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商埠雄魂
8122000000013

第13章 江七爷下乡祭奠贩麻客(1)

江七爷下乡祭奠贩麻客

洋教士入席细说西洋景

江海阔从裕州县城归来的路上,一直想着三姨太的俏模样。男人的心性就是怪,对那些越是搞不到的女人,越觉得百爪挠心。江海阔想,在江七爷到陌陂去的两三天里,自己无论如何也要下手。女人都经不起三缠,只要脸皮厚,胆子壮,这个让老爷子掉魂的娘们,不愁勾不上手。此外,最好把苗秀才赶紧打发走,让三姨太没有帮手,失去依靠,乖乖地就范。想到这里,江海阔不禁心旌摇荡,不能自制。再说,在县衙里已经同曹知县说通,只要不报告曹县令这个衙门,筹建团练和修筑寨垣的事情,自己完全可以当家办理。这两件事情,究竟能不能让江海阔如愿以偿,暂且不表,回头说说江七爷去陌陂的事情。

江七爷一年一度临近年下去陌陂,也有两件事情要办。一件是要慰问一下佃户,一件是要到陌陂村东岗上,给一个江家的大恩人烧些纸钱。

江七爷、郝管家坐着马车,走在去陌陂的路上时,江七爷一直后悔没有带上小孙女英子。

临行时,英子已经起床,见三奶奶正在打点老爷子,缠着也要给爷爷梳头,没有办法,坠儿只得把英子抱起来,让英子在江七爷的头上认真划拉。英子一边梳,一连像奶奶那样说道着江七爷:“瞧你这头发有多乱,怎么出去拜客?要是让山西的戴大爷看见了,不把你的头发一根一根地拔下来才怪。”嫩嫩的小手在头上拨弄,让江七爷觉得很舒服。

江七爷临行时,英子哭闹着也要跟爷爷一块去,好说歹说,江七爷答应给她捉回一只野兔子,英子才不再哭闹。

江家一家人都喜爱这个活泼伶俐的小女孩,江七爷因为命中有一个女儿,却到老也没有个女儿,抱憾终生,所以更把这个小孙女当成宝贝蛋子。江七爷近来不到三姨太或二姨太的房里睡,理由就是要在上房屋里,陪小孙女英子。对于江七爷的回归,大奶奶激动不已,这个老东西终于知道结发夫妻才是最亲最近的人了。三姨太倒没有什么反常表现,处在更年期的二姨太却经常发发脾气,摔摔打打的,朝老爷子使性子。

江七爷前年过了七十大寿后,这二年一家子都在淡化他的寿诞,为的是躲开“七十三岁”这个不吉利的时辰。赊店街有一句老年人避讳过七十三岁生日的习俗,因为人们都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眼看江七爷七十三岁的生日快要到了,满院子没有人提及过这件事儿。虽然都不明说是这个原因,但绝对没有人张罗江七爷的生日庆典。

江七爷的一生中,有两项口碑,让人称颂。一是他广纳天下生意人,四海以内都有朋友。二是他分外敬重读书人,虽然一生经商,却对文人有着特殊的敬畏。他特别敬重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因为苗秀才肚子里确实有东西,才让他如此器重。

苗秀才这个人肚子里装的杂货真多。有一天他和江七爷闲聊,江七爷说,自己的身板越来越糟糕。苗秀才笑着告诉江七爷说,七爷,这很正常,你的身体结实着呢。你听说过没有,人老了有“八反”?

江七爷问:“有啥八反?”

苗秀才扳起指头一条一条地说:“这八反是:不疼儿子疼孙子;哭无泪而笑有泪;不记近事儿记远事儿;近处看不清远处却看见;面皮该白的却黑,头发该黑的却白;打着不疼不打却疼;夜里睡不着,白天昏昏沉沉的;如厕蹲不下去,作揖时倒蹲了下来。”

说得江七爷哈哈大笑,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也许让苗秀才说准了,一路上,江七爷除了想小孙女英子,就是回顾陈年往事,想自己家里的发家史。

赊店镇上,最大特点是乱姓同居。这些百姓,不像裕州县其他地方的人,大多数是明朝初期,大移民时搬迁过来的,而是由全国各地的客商麇集在这里,通过经商而自然形成的。一开始口音驳杂,后来传到下一代时,逐步同化。据说,江家老祖上,也不是本地人,而是山西洪洞县人。他们祖上到底是移民,还是经商,是何时来到赊店街的,都已经无可查考。江七爷只知道,在江姓的族谱上,记载有十六代了,还不知这十六代最早的上辈中,究竟哪一代是真正的山西洪洞县人,从哪一代开始迁移过来的。赊店镇上有一种说法,除了本地人和其他省来的人外,绝大多数人,都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这些人与本地人和其他省来的人的区别,是在右脚上,有一种明显的标志,小脚趾的脚指甲分叉。这种判定方法,说归说,也许只有澡堂里的修脚师傅注意到了,其他人从没有谁认真考证过。

江七爷在江氏家族中,排行老七,其实只有弟兄二人。江七爷小时候,他们江姓人家都不是富户。江七爷的爷爷叫江文卿,有三个儿子,长子灵甫,次子灵佑,三子灵慧。灵慧就是江七爷的父亲。

江文卿夫妇最早的时候,在赊店老街深处开了一个小小的门店,专门经营穿铜钱的麻绳生意。这种生意很有市场,因为生意买卖大量流通的不是金银,而是铜钱,人们为了数钱和携带方便,把这些方孔的圆铜钱,每百枚用麻绳穿成一串,称之为“一贯”。这些铜钱要经常搬运,再加上方孔有刃,穿铜钱的麻绳因磨损而断,就需要经常更换。结实耐用的细麻绳生意应运而生,江文卿夫妇非常勤劳,采购来胡麻,黑夜白天搓麻绳,摆在小小的门店里销售。可惜本小利钱薄,只能维持一家人糊口,要想借此发家致富,简直比登天还难。谁知运气来了,连黄土都会变成金子,烂木头也会变成玉石,正是这小小的麻绳生意,又因为江文卿夫妇的好心肠,让江家从此发家。

这一年,赊店一带入夏就开始大旱天,所有秋庄稼几乎绝收,胡麻当然也不例外。江文卿夫妇为了采购搓绳的原料,跑遍了方圆几十里,也没有收上来一两胡麻,眼看要断了生计,老两口愁得头发就要发白。

入秋后的一天,已是深夜,两口子搓完了第二天要上市的麻绳,对着油灯长吁短叹。忽然听到一阵打门声,急忙出来一看,见一个外地人,推着一辆独轮车,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地站在门口,问能不能给做点饭吃?

江文卿说:“客官,咱这赊店街上,车马店多的是,你为啥不找他们,却跑到我这里来?”

外地人说:“老兄有所不知,真是远敬衣衫近敬人,所有店家看我这身打扮,一律不予接待,不得已看到你这里有灯光,才冒昧打扰了。”

江文卿听到这些,非常生气,这些黑心的车马店怎么能够这样?于是,赶紧把这个外地人请了进来,让妻子抓紧做饭给客人吃。江文卿帮助外地人把独轮车推进门店后院的屋里,打来洗脸水,殷勤地伺候外地人吃饭,安置休息。

第二天早上,江文卿夫妇没有等客人起床,就把饭做好,准备把外地人送走后,再到远处采购胡麻,这客人却没有起床。江文卿等不及,去客人住的房间敲开门,只见客人脸面涨红,难以支持。客人告诉他,自己有病了,发了高烧。江文卿放弃了外出的打算,请来医生,为外地人看病,整整折腾了七天时间,这位外地人的身体才恢复元气。

外地人叫马天来,在离开江家时,感激不尽,说一辈子也忘不了江大哥夫妇这对好心人,自己是个贩运胡麻的小商贩,听说汉口那边胡麻价格很高,前几天在开封府进了这几袋胡麻,要赶到赊店码头坐船去汉口。对你们的恩情无以为报,知道你们是做麻绳生意的,就送你们两捆胡麻作为报答吧。说着就要打开麻袋,拿出胡麻来。

江文卿灵机一动,对外地人说:“施恩图报非君子,你马老弟如果这样,就是见外了,辜负了我们的一番好意。你看是不是这样办,你运到汉口也是卖,在我这里也是卖。我正发愁买不到胡麻原料,你算是送上门了。但你的胡麻太多,我买不完,你干脆卖给我两袋胡麻得了,足够我一年用了。”

外地人说:“这样也好,我送你两袋就是了。”

江文卿说:“那怎么行?我不让你白送我,我去找家伙,当面称一称,该是多少钱我付你多少钱。”

江文卿到邻近的商户门店找秤的时候,外地人翻下了两麻袋胡麻,摆在了地上。

江文卿和外地人把两麻袋胡麻抬到门店,当着众人过了称,江文卿要以双倍的价格给外地人付款,外地人说什么也不干,撕扯了很久,终于按赊店街上的市价把胡麻留了下来。

交易完成后,外地人特地告诉江文卿,你有三个儿子,依我看都很有成色,建议你在院子里种上三棵家槐树,种这种树能够发家。江文卿听了,觉得哪有那么神气,说什么种家槐树发家,那是笑话,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要是种槐树发家,天下没有自己这号穷人了,所以谢谢外地人的好意,在心里根本没有在意。

江文卿又找到当时的船老大强堂贵的父亲,帮助外地人把剩下的胡麻装上船。外地人交代,要把独轮车寄放在江文卿家里,等他从汉口回来后再取,江文卿一一答应了,两个人依依惜别。

临行时,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大雨。强堂贵的父亲担心下雨以后,洪水很快就要到来,行船危险,让等一等再走。外地人因为生病几天,已经耽误了行程,说眼下已是秋天,哪还有什么大雨?不要紧的。强堂贵的父亲执意不肯走,外地人发火了,说你要是不送我,我可以再找一个大的货船。强堂贵的父亲无奈,只得冲船出发。

果然,上了水路不久,大雨倾盆而下,小船还没有走到唐河,河水暴涨。强堂贵父子见没有地方可以停靠船只,只得艰难行进。忽然一个大浪打来,外地人立足不稳,一头栽进了河里。强堂贵父子二人赶紧救人,撑起船来,顺水追逐这个外地人,眼睁睁地看着外地人在浪里浮上来,沉下去,追了两里远,才把外地人捞出来,可这个人已经没命了。

强堂贵父子等洪水下去以后,把这个外地人的尸首和另外八袋胡麻运回来,交给了江文卿。江文卿这才想到,外地人在他家住的这几天里,连人家是何处人都没有问,没有地方可以报丧。人死了,自然是你船家的责任,要推给强堂贵父亲办理后事。强堂贵父亲说什么也不干,说客人是你送来的,他淹死了,我收不到船钱自认倒霉,我只有送给你,才是正理。这几袋胡麻,再说也值几个钱,我撑船的用不上,也交给你处理,你看着办吧。

江文卿见推不出去,只得自认晦气。算一算这几捆胡麻的价值,能够抵得上丧葬费用,取了一些银两,到丁记棺材铺,买了口薄皮棺材,把死者装殓。又跑到二十几里外陌陂村的东岗上,临近自家祖坟的地方,找了一处地皮,雇了几个劳力,把外地人掩埋了。

江文卿把外地人的后事办理后,因为尚存有一些胡麻,并没有打开外地人运来的麻袋。到了冬天,麻绳的需求急剧上升时,自己的原料用尽,才打开麻袋。不料解开一看,麻袋里有三个大元宝。两口子急忙解开其他几麻袋胡麻,每个麻袋里也都有三个大元宝,有六个麻袋里还是四个元宝。江文卿想,怪不得那天外地人把麻袋翻了一遍,原来是把元宝重新进行了分装。面对这些元宝,江文卿夫妇不知是害怕,还是喜悦,都浑身哆嗦,赶紧在屋子里挖了个坑,把这三十个大元宝藏了起来。

马天来水中罹难,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来。此后的数月里,江文卿夫妇睡不着觉,反复猜测这些元宝的来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他们估计这个外地人八成是个江洋大盗,偷了富人家的财宝,潜逃到这里来,再转向汉口躲避。自己家里得了这一注横财,八成不是好事儿,搞不好要吃上官司。所以每天提心吊胆,丢了魂一般。后来横下一条心,反正又不是自己偷的,过去从来不认得这个盗贼,况且盗贼已经殒命,怕什么的,算不得窝赃罪。不管如何说,两口子商定,暂且不能动这笔财富。如果有人来找,送给人家,如果官府来起赃,也交给官府。主意一定,反而安下心来,再也不用害怕,仍然兢兢业业地搓麻绳,做小本生意。

次年春天,江文卿忽然想起贩麻客人马天来让他种家槐树一事,真的在院子里三角鼎立,种上了三棵家槐树。江文卿想,这个外地人留下的财宝,尽管不能当成自己的,毕竟是人家送上门的,不禁感念起这个素昧平生的贩麻客人来,年年到了清明节、十月一日,都到马天来的坟上烧纸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