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互联网媒体,作为一个美国企业,谷歌同样需要遵守美国政府在信息传播领域的一些法律法规。在这一点上,谷歌内部自己就有一个审核过滤系统,诸如色情、毒品走私、军火买卖等信息都要过滤掉,也不能出现在谷歌的广告中。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偶尔能在谷歌上看到这些内容。谷歌的解释是,内容审核几乎都是由系统自动进行的,因此难免有漏洞存在。这解释倒也合情合理,因为即便是人工审核,那么多的搜索结果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
但是也有人会想,谷歌会不会故意这样做呢?比如色情内容,那是很吸引眼球的,如果搜索结果中有一些火爆的图片,肯定就会有更大的访问量,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广告点击量,再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收入。面对这样的怀疑,谷歌矢口否认,自己不会干这种缺德事儿。可搞笑的是,谷歌已经不止一次被色情杂志或者色情网站告上法庭,理由是在谷歌网站上可以看到他们拍摄的成千上万的色情图片,谷歌这是明火执仗侵犯他们的版权。2004年,美国洛杉矶一家叫作“Perfect 10”的色情网站就指控谷歌侵犯版权,他们在状纸上说曾27次联系谷歌,要求谷歌在搜索结果中撤下他们具有版权的色情图片,但是谷歌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这让他们很失望。
此外,2006年的时候小布什政府要出台一项关于互联网色情内容管制的政策,就找到谷歌,要谷歌提供一些用户关键词记录,看看用户到底在网上搜索什么看什么。结果谷歌以危害用户个人隐私为由拒绝了小布什的要求,但是这也让人们怀疑谷歌只是嘴上说过滤色情内容,里面肯定有猫腻。
有人甚至把谷歌想得更邪恶,怀疑谷歌的水其实更深。因为谷歌是一个企业,他要想方设法赚钱,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做军火买卖的土匪头子提着一箱子钱找到谷歌说,“你别把我过滤掉,让我出现在你的网站上,这箱子钱就归你了。”那么谷歌会不答应吗?答不答应,谷歌先要想想如果这样做,后果会怎样?
如果读者还记得,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美国政府对于传播平台的一个“介质无罪”原则,就是说谷歌只是一个平台,无论是谷歌搜索的结果,还是谷歌赞助的广告,如果内容出现问题,谷歌不负主要责任。只有在谷歌发现内容有问题的情况下,谷歌才有义务去处理这些内容;如果明知有问题,但是还不去处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谷歌才算触犯法律。
对于军火商的要求,谷歌也不是不可以答应,谷歌完全可以先假装不知道,让军火买卖的信息出现在谷歌搜索结果或者谷歌广告中,等到有人来告发了,谷歌再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把这些内容撤下来,这样既能赚钱也能撇清责任。
谷歌会这么邪恶吗?我们无法知道。要是知道了,你就可以去FBI工作了。但是怀疑甚至指出谷歌这样做的却大有人在。
2006年,美国纽约拿骚(Nassau)县的议员杰弗里·托贝克(Jeffrey Toback)就指出谷歌长期以来纵容儿童色情广告。杰弗里说谷歌对这类广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私下从中牟利几亿美元。杰弗里为此把谷歌告上了法庭。谷歌没有对此发表什么评论,而是选择与杰弗里关门私了,这个事情后来也就没有下文了。
所以可以看出,美国法律的管制和谷歌利益之间其实也是有冲突的。谷歌虽然说遵守美国政府关于互联网内容管理的法律,而且自己也有审核系统,但是从赚钱的角度出发,谷歌还是希望这种过滤越少越好,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访问量和点击量。因此,在具体执行时,这个力度可能也会打折扣。
相比谷歌搜索,Youtube的审核更多更重。被审核的内容主要是对政府持异议的视频。比如埃及有个叫威尔·阿巴斯(Wael Abbas)的新闻记者,专门揭发警察滥用权力、对罪犯使用暴力的事情,拍了很多视频上传到Youtube,这让埃及政府很头痛。最后Youtube把这些视频都删了,而且把威尔在Youtube上的账号也封了。更蹊跷的是,雅虎和Facebook也在同时把这个威尔的账号给封了。所以有人就猜测是埃及政府跟美国政府去打小报告,美国政府为了照顾埃及小弟兄才给这几家网站施压,否则难以解释Youtube、雅虎和Facebook齐刷刷地封一个人的账号。这样的例子自谷歌接手Youtube之后已有好几起了。特别是对于基地组织的视频,Youtube删得最勤快。
而Youtube更常用的手段是对可能引起争议的内容取消评论的功能。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很多候选人都拍了视频,宣传自己的竞选纲领。这些视频可能会遭到竞选对手粉丝们的恶意攻击,Youtube就采取技术手段,让用户只能观看,而无法对这些视频进行留言,免得到时候得罪了哪位大人物,招来一大堆麻烦。
除了对内容审核之外,谷歌的内部审核还包括对广告的审核。我们前面提到过,LV在法国跟谷歌打了一场官司,原因是LV的竞争对手拿LV做关键词在谷歌上做广告。这样的案例其实层出不穷。无论是AdWords还是AdSense,谷歌都让广告商去竞标关键词,增加自己的收入,于是这些广告商为了提高自己广告的点击量,绞尽脑汁,想得到的歪门邪道都用上了,最常用的一招就是使用竞争对手的品牌作为关键词。比如你是某品牌电脑的销售商,你把所有电脑品牌的名字作为你的关键词买了下来,这样无论用户使用哪个电脑品牌作为关键词去搜索,都有可能看到你的广告。这招来一些竞争品牌的强烈抗议,谷歌因为这个原因在美国已经被告了N次。所以也学乖了,对选用竞争对手品牌或其他相关词语作为自己关键词的广告商必须有所节制。
可见,谷歌无论是对内容还是对广告都有过滤或者审核机制。这也是基于维系利益平衡的需要,但是在美国国内偶尔还是会遭到妨碍言论自由的非议。所以即便在美国,也不能说谷歌是完全的自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