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羡慕现在的孩子们,他们有那么多的高级玩具,电动玩具、电子玩具……父母买的、亲友送的及自己想要就买的。不少人说,现在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娇惯嘛!但依我看,关键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有钱了。在我儿时——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现在相比差距较大。自然,那时的孩子们对买高级玩具几乎连想都不敢想。那时,一个算比较高级的玩具——机动小船,即放在一盆清水里能自动绕行的船,售价才5角钱,但却难住了诸多家长,因为那相当于3斤白面的价格呀!对于大多数几十元工资养活一家人的平民百姓家庭来讲,父母再疼孩子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所以,那时大多数百姓的孩子只能玩一下价格低微、适合自己身份的小玩具。记得最普遍的是,男孩子玩的是1分钱两个的玻璃球、1分钱5张的“洋画儿”、1分钱1个的“泥模子”……女孩子玩的一般是1分钱十几根的皮筋、1分钱三四个的羊拐等。与同龄的朋友谈及儿时的玩具,大家记忆最深又最值得回味的,还是“泥模子”。就在前不久,我还听到有老人说:“过去的孩子好打发,有个泥模子就打发了!”而这句话,我从前不止一次听老人说过,意思就是说,过去的孩子们有个简单的玩具就能满足。所以,这也勾起我对儿时玩具泥模子的回忆。
记得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在北京的胡同里仍有不少挎个小篮子(篮子里装有许多泥模子)串胡同叫卖的老人,有些摆摊卖货的老人所卖的货中也有泥模子,所以这种廉价的小玩具几乎到处都可买到。泥模子制作很简单,先用胶泥做成模具,然后再经火煅烧而成。泥模子不仅受孩子们欢迎,而且携带非常方便,所以卖这种玩具的以老人居多是可以理解的。这种成本极低的小玩具的形状与大小像半个鸭蛋壳儿,当然要有一定的厚度。泥模子的刻工全在它的凹进部分,制作泥模子的人在凹进部分精心雕刻出各种花样,这使得泥模子的样式十分丰富。制作者刻人物,一般以孙悟空、猪八戒等传奇人物的脸谱为主;刻小动物一般以鼠、兔、猫、狗等头面为主;还有各种花、鸟等模面,所以那时不仅男孩子爱玩,一些女孩子也爱玩泥模子。
别看当时这小小的、棕红色的泥模子,它不仅引起了孩子们的童趣和喜爱,而且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勤快劲儿和团结互助精神。玩泥模子的原料主要是胶泥,把用水和好再揉匀的胶泥填到泥模子的凹进部分,再按瓷实,然后用手轻轻一磕,便出来了各种各样的泥坨子,干燥后就成了各种各样的“泥玩具”。当时,孩子们把这套所谓的制作过程,叫做“磕泥饽饽”。泥模子的凹面刻什么图案,磕出的泥饽饽表面就是什么模样。
泥模子好买,但原料并不好找,因为若用胡同里地面上的浮土,其黏性和韧性都不够,磕出的泥坨子易碎,所以孩子们就把眼光投向郊外,因为只有在郊外才能找到大量的胶泥。去郊外挖胶泥,这本身就是一次劳动过程。就我当时居住的环境来讲,距建国门城门很近。当时建国门的城墙还在,而出城就是一片野地和河滩,滩边就有现成的胶泥,即“磕泥饽饽”的最好原料。那时,其他未拆或已拆掉部分的城墙之外,也基本是郊野。所以,当时四九城里的孩子们,玩泥模子还是非常容易找到原料的,只不过要付出轻微的劳动。因河滩较滑,而且郊外也人烟稀少,所以一般的大人们是不让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年岁太小的孩子单独去的,往往是一些年岁较大的孩子自告奋勇地要求“带队”去挖胶泥。说他们年岁大,其实当时也就六七岁,好在有大一点的孩子带着,人多,距离又不远,家长们也就不用太担心。
挖胶泥,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事儿。因为到了郊外,挖胶泥也就变成一次郊游活动了。在动手挖胶泥之前,孩子们可以任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因挖胶泥做泥饽饽儿的季节主要是春夏秋三季,特别是夏秋两季,孩子们在挖胶泥之前,主要是捉蚂蚱、逮蛐蛐,所以每次带回的成果不止是做泥饽饽的原料,而且还带回不少蛐蛐、蚂蚱。这样,在玩磕泥饽饽之余,还可以斗蛐蛐,或在蚂蚱头部系根细线,让它们飞来飞去。
当孩子们挖来胶泥后,一些较大的院子就成了孩子们的“手工作坊”。大家先用细细的干土撒在泥模子中(避免胶泥放入模子里按瓷实后的泥坨子与模面粘在一起),然后再把和好的胶泥按在模子里,只需按一下就可以把刻好的泥坨子磕出来晾,晾干后便成了泥玩具。
各式各样的泥模子磕出来的泥饽饽晾干后,既是孩子们的玩具,又是孩子们的劳动成果,这时,孩子们的高兴劲儿可想而知。大家互相炫耀自己的手艺,又互相交换着劳动成果,笑声、欢呼声便充满那一座座大杂院里。就这样,几百年来,泥模子这种极简单的小玩具及用它制作泥饽饽的兴趣,伴随着多少代平民百姓的孩子们度过了朴素的童年生活。我想,我们这些玩过这种玩具的老人们大概不会忘记这小小的简单玩具曾带给我们的乐趣。当时玩泥模子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