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今天非得去幼儿园吗?”
“晚一点去幼儿园,好不好?”
“妈妈,你答应过我要早点来接我的啊。”“妈妈,一定要早点来接我啊。”
“千万别忘了啊!一定要早点来接我啊!”
“好吧,我的小嘴不再说话了,可妈妈你可一定要记得早点接我啊。”
……
你的宝宝是不是也会像上面一样,说话如此啰嗦呢?其实宝宝爱啰嗦,不仅仅与他爱重复的天性有关,还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直接关系。所以,倘若爸爸妈妈碰到一个爱啰嗦的宝宝,一定要先从自己的教育方式上寻找一些解决方法。
案例大放送
每天晚上9点,妈妈哄宁宁睡觉时都会费尽心思,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宁宁一钻进被窝,话匣子就会一下打开。而且妈妈还不敢过多接话,因为一接话,宁宁就会用更多的“为什么”来“刁难”妈妈。
“妈妈,妈妈,你怎么突然不爱跟我说话了呢?”“咦?妈妈真不跟我说话了?”
宁宁只好转过身去,对着墙说:“妈妈?说话啊?对了,对着墙说,妈妈肯定听不见。”
于是宁宁就又转过身来,用手摸着妈妈的脸,说:“妈妈?你睡着了吗?说话?”
听不到妈妈说话,宁宁又平躺着对着天花板说:“我的小嘴不说话了,妈妈的大嘴也不说话了,就连爸爸那么大的嘴都不说话了。”
听到这,妈妈忍不住睁开假寐的眼,“呵呵”笑了一下。
宁宁高兴地看着妈妈说:“呀,妈妈醒了,妈妈醒了,妈妈要说话了,太好了。”
“妈妈,你说啊,你怎么又闭上眼了。”“唉,妈妈又‘死机’了。”
倘若摊上这样一个宝宝,想必每一个妈妈都会觉得宝宝十分可爱,但又会觉得宝宝太嗦了。那么作为父母,爸爸妈妈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不失可爱的前提下改掉嗦的坏习惯呢?下边就是一些专家的建议,希望对每一位父母都有所帮助。
专家方法集
言而有信
据统计,绝大多数宝宝对父母啰嗦,是因为父母常常言而无信。好多父母都会答应宝宝的一些要求,但最后却会因为自己的种种原因而没有实现对宝宝的承诺,所以宝宝下一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就会一直询问父母(就像文章开头的对话)。所以,父母首先要做到言而有信,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宝宝爱啰嗦的坏习惯了。
理解万岁
宝宝的世界不同于大人,因为他们缺少一些实现自己的方式,所以,在某些问题上,他们只会用语言一遍遍地重复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或是发表对事情的看法。因此,父母要放低身段,努力走进孩子的世界,学会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看动画片、玩玩具,适时炫耀自己的权利。如此一来,宝宝就不会在看动画与吃饭,睡觉与玩玩具这些问题上用重复的语言来“攻击”你了。
灵活沟通
灵活沟通,很大程度上可以让父母理解孩子,同时,良好的语言沟通,还可以回答孩子那么多千奇百怪的为什么,并让他们乖乖就范。沟通可以说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沟通可以让彼此的心连接得更加紧密,也可以让彼此的爱更加甜蜜,想必在宝宝感受到爱的时候,他就不会再用啰嗦的话语来倾诉自己的不满足了。
好妈妈妙招
一天下午,牛牛将玩具小汽车开到了餐桌上,并打翻了调料瓶。妈妈看到之后,就让牛牛去洗手,而牛牛则用“为什么要洗手?”“为什么小汽车不能开到餐桌上?”“我拍一下手,也会变干净,干嘛要洗手?”等啰嗦的言语来拒绝妈妈的要求。
妈妈听后并没有生气,而是对牛牛说:“妈妈只是想让牛牛做个勤洗手的好宝宝,这样牛牛就不会常常因为肚子疼而难受了。还有妈妈最重要的是想要牛牛带着小汽车去洗手,妈妈好想知道牛牛的小汽车是不是能够开到水里去。”牛牛一听连忙高兴地说:“好啊,好啊,我的小汽车肯定能开到水里,妈妈你赶紧带我去洗手吧。”
很多时候,宝宝啰嗦是因为他们不想做某件事,此时倘若父母可以换一种语言方式来调动宝宝做这件事的积极性的话,那么宝宝就有可能不是啰嗦,而是言听计从了。
讲个小故事
嗦的代价
敏敏是个漂亮又可爱的姑娘,不过她身上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说话嗦。原本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她偏偏要长篇大论地说上一通。妈妈也曾对她这个不好的习惯进行了一番教育,让她改正。但是敏敏自己并不以为这是个坏习惯,反而觉得这样可以显示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并引以为傲。
有一天,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留下敏敏一人独自在家。她把玩具都搬到客厅的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玩玩具。不一会,她就觉得有点儿口渴了,于是就去厨房倒水喝。倒水时,由于手没拿稳杯子,洒了些水在地板上。
等敏敏喝完水准备回客厅的时候,不留神踩到刚洒到地板上的水,一下子就摔倒在地上,磕破了下巴。敏敏吓得哭起来,赶紧给妈妈打电话。
“敏敏,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给妈妈打电话?”妈妈问。
敏敏边哭边回答到:“今天早上你和爸爸上班后,我就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玩玩具,后来我觉得口渴了,就跑去厨房倒水喝,倒水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洒到了地板上。我也没有用拖把去擦,回客厅的时候,我一下就踩在那块湿地板上,所以我就摔倒了,还把下巴给磕破了,现在正流血呢。”
在敏敏这样断断续续的哭诉中,妈妈总算弄清了情况,不过这时已经过了十几分钟了。等妈妈赶回家把敏敏送去医院处理伤口的时候,爱美的敏敏紧张地问医生,会不会留下疤痕。医生说,这个伤口耽误的时间越长,留疤的可能性就越大。敏敏听后,后悔极了,都怪自己说话嗦,耽误了一些时间,不然这个伤口留疤的可能性会更小。
自从这次事件以后,敏敏吸取了教训,说话言简意赅,干脆多了,因为她知道,嗦有时也要付出代价的。
嗦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但它的确是一个坏习惯,所以父母千万别让自己的宝宝成为一个小“嗦家”。因为嗦可能会对宝宝在人际关系、办事效率上有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