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词选
8209000000072

第72章 兰陵王

赋一丘一壑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1〕。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2〕。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3〕。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4〕。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5〕,西风黄菊香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6〕?纫兰结佩带杜若〔7〕。入江海曾约〔8〕。

遇合。事难托〔9〕。莫击磬门前,荷蒉人过〔10〕,仰天大笑冠簪落〔11〕。待说与穷达,不须疑着〔12〕。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引。

【题解】

一丘一壑,即作者卜居之地,今铅山稼轩乡横坂村瓜山下的蒋家峒,地势有小丘也有沟壑,就是作者所命名的一丘一壑。其意义取自《汉书·叙传》班嗣语:“严子者,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及《晋书·谢琨传》中谢琨语:“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这首词当作于庆元初(1195),作者到期思卜筑时。词中除了开头数语描述了一丘一壑和瓢泉的环境外,其馀各语,大都是议论出处,即总结福建再度出仕的是非。“终须是,邓禹辈人”三句,表达了同当时攫取政权的韩伲胄集团的对立和界限。而中片下片对佳人入江海的自誉,和君臣遇合之难的感慨,显然又是奸佞当道、贤人在野的一篇宣言。绍熙五年(1194)七月宋宁宗在外戚韩侘胄的支持下即位,标志着韩伲胄十馀年党禁和专制统治的开始。赵汝愚、朱熹一派政治势力的衰败,使朝野截然划分了两个对立的派别。作者在福建任上被赵汝愚举荐的谏官弹劾,随后又受到韩伲胄集团的排斥和打击,遭到了比宋孝宗时期更多的排斥和报复,因此,自庆元元年开始,作者的处境更加恶劣,他的许多歌词创作,都和这一时期的政治局势有关,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而议论多,也是瓢泉时期词作的一大特点。

【注释】

〔1〕老子:作者自称。老子风流占却,即老子占却风流。占却,占据,却为语助词。这两句说,一丘壑的风流已经被据为己有。〔2〕茅檐:指瓢泉周围原有的几间茅屋。作者在带湖期间写的《水龙吟·题瓢泉》有“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句。脉脉:含情不语的样子。这里同“默默”。逗:到。〔3〕前事:指福建出仕和被劾事。恼杀:极恨。晨猿夜鹤:《北山移文》中有“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句,这里用来指瓢泉附近的生灵。这是借晨猿夜鹤的怨恨喻指福建出仕的错误。〔4〕终须是:终必是。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汉光武帝少时的同学,帮助光武帝重建汉室大业,拜大司徒。邓禹本是后汉巾兴的第一大功臣,但作者写此词时,已是韩侂胄贬斥赵汝愚,操持朝政之后,则此处的邓禹辈人,显然是指与皇帝有密切关系的韩侂胄之流,而带有贬意在内。锦绣麻霞,语原出李贺《秦宫》诗:“秃襟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哮虎。”“麻霞”,一本作“麻,即麻鞋。这句词是说,只有邓禹等人才能稳坐黄阁。黄阁,宰相办公处,汉代及以后宰相的听事阁涂黄色,因称黄阁。锦绣麻霞坐黄阁,寓小人当政得意之状。〔5〕《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鸢(yuān):鸟名,鹰类。〔6〕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殊未来。”〔7〕《离骚》:“纫秋兰以为佩。”《九歌·湘夫人》:“褰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杜若,植物名,兰属。〔8〕言曾有人江海的约会。〔9〕遇合:指君臣共事的机遇。《史记·佞幸列传》:“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事难托:指君臣遇合事靠不住。〔10〕击磬门前,荷蒉人过:事见《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子曰:果哉,末之难也。”这段记事意思是:孔子在卫国击磬,有一个担着草制品的人经过,忽然说道:击磬的是有心人,浅薄可鄙,不是知音。孔子说:话太主观了,不了解我的艰难。荷蒉:荷,担,蒉(kuì),草器。硁硁(kōng kōng),声音空浅。莫击磬两句是说:不要像孔子在卫国求仕,受到荷蒉人的嘲笑。〔11〕《史记滑稽列传》:“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赉金百斤,车马十乘,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淳于髡因齐王所求甚多而付出甚少,故此仰天大笑,冠缨尽断。这是讥刺统治者的贪婪吝啬。〔12〕穷达:指士的贫贱和富贵。疑着:怀疑。〔13〕《庄子·让王》:“子贡曰: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穷通即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