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山瑰丽美姿
8321600000014

第14章 地藏道场--安徽九华山(1)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东南,面积120平方千米,保护范围174平方千米,与山西省五台山、浙江省普陀山、四川省峨眉山并称为我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保留着乾隆御赐笔的金匾东南第一山。

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有着莲花佛国的美誉。

九华山气候温和,土地湿润,生态环境佳,四时之景不同。春天,满山吐芳,百鸟和鸣。夏天,佳木繁荫,谷风清凉。秋天,层林尽染,别富情趣。冬天,琼楼玉宇,超然空灵。四时美景不同,让人叹为观止。

地藏道场的形成和发展

在安徽池州东南部,有一山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名为九子山。

约在1世纪,佛教开始传入我国,公元67年,东汉明帝刘庄遣使去西域大月氏迎请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人,用白马驮载佛像、经论,并在洛阳城雍门外建造了佛寺,便是洛阳白马寺。

他们在寺内翻译佛经42章为汉文,这是我国建立佛寺、译出佛经的开始。

但是当时的法律规定不许人们出家,即使个别人出家也要经特别许可。官府建造的少量佛寺,主要是为了满足来自西域的僧人在宗教信仰上的需要。

东汉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刚出现上升趋势,至三国东吴建国时才有所发展。西晋末年,北方战争频仍,大量的汉族人由黄河流域南迁,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

但因地势卑湿,至东晋时期人口仍很稀少,许多山林水泽尚未开发。两晋时期的佛教传播,较前虽有所发展,但江南梵刹除东林寺外寥寥无几。

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大力提倡佛教,南齐的竟陵王萧子良是佛教的虔诚教徒,曾经下令封闭包括九华山在内的宣城、临城、定陵的数百里山林水泽,严禁百姓垦荒、樵采和渔猎。

梁武帝萧衍在天监年间宣布佛教为国教,僧尼人数剧增,大造佛寺,出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情景。但当时的九子山还是一片原始的荒莽山林,尚无佛教寺院出现。

隋统一我国之后,结束了南北纷争、封建割据的局面。文帝杨坚极力促使南北方佛教合流,并加以推广。安徽境内也出现了大量的名僧、大寺,佛教开始在九子山发展起来。

唐代时,九子山的佛教进入鼎盛时期,佛教也因此开始兴盛起来,僧人相继进山开辟道场。据唐代费冠卿的《九华山化城寺记》记载,僧人檀号居化城峰,诵经说法,广度信徒。

据《安徽通志·佛门龙象传》、《神僧传》、《九华山志》等书记载,九子山佛教的开创者释地藏,俗姓金,名乔觉,是新罗国人,出生于新罗国王近属的王室贵族家庭。他身高7尺,头顶有奇骨耸出,貌恶而心慈,聪颖过人,才力可匹敌10人,24岁祝发为僧。

后来,金乔觉从新罗航海来华,携白犬一只,卓锡九子山。他睹兹山于云端,自千里而劲进,披榛援葛,跨峰越壑,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宽平,其土黑壤,其泉滑甘,于是居住在东崖峰的岩洞里,岩栖涧汲,过着清苦的禅修生活。

757年,山下的长老诸葛节等人结伴登山,一路只见深山峡谷,荆榛莽莽,寂静无人。到东崖见岩洞内唯有释地藏孑然一身,闭目端坐,旁边放着一个折足鼎,里面盛着白米掺杂白土煮的剩饭。

诸葛节等人见到这般光景,大吃一惊,说和尚如此苦行,是我们往日未有供养和尚的过错。于是共同筹划兴建禅舍,供养地藏,并发心修建化城寺,请金地藏离洞居住。

此后,地藏具备了收留徒众常住寺内的条件。他的大弟子、首座僧胜瑜,身体力行,斩荆披棘,率众垦荒,凿渠开沟,造水田,种谷物。同时挖山塘为放生池,也用以蓄水灌田。他们劳动自给,坚持苦修。

化城寺是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的开山祖寺,位于九华山的中心谷地,谷地南有芙蓉峰,北有白云山,东为东崖,西为神光岭,四山环围,俨如城池。

化城寺始建于757年,寺庙建成之后,金地藏应请自石室迁来居住。不久后,上首僧胜谕进一步扩充寺域,增建台殿、山门、放生池、供经台等。

唐德宗特敕赐寺额名为化城寺。明宣宗、神宗、清圣祖、高宗都曾颁藏经,或御书匾额,并赐金修葺。

后来,化城寺除藏经楼外,寺宇皆毁于兵火。经过修葺过后的殿宇依山而建,由低向高递进,丹素交彩,层层倚空,十分壮观。

化城寺分四进院,除藏经楼外,其他均是后来的清代增建的。以前,藏经楼不仅收藏有经书、诏书、宸翰真本,而且有据说还有地藏穿过的袈裟、高约5尺的毗卢佛铜像、定光佛铁像、数枚铜质方印、重约数百千克的铜质独角兽、刻有地藏菩萨像的紫黑色石碑等珍贵文物。

后来,寺中佛像文物多被毁坏,只存有古钟一口,重约1000多千克,藏经楼内又有白玉佛像、明版《涅盘经》、血写《华严经》等。

化城寺寺前的广场上有一个千年古塘,应该是《九华山化成寺记》中所说的相水攸涿者,为放生池的放生池。

781年,池州太守张岩因仰慕地藏,施舍甚厚,并且奏请朝廷准许建造佛寺,被赐名为化城。郡内的官吏和地方一些豪绅士族,纷纷以师礼皈依地藏,向化城寺献予大量财帛。

从此,地裁道场名播四方,连新罗国的僧人也慕名而,这是九华山佛教初创的兴盛时期。

九华山佛寺始终保持着中国式佛教的传统。但地藏本人及其弟子们究竟属那一宗派,无法考证。

有的认为地藏拜诵《华严经》,应属华严宗;有的佛教徒认为地藏本身就是菩萨,超越了宗派范围,不应属任何宗派。以后的历代名僧,据其传记,他们多数属于禅宗或净土宗。

再据建筑存在的情况来看,各寺院、茅庵都属于禅宗,而又多数是临济宗,少数为曹洞宗。僧尼修持有坐禅,有念佛名号,有研究戒律,或讲授经论,也都是禅宗和净土法门,可称为禅净兼修。

785年,僧地藏圆寂,跏趺石函,3年后体貌如生,僧众视为地藏菩萨示嘲又因其俗姓金,尊称金地藏。九子山从此辟为地藏道场,香火不绝。

金地藏圆寂之后,他的弟子们建立了肉身塔供养。肉身塔殿位于神光岭上,也称南台。肉身塔的原塔为三级小浮图,后人复以木塔笼护,外建高殿以挡风雨、壮观瞻。千余年来,塔殿兴废相替,屡有修葺。

肉身殿成方形,宽长各16米多,高约20米。殿顶用铁瓦覆盖,并由回廊内外20多根石柱支撑。重檐斗拱、画栋雕梁,风铎叮当,十分壮美。殿前廊下高悬东南第一山的金字匾,前后门的门楣上方竖挂有肉身宝殿青花古瓷匾。

殿内中央肉身塔,笼护木塔为七层八角形,高17米,内壁用赤金贴写《地藏本原页经》,外壁涂以朱漆,每层每面均设佛龛,龛龛供奉地藏和尚金色坐像。木塔内是石砌的三级肉身塔,殿内两侧分列十王金色立像。

殿内地面、塔基、神座皆用汉白玉或铺或砌,浑然一体,既给人圣洁之感,又用极强的反差衬托出木塔、金像的辉煌庄严,塔前悬挂的镂空八角琉璃灯长明不灭。

肉身殿是九子山的开山祖坟所在地,与化城寺同为地藏菩萨道场的法事重地和中心建筑,是进山僧尼和信士的必到之处。每逢地藏和尚的生日和成道日,僧尼、信士便蜂拥至此上供,不舍昼夜守塔、绕塔诵经礼拜。

紧接着,九子山周围陆续兴建了天台寺等20余座寺院。唐代继新罗僧地藏之后,有影响的僧人有胜瑜、道明、智英、道济、卓庵、悟化等。

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多次游览九子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说道: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因此,九子山改为了九华山。

化城寺建成之后,人们在金地藏苦修的地方修建了天台寺。后来,絜瓶僧经常从罗汉墩来此与地藏晤谈,并留有金仙洞。

至宋代时,高僧宗呆笔下的天台寺已经是踏遍天台不做声,清钟一杵万山鸣了。后寺废毁,明洪武年间的居士陈履泰捐资,由住持僧昭莲主持重修,但十分简陋,仅是茅屋几间草色青。

明代嘉靖年间,寺僧玺玉,巡山护林,几十年如一日,享年110岁,其事迹流传甚广。

清代康熙年间,僧尘尘子重建,名曰活埋庵。至清代中叶,天台峰周围的48座寺庙已形成八刹,香火甚旺。

在到达天台寺前,左有龙头峰,右有龙珠峰,对面十王峰。

龙头峰下为青龙痛,在门旁骈立如屏,又名玉屏峰。龙珠峰又名天台网,上有一块巨大滚圆的岩石,名龙珠口。

传说九华是活的龙脉,青龙居此高处,这颗龙珠则是它戏耍的宝物。十王峰迎面而来,谓之十王朝地藏。

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间等巨字摩崖石刻。寺门在龙头峰、龙珠峰间的渡仙桥下,由桥底登石阶10余米,即进入寺门,拱形桥上的横梁上镌刻有中天世界4个大字。

天台寺全寺由3组居民式殿堂组成,横卧岭凹间,东面以峰脊屏障,南以玉屏台作为墙身,西南和北面以突兀的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

整个建筑借高耸的悬崖峭壁来隐蔽,卸防风寒,又十分坚固。山门在大殿山墙南面,是一直径3.4米的卷拱下洞,进深4.2米。

进寺门,过弥勒像后,一目了然,三进殿堂通连,宽敞、明亮、整齐。大殿也叫万佛楼,宽10米,深13米,各种木质佛雕像悬满梁间,被香火熏得似铁铸佛像。

出弥勒殿角小门,上岗头,可见岩石上有一凹下的巨大脚印,传说为地藏足迹,有路可行至捧月亭。

亭建在龙珠峰上,高丈许,呈六角形,于清乾隆年间用花岗石琢成。亭内列石雕佛像、神台,前设石凿香炉。旁有平台,不大,四周是悬崖绝壁,有铁栏杆环护。

前人池州太守李鉴溪曾作有《捧月亭赞》以记其胜。称在台上可以捧月,能摘星、揽月,是观月出、看云海的佳境。

在栏杆下一尺多处的悬崖下有猕猴石,假猕猴爬山。从寺后小门可到天台最高处云峡。两块巨大岩石,并峙如门,只容一人通行。

右边岩石上直镌云峡两个字,左边岩石横琢三线天3个字。在此处看日出,观云海,无比瑰丽、壮观,形成了九华山天台晓日的胜景。

每逢晴天,伫立在云峰之上,于拂晓前凝视东方,启明星尚未坠落,曙光初露。眨眼间,一轮红日踏出山巅,天地一片光明,九十九峰清晰可辨,如在眼前。置身其中,确有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阳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的美妙感觉。

至唐代末年,新罗僧人净藏在双峰下建双峰庵,后人又称新罗庵。观音岩住有卓庵和尚,传说他神通广大,被视为神僧。

天佑年间,南阳里有一卧龙和尚,原官居常侍,隐其名,只知姓李,见唐室危亡,遂入九华山,削发改装,自称卧龙和尚,于山麓南阳里筑茅庵数间,命名为卧龙庵。

五代时,有居士甘赞舍庄园建造龙门寺,又在拾宝岩的住宅建寺,给一位曾经降伏猛虎的伏虎禅师居住,名为伏虎寺,后改名为圆寂寺。

南唐时,有圆证禅师居住卧云庵。此时山上的名僧并不多,九华山的佛教出现了衰微的迹象。

两宋时期,九华山的佛教略有发展。除先后修复唐代建造的佛寺庵院外,新建了净居寺、圣泉寺等6座,使九华山的寺庙增至25座。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日渐增多,香火日趋兴旺。

爱慕九华山风光的文人雅士、达官显宦也接踵而至。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游览九华山时,寄宿在主刹化城寺内,题《宿化城寺》诗:

白云如驱羊,满谷不可量。

散作兜罗棉,中藏宝月光。

山窗夜闲静,时闻叶鸣廊。

僧房杳清寐,佛炉篆余香。

南宋名臣、学者周必大,遍游九华山之后也撰写了《九华山录》。他游化城寺,称赞殿宇宽敞。登神光岭谒地藏塔,徐步阶前,至塔后远眺大江,并和守塔和尚品茗论茶,盛赞九华山茶色味俱佳,品得皇室所赐的名茶。

文人吴梦祈,在春树连村,早莺唤人,绿水浮云,紫烟绕谷的景色中,寻访李白的游踪。他和游伴在太白书堂前,横琴花间,吟诗作歌,又举杯畅饮。

酒醉后到溪边俯视清流,枕石而卧,说自己坐与李白同石,卧与李白同梦。

傍晚,凉风起天,落日照耀云海,群峰如海上岛屿。山云薄暮,江色映秋。他们又酌白酒,顾影起舞,浩歌以待明月。

后来,宋代朝廷给佛教以适当的保护,以加强国内的统治力量。宋南迁后,由于江南地区的佛教基础比较雄厚,朝廷财政又有利于度牒征费及免除税役等收入以作为补充,因而佛教还能保持一定的盛况,这个情况一直持续至宋代末年。

由于地处江南的九华山区处于宋代的保护措施之下,故九华山地区的佛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统计,宋代九华山的寺院在晚唐和五代的基础上发展至40多座。

其中前山和后山新建着名寺院有净居寺、圣泉寺、广胜寺、广福寺、天台寺、翠峰寺、曹溪寺、龙安院、五台院、永福寺、兴教寺等,先后被朝廷赐额的有12座。以化城寺为中心开始出现宝塔香灯诸洞见,石楼钟磬半天闻的兴盛局面。

天台高处也陆续建成一批寺院,一些在当时很有影响的禅师来山传法,如临济宗杨歧派高僧宗杲,曾来山传临济宗法。宗杲圆寂后,九华山僧徒尊其为定光佛,历代《九华山志》均收录有宗杲的游山诗。

此外,宋代九华山僧人中有影响者还有玉田、寂祖、云泽、宏济等人。而这一时期活跃于九华山诗坛上的名僧清宿,受五代僧人圆证的委托,主持九华诗社,另一诗僧希坦则着有《九华诗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