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8158000000044

第44章 谷歌听不听话

到此,谷歌听不听话,是不是个好孩子,大家都有各自的判断了。事情只要发生,就有因为所以,不清楚的,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或许我们能从谷歌的历史中找到谷歌的未来。

2010年1月12日,在毫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谷歌在其博客上发文,说谷歌因为一些人权人士的Gmail账号受到来自中国大陆的攻击,谷歌因此决定终止与中国政府在搜索引擎内容审核上的合作,并考虑退出中国市场。

1月中旬,美国《新闻周刊》采访了Google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他在采访中透露,他们正在与中国政府就谷歌中国的去留问题进行商讨。他并不否认有继续留在中国的可能性,同时也表示公司并不仅仅考虑商业利益,他们退出中国市场是“基于价值的抉择”,否则就应当遵从商业抉择而“继续参与中国市场”。

1月14日,中国联通接到通知,谷歌公司不再授权其使用谷歌标识及应用产品的合作内容。原定于1月20日举行的两款WCDMA谷歌手机(Google Phone)上市发布会也在谷歌建议下取消。据《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考虑到许多服务前景难料,谷歌认为现在在中国市场推出这两款手机“不负责任”。但是谷歌并没有表示这两款手机的推出将延后多长时间,也没有提供更多的细节信息。

1月19日,谷歌中国博客发表刘允和杨文洛的澄清声明,指出谷歌中国的员工目前都在正常工作,部分报道称谷歌已关闭中国的办公室和员工已经接到通知将于近期离职的消息都是不确实的。谷歌总部管理层近期宣布他们将会在未来的几个星期内与中国政府就一些事宜进行商讨。

3月6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说,至今未收到谷歌公司要与中国工信部进行谈判的报告,也从未与谷歌公司正面接触过。

3月12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中国“两会”期间表示:“谷歌是否退出(中国市场),是谷歌的自由。如果不退出,欢迎在中国发展。如果退出,中国的互联网依然如故,依然迅猛发展。”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高级别的官员对此事件发表的评论。

3月23日凌晨,谷歌再次在博客上发文,表示谷歌将谷歌的中国网站Google。cn中的页面搜索、新闻搜索和图片搜索功能重定向到谷歌香港的网站Google。com。hk,并通过其在中国香港的服务器提供未经审核的搜索结果内容,而谷歌中国的其他服务不变。与此同时,当用户输入Google。cn时,网站自动跳转到Google。com。hk。

3月23日凌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负责人就谷歌公司宣布停止按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对有害信息进行过滤,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中国香港发表谈话。这位负责人指出,谷歌公司违背了进入中国市场时做出的书面承诺,停止对搜索服务进行过滤,并就黑客攻击影射和指责中国,这是完全错误的,中国坚决反对将商业问题政治化,对谷歌公司的无理指责和做法表示不满和愤慨。

这个谈话同时还指出,1月12日谷歌公司在未事先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通气的情况下,公开发表声明,声称受到了中国政府支持的黑客攻击,不愿在中国运营“受到审查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并“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在谷歌公司一再请求下,为当面听取其真实想法,体现中方诚意,今年1月29日、2月25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两次与谷歌公司负责人接谈,就其提出的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强调外国公司在中国经营应当遵守中国法律,如谷歌公司愿意遵守中国的法律,依然欢迎谷歌公司在中国经营和发展;如谷歌公司执意将谷歌中国网站的搜索服务撤走,那是谷歌公司自己的事情,但必须按照中国法律和国际惯例,负责任地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谷歌事件还在继续发酵当中,事件最后以何种方式收场,我们还要拭目以待,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事情的结局做一个猜想。

事实上,这场沸沸扬扬的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的名头与事实本质并不相符合。因为谷歌从来没有说过他要退出中国市场。在第一次博客声明中,谷歌说最严重的后果可能是关闭Google。cn,而不是退出中国市场。而谷歌目前在中国市场提供搜索引擎在内的多种服务,有争议的也只有搜索引擎服务。到现在为止,谷歌的其他业务照常在中国进行。谷歌搜索引擎的服务器搬到中国香港之后,中国大陆的用户还是可以照常使用。所以说,谷歌在中国大陆的经营目前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因此,我们要回答的问题不是谷歌会不会退出中国市场,而是如何解决这个搜索引擎的分歧问题。

本书已经从多个角度分析谷歌退出中国事件,但是无论从谷歌经营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或是从全球化的大环境去看,其实谷歌的一切举动就是围绕一个字——利。谷歌中国把事情搞的沸沸扬扬,不过是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罢了。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大公司,把盈利摆在第一位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且肯定还会通过一切手段来使自己的盈利最大化。

而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美国的大公司在美国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它们能够出钱发动舆论,能够游说政府高官和立法机构,想尽一切办法让政府的管制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进行,而不能让跟自己有利益冲突的企业跑在前头,拿到好处。正是因为美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架构,谷歌才会在美国总统选举时忙前忙后,才会为总部所在地山景地装上免费无线网络,目的就是希望这些投入能够为自己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的政治就是大企业之间的利益平衡游戏。所以每一个大企业都知道,只有自己争取,才有可能获得回报。

谷歌退出中国的事件也体现了这种美国式的政治思维。在美国,如果企业对政府的某一项管制有意见,毫无疑问都是通过发动舆论和政治游说去施展自己的影响力,力求改变政策。但是这一套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下行不通,所以谷歌才会最后使出这么一招。

从谷歌的角度而言,挑起这样一个事件的本质不是要退出中国市场,而是想获得更多的筹码,以进一步主导市场。如果最后搞得鱼死网破,关闭自己在中国的所有服务,那么,在中国多年的苦心经营就乘风而来逆风而逝了,亏大发的事儿,起码在意愿上亏大发的事儿,老美才不会干呢。

至于谷歌搜索引擎的前途会怎么样,这最终还是要看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而国外已经有很多媒体评论指出,谷歌的搜索引擎服务还会在中国继续,只是换了一件衣服而已,谷歌不会主动放弃这么大的一块市场。现在谷歌挑起这个事件,如果朝着有利于谷歌的方向发展,那么谷歌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或许能够更进一步;但是如果中国政府没有做出任何妥协,谷歌也没获得什么好处,那么这个事情最大的可能就是不了了之。谷歌把搜索引擎搬到中国香港的服务器上,其实已经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再退一步说,如果中国大陆的用户无法正常访问Google。com。hk,那么Google。com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谷歌都是不会离开中国的。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宽一点,其实不难发现,走遍全球,互联网制度都会让很多互联网公司说三道四、牢骚满腹,但是任何人都没有放弃对中国市场的尝试。2010年3月,微博Twitter创始人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透露,Twitter目前正在做中文版,很快就会上线。到了2010年4月,Facebook也传出进军中国的消息,进入中国社交网站的游戏市场。如此看来,谷歌也没有任何理由离开中国市场。

果然,在沉寂了3个月之后的6月28日,大卫·德拉蒙德在谷歌的博客上又向中国政府示好了。因为在3个月前,谷歌单方面把谷歌搜索引擎服务器转移到香港,用户登录www。google。cn则自动转入到www。google。com。hk,这种做法不为中国政府所认可,所以如果要让www。google。cn这个网站生存下去,谷歌就必须放弃这种做法。而6月30日正是www。google。cn上一年ICP在中国备案的结束日期,网站如果要继续运行,就要向中国政府申请新一年度的ICP备案,因此www。google。cn为了继续在中国生存下去,就取消了自动跳转到香港网站的做法,改而在www。google。cn上挂出www。google。com。hk链接,这样做就不算违反中国政府的要求了,也可以名正言顺地递交ICP延续的申请。

这一回,显然是谷歌自己要回来,他不愿意放弃www。google。cn背后巨大的中国市场。

巧合的是,在此10天前的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言人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意味着过去两年人民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局面将有所改变。果然就在3天后,6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至6.79,首次跌破6.8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尽管中国政府一再强调,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的政策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但是这样一个“增加弹性”政策的出台,多多少少缓和了中美之间汇率大战的气氛。6月24日,奥巴马也通过媒体对中国这一举动表示欢迎。

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之间汇率之战的缓和,降低了谷歌这个战争筹码的份量。而实际上,谷歌在3月份退出中国市场之后,并没有从奥巴马那里捞到实质性的好处。相反,谷歌在中国退出媒体焦点的同时,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游说美国国会,要求在言论自由和自由贸易等方面,向中国政府施压,他显然还惦记着中国市场这块肥肉。

当然,谷歌自己说出要退出中国市场,势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这个事件还会涉及政府、用户、竞争对手等,有一系列联动的反应。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就谷歌而言,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见风就是雨的美国市场。谷歌的股价在2007年年底突破700美元,创下历史最高价格。到了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谷歌的股价也一路下滑,到了2008年年底跌破300美元,到达谷底。之后又开始一路反弹。到了2010年1月,涨到600美元。但是1月初,谷歌发表声明要退出中国市场,谷歌的股价又开始回头往下掉,至2010年4月中旬,跌到550美元。美国市场的很多投资者对谷歌的股价表现表示不满,要求谷歌出来说明情况。虽然说导致谷歌股价在2010年第一季度下跌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与退出中国市场这个事情不能说没有很大的关联。

其次,用脚指头想想就知道,谷歌退出中国的第一个大赢家是百度。就在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2010年3月,百度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创下每股628.5美元的历史高点,并首次超过了谷歌的股价。谷歌退出中国,百度无疑将占领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名副其实地一统江湖了。百度甚至还摆出一副同情谷歌的姿态,认为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打败谷歌,现在没了谷歌做竞争对手,还真有点高处不胜寒,不好玩了。百度的老总李彦宏曾在2006年谷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说过谷歌会在中国混不下去的,这句话当初可能只是为了凝聚百度的战斗力,但是现在李彦宏被当作神人来膜拜。

谷歌的美国竞争对手微软,尽管没有在这个事情上捞到太多好处,但是看到对手少了一块地盘,心里总是开心的。微软自从谷歌要退出中国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就开始一边说谷歌的风凉话,一边借机抬高自己。说谷歌不懂如何在中国做生意,所以现在混不下去了只好退出;我们微软不会这么笨,我们要继续在中国服务于中国的用户。况且现在微软自己也有了搜索引擎Bing。com,因此微软乘机为Bing。com造势,说谷歌走了,bing来了,中国用户改用bing不会有什么损失的,虽然绝大部分人并不看好这个bing。

而中国本土一些其他的搜索引擎,如有道、搜狗,都出来和微软的bing抢江湖老二的位置了。

唯一郁闷的是,谷歌不听话,害苦了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他们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新浪、天涯等网站都已经停止了同谷歌的合作。如果随着事态的发展,谷歌网站无法正常在中国大陆访问,那么势必会影响到网站的广告业务。谷歌在中国的广告业务目前都由中国本土的公司代理,这样的话,这些代理的业务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谷歌香港的网站能够继续为中国大陆的用户提供服务,广告业务则应该能够继续下去。

中国政府的态度已经很明确:谷歌是走是留是谷歌自己的事情,如果要留在中国,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如果要退出中国,要做好相关的善后工作。

美国政府可以为谷歌说话,但不是无条件的。所以最终还是取决于美国政府自己的利益以及中美的力量对比。

谷歌不听话,只是场风花雪月的浪漫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