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1〕。殷勤谢却甑中尘〔2〕。啼鸟有时能劝客〔3〕,小桃无赖已撩人〔4〕。梨花也作白头新〔5〕。
【题解】
庆元六年(1200)春,杜叔高来访,作者作《浣溪沙·偕杜叔高吴子似宿山寺戏作》词,而这首词是用《戏作》词韵所作,因知写作时间也是庆元六年。这首写农村的词,主题单一,只选择了入春后风调雨顺的情景,表现父老乡亲对丰收的企盼和寄托。上片是从乡民的诉说入手,写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乡民们对生活不高的企求,容易满足的心态,表现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赞许。下片则通过春天的一系列生机勃勃的景物,表达作者的喜悦心情。显然,作者是受到了父老乡亲情绪的感染,为他们生活的改善而高兴,充分体现了作者同农民关系的密切。这种开朗乐观的气氛在稼轩词中是并不多见的,而这首叙事小词语言朴实清新,感情饱满鲜明,下片写物全用拟人写法,极具感染力。
【注释】
〔1〕颦(pín):皱眉。春雨及时,预示着一年好收成。父老们争着向作者讲述今年风调雨顺情景,心情也开朗起来,不像去年那样皱着眉头。这两句写尽农民生活的艰辛,常年生活在愁苦中。〔2〕殷勤:频频。谢却:告别,却字是语助。甑(zěng):瓦器,煮饭用。甑中尘,指断炊,无米煮饭,所以甑上落满尘土。谢却甑中尘,指除去甑上的尘土。《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字史云,陈留内黄人也。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所止单陋,有时绝粒。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间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3〕啼鸟:指卡十鹃。作者同时所作的《婆罗门引·别杜叔高》词首句就是“落花时节,卡十鹃声里送君归”句,同调《用韵别郭逢道》词首句则为“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句,可为证明。客:当指这年春天来访的杜叔高等人。〔4〕小桃无赖:小桃树像小女孩一样顽皮。撩人:指桃树长出嫩枝,迎风摆动,如在挑逗人。〔5〕老梨树长出了白色的新花。白头新:语出《史记·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