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8166500000006

第6章 佛法真味,用心印证(2)

水车全部浸在水里,就好比一个人断绝修行,完全入世,纵身江湖,又难免不会被世俗红尘的潮流冲走。因此,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抽身旁观,也不投身粉碎。要使出世与入世两者并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的正确态度。

俗世修行又该注意什么呢?

时常有一些向慕佛法的人,总是拘泥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其实佛法就是明明白白的生活,当你向外面的“物质世界”求证得不到结果的时候,就有一个转而为精神内省的过程,这就是修行!

让我们看看维摩的故事:

虽然自己家财万贯,眼前美女如云,维摩的心却依然平静如水,没有一丝欲念。

要说财富,维摩居士的钱可谓是堆积如山,绝对是吠舍离城的首富。要说美女,身边妻妾如云,个个都貌美如花,然而他却过着僧人般的生活。

对此,别人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说:“你那么喜欢修行,干脆出家好了。”

维摩答道:“在淤泥之中,不是一样可以生出洁净的莲花吗?”

“莲花?”问的人似懂非懂地说。

维摩说:“对,莲花就是我们的心哪。出家只是形式而已,内心向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内心平静,不受欲念干扰,那么在家亦如出家;相反,内心欲念重重,向往金钱富贵,那么出家亦如在家。我虽然在家,但一样会感受到修行的境界呀!”

需要说明的是,出家和打坐并不是习禅的最高境界,更不是不二法门,那不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行方法。悟性很高者根本用不着那样,因为出世的目的也是为了入世,都少不了对人间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既然不必出世也能在“俗世”间很好地修行并得道成“仙”,那又何必要割舍太多的人间真情,先要造成无法愈合的伤害,再用“四大皆空”来忘怀呢?

在纷乱的生活中要学会萃取一颗静如止水的禅心,有富贵却恒观无常,有妻妾而常疏,远离五欲淤泥。只要再将心中如杂草一样的烦恼去除干净,也就契入了禅机。

真言有禅

“律宗”教派的形成大致是从南北朝到唐朝这个期间。其创立者是终南山的道宣和尚,故又称“南山律宗”、“南山宗”。因为禅宗不重戒律,所以律宗和尚常对禅师们有意见。

律宗法明和尚指责禅宗的慧海说;“禅宗不立文字,不讲戒律,这不是空荡荡,什么也没有吗?你们禅宗家,多落空。”

慧海禅师听律宗指责禅宗“落空”,便反唇相讥:“哪里是什么禅家落空,却是座主你落空哩!”

法明吃惊地说:“我怎么会落空?”

慧海说:“经也好,论也好,是不是写在纸上的墨字?既是纸墨文字,就都是空设,念字有声,因声成句,以句表达法象,这些不都是空的?须知佛祖说这些经句,弟子们结集记录下来,都是为使人明心见性、自证成佛的教具,它并不是根本和归结。律宗和尚却执滞这些教体,丢了根本,这不是守着外壳丢了内容,难道不是落了空?”

法明不服气:“那么,禅师所说的话语难道不落空吗?”

慧海说:“不落空。”

法明问:“怎么就不落空?”

慧海答:“语言就实而言,是从自性智慧中流泻出来的,是智慧的大用显现。明了此理,哪还会落空?”

法明听了,无话可说。

禅释生活

禅真的“不立文字”吗?

慧海阐明了禅宗不立文字的真谛和底里。文字是不能“立”的,真正的文字是自性般若智慧升起时透出的光泽,是般若智的显相。语言与智慧的升起,就如同喷发的火山。而“立”在纸上的所谓的文字,又如同火山喷发后的堆积,只是一堆排泄之物。所以禅宗的“不立文字”并非不要文字,相反,禅师所追求的是因言成句、“一字表心”的真语言。

六窗喻六根

徒弟和师父洪恩禅师行走在林间,阳光照在身上,有着无限的暖意。

远处的树干枝丫上,觅食归来的猴儿们跃去相互追逐。有的倒勾枝头,悬身空中悠哉悠哉地荡着秋千。瞧那一对情侣,不知从腋毛里捉到什么,急急忙忙往口里一磕,搔搔腮须,看来滋味还挺鲜美哩。还有“一家子”,猴爸爸让大儿子骑在脖颈上,忽快忽慢地往上攀;猴妈妈呢,则盘腿坐在树干上,亲亲昵昵地给小儿子喂乳,还一边轻轻地抚摸……

看着眼前这一切,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然而,就在这趣景之中,萦绕在徒弟心中的疑惑却依然没有解开,他低声问师父:“怎样才能见到佛性?”

师父洪恩望着眼前的猴子,就说:“给你说个故事吧,一间房子有六扇窗子,里边有一只猴子,外边又来了一只猴子,从东面的窗子唤里边的猴子,猴子就会在里边答应,那么,外边的猴子唤房子里边的猴子的时候,声音是从六个窗子进去的呢?还是只从东面窗子进去呢?

徒弟回答说:“当然是六只窗俱进。”

洪恩问:“那么里面猴子的回声呢?”

徒弟回答:“同样应声也是六窗俱出。”

洪恩说:“明白这个比喻,我再问你,怎么才能见到佛性?”

徒弟听完洪恩的比喻后,赞不绝口地说:“师父的比喻高妙至极,弟子明白了。”

禅释生活

洪恩禅师所说的六窗是指什么呢?

洪恩禅师说屋子有六窗,实际喻指佛家所说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实说的是人感受外界的六条认识通道。里边的猴子即指人自身内的佛性,外边的猴子是唤起佛性的外因。外面的猴子呼唤一声,声音是从六窗同时传入室内的,这是在说我们的六根所受都可以触起内在的佛性。所以如何见到佛性这样的问题本是不须回答的,在感受外物时,就是佛性在动。

比喻的巧妙处还在于,屋里的猴子听到的是外面猴子的唤声,是猴子唤猴子,猴子应猴子,外面的也是猴子,也是佛性。就是说,明心见性亦不过是将一己的小佛性,融于世界的大佛性之中,所以徒弟赞叹洪恩的比喻高妙至极。

骑牛寻牛

大安禅师平时对经典颇有研究,但对禅道心性始终不得其要领,经常觉得愧对石头禅师,后来专门去礼拜百丈禅师,说:“学人欲求禅道心性玄极,怎么办呢?”

百丈禅师回答:“您这很像骑着牛寻找牛啊!”

大安禅师对这种解释不大明白,追问:“怎样才能把持自我呢?”

百丈禅师开示说:“如同牧牛人,执着杖看着牛,不让牛去践踏人家的庄稼。”

大安禅师听了之后,按此修行,把持自己,肯定自己。大安禅师后来助长灵佑禅师创建沩山禅院,大安禅师一直躬耕助道。灵佑禅师圆寂后,由大众推举大安禅师任住持。

大安禅师晚年回到福建,住怡山院,终日端坐,不言不语,无所事事,大众背后称他为懒安禅师。

有位禅僧说:“终日不言不语,如木石一样,这就是禅吗?”

另一禅僧说:“终日端坐,既不领众梵修,也不指导作务,这就是禅吗?”

大安禅师的懒已经引起大众的不以为然。有一天,他集合大众,向大众宣告说:“请大家今天跟我终日端坐,不言不语,只要三天,当可令大家识得自己。”

大众随大安禅师静坐一日,腰酸腿痛,第二日个个请求:宁可作务,不愿静坐。大安禅师这时才告诉大众说:“老僧坐一日,胜过千年忙。”

禅释生活

大安禅师真的很懒吗?

大安禅师不是一个懒惰的人,他年轻时,助长灵佑禅师开创沩山,终日耕作,虽然搬柴运水是禅,但禅不等于搬柴运水。作务是禅,端坐也是禅;语言是禅,不语也是禅;动固是禅,静更是禅。骑着牛寻找牛,是因为不认识自己的禅性;骑着牛回家,就已经万事放下了。

静坐可以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益处呢?

心安则静,心乱则躁。人的心静了,才能神情安宁,思想明澈;反之,则心神不宁,心思杂乱,就会使人失去平静,烦躁、易怒和伤神。

澄清本性,静坐是一个好方法。

每天留一点静坐的时间洗涤心灵。这时候你宛若一个洗衣妇,不过你洗濯的不是衣服,而是你的思想。选择一间小屋,关上门,让光线从窗口静静地倾泻进来。这时候你坐在书案前,静下心来,把思想的井掏空了,空灵如无穷的白纸,你逐渐理顺和找回自己的思想,聆听自己的心跳,如此地平稳有节奏,如此地无忧。

静思也是一种人生享受,特别是独坐的时候。静思是人在繁忙中的向往,独自静思能过滤掉往日的烦扰。禅有句话叫做“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青。”很多时候只要顺其自然,保持心静,你就会看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人老心不老

想到马上就要见到分别已十多年的佛光禅师,大智的心情不免有些激动,他不禁加快了脚步。

当年,佛光禅师对大智格外器重,总是不厌其烦地教导他。而当有了出外参学的机会时,佛光禅师马上就给了大智。这始终让大智感激不尽,所以这些年来,大智对老师始终很挂念。

终于见到老师了,可是看到老师依然如十多年前一样年轻时,大智的心中不禁感到有些惊讶,他猜想老师一定是有什么年轻的秘密。接着,大智向老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老师总是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老师,这些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吧?”

佛光禅师回答:“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了,我忙得很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老师!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佛光禅师对大智说:“你也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深夜,大智辗转难眠,他决定弄明白老师年轻的秘密。

清晨,大智听到老师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老师白天总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讲说佛法,晚上回到禅堂却依然忙碌不止,老师每天仿佛都有做不完的事。

趁老师歇息下来的时候,大智终于找到机会问佛光禅师:“老师,分别这些年来,您每天的生活这么忙,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说:“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望着佛光禅师那精神矍铄的面孔,大智仿佛感觉到了一颗永远不知疲倦、永远年轻的心在跳动……

禅释生活

佛光禅师不老的秘密是什么呢?

“没有时间老”,其实就是心里没有老的观念,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而世人中,有的虽然还很年轻,但心力衰退,他就觉得老了;有的虽然年事已高,但精力旺盛,仍感到精神饱满,老当益壮。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坦然面对,而非要自寻烦恼呢?每天就这样忙下去,让心始终充满活力,心情年轻,人自然也就年轻了。其实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一种心态,心灵不老,才能永葆青春。

苍老真的是那么可怕吗?

当岁月在脸颊刻上皱纹,当风霜把头发染白的时候,你的心情是否也变得沉重呢?

为什么要这样呢?苍老真的那么可怕吗?苍老是时光长河必经的一段流程,我们为什么不能坦然的去面对呢?

有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不但热心救人,并且收费低廉,远近的居民都喜欢找他医病。

一天,来了一位半身不遂的白发老翁,坐在轮椅上,由他的儿子推着。

“无论如何,拜托您了医生……”四十多岁的男人,哭得像孩子一般,“父亲为了我们操劳了一生,您看,他现在老得让人如此心疼,我只想让他看起来年轻一些,拜托您了,大夫。”

医生仔细检查了老人的身体后,开了一张药方,并仔细叮咛:“回家以前,你们不妨上的三楼佛堂坐坐。”

男人听了后一头雾水,只当医生是在安抚他的情绪,没放在心上。

匆匆地过了两个月,男人又推着老父前来就诊,仔细检查、开药方后,医生再度嘱咐他陪父亲去三楼的佛堂坐坐。

但男人依旧没在意。他拿了药便推父亲走,心想这个医生还挺啰嗦的。

直到第三次就诊,开完药方后,医生拦住他,按下电梯带他们一同前往三楼的佛堂。

三人默默地浏览着素雅的茶景和书架上的善书佛经。八坪大的空间里,除了清水和两碟笑香兰之外,只剩橙黄的酥油在供桌上无烟焚烧,沉睡在火焰的梦里……

“我请你们上来坐的原因,是想让你们看看油灯里的灯芯……”医生指着前方说,“每一盏油灯都需要灯芯,有最好的油却没有灯芯,也是无法燃烧。每当油快要烧光,灯芯只剩下一小截时,我就会想:再添些油到容器里,于是我真的这么做了,……结果你们猜怎样?”

看着满脸疑惑的父子二人,他缓缓道:“我总是贪心地倒进太多油,结果不是火焰变得极其微弱,就是灯芯根本烧不起来。试过好几次以后,我才明白:要让灯芯发出最自然的光芒,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在容器内注满油,让灯芯一路烧完,油尽灯枯,再重新添入新油,换上新灯芯,这才是点灯的正确方法。”

男人恍然大悟,默默点头,含泪推着轮椅上的老父离去。

容器是命运,油仿佛是我们身处的世界,而灯芯就像是肉体躯壳一样。

事实即在眼前

道元禅师在中国学禅回日本后,和人谈起他这10年修炼的心得时说:“我这段时间领悟到了最深刻的真理:眼睛是横着长,鼻子是竖着长的。”

众人闻之,莫不捧腹大笑。但随即,他们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因为在那一阵笑声过后,他们才发现那笑声竟是如此的空洞。

保宁圆玑示众说:“双眉本来自横,鼻孔本来自直。”

惠洪也说:“脱体现前无躲避,鼻头向下少人知。”

白隐禅师说:“山啊,请脱掉披覆在你外表的雾衣吧,我喜欢看你洁白的肌肤。”

五台山智通禅师归宗学禅,一天夜里忽然大声叫道:“我开悟了,我开悟了!”众人无不惊讶。第二天归宗说法时将他从众僧中唤出,问他:“你见了什么道理,就敢断言自己开悟了?”

智通充满自信地说:“尼姑原是女人作!”

禅释生活

“鼻头向下少人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