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8166500000029

第29章 心地无我,长空云飞(2)

年轻时,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生活,总以为别处才是自己的归宿,总盼望着不同的生活,总以为那未知的生活一定是好的,所以不停地追寻,直到有一天猛然发现生活原来就在这里,就在此时。享受自身的吃、喝、拉、撒,享受各种甜、酸、苦、乐,才是生命的真谛。

幸福其实就在当下!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会发现原来苦苦追寻的快乐与幸福一直都围绕在我们身边。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无论是清闲还是忙碌,是孤独还是热闹,只要用心,就能领悟生活的本义、享受生活的乐趣。

学会放下

禅师有一个弟子苦心修行多年却始终得不到解脱之道。

这个弟子有两个很漂亮、很精致的花瓶,多年来,他一直把这两个花瓶带在身边,寸步不离。每天修行完毕,总要擦拭这两个花瓶,对花瓶真可以说是爱不释手。禅师知道后,就叫这个弟子拿着这两个花瓶来到自己面前。

禅师对弟子说:“把花瓶扔掉。”

弟子看了看地面,地面很光滑,很硬,花瓶掉在地上肯定会碎,弟子便犹豫起来。

禅师又说了一遍:“把花瓶扔掉。”

弟子看了看手中的花瓶,经过比较后,决定扔掉左手的花瓶。他松开了左手,只听砰的一声,花瓶顷刻间便碎了,他的心也跟着一颤。

禅师说:“把另一个花瓶也扔掉。”

弟子紧咬着嘴唇,痛苦地闭上了双眼,无奈地松开了右手,又听到砰的一声,另一个花瓶也碎了。

禅师说:“现在,你惦念的东西没有了,可以安心修行了。”

从此,弟子不再为花瓶牵挂了,很快便修成了正果。

禅释生活

放下真的很难吗?

世人身体上的重担,心灵上的压力,何止手上的两个“花瓶”呢?

“放下”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世间的人一旦有了功名,就会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会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会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会对事业放不下。

人难以解脱的原因就是不易放下,而放不下的时候,无异于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正如有一句话说的那样,“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你的心里是否也包着一层又一层的牵挂,或是悬吊着一颗又大又重的石头,压得你喘不过气?这些重担与压力,会使你活得十分艰苦。

许多人“渴望自由”,却忘了人“生而自由”。因而,在缤纷的社会里,学会“放下”可以使心灵获得解脱,让自己活得更洒脱。

有苦才有乐

昙照禅师每日与信徒开示时都会说:“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

可是有一次他生病了,在病床上却不时地说道:“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住持和尚听到了,就责备他:“喂!一个出家人有病,老是喊苦呀,苦呀,不怎么好吧!”

昙照禅师说:“健康快乐,生病痛苦,这是当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住持和尚说:“记得你有一次掉进水里,都快要淹死了,你都面不改色,你那时的豪情如今何在?你平时都讲快乐,快乐,为什么生病的时候,要讲痛苦,痛苦呢?”

昙照禅师对住持和尚说:“你来,你来,你到我床前来!”

住持到了他床边,昙照禅师轻轻地问:“住持大和尚,你刚才说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都是说痛苦呀!痛苦呀!请你告诉我,究竟是讲快乐对呢还是讲痛苦对?”

禅释生活

没有苦哪有乐呢?

人生有苦乐的两面,太苦了,当然要提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也应该明白人生苦的真相。热烘烘的快乐,会乐极生悲;冷冰冰的痛苦,会苦的无味。现实生活如同五味瓶,辛酸苦辣甜俱全。生活中的苦与乐,都是正常的味道,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味道,所以生活才显得有滋有味。

任由枯荣

山门的台阶上落满了枯叶,左边是一株枯杨树,枝条已经没有了绿意,飘拂的都是萧瑟。右旁,却是一棵绿苍松,自在写意得很,仿佛天穹地绝亦不能奈何它。

正与云岩、道悟一起行走的药山忽然心中一动。

停下脚步,地心有声,渐渐漫上来。身后随侍的云岩、道吾也停步。

药山回头,望望这根器殊异的两徒弟,心里掠过一种契机:“看!”

他们两人齐齐朝药山手指处望过去。

“枯的树对,还是荣的树对?人生当似什么境界?”

道吾的眼光一亮:“禀方丈,人生当如荣树,枝繁叶茂,有勃勃生气在,万不可辜负一生。”

毕竟是年轻人,看人生如满天花雨,兴奋流连,追觅不已。药山暗自叹了一口气,含笑鼓舞他:“好,你便把人生的一切灼然洞澈明白后,提升自己到光明灿烂境界吧!”

道吾喜孜孜合十。

药山转向云岩:“枯的树对,还是荣的树对?人生当似什么境界?”

云岩把眼光定定投向远方:“枯的对……”

白云在他眼中幻化、隐逝。仿佛三世十方已遍历,因缘劫难都成空。他说:“方丈,人间哪有不消逝的空云?那有不枯萎的草木?何苦太执著?”

药山点点头,望着水逝云回的远天:“好,你把人生的一切灼然洞澈明白后,释放自己到枯淡空灵的境界去吧!”

云岩静静躬身作礼。

药山正想回殿,忽见高沙弥从寺院角落转出来,药山立刻叫住他:

“枯的树对?还是荣的树对?人生当似什么境界?”

高沙弥望望左边,看看右边,双掌一拍:“哎呀!好妙呀!枯者从它枯,荣者从它荣,各人生死各人了。荣者自荣,枯者自枯,何必更问对与错。”

药山听了,顾视着道吾和云岩,说:“不是,不是。”

一阵秋风掠过,又有几片枯叶落下……

禅释生活

药山为什么说“不是,不是”呢?

如果从明心见性的角度看,高沙弥的回答显然要比道吾、云岩的各有执取彻底得多。那药山为什么还要说“不是、不是”呢?实际“是”和“不是”并不表示对错,只是对各自所领悟的境界的说明。在道吾和云岩各自说出自己的所想之后,药山只是把他们执取的境界描述出来,并没有下断语。高沙弥一切任他而去,不著心计,药山用“不是”来说,其实指的是他的“无所是”,“不是”即无所是的意思。

高沙弥无所执取,这是“无所是”的“不是”,与道吾云岩比,他的空无所有是对的,道吾、云岩各有所是,与沙弥比差一些,所以,药山是故意在把“是”与“不是”错位,意在用矛盾的方法,消除弟子们的执着心。

在用矛盾的方法,消除弟子们的执着心。

青山翠碧中也有佛性真如?

灵云志勤禅师跟随师父观心三十年,功夫已经十分纯熟了。那年春天,他走在寺后的桃花林中。正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志勤禅师不经意间一抬头,满树桃花灿烂芬芳,香味扑面而来,热烈似火,炽燃在他的心目之中。他不由得一愣:好花如此动人,我三十年来怎么从未注意到呢?就在这一瞬间,他恍然大悟,感慨万千,化作四句偈子,从心中汩汩流出:“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从青山翠碧中感悟到佛性真如。听溪水潺潺里体会无我真谛,看花开花落证悟真空妙有,由风云变幻领悟大好禅机……

修的是勇气

庐山烟云缥缈,智常禅师想起几个月前,与南泉普愿禅师一起行脚,临分手时的一段往事……

当时,南泉普愿禅师问:“我俩一起行脚参访这么久,彼此切磋参悟,算是相知相得了。以后如果有人问起这段时期我们的悟道大事,该怎么回答呢?”

智常禅师望望头顶的浮云,又看看脚下的黄土,点点头,回答:“这一大片地正适合盖寺庙弘法。”

“盖寺庙的事暂且不谈,悟道大事该怎么说法才好?”

智常禅师一听,击翻身旁的茶铫就站了起来。

南泉普愿禅师一面避开茶汁,一面嚷:“喂喂!师兄你喝了茶,我还没有喝哩!”

智常禅师摇头叹息:“悟道大事,都在眼前,要你实实在在直下承担,你偏偏有这么多空话,像你这样,连一滴法水都喝不到了。”

山坡的集众声敲响起来了,智常禅师等徒众集合好后,就带领大家走进菜园子里。

这几天四乡八镇都发生了洪涝灾害,菜价贵得吓死人。很多人连一棵菜都当成是续命仙丹。

寺里的菜园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乞求希望得到哪怕是一点点的蔬菜,因此菜园里的菜常常不够供应,看着那么多鸠形鹄面的饥民满脸失望地离去,也确实使人难过。

这些徒众的慈悲心究竟真不真?够不够?今天倒要试试看。

智常禅师想到这里,便选了园里最大、最茂密的一棵菜,在它四周画了个圆圈把它围住,然后对众人宣布:“切不可动这棵菜!”

等到采完菜要离开时,智常禅师回来一看,周围的菜都采光了,只剩被画圈的那棵菜还在那儿。智常禅师很生气,就抡起棒子,一面追打僧众一面骂道:“这一班痴汉,没一个有智慧的,竟因我一句话就丧失了自己的慈悲心。”

禅释生活

智常禅师为什么打骂弟子呢?

在与禅师的交流中得知,当他们向空中或地上划一圆相,或者身体绕一圆圈,都是用以表示作圆者悟证的一种作法,称为圆相。

当年归宗在马祖门下时,曾和南泉、麻谷两位师兄弟一同去拜访南阳慧忠禅师。走到半路上,南泉在地上划一圆相,归宗二话没说,举身坐在圆中,麻谷一见,便用女人的姿式向圆中的归宗礼拜。南泉就说:“既如此,咱们别去了。”

圆相有自性圆满之意,有佛的境地。但归宗举身便坐,不管这一套,有非圣非凡之意。麻谷一见归宗圆中称佛,伏身便拜,拜的姿式用女人相,是说男女同一,无有区分。用意也正与归宗相同---既然如此也就没必要参访谁了,所以南泉要大家回去。

现在,归宗划个圆相把一棵青菜围在当中,一大群人竟没有一个人敢动它,与当年他们的师父比相差就太远了!不挨打才怪呢。佛与众生之间的界限是一道悟证与否的门坎,要想突破这个界限是需要智慧的,而智慧准确地说是一种生活的勇气与自信的气概。这些弟子们却墨守成规,不敢突破,而证悟需要的却又恰恰勇气与自信,因此生气的归宗禅师便要追打众僧了。

心不分内外

南泉禅师对手下的赵州从谂、长沙景岑和鄂州朱萸三个高徒还是颇为自豪的,因为这三个弟子是经他仔细考察过的。

南泉禅师拿一封信给弟子朱萸看。信中写有“理随事变,宽廓非外。事得理融,寂寥非内”的话。弟子朱萸看完后,南泉禅师问他:“什么是宽廓非外?”

朱萸回答:“老师问宽廓无外,我问一答百也无妨,反正宽廓无外。”

“那什么又是寂寥无内呢?”南泉又问

朱萸回答:“瞪起眼睛看声色物象,不是好手。”

对于禅师前一个问题,不论怎么说,都不会超过范围,不管是正说也好,还是胡说也罢。第二个问题,问得是至小无内的理,却是不可在声色现象中找了,因此朱萸有“不是好手”的回答。

南泉又拿着这封信去问弟子长沙。问过第一句话后,长沙瞪起眼睛望着禅师。问到第二句时,长沙又把瞪着的眼睛闭上了。瞪眼作答是壁立千仞的主客对换法。意思是我眼前的这位禅师不也是宽廓中的一分子吗?闭目作答和朱萸的“睹对声色,不是好手”回答差不多。

最后,南泉又拿着这封信去问弟子赵州,赵州先作了一个吃饭的架势,等师父问第二句时,赵州又作了一个吃完饭揩嘴的姿势。这是截断众流的回答法,我只知吃饭,不管这些问题,所以不论你问什么,都与我吃饭无关。吃饭,吃完饭揩揩嘴是最自然不过的了。这里有理随事变,也有事与理融,还管他什么非外、非内呢?

禅释生活

智慧从何而生?

心中有了智慧的光芒,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总是能够找到应对之策的。一颗自由自在的禅心,是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问题就被束缚住的。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心中有道,怎样说都是正解,从禅师的答案中,可以体会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禅者意境。

自在的心境可以生起无穷的智慧。

无心胜有心

一休禅师的弟子珠光一向有打盹的习惯,因而在公共场合常常失态,为此他非常苦恼,便前去请教医生,医生劝珠光应多喝茶。珠光听从了医生的指导,而后果真不再打盹了。因此,他逐渐喜欢上了喝茶,且认为喝茶时也应具备礼节,于是创立了“茶道”,而有“茶祖”之誉。

创立“茶道”之后,一休禅师问道:“珠光,你是以何种心态在喝茶呢?”

珠光答道:“为健康而喝茶。”

于是,一休禅师叫侍者送来一碗茶,当珠光捧茶在手时,一休禅师便大喝一声,并将他手中的茶碗打落在地。然而珠光依然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珠光向一休禅师道过谢便起座走向玄关。

一休禅师叫道:“珠光!”

珠光回头道:“弟子在。”

一休禅师问道:“茶碗已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两手做捧碗状,说道:“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不肯罢休,追问道:“你已经准备离它而去,怎可说还在吃茶?”

珠光诚恳地晚道:“弟子到那边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