,那么,先从管理自己的情绪入手吧。
(1)使我们不安的是我们的想象力
如果我们自己想想,但凡使我们恐惧害怕,寝食难安的事情。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从未真正发生过,可之所以我们为此惊惧,实则是我们敏感的内心在发挥作用。如果换个角度想,一天的难处,那么就让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去担当,以后的事情,那是未知的世界才会出现的事情,有谁会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所以,面对以后的情形,少一点敏感,多一些潇洒大度,不仅我们自己会放开胸怀,也会给自己的情绪放一条生路。
(2)正视自己的不足
现在街头巷尾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不要逃避自己犯下的错误。有的时候,也许正是我们内心有了顾忌,所以才事事敏感,总怕事情败露。而有时,我们敏感的是我们的不足,正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但是又怕他人知晓,所以,才会有了强劲的防范之心,也才会越发的敏感。所以,从现在开始,修正自己的不足,让自己落落大方地出现在众人面前,好过在私下去揣测别人的内心想法,会更加活得安然、淡定,自然也就会活得更加潇洒。
4.看不起自己的人,没人会看得起你
有一个女孩,非常清秀可人,性格也甜美温柔,但却谈了一个又一个男友,都没有走入婚姻。女孩很迷惑,为什么男孩在最开始对她呵护备至,可一旦两人关系深入时,他们却纷纷选择了逃离。看着最后一位前男友远去的背影时,女孩内心非常痛苦,但她更多的是迷惑:他们为什么这样对自己?
她分别给自己前几任男友写了邮件,询问他们分手的真实原因。没过几天,她就收到了前男友们的邮件,邮件的内容却让她陷入了深思。他们肯定了她的优点,但同时都指出了一个让他们难以长期忍受的缺点:她骨子里对自己的否定,不自信,让他们感觉很厌倦。其中一个还举出了例子:有一次,他们去逛街,他看中了一条非常漂亮的裙子,想让她试试。但她怎么也不去,理由是:“我身材这么差,穿上跟小丑似的,会丢脸的。”刚开始,男友以为这是她害羞与谦虚,但随着接触的深入,才发现,并非她谦虚,她真的是“自轻自贱”。这种性格,让男友们不敢跟她开玩笑、不敢在她面前流露对其他女生的欣赏,甚至还要不停地肯定她:“你其实很漂亮,你根本不丑……”时间长了,男友们自然都离开了她,“找女朋友是找伴侣,又不是找一个小妹妹。”“她连自己都看不起,怎么会指望别人尊重她?”“跟她在一起,太压抑,不快乐。”
是啊,自卑的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点,如同一把潮湿的火柴,无论多用力也无法点燃。如果一个人总是带着否定的眼神看自己,“不行,我不行,我肯定不会成功”,不仅会丧失斗志,葬送原本属于自己的大好机会,还会因为其“负能量”让人避之不及。
2005年8月,北大学生柳剑锋出走事件让全国震惊。柳剑锋是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2005年8月15日晚,柳剑锋趁着同学入睡以后,走出了北大万柳宿舍楼。而他的手机、钱包、证件都未带走。许多人对柳剑锋出走事件很不理解,在我们看来,能上北大的都是智力超群,学习能力超强的人。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学校之一,能在这里念大学,还有什么理由要出走?
柳剑锋对父母的话,可以让我们对他的心态了解一二。在他出走的前一晚,他给父母打了电话,在电话里他说自己很无能,其他同学有女朋友了,他没有;同学考了驾照了,他却没通过;出国留学也不顺利;毕业在即,他对未来不是充满希望,而是迷茫与恐惧;28岁的他,是班上年龄最大的,不仅没钱买房子,自己都还在用父母的钱;自己向喜欢的女生无数次表白,均被婉拒……所有这些“不如别人”“不如意”,最终让柳剑锋选择了离校出走这种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现实。
柳剑锋出走的消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经过报道以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不仅一些企业表示愿意接纳柳剑锋,由此看来作为北大学生,只要柳剑锋硕士顺利毕业,获得一份薪酬普通的工作是没问题的。另外,他的父亲也表示,工作、结婚都没有柳剑锋认为的那么重要,而他的自信、健康才更为重要。
柳剑锋出走的原因很复杂,但有一个原因是主要的,但他自己内心的与日俱增的自卑感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就在他出走前他已经通过了IBM公司的英语语言考试,如果通过了技术考试,他就能进入IBM公司工作。这是一个让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柳剑锋唾手可得,但他却放弃了。事实上,如果不是他对自己没有自信,没有良好的心态,等待他的就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想让生活充满希望,想获得命运的垂青,想要幸运降临,希望有一份历久弥新的爱情,那我们就要战胜自卑,我们学习别人的优点,但并因此否定自己所有的特点与优点。
北大情绪管理SPA: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类当然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该实现的自我价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我们都是独立的、特有的个体,我们有责任要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而不是在毫无意义的自卑中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1)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同样也有缺点,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当然更不能自己否定自己。我们可以改正自己的缺点,但却没必要因为自己的缺点,而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
(2)变自卑为动力
自卑首先是对自己的不足的认识,所以,适度的自卑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我们努力提高,不断进步。
(3)建立自信
当我们自卑,怀疑自己时,缺乏勇气去面对挑战时,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发现自己的优势,不妨“自恋”一下,对自己说:“你很棒。”而当一件我们不擅长的事情失败后,为了摆脱自卑的负面情绪,也可以做一件自己擅长的事情来让我们找回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