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魅力经济学
810100000117

第117章

第15章第8节银行不是保险箱——信用风险

当你领到现金薪水时,如果有一部分不着急用,您可能立刻就想到把钱存到银行,因为你担心现钞揣在身上或者藏在家里很不安全。其实,银行也不是绝对安全的“保险箱”,同样面临着很多风险。巴林银行的破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95年2月26日,英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破产清算。这则消息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因为巴林银行是英国举世闻名的老牌商业银行,有着233年的悠久历史,在全球掌管着270多亿英镑的资产,它曾经创造过无数令人羡慕的辉煌业绩,被人们看做是金融市场上一座辉煌耀眼的金字塔,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威廉王子都是它的顾客。这座久负盛名的“金字塔”怎么会突然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呢?说起巴林银行破产的原因,更加让人难以置信:它竟葬送在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的一名普通职员之手!

搞垮这座“金字塔”的是一个刚满28岁,名叫尼克?里森的交易员。1992年,里森加入巴林银行并被派往新加坡分行。由于工作勤奋、机敏过人,里森很快升任交易员,负责新加坡分行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里森的主要工作是在日本的大阪及新加坡进行日经指数期货的套利活动。然而,过于自负的里森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则去做,他判断日经指数期货将要上涨,伪造文件、私设账户挪用大量的资金买进日经指数期货。1991年日本关西大地震打碎了里森的美梦,日经指数大幅下挫,里森持有的期货头寸损失巨大。此刻如果里森立即平仓,损失还在可控的范围。然而自负的里森选择了孤注一掷,继续大量买进期货合约,结果损失进一步扩大。

1995年2月23日,里森突然失踪,他失败的投机活动导致巴林银行的损失逾10亿美元之巨,已经远远超过了巴林银行5.41亿美元的全部净资产。英国中央银行束手无策,于2月26日正式宣告巴林银行破产。3月6日,这家拥有200多年辉煌历史的老牌银行被荷兰商业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收购。

巴林银行破产的原因耐人寻味。从表面上看,巴林银行是由于里森个人的投机失败直接引发的。而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巴林银行控制内部风险尤其是操作风险的制度相当薄弱。

银行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无法按期收回贷款本息的风险,这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传统也是最主要的业务,但贷款有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收不回来,比如,由于贷款者恶意赖账或者由于贷款者无力偿还,形成坏账。一旦形成坏账,商业银行只能用资本金或者累积的盈余来弥补。当坏账规模过大,导致商业银行的资本耗尽、资不抵债时,商业银行只能破产倒闭。1982年夏天,意大利最大的私人银行阿姆伯西诺银行,因为无法收回在拉丁美洲的14亿美元贷款,致使银行资本严重亏空,最终这家拥有60亿美元存款的银行只好倒闭关门。

2.市场风险。指由于利率、汇率、证券价格及其他资产和商品价格的波动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利率的波动自然会造成收入的波动。对于有些商业银行,尤其是那些开办跨国业务的银行,汇率波动也会给它们的外币资产带来贬值的风险。此外,一些实物资产的价格波动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比如,用做贷款抵押物的房屋的价格跌了,也会间接给银行带来损失。

3.操作风险。这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比如,由于银行内部控制不够严密,某个职员可能会违反规定错误操作或者干脆携款潜逃,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面临着国家风险、政策风险等。监管必须当局加强对银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既保护银行的利益,也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监管当局首先要实行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市场准入监管就是审查决定哪些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开办银行,哪些人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开办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把那些有可能对存款人的利益或银行业健康运转造成危害的人和机构拒之门外。

在商业银行的日常营运中,监管当局需要严格监督银行的风险,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监管、损失准备金监管、流动性监管等。流动性是银行的资金周转能力,监管当局也要求银行保持必要的流动性,以保证健康经营。

监管当局还肩负着惩治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金融秩序的使命。当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违规经营时,监管当局需要及时纠正,并对相关责任人和机构作出适当的处罚。

【相关词语链接】

信用风险 信用是授信人对受信人所做承诺(或双方约定)的信用。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