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词选
8209000000104

第104章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2〕。年少万兜鍪〔3〕,坐断江东战未休〔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5〕。生子当如孙仲谋〔6〕。

【题解】

北固亭在北固山绝顶,又名北固楼。《嘉定镇江志》卷一二载:“北固楼或名为亭。《舆地志》:北固山有亭屋五间,蔡谟以置军实。刘牢之败,为其子敬宣所焚,梁武帝改固为顾,有登北顾楼诗。则其名久矣。乾道己丑待制陈天麟建,有记。”另据《北固山志》卷二,南朝北顾楼久废,陈天麟所建亭原在郡守治所,绍熙间始移至山顶。则作者所登,是南宋新建亭。题中“有怀”,意即有所感怀。作者感怀的是什么事呢?词中没有描述北固山所见的壮丽景色,而是把作者登临时的感怀直接抒发出来。上片大概是因北固亭目击了六朝替代:千古兴亡,而这一切都和神州沉沦有关,所以起句即以“何处望神州”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接下来两句,则通过人生短暂和历史悠远的对比,把自己沉浸于长江流水永无歇息的感慨之中,实际上是渗透作者奋发图强、只争朝夕的斗争信念。下片缅怀开创江东与中原争胜历吏的吴国孙权,一句“坐断东南战未休”,在歌颂孙权的自强自立精神之外,恐怕还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以求和为国策的贬斥。而后三句,特别是“生子当如孙仲谋”,既有讥讽,当然也有对懦夫的鞭策和对自我的勉励。

【注释】

〔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周名日赤县神州。赤县神州自有内九州,禹之序九州也。”可知神州就是中围的古称。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流域,所以在江南北望中原,也可称作“望神州”。这两句意思是:在北同楼上北望,看不见神州,所见的只有北固楼一带的风光。作者用问答的语句,加深了怅惘的情怀。〔2〕京口见证了六朝兴废,当然也见证了北宋和南宋的历史。千古兴亡四字足以概括这一切。悠悠:用连绵词表示悠远不绝。“不尽”句: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次韵前篇》诗:“长江滚滚空自流,白发纷纷宁少借。”〔3〕兜鍪(dōumóu):甲士的头盔,见《广雅·释器》。据《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孙权字仲谋,其兄孙策平定江东时年仅十五岁。十八岁接替孙策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年少万兜鍪:即指孙权为讨虏将军统率万军一事。〔4〕坐断:占据,有割据之义。江东:指孙权建立吴,先都京口,后移建业。其领土,包括长江以南,湖南以东,不是狭义的江东。战未休:吴国的力量虽不敌巾原的曹魏,但自立国以来,始终与曹魏争锋,所以称为“战未休”。意在讽刺南宋与占据中原的女真族议和。〔5〕《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以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蜀先主即刘备。曹公,曹操。本初,指袁绍。〔6〕《三同志·吴书·孙权传》注引《吴历》:“曹公出濡须,权数挑战,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环作鼓吹,公见舟船厂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曹操曾同孙权父孙坚共讨董卓,孙权是其儿辈,故有生儿子应当像孙仲谋那样的慨叹。刘景升,刘表,刘表的儿子刘琮当曹操攻荆州时,率部投降,曹操鄙视他,所以称之为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