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词选
8209000000103

第103章 生查子

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1〕。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2〕。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3〕。不是望金山〔4〕,我自思量禹。

【题解】

嘉泰四年(1204)三月,作者以朝议大夫、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知镇江府,“奉上密旨,守国要冲”。作者到任后,加强军事力量,了解敌国军情,有计划地开展了对金作战的准备工作。这首词即作于到任之初。京口即镇江,京口郡治指镇江府知府治所。据《京口三山志》和《北固山志》,京口郡守衙署在北固山半山腰。尘表亭在郡守宅中,原名婆罗亭,庆元中陈居仁守镇江,改名尘表。尘表亭的取名,有高出尘世之上的意思。作者在这首题亭的词中用全部语句颂扬夏禹治水的历史功绩,表彰他为人民的安居勤劳不息的伟大精神。大概是因其在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史上所做出的贡献之大无人可比,所以由尘表亭的创名联想到禹;而这时的作者,正要奋发有为,所以要以夏禹为榜样激励士气,同时也用以自励。这首词写得意气勃发,豪情万丈,上片叙述夏禹的功绩极具概括力,下片抒发对夏禹的怀念,却极为含蓄,不是直笔抒写,而是以红日白浪为比兴,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作者阔大的胸襟和悲壮的情怀。

【注释】

〔1〕《史记·夏本纪》载夏禹治水:“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处,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人。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夏禹是对中华民族有功绩之人,所以称之有万世之功。矻矻(kùkù):劳苦不懈。《汉书·王褒传》载王褒所作《圣主得贤臣颂》:“劳筋苦骨,终日过矻砣。”〔2〕《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3〕杨光宪《菩萨蛮》词:“红日欲沉西,烟中遥解觞。”齐己《怀金陵旧知》诗:“石头城外青山叠,北同窗前白浪翻。”〔4〕《京口三山志》卷一:“金山在郡城西北七里大江中,长山西北起为五州山,至于下鼻遂人江,突而为此山。始名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