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周易》和阴阳学说,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建筑时空的本质,丰富了建筑时空的哲学内涵,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形式多样、价值多元的审美取向,具有不可度量性、模糊性、广含性和无限性等特点,更多强调的是二元的相互渗透与转化。“有无相生、“大壮之美、“变动不居作为时空意识重要的理论观念,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建筑形态如何千姿百态,它们在实质上都是建筑实体与空间共生的基本单元。在这一基本单元的基础上,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内外交融、组合变化,从而生长出独树一帜的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艺术。
二、物理的时空观
中国古人由对自然现象的直观理解,到对宇宙运行规律的素朴把握,进而形成时、空为一的建筑时空观念,它是中国宇宙意识的必然外化,也是宇宙时空的一个缩影。生活于其中的中国人所体会到的,不仅是一个可视的外在空间,还是一种心理的情感时空。与此相反,西方时空观念由于一开始就建立在对自然现象的逻辑分析基础之上,因而建筑空间也就成为可以被测量的几何体,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西方建筑空间是一种可被量化的物理空间。
与中国古人一样,宇宙自然同样也是西方人所思考的问题,但在对待宇宙自然的态度上,中西却有着不同的态度。在西方人看来,自然是外在于人并与人并列的一种客观存在,是人所认识和掌握的对象,宇宙空间对于人来说,也只不过是一个活动的场所,而这个场所要靠站立在它对面的人去感受,这种感受的方式决定了人与空间只是外部关系而没有生命的有机联系。所以,宇宙本原和自然界的任何事物对人而言始终只是一个“对象,一个物我观照的“对象,这成为西方人总是以理性而非情感的态度不懈地去探求宇宙本体的一个动因。
西方的时空意识,也许最早滥觞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地中海沿岸岛屿众多,星罗棋布,岛屿之间的纵横交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空间观念。长期的生活实践使人们坚信,时空不能脱离物质的形态而存在,它必须以物质的存在为前提。直到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还认为空间是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事物的影像,而时间也不过是这种物体运动先后的影像而已,他说:“‘空间暞是一个单纯在心灵以外存在的东西的影像;就是说,空间是那样一种影像,在那种影像里面,我们不考虑别的偶性,只考虑它在我们之外呈现。“像一个物体在心里留下关于它的大小影像一样,运动的物体也留下一个关于它的运动的影像,也就是关于那个物体从一个空间继续不断地过渡到另一个空间的观念。这个观念或影像,就是我叫做时间的东西。栙这就充分说明,空间作为一种独立于人之外的运动状态,它的存在并不需要人的心灵参与就可以被人的感官来感知,人对空间的把握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活动。
早期自然科学的兴起,刺激着人们执著和痴迷于对自然的探索,他们相信世界之所以被感知,必定由某种物质组成,原子则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之间的互相独立,必然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在原子论中,只有物质的最小不可测的组成部分(即原子)被认为是‘存在暞着的东西,它唯一的性质就是占据空间。而各种可感知的事物,其质的差别必须用原子在空间中的不同形状、运动和排列来说明。栙所以,在西方人看来,空间不仅是可以被感知的,而且还是可以被测量的。
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这种观念又不断地得以强化。几何学的兴起和发达,对这种观点的确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原理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这种空间思维基础上的。欧几里得几何的第一条公理就是:如果有A、B两点,并且有连接这两点的两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之间就没有空间。这就充分表明点是空间最基本的单位,空间的存在在于其自身的非过渡性。整个希腊思想,就建立在这种空间意识之上。
西方传统空间观念从它萌芽之时,就与中国传统的空间意识存在着质的差别。钱穆先生说:“西方人重空间之向外扩大,不重时间向后的绵延。中国人言世界,世乃时间,界乃空间,时空和合为一体。因此,中国人谈空间,也是在谈时间,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中,时间和空间是合二为一的,空间中因有时间的因素而成为四维的动态存在方式。而西方传统的时空观念,空间和时间则是相对分开的,人们就空间而论空间,相对于中国传统空间的“流动性而言,它是静态的。“一切存在的话,必是完善的、唯一的、有界限的、球形的、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的、不动的、稳定的、不变化、连续不断的。它产生于自身,在它自身的界限之外不存在空间,它在自身界限之内运动,宇宙之内不存在虚空,“空间就表现为有限的、球形的、完全充实的,因而是没有空隙的、不可分的、稳定的和同性的栙。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是对西方传统的空间观念的一场根本性变革。他认为一切物体本身的空间存在都是不自足的,它们全部都在时间之中流变着,这就把时间的因素纳入到物体存在的空间状态当中。后来的“单子论和“相对论更进一步论证了时间与空间的联系,但这并不是说西方的空间观念与中国传统的空间就等同了,而实际上,它们之间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当他们研究空间时,其思路是从空间出发,最后又回到空间,采用的是自然科学逻辑实证的方法,在这种空间思维方式的支配下,时间只能是作为说明事物存在形式的手段而已,而绝不可能成为事物自身的一种属性。实际上,西方科学的基石和手段都是建立在这种空间思维的特点之上的,“从原子论、几何学到牛顿力学,无不实践着空间思维的原则。相对论真正引入了时间观念,但它还不是时间型思路。它的空间因时间而改变位置,但不因时间的改变而消失或产生,这就是相对论和中国古代思想依然不同之所在。
实际上,时空的存在必须以物质的存在形式为前提,人们是在对物质存在形式的理解中来把握时空观念的。通过物象、色彩、透视距离等要素的统一,人们捕捉到物质的存在方式。而根据这一逻辑构建起来的西方建筑时空观念,也自然就被看作是同物质实体一样的存在。笛卡儿曾认为凡有广延空间的地方一定有实体的存在,空间和物质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因而,这种物理的空间也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可触及的物质实在,成为一种关系明确的量。所以,西方古代建筑更注重建筑的结构造型,突出强调的是建筑的整体造型美,而就建筑的空间而言,其分划处理都非常清楚,很少有流通的,或者半室内半室外相互渗透综合的空间设计。
三、中国建筑的空间美
建筑是对空间的分割与界定,它的整个空间被建筑物划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屋墙壁顶和门窗等实体要素的围合形成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其外则形成建筑物的外部空间。因而建筑可分为空间和实体两个部分,相应地,建筑美也可以区分为空间美和实体美两种形式。任何一座建筑,都同时具有这两种美,但不同体系的建筑,在空间美和实体美的表现上又有所侧重。尤其是当把时间的因素引入到空间时,建筑的空间也就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给人的审美感受也就会随之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传统建筑以“群的形式出现,空间在时间的节奏中呈动态变化,明显地表现为流动的空间美。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土木为基本材料的,由于建筑材料自身物理属性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就无法向超长的高度发展。但建筑要满足多种不同功能的要求,就必须有满足它的足够的空间。为解决这一矛盾,中国传统建筑走上了群体组合的发展道路,通过建筑物的群体组合来延伸、扩大空间。在建筑群中,“间是空间的最基本单位,由“间组成“幢,再由“幢围合成“中空的庭院,每进入一个庭院就称为一“进,构成一系列沿中轴线层层渐进的建筑群。由此,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美,也就随着时间的进程,在虚实相间的空间布局中流溢出来。
因而,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构成,不是集中在一座单体的建筑内来解决,而是靠群体的组合来完成的。所以,中国建筑的“大,不论是庭院、住宅,还是宫殿、寺庙,不追求单体建筑本身在纵向上的庞大形体,而是靠建筑群体横向的组合体现出来的。建筑空间通过多层次的分割、过渡、转换、对比和界定等组合手法,形成一种空间的节奏,从而给人以连续、流通、渗透、模糊的心理感受。徜徉其中,既是在欣赏建筑,也像是在聆听或优美或雄壮的旋律,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动态的空间美的具体体现。
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可以分为规整式和自由式两种布局形式。规整式空间布局主要表现在宫殿、宅邸、坛庙、陵寝等建筑组群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的整体安排。这类建筑在布局形式上讲究庭院空间的形制规格、尺度大小、主从关系、前后次序、抑扬对比等,从而严密的礼制仪规也就演绎为严谨的空间序列,成为对儒家伦理观念的图式化诠释。自由式主要是指园林建筑和某些寺院建筑的空间布局,它们一般都没有明确的中轴线贯穿,也没有严密的左右对称,建筑群体外部轮廓不规整,院内各建筑物都是自由安排,看似了无章法,实则格局严谨。庭院空间是规整式空间布局的主要形式。由于庭院布局在平面上既有可延续性,又有良好的分区性能,还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能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来灵活地改变空间的形状。所以,它能在不同功能的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我国传统建筑空间布局的基本模式。宅最具代表性,整个住宅按纵向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外有围墙与外界隔开,围合成三个内部贯通的庭院。前院有大门,普通住宅一般把门开在左侧(东南),入门迎面都有影壁,它既可遮挡外人向内院观望的视线,也可使进入大门空间后有一个明确的分隔。前院一般是宾客和男仆的住处,空间较小。自前院通过第二道门即入中院,中院是主人的住处,正中为上房,是长辈的住房,左右为厢房,是晚辈的住房,后院是杂用房,空间最小。在这里,庭院从被围合的被动而上升到统领整个建筑群的作用。它既是室内空间向室外的延伸,同时也是室外生活引向室内的前奏,它既是属“内的,又是属“外的,是介于“内、“外之间的“灰域。
宫殿建筑的空间布局实际上是庭院空间的放大。它以严谨的平面布局,庞大的空间体量,完整的庭院空间和森严的等级规范,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布局的典范。宫殿建筑群的宏伟气势,并不在于单体建筑体量的大小,而是集中在建筑的群体组合上,通过巧妙的空间组合显示出空间的大小纵横,形体的高低错落,色彩的冷暖繁简,线条的直曲刚柔。能在变化中求统一,静态中求运动。伴随着人在建筑中的运动,在时间的推移中,建筑空间阴阳交错、开阖屈伸,从而引发观赏者的审美情感。大概每一个游览过故宫的人都会有一种空间在流动的感受。从正阳门到太和殿,地势逐渐增高、建筑物形体逐渐增大,庭院也逐渐变宽,形成整个建筑群的序曲。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是故宫的核心建筑,形成整个建筑群的高潮,景山作为尾声,则成为“故宫全部宫殿的大气磅礴的总结栙。因此,人置身并行进在建筑的空间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的空间序列在我们的心灵面前展开,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时而起伏跌宕,时而高潮迭涌。因而,整个建筑空间序列犹如音乐的乐章、诗文的章节或戏剧的幕次一样,在起、承、转、合中体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律感,仿佛是在聆听一曲有序曲,有高潮,有尾声的雄浑的交响乐,使我们体验到建筑音乐般的旋律。同时,阴阳变化作为空间的基本属性,在故宫建筑群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进入大清门,狭长逼仄的千步廊使人感到压抑,为阴性空间,到天安门前,变为开阔的广场,人的精神也随之舒展,为阳性空间;天安门与端门之间为一方形的开放院落,为阳性空间,端门与午门之间的封闭空间为阴;午门与太和门间横向广场比较,午门前空间为阳,而与太和殿前空旷的广场相比,则属阴……故宫建筑群从大清门到乾清门,沿纵深方向共布置了八个大小不等的院落,整个空间序列就是利用阴阳的交替变化,突出了整个建筑群的庄严宏大、金碧辉煌和博大恢弘的时空意识。五代词人冯延巳已有“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鹊踏枝》)的名句,道出了我国传统建筑空间在层次和序列构成上的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