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
声韵甚谐,客皆为之釂〔1〕
听兮清巩琼瑶些〔2〕。明兮镜秋毫些〔3〕。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4〕。虎豹甘人,渴而饮汝〔5〕,宁猿猱些〔6〕。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7〕,君无助,狂涛些。路险兮山高些。块予独处无聊些〔8〕。冬槽春盎〔9〕,归来为我,制松醪些〔10〕。其外芬芳,团龙片凤,煮云膏些〔11〕。古人兮既往,嗟予之乐,乐簟瓢些。
【题解】
作者淳熙末年寓居瓢泉时曾作《水龙吟·题瓢泉》词,此次自福建归来,再到期思卜筑,所以有再题瓢泉之作。所谓“些语”,指《楚辞·招魂》体,结句都用“些”(suò)字押韵。据朱熹的说法,《招魂》是假托上帝之命,派遣巫阳招屈原之魂,恐屈原无罪被放,魂魄散而不归,所以用夸张的写法,说四方上下的险恶可怕,不可居住,以及归来的华美享乐。《梦溪笔谈》卷三载楚地民间禁咒句尾都用“些”字,保留了楚人的旧俗。作者此词不但用韵模拟《招魂》,而且在内容上也模拟《招魂》,但作者不是自招,而是借为泉招魂,寄托作者甘心与泉为伴的胸襟。上片是为泉招魂,为泉择地,借泉在深山,力劝泉水不要流出山外,去协助凶虐的暴秦,落个阿房一炬、遍地蓬蒿的结局;不要为吃人的虎豹解渴;不要为江海上的狂风巨浪推波助澜,颠覆舟楫。这就划出了一个界限,把瓢泉同黑暗残暴的现实社会区分开来。下片是写魂兮归来之后的享受和乐趣,但作者并没有羡慕《招魂》中贵族的华美生活,而是写归来与泉为伴的清贫和高尚情操。其中心旨趣仍然是蔑视富贵和权势,表明同封建统治的决策集团不予合作的态度。从体制上说,这首词是作者改革词体的有益尝试,属于以诗骚体入词的创举,也是稼轩词所独具的特色。
【注释】
〔1〕醑(jiào):一饮而尽。〔2〕清骊琼瑶:南美玉制作的佩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清脆声音。以佩环比拟水声。〔3〕镜秋毫:如镜子可以照见秋毫。《孟子·梁惠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4〕君无去此:请你不要离开这里。《招魂》有“君无上天些”、“君无下此”等语。流昏涨腻:用你的溪流承载香腻的弃脂。杜牧《阿房宫赋》有“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句,是说秦王朝的阿房宫中妇女人数众多,每日洗去的脂粉水,就足以使渭河滑腻水涨。此处作“流昏”,昏字只有昏暗之义,与香腻尢关,疑为“香”字之误。生蓬蒿些:秦王朝极度奢侈的结果是阿房宫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弃脂水也只能帮助荒废的故址上生长蓬蒿。〔5〕虎豹吃人口渴,用泉水解渴。《招魂》:“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土们几约,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注:“言此物食人以为甘美。”〔6〕宁猿猱些:岂是猿猱之比?猱(náo),猿类。这句的意思是:宁可让猿猱饮汝,也不让吃人的虎豹饮汝。〔7〕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意为:大范闱讲,泉水最终还是要流入江海的。到了江海,就难免推波助澜,帮助犴涛颠覆舟楫。芥子比喻舟小。《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8〕块予独处尢聊:块,孤独的样子。《史记·滑稽列传》:“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崛然独立,块然独处。”〔9〕冬槽:冬天用槽酿酒,夏盎:夏天用盎装酒。槽盎:均为器具。〔10〕苏轼有《中山松醪赋》称:“始予宵济于衡漳,车徒涉而夜号。燧松明而识浅,散星宿于亭皋。郁风中之香雾,若诉予以不遭。岂千岁之妙质,而死斤斧丁鸿毛。嗟构厦其已远,尚药石而可曹。收薄用于桑榆,制中山之松醪。”松醪(láo):松树汁液制的酒。〔11〕其外芬芳:意思是在制酒之外还可以沏茶。团龙,片凤:都是茶名。片茶也就是团茶。《宣和北苑贡茶录》:“圣朝开宝末下南唐,太平兴国初,持置龙风团模,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云膏:膏也是一种茶的形状。《续茶经》卷上引《茶谱》,谓衡州产茶“研膏为之,皆片团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